分享

为什么要将阴阳一分为三?一起探讨三阴三阳的发生学原理

 wlr6688 2020-01-24

小编说:古代医家根据医学实践自身的需要,大大发展了阴阳再分阴阳的思想,这样才可以适应认识事物与疾病,对事物、疾病进行比较分类的需要。本篇文章阐述了三阴三阳的发生学原理。

阴阳理论的源头是昼夜,所以《灵枢·卫气行》有“阳主昼,阴主夜”之论。昼夜再分阴阳,昼又可分为上午和下午,上午就是阳中之阳,下午就是阳中之阴;夜又可分为前半夜和后半夜,前半夜是阴中之阴,后半夜则是阴中之阳。《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很显然,这里将一昼夜分为朝(旦)、日中、日入(夕)、夜半四个时段。昼为阳,平旦时阳气渐生,故为“少阳”,“少”通“小”,“少阳”也就是“小阳”;日中时阳气最盛,故为“太阳”,“太”通“大”,“太阳”也就是“大阳”。夜为阴,日夕时阴气渐生,故为“少阴”,也就是“小阴”;夜半时阴气最盛,故为“太阴”,也就是“大阴”。

为什么要将阴阳一分为三?一起探讨三阴三阳的发生学原理

中医的阴阳学说来自于哲学,但对其进行了创新性改造与发展,即三分阴阳而成太阴、少阴、厥阴与太阳、少阳、阳明。其中,“厥阴”“阳明”这两个名称是中医学所独有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领域中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可以视为中医学独创的概念与范畴。日本人丹波元简在《医賸》中说:“太少阴阳,原是四时之称……后世说《易》者,专用此论蓍策之数矣。以阳明、厥阴,合称三阴三阳者,医家之言也。”

为什么要将阴阳“一分为三”

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发现万事万物除了阴、阳的两面之外,还有界于阴阳之间的“中介”,也就是“临界点”。如太阳照射下的阴影与明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明暗之间有一个非黑非白的光晕处;白天与黑夜,从太阳落山到完全的黑夜,还有一段过渡的时间;从黎明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也有一段过渡的时间。这一“临界点”,正是事物由阴而阳、由阳而阴发展变化的“关键点”,因而提出了阴阳一分为三说。

为什么要将阴阳一分为三?一起探讨三阴三阳的发生学原理

医学研究和思考的对象是人,古人认识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但“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孙膑兵法·月战》)“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因此,人类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现象的最高存在形式。当医家面对复杂而神秘、层次多而交叉的人体生命这一自然物时,感到“阴阳各分老少”那套办法变得越来越不够用了。“尤其是到了古代医家在人身上发现了许多颇不寻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规律的时候,在发现了脏腑、经脉同自然界的种种变化有着更为复杂联系的时候,那种阴阳各分老少的方法,就满足不了理论上的需要。勇于创新的医家突破了旧框框,提出了阳明和厥阴两个新名词,原来的二阴二阳就变成了三阴三阳。”(王玉川《运气探秘》)

阴阳“一分为三”的依据

阴阳“一分为三”,在《黄帝内经》中,首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开篇黄帝以“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而设问,岐伯的回答则是:“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其后则是有关经脉的解说,并没有回答将阴阳一分为三的个中缘由。此后,学者们或不了了之,或以谜解谜。当代学者或谓源于《周易》的六爻三才观,或谓发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其实,将阴阳“一分为三”的依据,早在《内经》中即有明确的回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素问·天元纪大论》又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这两段经文,告诉我们:把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的依据是阴阳气之多少。

我们发现,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有着将昼夜依阴阳之气的多少,一分为三的“六时”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调阴阳》注释说:“阳气一日而主外,阴气一夜而主内。一日外者分为三时:平旦人气始生,为少阳也;日中人气隆盛,为太阳也;日西人气始衰,为虚阳也……阴气开者,即申酉戌,少阴生也,故暮须收拒,无令外邪入皮毛也;亥子丑时,即至阴也,故至阴时无扰骨也;寅卯辰,即厥阴也,故厥阴时无扰于筋……不顺昼夜各三时气以养生者,必为病困迫于身。”这是将一昼分为平旦、日中、日西“三时”,一夜分为少阴、至阴、厥阴“三时”。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这则是将一日分为平旦、日中、黄昏“三时”,一夜分为合夜、鸡鸣、平旦“三时”。

《灵枢·营卫生会》说:“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这是则将一日分为日中阳隆、日西阳衰、日入阳尽“三时”,一夜分为夜半阴陇、夜半后阳衰、平旦阴尽“三时”。

《脉经·卷五·扁鹊阴阳脉法第二》说:“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

《难经·七难》说:“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这是将一年分为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时段,一天自然也能划分为这样六个时段。

很显然,三阴三阳模式的产生,最初源自于将一昼夜划分为六段的时间表示法——早晨为少阳,日中为太阳,日西为阳明;前半夜为少阴,夜半为太阴,后半夜为厥阴。为什么将昼夜各自一分为三呢?

昼夜交替,是由属于阳的气与属于阴的气不断彼此往复消长的结果。“平旦”阳气渐旺而阴气渐衰,“日中”大地上得到太阳的能量最多,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刻;“日夕”阴气渐旺而阳气渐衰,“夜半”大地上得到太阳的能量最少,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刻。这样划分昼夜时段的“一分为二”法,将昼夜之间,有一个从阳向阴和从阴向阳转变的过程体现出来了,但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无论是属于阳的昼,还是属于阴的夜,虽然自身存在着“由弱到强”的“量变”过程,但在彼此相接的部分(日中与日夕、夜半与平旦)则变成了“突变”。而实际情况则是存在着一个由“初”至“盛”,由“盛”到“衰”,由“衰”而“转”的过程,也就是在“由弱到强”,再“由弱到强”的变化中有一个“分界点”。于是“阳明”与“厥阴”这两个中医学所独有的名词,就产生了。关于它们的含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关于三阴三阳的次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这是按照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顺序排列的三阴三阳次序。《素问·热论》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这是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循序排列的三阴三阴次序。很显然,《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是正气的三阴三阳次序,《素问·热论》所说的是病气的三阴三阳次序。为何有着两种不同的排列次序呢?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对人体而言,正气左旋,病气右旋。天地之气、正邪之气运行的方向相反,故正气之三阴三阳顺序是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病气的顺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或曰:无数人为之困惑的三阴三阳起源问题,解释为源自一昼夜划分为六段的时间表示法,这是不严谨的。正是因为将一日为三阴三阳,再分阴阳,才会有十二时辰;一年是三阴三阳,再分阴阳,才会有十二个月,再分阴阳,才会有二十四节气。如果按照“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一分为二”法,永远不可能有十二时辰、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所以,“一分为二”的“四象说”与“一分为三”的“三阴三阳说”,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模式。“三阴三阳说”虽然沿用了“四象说”的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但它们的含义不再是指“大阳”“小阳”“大阴”“小阴”了,而是随着应用领域所解释问题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含义。

将阴阳“一分为三”的意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世间的任何事物每时每刻都是在都处在一种“始、中、终”的三步状态时空变化之中。一阴一阳是静止的,只代表两种事物的关系与属性,而只有三阴三阳(“始、中、终”)的往复交替,自然万物才得以生生化化,万变无穷。广而言之,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高与低,它们的界限是“中”。固然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左就没有右,没有前就没有后,没有高就没有低,但如果没有“中”,又如何谈上下、左右、前后、高低呢。就人体来说,健康是人体的最佳状态,疾病则是人体机能的最差状态,但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一个“过渡状态”——“人体功能正常,既不代表健康,也不反映疾病,它是作为健康和疾病界限的“过渡状态”。由此可见,对人体生理状况的评价,也应一分为三。

王玉川先生在《运气探秘》一书中指出,“在中医古籍里有二十九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大体可以归纳为: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日周期类、旬周期类、年周期类、六年至十二年周期类和其他类,共九个大类。”可见三阴三阳在中医学中应用范围之广,解释能力之强。也就是说,三阴三阳在中医学上的应用,是互为交织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果我们仅仅抓住了它的不同点,而不去全面理解,认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几种理论,是不对的;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认为三阴三阳只有一个模式,而不理解它的历史发展,同样也是不对的。就《素问·阴阳离合论》而言,阴阳“合”则为一,“离”则为三;“开”是“始”,阖是“终”,“枢”是“中”。

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仅仅固守一阴一阳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理,从一个层次上难以阐释清楚人的生命现象和人体的正常与异常。所以古代医家根据医学实践自身的需要,大大发展了阴阳再分阴阳的思想,把一阳分为三阳,把一阴分为三阴,这样一来,疾病不仅有阴证、阳证,还有阴阳错杂证;不仅有表证、里证,还有半表半里证;不仅有寒证、热证,还有寒热错杂证;不仅有虚证、实证,还有虚实夹杂证。这样才可以适应认识事物与疾病,对事物、疾病进行比较分类之需要。

也就是说,在中医学看来,任何一个症状、舌苔、脉象,至少体现着三种病机之可能。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就是“多”。如此一来,一个症状、舌苔、脉象,就存在着多种病机之可能了。这就是将阴阳“一分为三”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