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面官,南面官——辽国官制史话

 思明居士 2020-01-26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建于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为金所灭。

它是一个广土民众的国家,有部族五十二,属国六十,主要是汉人、渤海人、契丹人等民族,为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发展程度不同的文化,在耶律德光继位时,设置了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套统治机构,以南面官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统治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

北面官,南面官——辽国官制史话

北面官在整个辽国一直是权力中心,主要高级官员都由辽帝宗室、贵戚担任,也有一个汉人韩德让,因受萧太后宠信而出将入相,执掌大权,后拜为大丞相,位在亲王之上,但这不是正常现象,中央北面官大致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政务系统,以北、南宰相府总领,北、南宰相(不是南面官的宰相,辽北面官宰相分为南北,下同)总秉国政,很有实权,因此由皇室直系血亲和亲近外戚担任,如箫孝穆、室防、箫思温等宰相都是皇室近亲。

其下设有北枢密院(掌军旅事务,相当于兵部)和南枢密院(负责官员的选拔、升迁和考课,相当于吏部)、北南大王府(相当于户部)、夷离毕院(相当于刑部)、宣徽院(相当于工部)、敌烈麻都司(相当于礼部),可见分工明确已把中央政府的所有职权都包括了。

第二部分是皇帝及其亲族的诸帐官,由御帐和族帐组成。御帐包括侍卫司、北南护卫府、三班院、宿卫司、奉宸司、宿直司、硬寨司、皇太子惕隐司等诸多机构。

其名目和职责是:"出入贵戚为侍卫、北南部族为护卫、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番属为宿直、奉宸以司供御、三班以肃朝会、硬寨以严晨夜。"

这些都是辽国皇帝的御用机构,主要任务是拱卫皇帝安全,侍候皇帝的衣食住行,朝会时肃纠朝仪等。

北面官,南面官——辽国官制史话

族帐又为"二院皇族"、"四帐皇族"和"遥辇氏九帐"。

二院皇族是辽帝阿保机先祖的分支子孙;四帐皇族是指阿保机亲近血统的后代和阿保机本人的后代子孙;九帐是遥辇氏九代可汗的后代。彼此之间有亲有疏,有远有近,以四帐与皇帝最近,以九帐最疏远。

皇帝诸帐主要是指皇太后、皇后外戚及其后代,皇帝诸帐官与皇帝关系最密切,经常出任高级职务,是辽国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皇太后可以临朝称制,如萧太后萧绰裁决国事达四十年之久,深通谋略,极有才干,在辽历史上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南面官是用来治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区的租赋、军马兵备等事务的、依照唐代制度所建屯起来的职官体系,主要设有枢密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等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因人而设,并不固定,多由汉人出任,有时也杂以契丹贵族,但其权力远不如北面官,并且许多职位是有名无实的,朝中军国大事很难预闻。

北面官,南面官——辽国官制史话

整个辽代,历史名臣中除了刘六符、耶律俨(汉人姓李)、李处温等汉人出任过南面官外,其他宗室巨卿是不愿意出任南面官的。尽管如此,这种因俗而治政治制度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首先,它适应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个各民族区别对待。在不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前提下,允许各从其俗,稳定了辽代的统治,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这是一种成功的政治权术的运用,以汉治汉,对于民族而言,从心理上减少了对辽统治者的不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汉民族的大汉民族主义的爱国情结,缓和了民族矛盾。这种政治制度对以后历代统治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辽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三种情况:一是以治民为主的地区,二是军民兼治的地区,三是军事管制地区。

北面官,南面官——辽国官制史话

以治民为主的地域设立三级政权,即道(路)、州(府、军、城)、县。道主要设在五京。即上京临潢、中京大定(宁城)、东京辽阳、南京析津(北京)、西京大同,分别设有宰相府、诸使、留守司等主管本道事务。

州为下一级行政单位,由道统辖,主要官员有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刺史,这些都是州级长官,以州的重要程度依次设置这些官员,此外还设有钱帛司、转运司,主管赋税的征收和转送;设有刑狱使、采访使,监察地方刑狱案件的处理和吏治情况。

与州同级的府共设六个,主要设在五京等重要城市,长官有府尹,另有警巡院、府学等官署,具体处理府中大小事务。地位次于州府的还有军和城,各设官员治理。

最下一级是县,县设令、丞等官,一如唐制,辽共设县二百零九个。以上这些官暑都由南面官节制。

在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地,设置军政兼理的官员。在辽内陆及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一带的五国部,任命部族首领为节度使,依照本民族习惯进行治理,下设有详稳司、石烈(县)、弥里(乡)等机构,长官都由辽政府任命。

北面官,南面官——辽国官制史话

在辽边远地区的部落,设大王府直接管理,大王由辽政府任命,他们以其所产向辽政府纳贡。上述机构都受辽北面官节制。

在一些边境要地和军事重镇,辽政府设置一些单纯的军事机构。如西南路都招讨使、西北路都招讨使,这些机构专门指挥边境地区的武装力量,守备边防,辽大臣耶律仁先就出任过西北路招讨使,专门负责指挥对宋军事行动。

统和四年(986年),耶律斜轸曾出任山西路兵马都统,并在此设伏,俘虏了宋将杨业。同时在国内的一些军事重地设立军事机构,如乌古敌烈统军司、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等,派遣大将在此镇守。

辽地方行政机构中,还有"头下州县"制度,这种州县是以被俘虏的汉人或渤海人建立的,如阿保机攻破代北郡后,把代北人口全部迁到辽地,建立龙化州,后又建立龙化县。

北面官,南面官——辽国官制史话

后来大小贵族纷纷效仿,把战争中俘虏来的人口安置在辽地,他们可以在那里派人管理,实际成为私人领地,头下州县的农民要向领主交税。

由于有这般好处,以至每逢战事,契丹贵族都显得特别凶猛,为的是俘虏更多人供他们役使,后辽国中央集权加强,头下州县逐渐减少,大多变成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下的州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