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南历史漫步|“淮南三叛”之三——诸葛诞之叛

 温柔开心手 2020-01-28

淮南首叛——王凌之叛平定不久,司马懿即病故。毌丘俭、文钦之叛平定之后,司马师病逝于班师的途中,是历史的巧合,却也具有讽刺意味。司马师病逝,曹魏大权为司马昭独掌。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政权危若垒卵,朝野的内斗更趋激烈。第三次“淮南之叛”——诸葛诞之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演了。

淮南历史漫步|“淮南三叛”之三——诸葛诞之叛

正元二年(255年)闰正月,毌丘俭兵败被杀,文钦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东吴宰相孙峻,亡命东吴。毌丘俭的弟弟毌丘秀、毌丘重也逃至东吴。毌丘氏与文氏两族,凡是留在魏国的悉数被杀。春二月,文钦之子文鸯带兵偷袭曹魏兵营,司马师眼疾加重,痛死于许昌。司马昭接手掌权。司马昭的猜忌之心更重,边镇诸将深感不安。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更是心存疑虑,他既不满司马昭的跋扈,也为曹魏政权的未来以及个人的前途担忧。

早在毌丘俭之叛前,夏侯玄、李丰等人谋刺司马师,其中夏侯玄是诸葛诞的好友;毌丘俭起兵之时,文钦也曾派人相约诸葛诞一同起兵,诸葛诞杀掉了文钦派去的使者,与叛军划清界限,并且成为司马师进攻淮南的主力。攻下寿春之后,司马师进封诸葛诞为高平侯,食邑三千五百户,转征东大将军、仪同三公、都督扬州,进驻淮南,所遇可谓深厚。

淮南历史漫步|“淮南三叛”之三——诸葛诞之叛

但是,诸葛诞对司马氏的戒心始终不敢松懈,之所以杀掉文钦的使者,更多是对文钦本人的怨恨,对毌丘俭甚至心存同情。王凌、毌丘俭两次由淮南起兵叛讨司马氏,淮南已经成为朝廷关注的重心,平定毌丘俭之后,诸葛诞入寿春,一方面安抚民众,笼络人心,一方面又蓄养敢死队以作自保。诸葛诞明白,无论他怎样划清界限,在司马昭的眼里,他都是曹魏政权的拥戴者。所以身在淮南的诸葛诞,时时警惕着京城的一举一动。

甘露二年(257年)五月,司马昭开始动手了。根据谋士贾充的建议,司马昭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必须铲除支持曹魏的势力。诸葛诞身为征东大将军,执掌东南要地,又拥有重兵,必须加以铲除。要铲除一个手握重兵的边将,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而对于司马昭来说,制造这样的理由并不困难,他采取的办法是逼诸葛诞造反,只要诸葛诞胆敢造反,自然就有消灭他的理由。

计议已定,司马昭采取投石问路之计,诏令诸葛诞入朝担任司空之职。此为一石二鸟之计:如果诸葛诞应召入朝,则调虎离山,日后在京城加以处置如探囊取物;如果诸葛诞不听诏令,则只能武力对抗,然后再武力加以解决。诸葛诞接到诏令后大感意外,也十分恐慌。他知道,只要踏出淮南,拥兵自保便化为泡影,而京城无疑是险地,一旦涉足便是自寻死路。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跟司马昭摊牌。于是,诸葛诞拒不奉诏,杀扬州刺史乐綝,据守寿春对抗司马昭,走上了与他的前任毌丘俭同样的道路。

淮南历史漫步|“淮南三叛”之三——诸葛诞之叛

面对危局,诸葛诞迅速作出部署。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取据守扬州(治寿春,今寿县),联合东吴,积极准备,以逸待劳。一方面收缩防线,调集淮北屯田兵入淮南,加强防守力量;另一方面派长史吴纲带儿子诸葛靓到东吴当人质,请求援兵。此时,据守扬州的总兵力约10万人。从诸葛诞的从容应对来看,他对如今的境况早有预料,只是没有料到会来得如此早,所以准备并不充分。

甘露二年(257年)六月,在司马昭的挟持下,魏帝曹髦亲征,统率26万大军进至丘头(今河南沈丘东南),对淮南形成威逼之势。曹魏皇帝亲征,旨在鼓舞士气。司马昭采取围城、阻援等分兵策略,展开攻势。镇南将军王基及安东将军陈骞率大军直扑淮南,包围寿春;石苞、胡质及州泰领兵东进,迎击吴兵。东吴此次反应较快,派出两路人马驰援,一路由文钦、唐咨和全怿等率领3万余人,迅速抵达寿春;另一路由朱异率领3万人占领安丰,作为文钦的应援。文钦等抵达寿春时,司马昭所部已经蜂涌而至。文钦等人趁包围圈尚未形成之际突入寿春城,与诸葛诞合兵一处。随即,王基率大军把寿春合围,在城外建立起坚固的包围圈。文钦驰援淮南,既是东吴所遣,也是向司马家族复仇的机会,所以态度积极,战斗勇敢。

寿春被合围,与东吴的联系通道被断,司马昭的战略部署实现。他采取围而不打、以攻心战瓦解淮南兵士气、坚决阻击东吴援兵的策略,目的是要困死诸葛诞。司马昭命令所部不得强攻。他指出:“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三国志·魏书》)。他一方面命令负责围城的王基、陈骞在城外筑起高垒,摆出持久战的阵式,守垒困城;另一方面命令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等率领精锐部队,坚决阻击东吴援兵。

此时,困守城内的诸葛诞、文钦十分清楚,一旦断绝了与东吴的联系,坚城久困也难以自保。因此,文钦组织了多数突围战,希望打开一条通道,维系与东吴的联系。文钦的多次突击都未能得手。朱异率领的3万应援大军在进抵阳渊(今霍邱东北)的时候,被曹魏大将石苞击败。朱异所部败退的过程中再遭州泰追击,死伤2000人。七月,吴大将军孙琳统兵进驻镬里(今安徽巢湖市西北),遣朱异率领丁奉和黎斐等5万人应援寿春。朱异率军抵达寿春城南的黎浆戍城,派将军任度、张震等人招募敢死队员6000人,搭浮桥趁夜间渡水,修筑营垒,随即被石苞、州泰所部击破,吴军被迫退却。朱异整军再战,石苞、州泰等再败朱异,并出奇兵尽焚吴军粮秣。失去粮秣的吴军,难以有所作为,只得退兵还吴,寿春遂成一座孤城。

淮南历史漫步|“淮南三叛”之三——诸葛诞之叛

甘露三年(258年)正月,遭围困半年之久的寿州城,给养已经发生困难。诸葛诞连续五昼夜率军出南门,攻击司马昭军所建的高垒,企图突围而出。王基据围坚守,居高临下,以发石车、火箭还击,诸葛诞伤亡惨重,败退入城。不久,城内粮食告罄,兵无斗志,出城投降者达数万人之多,难以禁止。诸葛诞采取严厉措施防止出逃。在这种情形之下,文钦劝诸葛诞说,与其留下那些不愿守城的闲人,还不如放任他们逃出去,也好节省粮食。并说自己带来的三万吴军愿意留下来与诸葛诞一起坚守,等待东吴援兵。

文钦本是有勇无谋之人,诸葛诞一向看不起文钦。前次文钦起兵之时,诸葛诞杀了文钦的使者,已经在二人心中种下不信任的祸根,如果不是司马昭大军压境,二人断不至于合作抗敌。由于出城投降的都是诸葛诞的人马,眼看自己的人马越来越少,诸葛诞担心受制于文钦,对文钦的建议不加理会,两支人马的隔阂越来越深。大敌当前,两人不思和衷共济,而是各怀异志,战斗力大打折扣,情况十分不妙。更为严重的是,在司马昭的包围之下,情绪失控的诸葛诞干脆杀掉文钦,收编他的部众。文钦被杀,他的儿子文鸯、文虎随即倒戈,带领部分东吴兵士翻越城墙逃至魏营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立即赦免他们的叛逆之罪,让他们率领逃归魏营的数百骑兵绕城劝降。眼见文鸯、文虎被赦免无罪,守城将士哪里还有斗志,个个无心再战。

司马昭所等待的机会到了,便向寿春城发起猛攻。在他的督促下,魏军四面出击,飞矢如蝗。失去斗志的守军多不抵抗,寿春坚城终被攻破。诸葛诞见大势已去,率领亲随血战,力图杀出重围,终因寡不敌众被杀,文钦带来的东吴将领唐咨、全怿等投降曹魏。

淮南历史漫步|“淮南三叛”之三——诸葛诞之叛

淮南三叛对垒的分别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由此可见曹魏宗室与司马氏家族争斗的激烈。对抗司马氏家族的力量之所以都是起兵淮南,也可折射出曹魏与孙吴之间的争夺从未间断。“淮南三叛”皆以失败而告终,忠于曹魏的力量悉数被消灭,曹魏政权也已穷途末路。魏元帝(陈留王)咸熙二年(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晋国,史称西晋。

作者:姚尚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