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hwzhuwei 2020-01-29

【之二十一】

汪士慎凄风苦雨的一生像极了一篇断章,这个明清画坛上最匪夷所思的传奇人物,其经历与贝多芬极为相似,在命运接踵而至的毁灭性打击面前,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冲破藩篱,打破枷锁,从命运的“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书写了一段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画坛传奇篇章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书画家。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晚年自号观心道人、七峰居士等,又被人称为“汪六”或“汪六先生”,安徽歙县(一说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春风香国图》


清苦漂泊,写尽悲凉一世情。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早岁已知世事艰,汪士慎的早年岁月是当时徽州人的一个生动剪影。出生在徽州一个大家族中,排行第六,但从当时徽州的情况来看,汪士慎谜一般的早年岁月肯定尝遍了生活的艰辛与苦难,有诗为证:

忆昔同少壮,怀抱多慷慨。

接纳重义气,谈笑生悲凉。

徽商当时天下闻名,可是在这样的盛名之下掩映的是当时徽州普通人生活之不易,在传统“父母在不远游”的文化语境下,商业只是在农业山穷水尽之下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无奈之举,那种“十五六岁,往外一丢”的前途未卜的抗争历程,隐含着无尽的凄凉和窘迫。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春风三友图》

而徽州自宋元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儒学传统,科举之途自是最受人推崇的正途。汪士慎自小受这样文化氛围的熏陶,立志读书进仕是他当仁不让的最初向往,而他在苦读的同时,又在金石书画上展现出高人一等的天赋,于是父亲在喜悦之余却又忧心忡忡地告诫道:“吾乡土地贫瘠,耕获十不赡一,唯有读书求仕得一俸禄,或者外出经商求一生机,方能成为正途,写字画画,如何养家糊口?”

父辈的告诫仿佛是一道谶语,汪士慎的读书进仕之路 “终年焚香坐,三年冷壮心”,在这样接连碰壁的现实面前,他从“安期如可遇,招我入烟岚”的踌躇满志中,最终只得“甘心老蓬荜,无意走风尘”,从此开始了他游历扬州的下半场人生。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白梅》

在此期间,家庭又突遭变故。康熙五十七年(1718)徽州那场史无前例的“戊戌之水”,这场爆发的山洪使“故乡庐舍归风雨”,得此噩耗的汪士慎赶赴家乡为父母料理好后事,其中的悲情“可与人语无二三”,也许下面这首诗应该是他那时最真实的心境写照:

身依故土家何有,鬓欲成翁事已非。

寄语故人应怜我,我怜无处对春晖。

不久之后诀别故土,寓居扬州。

繁华的扬州当时徽商云集,幸运的是汪士慎不久之后以一幅梅花图册而引起关注,从此跻身扬州画坛。而这期间在物质上对他资助最慷慨的就是老乡马曰琯、马曰璐兄弟,这兄弟俩是当时扬州有名额盐商,为人风雅,与扬州画坛诸多名人相交莫逆。汪士慎被他兄弟俩安排在由“七峰亭”改建而成的房子里,这间房子被汪士慎名之为“七峰草堂”,而他本人也因之自号七峰居士。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青杉书屋》

有了落脚之地的汪士慎开始了他卖画糊口的生涯,但扬州的商业环境显然与他身上的文人风骨一时难以兼容,“嗜茶顶有茶经读,能画羞来画直酬”,但在朋友边寿民、郑板桥、金农等人的帮助下,渐渐地日子好了起来,后来在扬州城郊买了一间老房子,从此才正式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巢林书堂”,从此有了巢林居士称号。

但命运的重击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他袭来,作为一个画家可他的眼睛的视力每况愈下,乾隆四年(1939)左眼失明,可是这种“尚有一目著花梢”的日子在乾隆十七年(1752)彻底终结,这一年他完全双目失明。随后的日子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乾隆二十四年(1759)他走完了坎坷崎岖的一生,享年七十四岁。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幽风图》


清劲淡雅,画断梅花宿世因。

在汪士慎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笔下的梅花,被人誉为“汪梅”。

扬州八怪之中,汪士慎和高翔被后人称为“梅花二友”,既有擅画梅花之故,也有两人境遇相似之因(高翔晚年右臂残疾)。他们两人和金农、罗聘师徒四人有被并称为“画梅圣手”。

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的最爱,岁寒三友、四君子中都占据一席之地,寄托了传统文人对个人自身品格的一种砥砺和期许。而汪士慎一生爱梅、赏梅、咏梅、画梅,“老觉梅花是故人”,他一生的作品最多的就是千姿百态的梅花,与李方膺笔下“铁干铜皮”梅花不同的是,汪士慎的笔下的梅花呈现出“铁骨冰心”的姿态,在画面构成上具有自己鲜明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色,在诸多大家林林总总的梅花图中展示出和而不同的个性,这点极为难得。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梅花图》

就构图而言,他笔下的梅花枝干遒劲有力,虬龙乱舞中梅影缤纷,老树新花,万蕊千花,或舒朗淡雅、姿态古拙,或繁枝幽雅、朴质自然,呈现出一种奇正相谐、花枝相映、人梅相契的美学境界。无论是饱满的画面还是清疏的画面,次第开放梅花赋予了整个画面一种生机盎然、劲节挺拔的气息,充满着不惧风雨刚正不阿的昂然之姿。而在笔墨运用上,用墨淡然简约,勾皴点染兼施,细腻工整中透露出一股雅致淡泊的气息,即使“横斜千万枝”占据了整个画面,但淡墨飞白的老杠与重墨细实的新枝之间的对比,使整个画面具有一种深度的层次感的同时,在密不透风的视觉冲击力下却隐含着“光摇玉树寒”的清劲淡雅况味。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墨梅》

同是画梅圣手的金农对汪士慎的梅花之作评价道:“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在汪士慎的繁枝梅花这类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代王冕对其画风的影响的痕迹,这种画法传承和画面特点正如他的好友陈章在一首长诗中所说的那样:“巢林画法王元章,纵横细密争豪茫。亭亭瘦干卓鹤膝,累累繁蓦排蜂房。……粉效墨染尽殊尽,生机发自冰雪肠……”。但从流传下来的汪士慎的梅花作品来看,疏影横出类的梅花之作也极有韵味,比如他自己在一幅疏雅的《墨梅图》中的题诗自道:

驻马清流香气吹,东风渐近落花时。

可怜踯躅关山客,才见江南第一支。

这幅作品构图别致,一老杆一新枝低垂盘曲而构成,由平行的下垂枝条到最后的回环交错在一起,浓淡、长短、新老、粗细之间相映成趣,将老树新花的生机不灭的情趣诠释的饶有韵味。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墨梅图》

再如他创作的一幅《梅竹石图》,这幅作品在构图上呈现上下呼应之势,画面上方梅花旁逸斜出,中间的竹枝挺立劲拔,下方的石头以及旁边的梅花老桩斜斜地与上方的梅花呈隔空对视之态,这种构图使整个画面形断意连,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而他在这幅图上还以戏谑的口气写下了这样一首题诗,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淡写空钩貌冷香,石兄竹弟共清狂。

笑余无事一身老,砚北花南幽兴长。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梅竹石图》

汪士慎的笔下的梅花千姿百态,而他梅花图上的题诗也独具魅力,这种诗画合一使他的梅花图在相同的气质下呈现出不一样的风姿,极大地拓展了其表达的空间维度,犹如钻石在各种不同的切面中呈现出不同的光华一样。除了以上那种常见的清冷悲凉的意境之外,早期还有这样清新脱俗的名士风流的格调:

皎然如玉绝尘埃,南北枝头次第开。

夜半月明香悄悄,美人应逐梦魂来。

他的一生,最眷念的就是那魂绕梦萦的梅花,梅花也是他一生的宿命。在他双目失明之后他的好友丁敬得知后为他写下了一首诗,其中的那句“画断梅花宿世因”更是对他艺术创作的一种至高无上的顶礼。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暗香浮动》


清冷恓惶,勘破老病半世名。

汪士慎在绘画上以画梅著称之外,而且工画花卉,偶作人物。晚年一目失明之后,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障碍在书画上勇猛精进,“隐几宜晴画,挥毫仗小明”,甚至被人誉为“工妙胜于未瞽时”。

他曾经在一幅《镜影水月图》中这样写下这样四句偈:

镜中之影,水中之月;云过山头,狮子出窟。

后面题跋中还写道:清湘老人曾有此幅,近人偶一摹写,以博明眼一笑。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镜影水月图》

从画上的题跋来看,这应该是他一目失明之后所作。这幅作品在汪士慎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人物之作,画面墨气氤氲、充满禅意,一罗汉盘腿而坐,神态安闲,静观水中之月,给人一种清净淡然的禅味,那种弥漫在画面之中的“色空不二”的佛理隐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超然豁达,悠然自得。

但这样的境况下总是依稀隐现着丝丝缕缕挥不去的忧思,尽管他自谓“盲目何关老,忧贫不碍狂”,这种清高倔强的背后清冷恓惶在他乾隆六年(1741)仲春所作的《才有梅花便风雨图》中的四首题诗中呼之欲出:

水边林下孰幽探,春气蒙蒙湿似岚;

才有梅花便风雨,枉教好梦隔江南。

冷云侵户懒为吟,几日清斋晓睡深;

才有梅花便风雨,老来何处得春心。

二三游侣兴迟迟,屐齿无声到竹篱;

才有梅花便风雨,长怀野店酒香时。

横窗孤干瘦怜人,几度挥豪为写真;

才有梅花便风雨,梦中懵懂不知春。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才有梅花便风雨图》

而他在人生的暮年双目完全失明。这对一个以画为生的老画家而言,这种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但“盲于目,不盲于心”的汪士慎却以“心观道人”自称。他在双目失明之后曾这样对金农说:衰龄忽尔丧明,然无所痛惜,从此不复见碌碌寻常人,觉可喜也。

透过这种自嘲之语,可以看到一个倔强的灵魂那种不肯服输的精气神,发出了那种流年啊你奈我何的最强音:不因一场宿命而忘却初衷,不因一世坎坷而残喘苟活。

在双目失明的境况下,汪士慎毅然以意运腕,挥写狂草。金农曾经记录下这样的情景:“汪六士慎,失明三年,忽近展纸能作狂草,神妙之处,俨然如双瞳未损时。知予卧病萧寺,自携大书一通见赠。……相对终日,尘事俱忘。”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幼孚斋中试泾县茗》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朝阳不及夕阳红七言诗轴》

由此可见,汪士慎不仅在绘画上被人称道,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不甘人后,甚至在篆刻上也与浙派篆刻大师丁敬齐名,在艺术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全才。他在书法创作上借古开今、推陈出新,以隶书见长且以此为基,同时兼擅行草、行楷,并且以小篆入印,书风融碑学的厚实与帖学的飘逸于一体,同时受绘画笔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古朴生冷兼具淡雅飘逸的独特风格,与他的绘画作品相得益彰。

梅与茶是汪士慎一生的写照。除了艺术上的独创性之外,他对茶的痴迷也世所罕见,被称之为“茶痴”“茶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知我平生清苦癖,清爱梅花苦爱茶”“饮时得意写梅花,茶香墨香清可夸”。尤其是在晚年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心中从梅与茶中悟道参禅,给了他人生最后的慰藉。

明清画人录|汪士慎:从命运“黑洞”一次次逃逸而出,成就传奇

《 乞水图》


风雨是你,平淡是你,清贫是你。

汪士慎逆水行舟的一生充满着艰辛与苦难,但在这样的坚硬的现实面前,他却以其巨大的勇气和磅礴的才华,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一次次越过山丘、穿越漩涡、逃逸黑洞,最终行稳致远,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一个让人动容的踽踽独行的身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