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徽宗画迹真笔之谜】宋徽宗赵佶虽然是个...

 兰博2000 2020-01-31
【宋徽宗画迹真笔之谜】
宋徽宗赵佶虽然是个昏君,但却是个大艺术家。尤其是他的花鸟画,可谓一代宗师。然而有许多被题为“宣和殿御制御画”的作品,其实却不是赵佶的亲笔,往往都是由当时皇家画院的画师进行代笔。

所以现存传为赵佶所亲制的二十余幅图画,要分清哪些是赵估真迹?哪些是赝品?确实是个难题。

今人曾对传世的赵佶画作作了大量的分析考订,如《听琴图》诸画,谢稚柳先生从画的题字方面推论其画的真伪。《听琴图》旧为清内府所藏,胡敬的《西清札记》说是赵佶自画像,画中弹琴者为赵佶,下右首低头静听者是大臣蔡京。

图右上角有赵佶所书“听琴图”三字,左下角签署着“天下一人”款押,钤“御书”朱文一印。正中有蔡京题诗,传世的赵佶画,有蔡题的不止一幅,如《文会图》、《雪江归棹图》、《御鹰图》都有蔡题,可见当时在皇帝画笔上题字似乎还较随便。

问题是所题诗的内容,差别很大。《听琴图》蔡所题诗为: “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人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这诗中,蔡没有一字对皇帝画笔加以颂扬。

而《雪江归棹图》却题着“皇帝陛下,丹青妙笔”,还说: “盖神智与造化等也。”《御鹰图》蔡也题: “皇帝陛下,德动天地 ”与“神笔之妙,无以复加” 等等肉麻的颂扬之词。

可见后两画应出于赵佶真笔,如为代笔御画,蔡京不可能如此的颂扬。因为,对于一个善画的皇帝来说,给予代笔御画加以过分的恭维,这就会适得其反,成了带有嘲讽皇帝的意味了。

此外,《文会图》有赵佶的亲笔题诗: “ 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蔡京的和诗为:“明时不与有唐同,八表人归大道中。可笑当年十八士,经纶谁是出群雄。”

谢稚柳先生认为,如果此图为赵佶亲笔,怎么会用 “画图犹喜见文雄” 这样的语气?这
分明是在观赏他人作品时所用的语气,包括开首所写“题《文会图》”,也不像在题自己的画。

蔡京的和诗在画的左上角,与右上角和赵佶题诗遥遥相对,而蔡京的诗也只是依韵和皇上的诗,引申赵佶的诗意,标榜当时要胜过唐代,却没有一字涉及皇帝画笔。

这与《听琴图》的题诗风格一致。所以,《听琴图》与《文会图》都不是赵佶的真笔,而是画院画家的作品为皇帝所满意,便加以御笔题诗,蔡京也只是奉命题诗,故没有对画本身加以赞扬。

而赵佶的《竹禽图》、《柳鸦芦雁图》、《枇杷山鸟图》、《金英秋禽图》、《四禽图》、《祥龙石图》、《杏花鹦鹉图》诸画,其大体的艺术主旨,是在追求一种雍容高雅,无微不至的写生。笔致秀挺温婉,形象俊俏生动,或也有雄健的格调,其笔势纯然一体,散发出一种静穆的墨气。所以,上述作品应大都出于赵佶亲笔。

仍有争议的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芙蓉锦鸡图》与《腊梅山禽图》,画上虽有赵佶题诗和签押,谓“宣和殿御制并书”。都为赵佶传世名作。但从画笔风格方面看,似乎与上述真品有异,没有赵佶骨子里那种笔情墨意。
#我要上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