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学空间说 1997年11月22日 空间学说,是研究自然、研究人体的捷径。空间容纳着物质的本性,物质的共性,物质的混化原理,物质的生化原理。空间推动着有形的变化,空间无所不包,无所不存。其能量、物质各种信息(浅表信息、潜意识信息)均在其中,道的规律在其中。道法自然,自然者是空间万物共性的生成变化规律。只有统一在物质的共性上,才能够调动物质、变化物质、应用物质、生成新物质。智能医学言谈着三界科学,中西结合,它们的共性是在空间学说上作文章,它们的立足点都是在空间的物质上作文章。解决物质的变化,必须从空间入手。 空间能量之相聚,是阻碍物质运动的大敌,它对物质有冲击作用,有毁灭作用。天人合一,我们曾经谈到过大自然的潮汐变化,潮起潮落这是大自然的场性所产生的作用。潮它能毁坏堤坝良田,它能影响万物生成变化。人体内部的变化也是潮起潮落,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调功能,调祛疾”,一定要使人体空间的能量运动正常。顺应自然之常道才能法自然万象更新。 调治疑难病要从空间着手,提取信息要从空间着手。故万物在零中、在空中,“零空”是万物变化之根本,生杀之父母,道法生成之根基。大智大慧在空中,大的变革在空中,空乃人类社会无穷的智慧,无穷的能量之宝库。只有对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挖掘出东方文化的内涵,才能挖掘出东方文化的潜能,解开古老文化的奥秘,才能体现古老文化的美德。创新路,开新篇,腾飞世界首,关键在零,关键在场中求。 一人指挥,万灵融合,天下太平 1997年11月22日 诸水归源,天地之始也。万物循其道而行,万灵融合于道而生,源头总结了前世的内涵,带着新的思想,踏上新的里程,这就是源头。万事万物重新起源,万事万物重新开头,科学的春天从灵祖起首。潜意识这个漫长的代名词,要飘撒在祖国大地,飘撒在人间。影子世界,人民将逐渐的认识它,逐渐的理解它,逐渐地应用它。 伟大的新科学时代——大自然的能量汇集时代到了,一切理论从此而生。人类将要踏上物质、能量、信息的时代。智能医学,物质能量,能量物质的新时代开始了!它既包含了混化(化学),又包含了撞击(物理)等各门科学。我们从人体走出来,走向大自然,我们要向人体去寻找大自然的奥妙。这个头,从今天起开始了,开始了历史的新的里程!开始了创新的世界!开始了万灵融合!一人指挥,天下太平。 潜浅互学 开智开慧 1997年11月23日 3396815 ,空无虚灵。 静定观心,随问随答。 空零之中,包罗万象。 恍恍惚惚,变化无常。 阴阳二界,知识内存。 静心观之,开智开慧。 无边功德,造福万民。 如来如去,超凡入圣。 灵光普照,处处应验。 智能医学,广为传言。 认真坐禅,师坐腹中。 真功得道,挂通则明。 悟之, 悟之。 修炼要诀方法与准则 1997年11月24日 神形相随,随意而发。 借口去脑,丢心挂通。 言简意赅,哲理其中。 解放思想,净化自我。 内观世界,外观旨令。 深悟奥妙,点点即通。 超凡智慧,出于其中。 不分工种,各就其位。 遂意而选,随时而选。 进入角色,斗私忘我。 与民则通,与天地同。 此乃圣人,此乃神人。 告知世人。 愚言名词难理解,圣言一点即灵通。 不要怪我搞特殊,神形同步乃相成。 若问何学问?苍天一民翁。 对北戴河学员讲《内经》 1997年11月28日 今天讲《内经》。学习智能医学不懂中医不行,不懂西医也不行,再深入学习就得考虑《内经》。 《内经》的首篇是养生,第二篇是阴阳,第三篇是五行。《内经》是怎么来的呢?是开发智能而来的,如果理解不了《内经》的来历,对智能医学就理解不了。《内经》是经文,也有类似的经文。我估计在98年就发表智能医学的经文。通过研究天象、地象、场象,从空中寻找信息知识,而总结出来的现代化的医疗方法,这就是经文。这个经文有一个特点,四个字一句,是练功态下产生的。《内经》就是在练功态下产生的医学理论,医学论述。为什么能认识到这一点?因为修养院的老师也能在功态下产生理论,这个理论是书上没有的,这样的理论才是真正功态理论。如果书上有的,学习过的,那很可能是浅表意识,很可能是人为的。 修养院的老师没学过医,潜意识处方开得特别好,一般学中医得学三年,而在修养院有三个月就可以了。有人说能行吗?能行!这还有余地呢,我教老师们学习只用了三个钟头。只有通过修炼,才能抓住大自然的信息,抓住对方的信息,才能够研究智能医学,研究科学。坐功不得法不行,不懂阵不行。古老的阵和法是什么呢?那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能量相撞,在撞动的过程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所以效果好。我们本身是在一种阵伍之中,为什么说每天在阵伍之中呢?这是因为宇宙中有许多星球,星球之间相互吸引、撞击、混化、异化的作用,对人体辐射它们的能量,因此对人体就有影响。 《内经》是特异功能、特异信息的杰作。并非是在医学院里学习过的人之结晶。它是来自于养生之道,学习《内经》要抓住这个核心。养生之道的核心就是修德,古人叫“修德”,现在呢?叫为人民服务,这是第一篇章。这第一章的养生不存在门派,也不存在宗派,更不存在什么套路。说什么练了我的功不能练别人的功,全无道理。我们修德,就要为人民服务。 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净化心灵。一心为大家,一心为人民,没有自己忘我了,这才是最高级的修炼。所以道家的练神还虚,佛家的四大皆空,儒家的忘我,实质上都是零、空,都是虚、无,什么也没有。所以只有净化心灵,然后才能有所得。净化心灵是空,空到零什么也没有,在零、空的基础上产生的念头,产生的思维图象叫做画。所以我在第一本书上就指出“零加画,超凡入圣。”要想零加画,必须净化心灵。 学习智能医学,没有净化心灵的观念,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休想学好。因此,高级知识分子学智能医学亦有所不能也。没有文化的人很可能为之也。智能医学对文化程度没有高低之分,一旦得到了什么都知道了。所以寺院里有很多的方丈修炼、打坐、悟通了,释迦牟尼不是这样吗?他在树下坐功最后悟通了,这是他与大自然的信息沟通了,因此知道了人类所不能知道的东西。一旦悟通了,就能够深知天、地、人三界,通晓大自然的变化。这是我讲的第一章,养生之道。 第二章是阴阳,古时都讲阴阳。不懂阴阳,不知数术,不知天命之所为也。阴阳是什么呢?用现代语言来说,阴阳者,辨证法也。我们要学透阴阳,懂得阴阳的意思,必须懂得辨证法。对任何问题有可能成功,有可能不成功;有可能快,有可能慢;可能有利于人民,可能不利于人民,这就是两个方面阴阳。古老的学者前辈讲的阴阳之道,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必求于本,不管军事、政治、医学等科学,都要从阴阳两个方面去理解,这是一个大的辨证法。唯物论的辨证法,我们认为是取于阴阳。唯物的辨证法,是一分为二的辨证。有唯物就有唯心,如果只有唯物没有唯心,那唯物史不存在的。有一次我给党校的领导讲,什么是唯物?唯物就是物质第一性,这句话是多此一举。世界上的问题,无论阴阳,没有独立存在的东西。唯物辨证法,必须立足于“有”的基础上,立足于物质的基础上。唯物就是用仪器检查出来的,能化验出来的,能探知的,能摸得到的叫唯物。 什么是唯心?就是现在的仪器还检查不出来的,正在幻景之中的叫唯心。 唯物和唯心怎么辨证?唯物的宏观是唯心,唯心的宏观是唯物。这就是唯物与唯心的辨证,阴阳的辨证。马列主义的辨证法,就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四几年就说共产主义如何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喝牛奶吃面包,现在早已实现了。而我们的社会还只是初级阶段,那不是说空话吗?这就是唯心。因此,唯物的宏观是看不见的想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样?不知道,这就是唯心。我们能查出你的癌症,知道病变怎么引起的,从某一部位治疗就好了,这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是唯物辨证法。宏观过之则为微观,微观过之即是宏观,这正是古老的阴阳之道。 学习智能医学,学习中医理论,不要死板地去扣阴阳二字。阴阳永远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没有阳就没有阴,没有阴也无所谓阳。阴阳中间有个S线,如阴阳鱼,一面多必然导致另一面少,一面少必然会造成另一面多,这还是辨证。无论在何时有何变化,阴阳之和总是一个整数。 目前,医界对肺癌的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疏散的方法,这是犯了原则性的错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左病治右,右病治左;上病下取之,下病上取之,这是《内经》的治病原则。阴盛阳病,阳病则阴盛也。不能只治阳而不治阴,阴阳者万物之道也。在治疗上要全面一分为二地分析。例如,心动过度,是由于心气衰而过速,心脏没劲就是中医说的气血不足,实际上是外向动力不足。动力不足可引起心房纤颤,这需要补充能量。古书上有补中益气汤,甘草汤治疗心脏病。 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众方之魁,它能使细胞内外能量均衡,调和营卫。《伤寒论》讲的就是物质变能量,能量变物质,这是核心。《伤寒论》的397方,113条,每一个方剂都离不开物质、能量的转化。桂枝汤加白芍使细胞之外的物质向细胞内流动,这相当于西医的高渗葡萄糖的作用。浮肿输高渗葡萄糖10%。桂枝加麻黄,使细胞内的能量向外辐射,与输等渗5%葡萄糖作用相同。精微物质的成份不同,按五味讲,浊的沉下降,清的轻上升。肾病为什么不能吃咸的?因为咸的沉浊,降至肾区周围空间,导致肾外部压力高,使肾开合运动不利。 智能医学主要是研究物质变能量,而能量再转化成物质的理论规律和方法。这种周而复始地运动变,就是阴阳之道。人体的能量在空间混化后,产生异性相合,同性相加的变化。也就是中医说的生生化化,西医的化学反应。人体的变化运动,就是物理化学的变化运动,是物质能量的运动变化。治病就是调和细胞内外能量的均衡,无论什么病,处理好细胞内外的能量,与物质的运动变化就是病理、病因之根本,所以修养院的能量调节系列丸剂,能治疗许多病症。肾炎,用特Ⅰ、特Ⅱ号、健康Ⅰ号。肝炎、肝硬化也是同样的药。各家修炼的功法,都是松、紧的运动,一松一紧就是练气功。研究人体细胞外部的空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提出了空间论。西医在给病人做了手术后,要给病人补血补充营养。可是为什么病人还是没体力呢?这是由于细胞内的能量不足所致。 人体的空间占人体的70%的空间,作为医务人员,必须解决人体70%的空间不要有污染。例如,白血病来自于人体脊髓内侧的污染。治疗白血病,有一味关键性的药知母,白血病不是不治之症,其根本原因由于脊髓内侧污染造成的。西医说脊髓有造血功能,这是非常正确的。羌活2g、3g、4g、5g,可使能量走的部位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作用。糖尿病也是空间病,羌活、知母加薄荷。 对于五行,西医不承认。在两肾的开合运动过程中,其辐射的能量,轻的上行于脾,而脾的能量对它有一个阻力,这就产生阴阳结合的生化作用,因而产生新的物质。此物质右上行到肝,对肝有推动作用,这就是“水生木”。生我者母也,克我者父也。肝的能量受到其左侧脾胃能量的阻挡,上则受到肺部能量的压力推阻,只好沿膈膜下向左方运行,对心脏起托的作用,这就是“木生火”。淮山药、麦芽能起到这种作用,所以治心脏病,心房纤颤。肺部的开合,其能量向上沿太阳膀胱经下注于两肾,叫“金生水”,这是五行的能量运转。智能医学研究的是人体能量的大运转,天地大运转,研究人体细胞的开合,人体的大开合。这是智能医学研究的核心! 智能科学的语录 1997年11月30日 祖国的文化,将要从下一个世纪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改革的方针是语言精练,意义奥妙。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例如,唐诗、宋词、元曲。“五四”前后的文化,都代表了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主体,随着文化的改革,生活习惯社会交往,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改革的意义。 每一次改革,都意味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对人类的要求将会更高,与已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改革,有着性质上的截然不同。它将是人类灵魂深处的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我们只有潜浅挂通,才能够顺利跟上改革,融于改革之潮。在下一个世纪中,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将会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我们今后的学习形式,讲课形式,已经贯入了贯穿了今后文化的标准和方向。我们在理论上,也已经应用了今后的方法。故大家可多悟、多思,我们最近的医学理论。 阴阳互根。阴动则形阳显,阳动则阴亦动。故,阳之根在其阴,阴之根在于阳,此乃阴阳互根也。表里、虚实、寒热。表者里之根也;里者表之根也;虚者实之根也;实者虚之根也。此亦为阴阳互根也。阴阳之体,唯表者之用。乃只知其形,不知其性也。今人之疾,其病灶非根也。故,可以坐标为法,横向观之,上下观之。正负分之,上下表里分之,此寻根之理也,不可不寒。圣人治病,追其根,寻其理。唯庸者,只注重于病灶,不寻求于根理,此乃大误,有如头痛医头,足痛医足,疮乃以刀开之。不明阴阳标本,不知升降浮沉,只知其粗糙之物、器,不明其道者也。故,对一些疑难杂症,难以调治。 与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谈人生哲学 1997年12月1日 人之初生,为天性,初生者,大脑之不备也。知其寒热温凉及其感觉,还有饮食,此本性也。本性为天性,天性的由来,是人与大自然进行交合、交泰、呼吸,一刹那而接通。胎儿期只是健全了这一系列的组织功能,但还没有天性,只是接受母亲的营养,完成了健全人体结构的任务。我们修性,就是要修人的自然,修人体的本来面目。其本来面目,出于胸中,指挥大脑,此乃天意。大脑者(浅表),是随从人的感官而生,随从人的感官而立,故脑为感官之主。其责任是接受感官的任务,而才能够发号施令,此乃浅表思维。故,研究浅表思想,是从眼、耳、舌、身、意等入手。 人的本性,非感官也。人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的潜能,是与大自然的本性,融为一体。故,得其本性者,必须放下感官(忘我)。有其感官(有我),本性不会显现。本性者,大自然之道也,运行之规律,自然变化之父母。只有研究其性,才可得知。人生于世感官(大脑)主宰人生,人生于世潜能主宰人生。感官主宰人生其表象形体,潜能主宰人生其内向精神。二者必然兼备,方则为人,缺一不可。 至于阴阳来说,阴为阳之根,阳为阴之使。互为表里,阳为阴之表,阴为阳之里。作为实物来讲,是感官接受的物质,是感官所能摸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潜能所能接受的物质,是潜能所看得见摸得到的物质,它们的共性都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无所谓阴阳。你站在阳的方面对立面就是阴,你站在阴的方面对立面就是阳。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立足于阴观其阳,立足于阳而观其阴,才能知其人体变化,懂其万物之道。不然,在阳谈阳,在阴谈阴,观其全面,是不可能的。 作为智能科学研究所,要研究物质的运动与能量的运动规律,以及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同时,要研究人的思维意识,包括研究浅表思维,所能认识到的物质,和潜思维所认识到的物质。人的大脑支配全身,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脑,从其大脑职能上看,左大脑是以浅表思维、逻辑思维为主,接收处理感官系统传来的信息。人的右大脑功能,是以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产生为主,开发人的潜能,在于开发右大脑,右脑是大自然信息的接收器,它是沟通潜与浅信息的关键。一是沟通人的形体感官反应的信息,二是沟通人的本来的生性与大自然潜能的结合,两者不同。 宇宙之间任何物质都有它的两种属性。一是实体属性,另一个是实体物质在做功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功的属性,即能量的属性。实体属性与功的属性,而不能应用同一理论去概括它。但是,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生成、相互结合的关系。其物不存在,其性也就不存在,所以从这个观点上人没有鬼神、灵性之说。地球是实体,太阳是实体,但地球在运转过程中,它做功的表现是地球表层的气冕。没有地球的运动,就没有什么气冕,所以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正因为地球周围的气冕,又保护了地球的运动,同时又促进了地球的运动,并使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均衡运动,这就是相互变化、转化。太阳如此,人也如此,万事万物均如此。 实体运动产生的功,而功高度集中,高度的凝聚,所产生出来的物,它们在宇宙之中永远是生生化化,化化生生的变化。所以,物质不灭定律是非常正确的。 功与物,就是物质变化为能量,能量的结合又变化为物质。这就是宇宙空间的物理作用和化学变化。从小的方面,我们研究人体内部实体物质的转化,只是在消化道。 除了消化道以外,都是功转化的物质。你说肝部吃什么?胰脏吃什么?难道肝脏吃馒头吗?它们吃的东西都是化合的东西。这与消化道不同,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管道,是能质转能量,嘴里吃的馒头,食道里咽下馒头,胃里装的馒头,小肠消化吸收的馒头,最终将馒头的精体提取出来,糟粕由大量转化排除。大脑里没有装馒头,大脑吸收的是精华,是馒头经肠胃运动产生出来的功,功与功的结合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精华流动到大脑内,供给了脑细胞所需要的营养。 修性是净化心灵,即净化人体的细胞,净化细胞运动,加强细胞以外的能量物质化合变化,使细胞以外的能量物质,重新吸收、再造更好的为自己服务,这就是物质的理论。钱学森老前辈说的人是一个巨系统,所谓巨系统是以大自然角度说的,所谓的微观,就是微小的细胞。智能科学,既要从微小的细胞看到它的宏观,同时又要从它的宏观观察到微观。在宏观、微观的变化过程中应用,这就是智能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我在书中讲到一个抢救死了68个小时的煤气中毒的病例。我在抢救中观察到他的本性,我把他的本性弄到他的身体内部和他的形体融合。有很多人对我说,郭大夫给我解决这个问题,郭大夫给我解决那个问题。在这一刹那,我通过什么解决呢?难道我骗人吗?我是通过他的本性去解决。有人说,郭大夫家属有病给看看吧?我说,走吧!看了吗?怎么看的?通过它的本性看的。调整、调动潜能,使他的本性微妙的变化,当这个病患者实打实的治不好啦,我也没办法。但是,我能够叫你不受罪,不受痛苦的走,这就是通过他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什么呢?就是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刚落地,哇一声!这一下与天地融合,就是本性。 学成篇 1997年12月2日 学问之道,善于观察。察天象,察天子之象,察周围环境,察事物之发展,更重要的是察自己,察自己之不足之处,欠缺之处。常思量,常回顾,常总结经验,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知彼知己,才能勇往直前。做人之道,常观己,物与能同时应用,斯无过矣。 使命 1997年12月2日 吾⑴乃整头⑵,祭丧之师⑶。处贫贱地,观下人之行,非高官博文者也。因得祭神之妙,察其无形,而阴阳互观,得天地之大道。日以此告诫下人,久则徒弟生焉,尊之。遂改行论教,为世人之师。使命于天,故流芳至此。今,改门庭,换门貌,此缘使命尽矣。当转转世重渡,哀哉,哀哉。 注:⑴吾:指孔子 ⑵整头:古时将理发称之为整头。 ⑶祭丧之师:孔子曾做过吹鼓手,为死去人做祭奠活动。 处方用药的若干问题 1997年12月2日 由于天气的变化,场象的变化,处方药特别注意场性的浓度的问题。 1、 开处方,要掌握中药的寒热温凉,及其功效主治和用药禁忌,要明白药的作用于人体的管辖区,调整能量运动的方向,是增加能量还是减少能量,这些问题都有明确。 2、一定要分析透病理、病机的辨证施治,用药要精。例如,治疗肝区憋胀引起的打嗝,这种情况是膈下能量不通畅,肝区能量不宣,不疏通而致,治疗时应用生麦芽推动膈下能量效果非常好,它能使肝部能量沿膈膜之下运动,这就是根据病理、病机的变化而用药施治。 3、独活与羌活的应用:羌活与独活两者的能量运行方向不一致,羌活推动能量从足到头,他们的用量非常巧妙,羌活用2g作用于尾闾部;3g能量上达腹部;4g达到肩背部,人之头颅不可大变,不可冲之,故用量不宜过大。独活引动能量从头走足,独活用2g能量从头部下行至肩背部;3g下达腰部;4g达到尾闾变化。如果高血压、头部能量高、胸部满闷者,可用独活引能量下降,如果低血压、内脏下垂、心脏回流不畅,就可用羌活来向上助推能量。 4、肝区热瘀于内,则空间场性浓度增高,按中医讲,阴虚则内热。阴虚是微循环不开,场性浓度增高,在用药上一定要减少其细胞外部空间的能量。 5、什么是无根火,就是细胞外部空间的能量浓度太高。清除无根火要应用栀子、元参这类药效果好。若患者出现神经性耳聋、多痰胸闷,经常有原因不明的发热现象等症状,多因无根之火引起。 6、应用桂枝这味药时应注意的问题:桂枝能够通达细胞内外,均衡细胞内外的能量。桂枝温热,调整能量运动时容易发热,因此,要用性寒甘凉的连翘佐之。若身体虚寒者,不必佐之。 7、认真观察舌尖部的变化,明辨心脏部的问题。若舌尖红、口舌生疮者,是心脏周围能量过高,应用木通可解除,心脏周围过多能量,并导热下行从小便而出。若舌尖发白为心血不足,舌软无苔湿润,这是寒象,重用炒枣仁即可。舌软无苔,干燥者,这是热象用柏子仁或者板蓝根。 8、癌症是空间高能量的聚积,对肺癌病人的治疗,要注意桂枝的应用,因为应用桂枝容易产生热象,最好应用麻黄打开细胞,使空间能量消散。 9、直肠瘤、便血、大便次数多。这样的病症应用生牡蛎效果不高,因牡蛎具有收涩作用,造成内部的瘀滞排不出去,应注意这个问题。 10、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大便干、中耳炎、鼻炎,这种症状都是肺部热象大、津液缺乏。治疗时一定要把热象散出去,用薄荷疏散之。咳嗽、胸闷、肺炎、多痰、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胸肺部位能量增高所致。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消散途径:一是桔梗作用于胸肺部,打开肺门使能量向上向外疏散。二是用前胡,炒卜子使其能量向下辐射疏散之。 11、肠胃术后腹泻、腹胀,这种情况下往往虚寒者多见,不能用川朴、乌贼骨,应该用乌药、炒枣仁温中固心,恢复身体能量。 12、治疗身体特别虚弱的患者要注意,用药寒不宜太寒,热不宜太热,补不宜大补,要清补、平补为妥。久病体虚者进补益剂时药品份量不宜过大,用薏苡仁、淮山药、生麦芽、炒枣仁,这类药物都是平补之剂,补而不滞。薏苡仁是清中焦,有托补的很好药物,生麦芽配淮山药是益补肝肾、补心气的特效药物,因此,乃于治疗心衰病患。 |
|
来自: 游明之星X > 《空间医学-郭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