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辽之间的一些小事(七) | 最早的一国两制

 陆一2 2023-08-19 发布于重庆

一国两制这个概念,对国人来讲并不陌生;但对于一千一百年前的辽朝,却算一项壮举。

辽朝的一国两制,就是在皇权统治下的、两套并行的政治行政管理体制。

《辽史》中对此有着精准的解释:“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就是——在一个辽朝的前提下,蕃汉分治,辽法治辽人,汉法治汉人。

严格来讲,辽朝全面推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掉渤海国之后。

上篇说到,灭渤海国的过程,引发了一系列诡异的效应,包括耶律阿保机的离世、黄龙盘城和扶余之变等;而在渤海亡国后,如何管理这片土地和人民,也成为了考验辽朝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一道必答题

受活动地域限制,契丹族长期生活在北方草原,以游牧为生,“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一年到头逐水草而居,不会种地,社会生产力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后来,随着中原地区进入五代十国大乱斗时期,汉族农民和士人或主动投奔、或战败被掳,纷纷被纳入了契丹的统治范围内,辽国境内才逐渐有了零星的农田和农业。

反观渤海国,从唐末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开始算起,迄926年被辽攻灭止,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图片

(啊很抱歉,目前关于渤海国的影视作品,几乎都是某国的,在乱认祖宗这事上,没人比得过他们。)

由于和唐朝关系密切,渤海国深受唐文化影响,有着比辽国更繁荣的经济、更发达的农耕文明和更完善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封建化程度很高的政权而且,灭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渤海王室、遗民都对国破家亡怀有强烈的仇恨,非常难管。

显然,在攻灭渤海国之后,辽朝的统治范围内,赫然存在着发展极端不平衡的两种社会形态

南边集中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汉人和渤海国人北边则生活着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文化较为不发达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有一条著名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

图片

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基础,耶律阿保机和臣僚们无师自通,实事求是,采用两种不同的上层建筑,实行了南北分治的双轨制度

由于相关史料实在不全,我们无法知晓耶律阿保机和大臣们的决策过程,但最终的决策成果,确是一项政治创举——

辽朝中央决定,在渤海国故地建立东丹国,立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将渤海国的原有制度加以微调,在东丹国境内继续延用。

这样,东丹国成为了辽朝统治下的国中之国,除了军政大事要听辽朝中央统一部署外,在内政、外交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东丹人治东丹,高度自治

后来,辽太宗耶律德光继承他爹的分治精神,在得到石敬瑭贡献的燕云十六州后,“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诸宫,......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

简单来说,耶律德光延用了燕云十六州原有的统治机构,并加以发扬光大:在中央上延用了调整后的三省六部制,在地方上延用了州郡县制。

了在燕云地区继续实行一国两制外,耶律德光还全面推行了南北面官制度

南北面官制度,就是两套基本平行的统治机构和办公衙署,分别管理长城南北的汉人、渤海人和契丹人。

南北面官这个名词,听起来有点费解,但实际是因为捺钵时,两套办公系统里的官僚都随皇帝出游,分别驻扎在皇帝宫帐的南北两侧,故分别命名为南面官北面官

图片南北面官驻扎的方位不同,管理的事务也不同。《辽史·百官志》说,“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住在皇帝宫帐北边的北面官,用契丹的法律制度,管理契丹及其它少数民族的事务,比如放牧、部落、军事等;住在皇帝南边的南面官,用汉族的法律制度,管理汉人和渤海人的民政。

历史上,北面官一律由契丹贵族担任,南面官则可由汉人、渤海人等其它异族人担任。

《天龙八部》中,萧峰回归辽国后,被封为了南院大王。虽然真实历史中并没有这个官职,但是从金庸老先生给他设定的专管汉人民政的工作范畴来看,似乎透出了南面官的影子。

图片

辽朝的这套官制极其复杂却极其有效,不但治理得当,还借机安抚了汉官汉民,让人佩服。

耶律阿保机同志和耶律德光同志,能够脚踏实地,兼收并蓄,创造出如此符合辽朝基本国情的统治制度,堪称中国政治史上的一大宝贵财富。

图片

归根结底,耶律德光同志的政治智慧,来源于耶律阿保机;而耶律阿保机同志的政治智慧,和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成长于游牧民族单一文化下的耶律阿保机,自幼对汉文化有着谜之热爱。

《辽史》说,同为创业者,耶律阿保机因为太崇拜汉高祖刘邦,就给自己起了个汉族的姓,跟着偶像,一起姓;同时,又因为羡慕刘氏创业集团里有萧何这样得力的左膀右臂,便给皇后一族统统改了姓,都姓

图片

追星追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追星,但阿保机并没有耽误本职工作,他的远见和胸怀,既得益于他本身的智慧和追星(追求),也得益于他身边有一批得力的汉族谋士

这些汉族谋士在阿保机成功的民族政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叫韩延徽

韩延徽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同是“延”字辈,俺们群众耳熟能详的,是杨家将里的杨四郎杨延辉

一些学者认为,韩延徽,恰恰是杨延辉这个虚构人物的历史原型;“四郎探母”的故事,曾经发生在韩延徽身上。

图片

唐末和五代时期,王朝更迭很快,整个中原地区一片混乱。五十年中换了五个朝代,公务员们并没有什么忠君保国的观念,纯粹抱着打工人的心态上工。

当时,韩延徽全家生活在中原地区风暴的中心——幽州(今北京),历仕多朝,也算个公务员世家。

割据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觉得韩延徽“少有英才”,便提拔他为幽州府文学平洲录军参事,并与冯道同在袛候院工作。几年后,他又当上了幽州观察度支使,主管地方财政工作。

总之,不同部门几乎轮岗了一圈,韩延徽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都了如指掌

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囚禁他爹,篡位成功。一朝天子一朝臣,史书里虽语有保留,但合理的猜测是,在刘守光当老板的日子里,韩延徽受到了冷遇,工作上遭遇瓶颈,进退两难。

图片

天祐四年(907年),刘守光派韩延徽出使契丹,想找耶律阿保机借兵打仗。身为一个有点傲气的官二代,韩延徽面见阿保机时,坚持不肯行跪拜之礼,惹得阿保机大怒,一气之下,把他扣下,不让他回家。

契丹人游牧为生,作为人质的韩延徽也不得偷懒,被派去野外牧马,正巧让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看到了。

述律平皇后是个在史书中有着浓墨重彩的奇女子,她跟随阿保机南征北讨,战功无数,看人也独具慧眼。

看到大好的人才在牧马,述律平向阿保机进言:“韩延徽节不屈,是个贤人。你应该对他好点。”于是,耶律阿保机把韩延徽叫来,详细交谈,发现他有大才,便尊为谋士,礼遇有加。

接下来的日子里,耶律阿保机给予韩延徽充分的信任,让他从零开始,设计一整套全新的治理模式。

韩延徽放手展开工作,为辽这个生机勃勃的新王朝制定了财政税收体系,并且,作为土生土长的汉人,他推动了辽朝政治制度上的改革,“乃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

逃到契丹境内的汉人安顿下来,家家登记户口,户户开荒种田,用汉人的法律进行管理,按照中原王朝的赋税制度,按期纳税。人们安居乐业,自愿成为辽国的臣民,不再逃亡。

图片

(图为契丹男子的传统发型。辽国统治者在这方面比较宽容,从不强迫治下的汉族民众剃发易服,汉人想穿啥就穿啥,想梳啥发型就梳啥发型)

在辽朝住得久了,韩延徽难免思乡心切,想回家看看,也顺便找找机会。他的家在幽州,在中原王朝管辖下(当时石敬瑭大概还没出生)。

此时的中原是后唐的天下,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已经老去,晋王李存勖(即石敬瑭的岳父的哥哥)蠢蠢欲动,打算继承皇位。

对韩延徽来说,回家,就等于跨出了辽的领土。因为怕耶律阿保机横加阻拦,韩延徽不敢声张,偷偷跑回了中原,去找李存勖应聘。

李存勖早就听闻韩延徽的才能,对他大为赞赏,想挽留他为后唐出力;韩延徽却发现,李存勖府里的掌书记王缄嫉贤妒能,很看不惯自己。

图片

强敌环伺,并且强敌资格比自己老,地头比自己熟,精明的韩延徽越想越怕,再住下去,别说建功立业了,估计连命都保不住。于是,韩延徽向李存勖申请探亲假,说自己想回幽州探望母亲

探亲是人之常情,李存勖欣然同意。韩延徽星夜上路,一口气从太原奔到了幽州,偷偷躲进了老朋友王德明的家里。

王德明替朋友着急,问他打算何去何从,韩延徽说,“整个河北都已经是李存勖的天下了,我准备再回契丹。”

王德明很纳闷,这不是自投罗网吗,契丹还能容得下你?

韩延徽却胸有成竹:“他(耶律阿保机)失去了我,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般。我再回去,他见到我一定很高兴。”

事实证明,韩延徽的判断是正确的。

韩延徽走后,耶律阿保机非常思念他。

有一天,耶律阿保机梦见一只白鹤从自己帐中飞了出去,没过一会儿,又飞回来了。阿保机惊醒,恰逢侍者来报告,“韩延徽回来了

美梦成真,耶律阿保机高兴地冲了出去,拍着韩延徽的后背问,“老弟啊,这段时间你去哪儿了?”

韩延徽故作诚实:“我思念母亲,想回家探母,又怕您不同意,就自己偷偷跑回去了。”

阿保机表示理解,又问,“那你咋又回来了呢?”

此时,韩延徽说出了一段非常肉麻的话,摘录如下:“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

翻译过来,就是——

臣回来,是因为臣的心,始终在陛下身上啊!

图片

面对如此真情告白,耶律阿保机既高兴又感动,激动之下给韩延徽改了个契丹名字,叫“匣列”,在契丹语中,“匣列”是“归去复来”的意思。

自此以后,韩延徽升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朝廷内外上下一切事宜,阿保机都让他参与决断。

故事里,杨四郎杨延辉虽然娶了辽国公主,却家国不能两全,郁郁寡欢;而在现实中,韩延徽在辽朝踏踏实实地住了下去,再也不想着逃跑了。

韩延徽辅佐耶律阿保机创业,连仕三帝,在辽世宗时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世宗追赠他为尚书令,将他安葬于老家幽州的鲁郭即今天北京西南的八宝山,对,就是这么巧,就是八宝山革命公墓那个位置)。《辽史》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是耶律阿保机的“佐命功臣之一”。

除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他老人家还有另一个著名真理——“落后氏族对先进民族的征服,最终将被先进民族所征服”,这条真理,也体现在辽朝百年国史中。

图片

取得渤海地区和燕云十六州后,契丹统治者学习中原王朝的经济制度、文化礼仪和生活方式,还继承了渤海国盛行的佛教传统,并笼络了一大批汉族官僚和知识分子。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进取精神,使辽王朝实现了空前的繁荣。


冯道番外(上)

韩延徽在刘仁恭手下工作时,有个同事,叫冯道

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最为人知的,就是如不倒翁般的政治生涯,与他同时期的人们都称赞他,宋代及后世的史家,如薛居正、欧阳修、司马光等,大多对他恨得咬牙切齿,骂他是无耻之尤。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五十多年内换了五个朝代,皇帝更是换得像走马灯,而冯道却始终稳如泰山,屹立不倒,铁打的冯道,流水的皇帝,令人咋舌。

冯道最早效力于割据势力刘仁恭、刘守光一族,后来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期间还外聘到了辽国,为辽太宗耶律德光工作了一阵。

算下来,冯道先后效力于四朝十一帝,而且职位还都是宰相、三公、三师之类的超级高官,世称“十朝元老”。

冯道其实算个好官,在位期间,他清廉爱民,声望很高,时人评价他“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在私德和业务水平上,连痛骂他的欧阳修和司马光,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后世正人君子们抨击冯道的理由,主要在于——他不是忠臣,一身事诸君,何况还有一任老板是夷狄(辽太宗耶律德光)

这种抨击的声音,基本是入宋之后才产生的,而且愈演愈烈。在不涉及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前提下,我姑且把这种演变定义为:社会主流舆论的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