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上)

 仰羊 2020-01-31

2016.7.21 上海嘉定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主讲者:张海音

文字处理:蓓兰


夏夜轻舞的细雨 来自张海音心理空间 00:00 05:05

心理危机的界定

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和决定

引起急性情绪紊乱、认知障碍、躯体不适和行为改变

当事人用以往解决问题的手段不能应付

心理危机的界定太模糊,范围有太大

短程的帮助过程,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

情绪急救(emotional first-aid)

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火灾、矿难等)

暴力事件(范围大到战争、恐怖事件,小到被强奸、抢劫、斗殴)

重要丧失(如地位、财产、社会关系如婚姻、亲人、自由等)

广义:任何丧失带来的哀伤

现在都蛮重视心理问题,有时会过分严重的危机会导致一个人一蹶不振,似乎经不起严重的心理打击,我们做专业工作的人员,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一个人经历过创伤、丧失,不一定会走向不好的一面,人是有应对修复能力的。

从广义上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一直在经历心理危机,几乎都是从危机当中成长起来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面对不同的分离、失落和突变,比如小时候心爱的玩具的丢失、因搬迁与好友分离、失恋等。然而不要低估当事人的应对能力。

狭义:因死亡带来的哀伤

死亡带来的哀伤,是狭义的哀伤,危机干预中这是一块非常突出的内容,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有一个课叫“哀伤辅导”,危机干预的范围会更加广泛。

哀伤是一个人成长的历程,换言之,心理治疗师的定位是帮助当事人度过最艰难的时候,处理最困难的情绪,有助于当事人更好的整合。

有些人人生阅历丰富,我的理解是,是某种程度上,TA不得不去比较多地承受这样的经历,也许更加能够经受住考验。而不是压抑与逃避无助于它的消失,经历过程中的种种痛苦有助于人们将哀伤的力量升华。

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宣泄,鼓励当事人去体验丧失,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整合。这和生活中我们一般的做法不太一样,常规做法是,如果当事人在哭,大家会去劝解,说不要哭。其实说到底,当我们想要去劝慰一个人不要哭,也许不是当事人受不了,而是我们作为旁观者受不了,是否是这样呢?大家可以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感受一下。

说说容易,在危机干预的实践工作中,只要是作为普通人,都会感受到当事人的痛苦,必须要去一起承受的。当事人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痛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师是否能够承受。

举个例子来说明,汶川地震的时候媒体报道过一个小男孩,他目睹自己的父母在地震中被压死的惨状,大家对他寄予了很多的同情和关怀,希望他可以振作起来。

然而在周围人对他进行工作、陪伴的过程中发现小男孩有闪回的现象出现。他当初目睹的惨状像放电影般一幕幕的在脑海里出现,挥之不去,在晚上的噩梦中、白天的想象中或者说回忆中。这让他非常痛苦,想摆脱却摆脱不了。

作为旁观者,许多人感觉非常揪心,父母就这样没了,自己每天还要不断重复体验这个创伤画面。于是有人呼吁:心理专家在哪里?怎么就帮不到小男孩了呢?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很多人都想帮他,尺度没掌握好,过度了,所谓过度,就是说太过想帮他,希望他快点恢复过来,不要再每天如此痛苦的生活,因此采用了满贯疗法。

本意是希望他适应这种创伤体验,于是连续7小时让男孩子主动想象他害怕看到的情景,在操作原理上没问题,对于害怕的东西需要反复接触,最后达到适应。

然而一般是针对不太情感色彩的恐惧症,可以用满贯疗法。对于在一个月之内发生的,孩子经历的这种创伤,采用这种暴露方法,那是周围人看着揪心,作为专业人员被赋予很多职业期待,在这种高度期待下做危机干预时,往往会忽略一些基本原则,太想做出成绩来。虽然当时媒体还是从正面报道了这则故事,但是我们知道小男孩不再害怕这个场景,可能是因为被压抑了很多情感,麻木了。

其实过程中,在短期内小男孩出现的任何反应都是正常,可被理解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他,而不是因为我们看着太难受,因此不顾一切要付出做点什么,熬也得熬过去。无法指望有一门绝技,施展一下就奇迹般地可以瞬间康复过来。现在感受到的情绪如果不处理好,以后会在其他方面出现代偿

总的来说,我们要有恰当的方式去面对痛苦、进行宣泄。

要强调的一点是:度过哀伤状态的时间、表达方式因人而异。

应激反应:识别遭遇突然的创伤后会出现的各种反应,在一定时期内都是正常的,是适应的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上个世纪就反复强调,做危机干预千万不要轻易贴标签,当事人出现的情绪反应不管是想法和行为中,哪怕程度再激烈,都是短暂适应的过程,这是我们工作开展的基本立足点。

情绪:震惊、恐惧、悲伤、生气、罪恶、羞耻、无力、无助、无望、麻木、空虚、以及丧失快乐及爱之能力。

一个人遭受到创伤体验,有情绪反应是最为常见的。罗列的各种情绪中,关键还是要看事件的性质,如果遭遇到是受威胁的事情,那一般会体验到极度的震惊、焦虑、恐惧。

又要提到汶川地震中发生的事情。地震发生后三天内我就赶赴现场,过去后遭遇到6级以上的余震,有些人发现余震来了,赶快朝卫生间逃,平息后再出来。没过多久余震又来了,又朝卫生间逃离,其实这次不是余震,而是门口有人把盆掉地上... 整个人处在一惊一乍的高度警觉状态,即便我只是后面赶赴过去,经历的都是余震,也会出现这种一惊一乍的感觉。

地震后一个月,还会有人每天从房间里逃出来几十次,这些都是所谓的“过度反应“,然而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那么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更加有难度一些。

当遭遇到的一些事件已经是有坏结果的,我们一般会有很抑郁的反应,甚至有些还有一些反应是我们很难面对的,比如羞耻感、无助感等等,此时很容易被情绪所湮没。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件事情很难决断到底如何操作,往往到最后会说按流程走,流程是没有情感色彩的,往往想多了就会太过痛苦,承受不了时候需要防御一下。

认知:困惑、犹豫、无法集中注意、记忆力丧失、不想要之回忆、自责。

刚才提到过的”闪回“其实也是一种认知,曾经目睹过的创伤情境一次次地在脑海里重现。然而人是会回避痛苦的,为何又要再次痛苦地重复这个过程呢?

其实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部分,类似于重新经历非常创伤的经历,想着如果再做点努力,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所到底,就是不甘心

过度自责是经常在危机干预中出现的一种情绪,句式通常为:如果我当初.... 那么现在就....医务人员往往在发生一些医患纠纷后会有极端想法:世界上没有好人;希望得病,看你到后来是否要来看医生等等,会有毁三观的认知出现。这些都是正常的认知过程。

身体:疲倦、失眠、身体疼痛、身体紧张、心悸、恶心、食欲改变、性欲改变。

这里的不舒服有一个前提是没有生理上器质性的问题。国人表达情绪的方式蛮多会采用通过身体的疼痛来呈现,专业上我们叫做“躯体化”。

人际:无法信任、无法亲密、失控、觉得被拒绝、被放弃、退缩、工作问题、学校问题。 

(未完待续)

编辑 / 蓓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