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跌宕起伏,时隔千年依然值得诵读

 江山携手 2020-01-28
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时代的大诗人,李白生性浪漫,诗酒风流;杜甫为人忠厚,心系苍生。他们在大唐的诗坛虽然都是光芒夺目,但一生都是艰难坎坷。杜甫钦佩诗仙的文采,也崇敬他的孤傲不羁的品质;李白同情诗圣的遭遇,更赞扬他的爱国思想。
李白曾对杜甫说,“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还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就更多,下面分享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跌宕起伏,时隔千年依然值得诵读。
赠李白
唐代: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初秋,当时杜甫在鲁郡(今山东兖州),李白从任城(今山东济宁)来与其相会。首句点明时间,“秋来相顾尚飘蓬”,朋友相见,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其中隐含着怡悦欢快的心情。但“尚飘蓬”三字一出,意绪就迥然不同。
此时的杜甫已没有当初“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豪情;李白不久前也是诏许还山,赐金放归,两人同时浪迹山东,正像那秋来枯断、随风飘旋的蓬草!短短7个字,就写出两人的身世漂泊之感。
李白曾经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从道士那里受道箓,成为道教信徒。可惜他既没有炼成丹砂,更没有得道成仙。杜甫也曾去过王屋山访问道士华盖君,且以“苦乏大药资”不能炼丹入道为憾。所以此次相见,先说因此愧对葛洪,同时更以丹砂未就,而比喻事业未成。这时杜甫34岁,李白45岁,正当盛年,仕途却很不如意。
第三句承上,“痛饮狂歌空度日”,因身如飘莲、行踪不定,也因炼丹未就、功业无成,所以纵使痛饮高歌,以诗酒消磨岁月,也还是有“空度日”之叹!诗人感慨之情,清楚可见。最后一句“飞扬跋扈为谁雄”,飞扬跋扈,此处是指狂放不羁,无所顾忌。
后世称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又有人称其“性倜恍,好纵横术”,故有此“飞扬跋扈”语。而杜甫性格上也有相类似的地方,“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题目曰《赠李白》,实际后二句同前二句一样,也是同声相应、同病相怜,正所谓惺惺惜惺惺。
这首诗蕴含深刻,概括力极强,同时也韵味无穷。杜甫视李白为一生知己,他在自己的诗篇中多次描述对诗仙的敬仰,“怜君如弟兄”,“南寻禹穴见李白,道问讯今何如”,“世人皆欲杀,香意独怜才。”后二句赠语看似含讽,其实更多地表现出李杜的友谊,特别是杜甫对李白的亲切关怀。如今时间跨越千年,李杜的诗篇依然经久不衰,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更值得后人赞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