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汉王朝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思明居士 2020-01-30

前言

聘用外族兵几乎是所有强盛王朝与国家共有的特征,试看汉唐明清,试看近代英国,皆是如此。将外族兵运用自如且范围最广的中国王朝,还是要数大唐,无论是万邦来朝的时候,还是日渐衰微的时期,外族兵在唐王朝中所发挥的作用,所做出的贡献,全是不可磨灭和忽视的。西汉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大一统的盛世王朝,周边胡人蛮夷绝大多数心慕汉化,愿臣服大汉,盖因西汉王朝的礼仪文化充满着强大的吸引力。以义务兵制为主的外族兵们,面对雇佣兵制有足够食物吃、不菲金钱拿的大汉军队非常羡慕。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汉王朝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以西汉武帝时代的视角,讲讲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西汉在武帝刘彻时代,国力极为强盛,当时的汉廷三征恶名可止三岁幼儿哭泣的匈奴,无不取得巨大胜利,完成开疆拓土的目标。而汉武朝廷在对外一系列的征战中,所使用了一些非汉族的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他们在汉天子刘彻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所谓外族兵,即少数民族出身在汉朝军队中服役的人员。

其实,运用外族兵打仗的历史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但真正制度化还是西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馀人来降。这些降汉的匈奴人被整编成军队,可以视作汉武帝大规模使用外族兵征战的开端。没错,正是与西汉有着世仇且无比强横的匈奴,占据着西汉外族兵很大一比例。这时候,已成西汉官军政府军的外族兵,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军事系统。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汉王朝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中央系统中的外族兵

汉武帝时期,中央军队中的外族兵,大致是胡骑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三大建制。元鼎六年,汉武帝刘彻建立八校尉,这八支军队是由中央直接指挥的精锐部队,由八个校尉统率,可以说是大汉禁卫军。胡骑、越骑和长水三支军队,当然是由胡越降人充当。

胡骑校尉,秩比二千石,所属官员有丞及司马,军中士卒有七百余人左右。“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史料推断,可以得出胡骑校尉是戒备左冯翊的池阳官。胡骑校尉是皇帝亲兵,有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职责,后有征伐事宜,也会参与其中。胡骑校尉军的士卒来源多是归降的匈奴人和义渠人,例如,官至丞相的公孙贺和官至杅将军的公孙敖,皆是匈奴人。其中公孙敖是侍郎身份服侍汉景帝和汉武帝出仕,因救卫青得到重用开始显贵,后多次率兵进攻匈奴,跟着卫青胜多败少,因战功受封食邑一千五百户的合骑侯。胡骑勇武善射,是以步兵称雄的大汉军队所不能比的,两相结合却弥补了汉军机动性不足的缺陷。

越骑校尉,秩比二千石,所属有丞及司马,掌越骑,军中士卒有七百余人左右,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支军队士卒的民族成分,“越人内附以为骑也”。大部分人潜意识里,认为越人不擅长骑射,可在一些史书中却记载有越人擅长骑射的记载:孙权征黄祖,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汉武帝平定百越,为众多越人内附提供了根本条件,这才找来降附越人组成骑兵部队。汉宣帝时期,西羌叛乱,汉武帝时期建立的越骑校尉曾领兵参与了镇压行动。具体战例:充国子右曹中郎将印,将期门佽飞,羽林孤儿,胡越骑为支兵,至今居。虏并出绝转道,印以闻。可见越骑对镇压一些民族叛乱和维护大一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汉王朝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长水校尉,秩比二千石,所属有丞及司马,掌越骑,军中士卒有七百余人左右,掌长水宣曲胡骑。师古曰:“长水,胡名也。宣曲,观名,胡骑之屯于宣曲者。”这段话直接表露长水校尉是负责京师外宣曲宫警备的。巫蛊之乱,太子刘据被逼政变,太子刘据遣如侯“持节发长水及宣曲胡骑”,可惜有侍郎告知胡人:“节有诈,勿听也。”若是成功,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也可以从这里看出,长水校尉对汉天子还是比较忠心的,连太子命令也不听。

长水骑兵、胡骑骑兵和越骑骑兵,都是从少数民族当中招募而来,大都是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之辈,没点真本事加入不了,并且对汉天子是很忠心的。八校尉的领兵数是大致相近的,有人怀疑人数这么少有什么用?汉人尚武,八校尉是汉军精锐中的精锐,汉廷可以他们为主干,迅速扩军,将其变成一支服从指挥、人数十余万的大军。所以,谁说他们这点人没用?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汉王朝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地方系统中的外族兵

地方系统中的外族兵主要是属国兵、西域兵、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兵以及西南夷兵和两粤兵,应该算是“就地取材”成立的军队,专门用来配合汉军行动的。

属国兵,指归附或附属于汉朝,并由属国都尉统辖的边境少数民族兵。属国是西汉王朝处理归附的少数民族的安置形式,或者说统治方式,“凡言属国者,存其号而隶汉朝,故曰属国”。元狩二年,数万余匈奴人降汉,汉武帝“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这些归附的匈奴人保留着原有的官职,继续由他们具体管理本族食物,而名义上保卫他们的军队是属国都尉率领,隶属西汉中央,属国都尉有着协调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责任。这五属国分别是北地属国、天水属国、上郡属国、西河属国以及五原属国

除开最早一批的昆邪王降众,后来的匈奴降人和俘虏也大多安置在这里,最后演变成匈奴、羌、月氏、氐、夷、鲜卑等多民族的居住地。骁勇善战不说,其装备亦是不俗,可称精良:“天子悼去病之卒,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玄甲即铁质铠甲,标志着装备精良。属国兵是汉武时期巩固边防、征伐四方的重要力量,汉对匈奴战争也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属国骑击匈奴,捕单于兄功候;遣从票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师;属国骑六千,结果斩大宛王首,得善马三千。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汉王朝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西域兵,西域地理范围是“匈奴之西,乌孙之南。东则接汉,启以玉门关,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内有小国三十六至五十余。什么莎车、大月氏、安息、疏勒、大宛、康居等国都是,原先没对匈奴进行战争、张謇未通西域前,这些国家全被匈奴奴役。之后发生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等事,西域震惊,多遣来使者朝贡,并主动提出为汉朝提供军事服务,有楼兰兵、乌孙兵、小月氏兵等。“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西域各国不仅主动担当起后勤部队和大军先锋,还会为汉军提供食物。西汉与匈奴作战时,西域兵为汉军的征伐匈奴提供了颇大的助力,增强了汉军的实力。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兵,西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可多了,夫余、岁貊、高句丽、乌桓、鲜卑等,各有各的生活地。汉廷在乌桓设置都尉,征集来不少朝鲜人和乌桓人入军,帮助大汉安定东北地区,所以在东北都尉军队中必有当地少数民族的人。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汉王朝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西南夷兵和两粤兵,西南夷有夜郎、滇、邛都、昆明、徙、莋、冉駹、白马等部落,尤以部落为主,建元六年大将王恢为击东粤,上书汉武用外交攻势取得帮助曰:“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万,浮船羊柯,出不意,此制粤一奇也。”事实上,之后的确征伐了夜郎大量士卒协同汉军作战,为此设下都尉治所,内哟不少夜郎人。西南其他地域设置有都尉治所,自然也是有西南夷少数民族士兵帮助汉军防备地方或出兵作战。

建元三年,东瓯王广武侯王率其众四万来降,处庐江郡。元鼎六年,粤将毕取以军降,为膫侯。西汉两粤一带有东瓯、闽粤、南粤等少数民族,汉武帝大兴兵戈平定南越后,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都尉治所也是不少。因此有不少人成为西汉政府军,维护着当地的汉朝统治。

结语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大致可分为两类人群:一是能征善战,助汉军远征获胜;二是本领不大的土著,维护和巩固西汉王朝在当地的统治。汉武帝时期,西汉所雇佣的外族兵非常的活跃,汉廷利用这些外族兵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具备着“汉室忠臣”“忠于汉天子”的特点(尤其是隶属中央的三支校尉军),对巩固统治、维护当地治安、大汉独尊的国际秩序和征伐四夷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汉军训练骑兵。

西汉政府军中的外族兵,在汉王朝对外征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又因为这群外族多从小生活在汉朝边疆、鲜有汉人了解到地区,可以帮助汉朝官吏更快更好治理这块地区,经过汉文化的重重熏陶将这块疆土彻底转为汉人自古以来的土地。不过外族兵不是没有缺点,他们在西汉政府军的构成十分的脆弱不稳定,时常反复,甚至有时会袭击汉军和汉人。可即便如此,依旧是利大于弊,雇佣外族兵制度也被后世皇帝和王朝沿用,以其作为守卫疆土和开疆拓土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汉书》《秦汉书》《中国的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