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数学台历看数学(2018.3.4)-对数函数

 木桩指路 2020-01-24

2014 年韩国首尔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ICM(http://www./)中, 组委会曾制作了一套数学主题的台历, 里面使用数学内容与日历的每一天都相映成趣. [遇见数学] 会按今年日期每天发布这个旧台历上相应的内容.

2018.3.4

透过数学台历看数学(2018.3.4)-对数函数

现在多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及以无理数e为底的自然对数分别记作 lgN和lnN, 所以上式也可以用 ln(55) 表示. 如果结果取前 200 位有限数字:

4.0073331852324709186627029111913169393473082082059348971312156006047526116208944777051885860958144022146820289098535614219795743879204635949889190082648137926038215441778583422429535241402797717263248......

对数符号 log 出自拉丁文 logarithm,最早由1632年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Cavalieri)所使用。纳皮尔在表示对数时套用logarithm整个词,并未作简化。1624年,开普勒才把对数符号简化为Log,奥特雷得在1647年也用简化了的Log。1893年,皮亚诺用 logx及 Logx 分别表示以e为底的对数和以10为底的对数.

透过数学台历看数学(2018.3.4)-对数函数

7世纪中叶(清朝初年),中国数学家薛凤祚和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合作完成了中国最早的对数著作《比例对数表》(又名《历学会通》)),对数自此传入中国。此书称真数为“原数”,对数为“比例数”。而《数理精蕴》中则称作对数比例:“对数比例乃西士若往·纳白尔所作,以借数与真数对列成表,故名对数表。”中国后来普遍称之为“对数”.

参考资料: 中文维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