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评孩子时,再气也要守住四条底线,尤其第二条,是娃自卑的源头

 329525 2020-01-28

母婴参考全平台通用.gif

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小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都会对他们进行批评,希望能加以改正。但是批评孩子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伤到他们。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他们的自尊心也在逐渐增强,所以父母在教育、批评他们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分清楚时间和场合,一旦方法处理不当,很可能会伤到孩子,并且使得不良行为愈演愈烈。

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记住,这4个底线不能碰。

对人不对事

很多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功能”,明明是对一件事情感到生气的,但是生气的过程中,逐渐将矛头上对准了造成这件事的人,然后将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到这个人身上。在这件事情上,父母也不例外。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逐渐将批评的矛头从孩子的行为指向孩子本身。

比如,在面对孩子撒谎的时候,父母往往都会说:“你这个撒谎精”而不是说:“撒谎是不对的!”

又比如,在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都会说:“你就是笨!”而不是说:“你所做的努力还不够。”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批评的目的是什么。

批评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应该怎么做才能改正,而不是单纯的成为父母发泄情绪的通道。

我们再回头看两种回答有什么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弄错了错误的本质。前者是将孩子视为错误,给其打上各种标签,后者是给孩子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指出错误所在,改怎么改正。

这两种回答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可能会帮助孩子正视错误,从而改正错误。而前者只会让错误继续,可能还会让孩子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会是错的,这对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对事不对人。

不注意时间和场合

有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犯错之后,会当面、立即的批评孩子,丝毫不会估计当下的场合。

如果是在一个公共场合,周围人很多的时候,即便家长说的再有道理,孩子的第一反应只会是逃避这个让人丢脸的情境,什么也听不进去,完全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而且,这种公开场合的批评极易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犯错之后,可以过后找一个私下的环境和孩子聊聊,指出他的问题所在,并教导他如何更改。

批评应该是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旦离开这个原则,批评也就失去了本有的意义。

所以,即便孩子再小,在教导的时候也要给他留点面子,尽量不要在人前教导,这是很多孩子自卑的源头。

粗暴拒绝、不接纳孩子

生活中应该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犯错后被妈妈批评了,哭着认错求妈妈抱,但是妈妈一把把孩子推开冷漠的说:“你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好好反省吧!”亦或说:“你别抱着我,自己自己错在哪了吗!”

其实,被批评后求抱抱是孩子认错的一种方式,这一点各位妈妈需要知道。

对孩子而言,批评和打骂是会让他们难过,但是父母粗暴的拒绝、不接纳,是会让他们感到害怕的。

父母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比批评更有效,但是表面上孩子乖乖就范,实质上还是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不喜欢自己。

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对孩子明确的表明:我生气的是你的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

粗暴否定孩子的意见询问

前面三个都是讲的孩子犯错之后的批评禁忌,而在父母预知孩子会犯错之前,也不可直接粗暴的否定孩子。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孩子想做某件事情,向父母询问意见的情况,因为父母的生活阅历会更加丰富,所以可能会提前预知这件事情的结果,但有的父母可能就会直接对孩子说:“这个事情做了肯定是错的,你动动脑子好不好!” 亦或是:“你不是前段时间刚犯的这个错吗?怎么完全不长记性啊!”

这类父母虽然及时的阻止了孩子犯错,但是这种粗暴的否定,是会打消孩子的主动积极性的,可能以后有事情,再也不会主动和父母商量了。这样,父母无法及时的知道孩子的心理动态,孩子也无法得到父母的正向反馈,孩子极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批评的结果应该是帮助孩子正视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把孩子推向错误。(S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