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明朝袁了凡著书立说的“慈善方式”说开去!

 宏罗观史 2020-01-27

如果要从以袁黄为中心去考察古人的慈善事业如何做的话,我认为这种方式就是“劝善”!“著书立说去劝善”!而且这种方式对后世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袁了凡

慈善事业,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社会暖流,正因为这股暖流的存在,天地的正能量生生不灭。今日如此,古人如此。在古代,特别是明末,关于慈善事业做的最为典型,起到的影响作用最大的代表莫过于袁黄袁了凡。

袁黄(1533年—1606年),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了凡先生在他的前半生,因虽满腹才华,却屡屡不得志,郁郁寡欢中,后来识得栖霞山的云谷禅师,因此,在云谷禅师的点化下立志改过迁善,从此改名“了凡”,人称袁了凡。

袁了凡和云谷禅师

下面我们还是以袁了凡的名字作为袁黄的称呼更合文理。

提到慈善事业,在中国古代慈善事业上,袁了凡以自己一生切身通过修善立德的方式,从而达到真正的改变命运,为世人楷模。同时,袁了凡还是我国古代迄今为止,为世人所知的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所作善书《了凡四训》,是在袁了凡辞官归乡之后,以自己一生修德造命的案例来劝导自己的儿子袁天启,要“摒弃浮躁,懂得修身立命,命自我造的道理”所作。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这本善书,确切来说应该属于一部家训,整体内容总共分四篇:《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其中融汇了道教哲学中“人的先天命运是可以算定的”,又融通了佛教佛理的因果说“人生的命运是可以通过修善来改变的:即极善之人可改运(改好),极恶之人可改运(改坏)”,又渗透了儒家忠君爱国也是一大善业的思想。三教融通来劝导世人改过迁善、种德立命、修身治世,从强调“治心”入手,提倡以记“功过格”的方式进行自我督导来实现修身立命之法。

对袁了凡慈善学说的研究

这一方法,自从《了凡四训》这本善书问世后,被众多人推崇,当时在社会上十分流行,以至于今天这种自我督导的修善方式仍然不为过时,效仿者众。

袁了凡纪念馆开馆

总之《了凡四训》这部书,不但劝人向善,还教会世人许多安身立命的道理。

下面,我们摘录部分《了凡四训》精彩语句以飨读者:

1、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2、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

袁了凡(右)

当然,关于了凡四训的具体内容,在此无法逐字逐句去论述,各位如果比较感兴趣,推荐可以自己去阅读,比如网络的电子版,同时也有各国学馆、寺庙结缘善书处,基本都有《了凡四训》这本善书在流通。总之,人一心求善,此书不难获得。如果您有时间能够定下心来慢慢将其从头至尾去品读,相信必会开卷有益,您也会和了凡先生一样,至少对自己的人生命运也会处之泰然,不再盲从、忧愁、迷信。

袁了凡塑像

明末,以袁了凡为中心的慈善事业,这种通过著书立说来“劝善”的慈善方式,不仅对明末以后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起到了思想指导作用,也对清代以至以后的善书编撰起到了启蒙作用。实在是开历史之先河,后世功德无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