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提到了高血压服药的事项 很多小伙伴就问了 那日常饮食中,高血压患者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今日,小薇就给大家推荐一些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菜谱 高血压是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除了日常用药,饮食合理也是关键。 高血压患者,不宜吃这些食物 1 酒 饮酒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戒酒是很重要的。 2 狗肉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是阴虚阳亢体质,而狗肉温肾助阳,对任何一种高血压都不太有利。 3 动物肝脏等 高血压患者应少食用动物肝脏、蛋类等,平常可多吃鱼肉、牛奶等蛋白质,某些蛋白(如氨基乙黄酸、酪氨酸等)还有降压作用。 4 高盐 吃大量盐会使钠滞留在体内引起细胞外液的增加,导致锌大量排出,使血压上升。 5 浓茶 高血压病患者忌饮浓茶,尤其浓烈红茶。茶中含茶碱较多,会使脑兴奋、不安等,导致血压上升。 6 辛辣食物 吃辛辣食物容易便秘,排便时腹部用力过大,可能会使腹压升高导致脑出血。 7 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会引发肥胖,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人高。 8 鸡汤 鸡汤营养虽高,但是会使胆固醇跟血压上升,还是不吃为妙。 虽然以上食物是禁忌 但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食物还是很多的 各种对降压有效的食材 都可以适量摄取哦 降压食谱推荐 小米粥 ◆ 选择新鲜的小米,淘洗两遍后放入锅内,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待水烧开; ◆ 水烧开后要不停地搅拌,以防止小米粘锅; ◆ 等米成花状时即可出锅。 Tips:小米有利于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苦瓜排骨汤 ◆ 苦瓜去囊后切成小块,取少量酸菜备用,排骨切块状; ◆ 排骨先用水焯一遍后下锅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烧开,捞掉水面的漂浮物; ◆ 放入苦瓜,水开后调成中火煮30分钟后放入切好的酸菜,再煮5分钟即可。 Tips:苦瓜清凉、明目、解毒、有降血压的作用,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凉拌芹菜 ◆ 木耳泡发,胡萝卜切丝,芹菜切丝; ◆ 取锅放入水烧开,把木耳、芹菜、胡萝卜焯水; ◆ 取一碗放入蒜、陈醋、料酒、香油,把焯好的菜放入碗中搅拌均匀,可按口味加入适量盐即可。 Tips:芹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以换不同的烹饪方法进行制作食用。 冬瓜淡菜汤 ◆ 冬瓜去皮后切片,淡菜刷洗干净; ◆ 取一锅下油放入葱花炝锅后倒入冬瓜翻炒一会,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放入淡菜;(淡菜一定要在水还没有热之前放进去,不然不会开哦) ◆ 大火煮开后小火炖一会加入调味,即可出锅。 Tips:冬瓜能够清热解暑、养胃生津、清降胃火,夏季可多食用,同时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清蒸鲤鱼 ◆ 将鲤鱼杀好洗净切花刀,葱切段、姜丝备用; ◆ 把葱姜段放入鱼身上的划口内,加入酱油、料酒、糖少许腌制5分钟; ◆ 蒸锅放入水烧开,放入鱼,大火蒸7分钟,小火再5分钟即可出锅。 Tips:鱼肉是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少,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不错的食材。 高血压患者应遵循: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的饮食。小薇以上推荐仅冰山一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是可以降压的哦。 常见的各类降压食物 1 五谷杂粮 黄豆、玉米、黑米、红薯、绿豆、小米、薏米、荞麦、燕麦、蚕豆、黑豆 1 蔬菜 芹菜、胡萝卜、茄子、洋葱、番茄、荠菜、海带、香菇、黑木耳、莴笋、茼蒿、冬瓜、紫菜、黄瓜、苦瓜、竹笋、竹荪、平菇、马齿苋 1 肉食和水产品 兔肉、乌鸡、鲫鱼、鹌鹑、虾、海蜇、海参、牡蛎 1 水果 猕猴桃、香蕉、柿子、苹果、西瓜、金橘、橙子、柠檬、桃子、李子、梨子 1 干果 莲子、花生、核桃、板栗 当然 并不是说患了高血压只要吃些降压食物就行了 服用降压药也是必不可少 戳此了解 高血压服药有技巧,这些注意事项不得不看!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和生活方面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医生说 ![]() 杜志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内科 一、如果吃了会让血压升高的食物会怎么样? 其实,每一种所谓的禁忌食物都是相对而言,高血压患者不能经常吃的食物在上述中已经列举,偶尔吃了一些相对禁忌的食物,如:早餐吃了6克的食盐,也就是相当于每个人一天的食用量。那么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建议就不要在食用任何含有氯化钠物质的食物了,这样会尽量减少水钠潴留造成的血压波动。 同时,高血压患者提倡的是戒烟限酒,如果您今晚偶尔喝了一次酒,但在规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的,大约每人每天是24克,如果超过了这个量,建议可以适当饮水,减少吸收,促进排出。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合理饮食是非常重要的,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才能赢得身体的健康。所以上文提到的一些相对禁忌食物还是尽量少碰为宜。 二、日常除了食疗,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高血压治疗期间,务必保持良好的情绪。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大悲大喜都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影响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合理膳食;2、适量运动;3、戒烟限酒;4、心理平衡;5、日常规律治疗;6、有问题及时就医。 |
|
来自: 老枪qnpbzh6rrw > 《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