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放猪郎到汉朝丞相

 思明居士 2020-01-25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汉武帝并没有重用董仲舒(大概是因为汉武帝并不想只用儒学),有个说法是公孙弘嫉妒董仲舒的才华,就推荐董仲舒到汉武帝的哥哥胶西王刘端那里当国相。刘端这个人凶狠残暴,中央派到他那里的官员常被杀掉。公孙弘想借刘端的手干掉董仲舒,但没有成功,刘端觉得董仲舒是个儒学大师,所以对他很尊重。公孙弘跟董仲舒一样,也是选贤良文学选上来的。这里说说汉代的选官方法,主要是察举制,就是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我们知道夏、商、周实行的“世卿世禄”,但到春秋战国时就不能用了,因为这时侯诸侯争霸,正是需要人才。而那些继承爵位的,每天不愁吃不愁喝,大多没什么才能。所以到战国时采用“军功爵”制,谁打仗厉害谁当官,因为这时候战争多。到了汉朝,不怎么打仗了,就采用“察举”的方式。不管是“军功爵”制也好,“察举”制也好,都是给普通人机会,当然这时“世卿世禄”也存在,但主要不是为了选官。一个社会,只有给普通人参政议政的机会,才能保持稳定。汉代的“察举”科目有两种,常科和特科。常科最重要的是“孝廉”,特科里最重要的“贤良方正”。“察举”制在汉武帝时达到完备。董仲舒、公孙弘等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进入汉武帝的视线。

从放猪郎到汉朝丞相

公孙弘出身很低,当过狱吏,还放过猪,他学习《春秋》时已经四十岁了。等到被推1荐,他已经六十岁了,是个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汉武帝让出使匈奴,但公孙弘这件差事做得不好,所以没有用他。过了几年,汉武帝再选贤良文学,公孙弘又被推荐上去,他在对策中提了八条:“凭才干任职;不听没用的意见;不造没用的东西;不夺民时妨碍民力;有德者进无德者退;有才者上无才者下;犯罪的受到相应的惩罚;贤能的应该受到奖赏。”评定出来,公孙弘得了个下等,但汉武帝觉得很好,把他提到第一。这样就开启了公孙弘的仕途。

公孙弘这个人很善于迎合,上朝的时候,即使他认为不对的事,也不当场争辩。有个人叫汲黯,他跟公孙弘正好相反,汲黯很直爽,看不惯的就说。田蚡做丞相时,二千石的官员都去拜见他,汲黯见田蚡却不行拜礼,行拱手礼。汉武帝选贤良文学,说我想怎样怎样,汲黯说:“陛下心里有很多欲望,却装出一副仁义的样子。”汉武帝气得退朝了。别人对汲黯说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汲黯说:“天子设立辅佐他的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奉承,拍马屁的吗?”

从放猪郎到汉朝丞相

汲黯

所以汲黯看不惯公孙弘,他当着公孙弘得面,对汉武帝说:“齐地人狡猾不老实,先跟我们说好了的事,找到您面前就变卦了,这是对您的不忠。”汉武帝问公孙弘,公孙弘说:“了解臣的人认为臣是忠君的,不了解臣的人认为臣是不忠的。”言下之意就是说汲黯不了解他。汉武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还有一次,汲黯说公孙弘这个人很虚伪,位列三公,俸禄这么高却盖粗布做的被子,想要沽名钓誉。公孙弘也不掩饰,说:“是有这么回事。九卿中关系跟我最好的就是汲黯,可他今天说的,正好说中了我的弱点。身为三公之一而用粗布被子,的确是想要沽名钓誉。可我听说管仲做齐国的国相,娶了三个不同姓的女子为妻,奢侈程度可以跟国君相比,他是对上僭越国君。晏婴做齐景公的国相,一顿饭不吃两个肉菜,他的小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齐国也治理得很好,他是向下比照平民。现在我公孙弘当御史大夫,用粗布被子,使得九卿以下到小吏没有了贵贱之别。我还要感谢汲黯,如果不是他,我的这番话也不会让陛下听到。”汉武帝反而更加信任公孙弘。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让公孙弘当丞相,但公孙弘没有爵位。所以汉武帝下诏把平津乡的650户封给公孙弘,爵位就是平津侯。从此以后,这成为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