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湖歌舞几时休,隔江犹唱后庭花

 行者_PL 2020-01-26

最近有几首古诗特别流行,这里为读者朋友集中科普一下。

一首就是《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春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这首诗是南宋士人林升所作,写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一家旅舍墙壁上。
北宋靖康元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一首就是《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
晚唐时期,社会千疮百孔,统治集团腐朽昏庸,藩镇拥兵自重,边患频繁,社会危机四伏。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两首诗表达的都是诗人对当时社会一边水深火热一边莺歌燕舞、无视民生和家国安危、反差对比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因为诗歌立意高远,被后人称颂,流传至今,成为千古名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