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泻白散治疗小儿肺炎50例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1-27

我院1995年以来运用“泻白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5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情况:
50例病人均系门诊患儿。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5岁,平均年龄4.2岁。全部病人均有发热,咳嗽,气急,双肺有干湿罗音,x线检查均系肺门阴影增大模糊。脉浮、数,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薄白,偶有白腻。
1.2分型:
轻型:微热、咳嗽、气微急、双肺闻及少量湿罗音、x线检查肺门阴影模糊、脉浮、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中型:发烧(<39℃)咳嗽、气息、双肺闻干湿罗音,x线检查肺门阴影增大、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重型:高热(>39℃)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加重,50例中轻型12例,中型24例,重型14例合并腹泻者13例。
1.3治疗方法:
全部病人采用泻白散加减治疗。每日一剂,煎汤徐服。方药:桑白皮9g,地骨皮9g,甘草3g,桔梗6g,杏仁9g,黄芩6g,茯苓10g,薄荷3g,陈皮6g,枳壳6g。如秉赋薄弱,表现微发热,面白自汗或无汗,口不渴,舌淡红,舌苔薄白等表寒征象尚存者加入黄芪6g,防风3g,细辛2g。如烦躁口渴,壮热而喘,涕泪具无,面红舌赤苔黄等里热亢盛者,加入生石膏6~8g,葛根6g,知母4g,前胡6g。痰多气逆,舌苔白腻者加法半夏4g。若表现为神倦,高热,舌红少苔等气阴两伤者加入党参5g,寸冬5g,及安宫牛黄丸。
2、结果
治疗后1~3天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神色,饮食,啼哭如常为临床治愈。50例中49例临床治愈,另1例治疗3天以后体温仍高,病情无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000/立方毫米,中性70% ,静脉输入头胞拉啶2.0g/日连续3天,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白细胞9000/立方毫米,临床治愈。
3.验案举例
例1.刘某男2岁发热咳嗽气急3天.服用中药“麻杏石甘汤”2剂,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神志淡漠、呼吸急快。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900/立方毫米、中性88% ,X线检查肺门阴影增大模糊。诊见壮热烦渴、喘促、唇红、口干、双肺布满干湿罗音。腹胀,纳呆,大便不畅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此属肺热内伏,中枢不运,气阴两伤。改用“泻白散”稍佐以益气生津之品治疗。方药:桑白皮6g.地骨皮6g,茯苓10g,陈皮3g.甘草3g.黄芩6g,桔梗3g,枳壳5g,寸冬5g,薄荷3g,生石膏l0g,知母lg.葛根6克,当日饮服1剂,次日体温降到38℃ ,呼吸平稳、神志清,余证同前,继服药2剂.热退至37.5℃、咳喘基本消失、食欲增、肺部闻及少量湿罗音.舌质红、苔薄黄、脉小数共服中药6剂.肺部罗音消失,x线及实验室检查正常。舌脉正常。临床治愈。
例2 王某,男4岁,发烧、咳嗽、喘息、气急3天.服用中药“麻杏石甘汤”3剂,“儿童清肺丸10丸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湿持续37℃ ~38℃。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300/立方毫米,中性78%,X线检查肺门阴影增大模糊。诊见:体弱、神祛、懒言、面白、自汗、口不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小便微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此症属秉赋薄弱,肺热内伏,表寒证尚存的气虚表寒里热证,故改用“泻白散 ,佐以益气散风寒的黄芪、防风等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