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说自性本心三教之异同

 自主是道 2020-01-29

浅说自性本心三教之异同

 明空如月 明空禅心2018-07-07


中国文化,是一种致力于追求“内圣外王”的、以“心学”为核心“人学文化”,即《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释道三教宗旨,总体来说,皆为实现“内圣外王”,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儒家侧重于在内圣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外王之行为,即内圣是为外王所服务的。

道家则侧重于以内圣为重点,将外王之行为融入内圣之修行,致力于超然物外以及长生久视之道。

佛家则侧重于在内圣外王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对于内圣外王的任何执着,从而达到最彻底的超越境界。

正是因为三教侧重点不同,因此对于[自性本心]的体悟和教导就呈现出了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先说说儒家。

儒家心性学的最高境界,以阳明心学为典型代表,阳明心学的出现代表着儒家心性学说在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精华之后达到了新的巅峰境界。

阳明心学的核心精华可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也是阳明先生临终时留给弟子们的最后的教导——此心光明!

而广为传颂的阳明先生四句教,则可以作为[此心光明]这一终极教导的核心内涵与纲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仔细体会[此心光明]以及[四句教]的内容,就可以发现,儒家精神的核心特点:致力于[自性本心]的[德性之用]。

[此心光明]这一终极教义,虽然已经超越了善恶之二元对立,但仍然非常集中地体现了儒家所崇尚的道德精神,此心光明,是超越了善恶的至善之德。《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结合[此心光明],再结合[四句教],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虽然阳明先生大量地借鉴了道家以及佛家特别是禅宗的教理,但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儒家,仍然鲜明地体现了与孔子、孟子、曾子等儒家先圣一脉相承的道德教化精神和内圣外王精神。

儒家的圣人们是不谈[无为]的,也是不谈[空性]的,这并不是因为儒家的圣人们不懂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空性],而是儒家的圣人们有着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改造世界造福苍生为己任,而自己的生死荣辱根本就没那么重要,这就是我虽然更欣赏道家的无为仙韵、佛家的空性智慧,但却更敬重儒家圣人们的深层原因!而这也正是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为上至天子下至黎民所广泛接受并成为中国文化之正统的根本原因。

儒家圣人们的目光虽然可以穿透滚滚的红尘同样可以体悟到那天清地明廓然大空的境界,但儒家圣人们的心却充盈着沸腾的热血,因此他们选择了全身以赴地投身于红尘俗世之中,为将乱世化为太平,为将人间化为净土而不惜付出所有的一切。这就是儒家圣人们的时代担当和历史担当!在这一点上,道家和佛教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

因此儒家文化注重[自性本心]之德性、德相、德用、德行,其它方面则归属于这些方面之下。

正是基于这样的内在[元基因],因此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等诸多观点才会得以形成儒家内部的大辩论,直到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和[此心光明]一出,争论可息也。儒家教义至此达到了内部的圆融统一。


下面说说道家。

道家的起点实在是太高。远在伏羲、神农、黄帝的上古时代,道家文化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老子《道德经》一方面是对上古大道文化的完美继承,同时又丰富和完善了大道文化体系。《道德经》的出现,已经非常鲜明地说明道家文化已经成熟,而庄子更是在老子的基础上再一次升华了道家文化的境界,达到了无人无我,万物一体、超然绝待、自在逍遥的至圣境界。因此在老庄之后,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再无超越之说。老庄之后,道文化反而是向根深叶茂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各种修炼法门不断丰富,尤以丹道文化的不断成熟最有代表性,从外丹到内丹,从命法到性法再到性命双修,从注重身体长寿长生到注重心性修炼阳神成就,再到炼虚合道大化归一,丹道文化在如何实现合道、得道的至高境界上一路曲折前行,历尽艰险终至柳暗花明,到清代黄元吉之时,丹道文化也已经来到了瓜熟蒂落之时,东西南北中各大内丹道派皆有十分成熟且独到的修法体系。

而道家的精神,从最开始的[元基因],就注定了其无为、自然的特点。

儒家之天地乃德化之天地,其天地正是儒家道德理想的体现,因此《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人]才是儒家一切思想的核心,[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这哪里是在说天地之德呢?这分明是为了论述作为儒家理想化人格的[君子]之德,而拉上天地作为陪衬和道具而已!把握住了这一核心要义,所有儒家经典即可一通百通。

而道家之天地,乃大道之天地,人是大道的儿女,因此《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是大道化育的万物之一,与其他生命和万物是平等的,庄子遂有《齐物论》之言。

而道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则如《逍遥游》之所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不管庄子所举之[姑射神人]是否属实,但其却是道家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逍遥游》中还有句话可以作为这种理想人格的内在秉性: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因此在这样的人格理想(实为神格理想)下,道家所崇尚的精神,就自然偏重于[自性本心]之[虚静]的一面。

在《道德经》中,处处体现了虚静、无为、不争、柔弱、自然等这一类的道家精神品格。

但是同时,道家却又十分注重[道]的玄妙性,因此在三教之中,道家有数不清的各种道术,这是自老庄之后特别是道教作为一门宗教发展起来之后,对道术的重视是道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很多修道之人过于沉溺于道术的修炼,而忘记了[返本归根],忘记了虚静、无为、不争、柔弱、自然......道术文化的过于发达,使大道核心精神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导致时至今日,大道核心精神的传承、传播只能潜藏于民间,而无法像老庄时代那样为整个社会所熟知。这也是当今时代大道文化传承传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总体而言,虽然道家崇尚清净、虚无、自然、无为,但另一方面却在实际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使得这种核心精神的传承从总体上而言却是明显地退步了。

当然,道家永远有一部分真正离世清修的隐者,一般情况下不为社会大众所知,他们是老庄精神的真正传承者和实践者,是道家文化的真风骨。或许正如道家人士自己常说的,人间太平,道家的高人们一般都隐匿于深山之中修行修炼,即使为了传承选择继承人才不得不临时走出深山,也同样会隐没于尘俗之中,择其有“仙骨”者而带入深山教导修行,一般很难为世人所知悉。唯有人间不太平的时候,道家的高人才会走出深山救万民于水火。

但即使如此之隐者,亦崇尚贵生之道、长生之道、生生之道,而道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即是成为长生久视的大罗金仙。

其金仙理论中虽然有[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粉碎虚空]之教义,但这种理论仍然是为修成大罗金仙服务的,对于更为广大众多的一般修道之人,此境界则有遥不可及之感,虚静、自然、无为,在一般修道人这里,就成了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心养性之道。

在各地道观之中,常见这样一句话: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其实集中地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道(自性本心),其体清净虚无,其用玄妙无穷,其性无为自然,其机生生不息。道之厚德在于长养万物而无为无争,人合于道,以道心为心,自然可得道之生德,长生久视,自在逍遥。

一句话总结:道家文化注重[自性本心]之妙德、妙性、妙相、妙用、妙行,其它方面则归属于这些方面之下。

道家成为一个独立文化教派,从老子、庄子一开始就已经在教义上达到了最高境界,后续的发展皆是在这最高境界指导之下的各种修道路线图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如果用四个字来表述道家最高教义的话,那就是[道法自然]。


下面再说佛家。

佛陀在教导中开宗明义:诸佛如来,皆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生于世。什么大事因缘呢?那就是: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除此而外,别无他事。

而什么又是[佛知见]呢?佛知见,就是佛之智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佛性智慧,就是自性智慧。

具体内容佛陀归纳总结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的版本为[四法印],多了一个[有漏皆苦]。

不管三法印,还是四法印,再继续凝练,也可以用四个字表示:缘起性空

佛陀又说,一切众生皆圆满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佛陀又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佛陀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陀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陀又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陀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结果你就会发现,你执着什么,佛陀就在破除什么。

即使你执着佛陀本身也不可以,佛陀还是告诉你要破除对佛陀的执着。

所以,学佛智慧,悟佛智慧,是天下第一难能之事。

儒家从来不说我是空性的,道家也不明着说我是虚无的,只有佛家直接告诉你,我们认为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其实是个大误会,是个大错觉,是个大无明。

当我们认为有一个真实不变的佛的时候,有真实不变的佛法的时候,佛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这么想的话,仍然是一个大误会,仍然是一个大错觉,仍然是一个大无明,仍然没有听懂佛陀希望我们听懂的意思。

学佛,你就不要想着找一个[立足]的地方,但有所立,都不是究竟处。

所以《红楼梦》借黛玉的妙笔批了宝玉悟道偈八个字: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当年这八个字可是让笔者也困惑了好多年啊!

因此不管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人们一说到佛教,就立刻想到了[四大皆空],到寺庙出家也被称作[遁入空门]。

因此可以说,[空],即是佛教文化的[元基因]。

佛教所说的这个[空]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空的意思是:缘起性空。

缘起为现象,即各种条件具足之后所显现出来的现象。

佛说,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生,是现象,灭,是现象,万法,皆是现象。

性空为本质,即各种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本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这种变化,也被成为无常,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也被称为无我。

无常、无我,即是空性。

空性,即是无常、无我。

注意,空性的意思并不是说,现象消失了之后现象不存在了然后说现象不存在了,所以是空性。

很多人这么理解佛教所说的空性。

当然,这可以作为理解空性的其中一个初始步骤,一种方便化的说法。

但佛教所说的空性,其真正的所指其实是,现象存在的当下就是空性的,而不是在这个现象之外另有一个空性。

空性是现象的本质,现象是空性的显现。

现象当下就是空性,空性当下就是现象。

这才是佛陀希望我们领悟的空性。

《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受想行识这些现象,当下就是空性,空性,当下就展现为色受想行识等现象。

佛陀教导的重点,不仅仅是引导我们领悟[外界]现象的空性,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去体悟[内心世界]的空性。

《心经》所说的重点,就是我们的[心]。

色受想行识,皆是[心]中所呈现的[现象]。

这些现象在心中生起的时候,当下就是[空性]的,当下就是[无常]的,当下就是[无我]的。

那么[心]呢?

除了心中的这些现象之外,我们又到哪里去另外寻找出来一个所谓的[心]呢?

不信的话,就可以找找看,不管你如何寻找,都是找不到一个独立存在的[心]的。

虽然如此,但在这些内心诸种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即诸种[现象]消失之后的那个[自心本体]。

对于这个[自心本体],一切概念都是无效的。

所以说,每当说到这个[自心本体]的时候,佛陀一般都不会直接去说这个[自性本心是什么]。

因为任何语言化的表达,本质上都不能代表那个鲜活的[  ]。[心]也是一个假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个鲜活的[  ],是最彻底的[空],同时也是最彻底的[真]。

说它是最彻底的[空],是因为祂根本不是任何一种现象,任何一种现象都不是祂,你无法在任何[现象]中找到祂。

但同时,你也不能否定祂的存在,如果祂不存在,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不会存在,一切现象也同样不会存在。

相比无常无我的现象来说,祂更为真实。

甚至可以说,一切现象皆是虚幻,而只有祂是唯一的真实。

虽然祂是唯一的真实,却又的的确确找不到任何一丝一毫的[实质]。

虽然找不到任何一丝一毫的[实质],可是祂却清清楚楚地觉知着这一切。

这种能觉能知的觉性同样也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无生无灭、相续不断的。

比如现在,您就在清清楚楚地阅读着这些文字。更准确地说,是祂在阅读着这些文字。

当你看见,其实是祂看见,当你听见,其实是祂听见。

祂就是最真实的你。

虽然如此,但祂却并不是你的[自我],祂并不是你通常紧紧执着的那个[自我]。

祂只是自然地存在着,超越一切语言概念,超越一切二元对立,超越一切有形、有相、有为、有执的一切现象和大脑思虑。

对于佛教而言,没有比彻底了悟祂的真相更重要的事情了。

如果你了悟清楚了,那么就把这种智慧带给更多的人。

所以佛教的重点在于[明心见性],即了悟自心明空一体、明空双运、超越概念言说的真本性。

特别是佛教的禅宗,代表着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深入融合后所达到的全新的境界和鲜活的生命力。

而禅宗的特点即是特别注重[明心见性],倡导[见性成佛,悟后起修]。

但不管佛家哪一宗哪一派,都是以[三法印]或[四法印]为根本,以了悟[空性]为根本。

因此,我们可以说,佛教文化注重[自性本心]的空性、空相、空用、空行,其他方面则归属于这些方面之下。

比如佛教中也常说,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但佛教所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在[空]上,而不是[有]上。

所有的一切的[妙有],都是用来演绎[真空]智慧的道具。

《金刚经》中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即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说的法虽然有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但其实佛陀所说的所有的法,皆是[如筏喻者],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佛陀针对不同根器的人所讲的不同的法,皆是为了引导人们去发现、去体悟自己生命深处的真相,而那个真相本自离于一切概念,唯每个人自悟自证,就像茶的味道一样,就算用再多的话去形容、分析茶的味道,你也还是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味道。而即使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关于茶的味道的任何形容、分析,只要直接喝上一口,就立刻知道茶的味道具体如何了。但如果让你去向另外一个没喝过茶人去描述,你就会发现语言是无力的,最好的办法还是把茶端给对方让对方直接喝上一口,禅宗的所有法门都是在引导修行者放下诸多的概念,而直接去品尝真实的法味。

这时,[]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放下所有的执着

只要你还有执着,就无法去品尝那本自在每一个当下都鲜活显现的自性本心。

只有打破所有的执着,直接在最真切的每一个当下中去品味自己鲜活的生命,才能见到那个最简单最直白的真相。

以佛陀之眼来看,每个生命本来就是最圆满的如来,本自具足如来一切智慧与功德,唯一的区别就是你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能不能体悟到这一点,能不能相信你所体悟到的那个最简单最直白的真相。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正是因为佛教的教义对于深陷于红尘幻相的我们来说太过于不可思议,所以这最简单的事也就变成了最困难的事。

所以祖师们常说,佛教之觉悟,易如反掌,难如登天。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度无缘之人......

所以,要用四个字来总结佛教之最高教义的话,还真有点难度,[缘起性空]、[真空妙有]、[心即是佛]、[万法唯识]、[唯心所现]、[本元真心]、[妙真如性]、[寂静涅槃]、[不二法门]....等等,似乎都可以概括,又似乎都不能概括。

倒是《金刚经》中的那句[应无所住]或许更为贴切一些,可是这样,又会让很多人感觉更难以捉摸.....

雪漠老师的著作《空空之外》这一书名也是非常贴切的。可是对于我们来说,一个空就已经很难体悟了,还要再来一个空,不仅如此,还要再次跳出这个空空,来到空空之外.....这对于一般大众而言,难度似乎就更大了........

笔者倒是受到了儒家[此心光明]之启发,不如皆按照此句式总结一下道家和佛家,列在下面,请各位老师和前辈多多批评指点。

儒家:此心光明!(重德性之用)

道家:此心妙明!(重道性之用)

佛家:此心空明!(重体性之性)

三教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其最高境界都可以用[悟道]、[得道]来表述,且不管是此心光明,还是此心妙明,还是此心空明,都是一种[明],即生命觉悟、生命觉醒的大智慧。

在笔者看来,儒释道三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主干,其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言,如果能汲取三教文化之精华,融为一体,实现更高的一种升华,或许是更好的一种选择。

在这里暂且借用一下佛家的三身理论,即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实为一身,就像同一个人,既是自己儿子的父亲,也是自己父亲的儿子,还是妻子的老公,角色虽然不同,但共存一身并无任何矛盾之处。

佛家文化注重[心]之体性智慧的觉悟,因此名之为[法身]最为合适,道家文化注重[心]之虚无玄妙之用,致力于长生久视,名之为[报身]最为合适,儒家文化注重[心]之至善德性,致力于创造人间乐土,因此名之为[化身]最为合适。而三身圆满之时,即是儒家之圣人,即是道家之金仙,即是佛家之大觉如来。


以上所言,甚为浅陋,还请各位老师和前辈多多指点,无限感恩。



感恩雪漠老师

感恩儒释道三教圣人

感恩所有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