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种情绪和调节方法

 dsxp 2009-02-19
 

情绪

情绪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喜、怒、哀、惧四种(happy、Anger、Sad、Fear),生活中有很多的情境会引发我们的反应,这些反应当然包含情绪、认知和行为,有正向,也有些负向,不过寻求协助的人提到的情境,绝大部分是负向,会引发我们负向的情绪,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受到伤害,很容易引发愤怒的情绪;对未来情况无法掌握时,则会焦虑和害怕。除了四种基本类型外,可能会衍生出一些较复杂的情绪,如孤单、沮丧、忧郁、焦虑、恐惧、愤怒等...  

焦虑                      
  形成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面对许多有压力的事情,举凡家庭事务的处理、小孩的照顾、工作的变迁、钱财的处理…..等等。有些人面对压力的烦恼反应是合理的,他们虽然烦恼,却能维持生活步调,有效率地面对事情,而不至于于像只无头苍蝇,让时间浸再在转移不开的紧张焦虑中。相反的,有些人比一般人难以镇定,稍微想到一点烦恼,就整日害怕不安。通常主要以一种持续,漂浮不定的害怕感为主,容易慌乱紧张,很难藉其它事情转移掉。肌肉可能紧紧的,胸口闷闷的,流汗,心跳加快、颤抖、头晕、胃不舒服等身体反应也会出现一两样。长期焦虑下,人变得容易发脾气,坐立难安,睡眠也受到影响。
 
  特征

焦虑症以长期的神经质、多虑为主要的特征。一般人认为的日常琐事,此症病人却终日担心,害怕可能会有什么不幸发生,因而变得很胆小,有时会有莫名的不安感,脑海里尽是些解不开的愁思。病人会变得过份警觉、心情放松不下,因而发生失眠、精神不集中,思考迟钝;记性差、易怒、做事没有耐性等现象。因为心理上有严重而长期的焦虑、不安,所以会引发种种身体上的不舒服,最常见的是疲倦、肌肉 (筋骨)酸痛、头重、头痛、眼皮跳、全身肌肉紧张、放松不下、容易惊吓,而且常常头晕、心跳快、口干、肠胃不舒服、常常小便、手脚冰冷、喉咙有梗塞感、脸部潮红、一阵冷一阵热的发作等各式各样的身体与心理症状。焦虑症是精神官能症中最普遍的一种疾病,病患往往不了解疾病的本质,而四处做身体检查,使原来就极紧张的情绪因检查不出病因,而变得更加不安。事实上,此类疾病的症状是在精神障碍下所引发出来的神经系统功能上的种种病症。
 
 
  调适

1 药物治疗: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安全且有效,多数病人均可在短期内得到症状缓解。

2 支持性心理治疗:
经由倾听的方式让病人倾诉造成焦虑及身体症状的可能压力来源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及解释。

3 认知行为治疗 :
透过对疾病及可能病因认知上的重建,让病人认识心理焦虑状态与身体症状的相关,并利用肌肉放松训练或生物迥馈等补助治疗,让病人学习如何利用自我暗示,或借机器的协助,降低肌肉紧张度等,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焦虑症治疗效果良好与否与个人性格、罹病时间长短、人际关系稳定度及环境压力程度等有关,家人在面对焦虑症病人时,应尽量体谅病人症状的不舒服,并予以适当的支持,且尽快协助病人就医。

浅谈焦虑

焦虑是种极普遍的情绪感受,是每个人由小到老都会有的经验。所以说,焦虑不一定就是不正常的反应,其实适当的焦虑不仅无须避免,反而可以促使个体表现得超出平常的水准。例如,人在紧张的状态下常可工作得更久,或在紧急实有跑得更快,力气更大的情形,俗话说「狗急跳墙」也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不是所有的焦虑表现都是病态的,也不是所有会焦虑的人(世上恐怕找不到一个丝毫不会焦虑的人)都是有焦虑疾患的。

焦虑的症状有轻、有重,也有形式不一样的表现,常见如颤抖、肌肉紧绷、
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易受惊吓、烦躁、心悸、胸闷、冒冷汗、口干、头晕,严重的甚至强烈到以为自己要死掉或失控,像恐慌发作即是。一般说来病态焦虑的特点如下:

一、焦虑表现程度(强度、长度)超过情境刺激的程度许多;
二、焦虑的程度达到明显影响个体的生活、社交、工作、人际等功能。
有了病态的焦虑便需要接受专业的评估,接受必要的协助或治疗。常见的焦虑疾患有:恐慌症、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畏惧症(如社交畏惧症)、泛焦虑症、
创伤后压力症等。

和焦虑有关的是「压力」。所谓压力是指个体需要在心理或生理上付出
额外能量来面对和应付的情况。会造成这种压力状况的事物,便是压力事件。个体承受了压力事件(也可同时多项一起来)后,在知觉和认知上便有了安危急缓轻重的判断,而后在心理和生理上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应,焦虑反应便是其一。

其实人是一个整合的个体,有身(生理)与心(心理)两个层面,而这两者密切
相关,又彼此影响。一个人对情境的认知,对其后续产生的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同样有「会仔钱」被倒了,是把它看作「破产」或「一生都完了」,或采取「钱再赚还会有」,对一个人是会有不同的影响的。相同地,一个人如何来看待自己焦虑的反应(不管心理或生理上的)也会透过认知而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反应,而心理症状与生理症状二者又会彼此相互影响,甚至产生如滚雪球似的恶性循环反应。对病态焦虑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焦虑在生理层面上的症状,并借着调整病人的认知,使其了解其身体上症状的意义,在藉心理辅导,就其性格偏差等方面的统合来减轻焦虑反应的症状,破除畏惧逃避行为,改善菜单现。团体心理合并药物治疗的模式,更是提供此一完整统合的方式,也让病友间有充份的情绪支持,共担疾病的苦痛经验,同享治疗中的过程和成果,再回海阔天空的光明生活.

作者:台北市立疗养院 精神科主治医师 林世光

克服焦虑DIY


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面对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有调查统计香港有三十多万人,即百分之五人患有各种较严重的恐惧性焦虑。因此,估计花在克服焦虑的金钱和注意力绝不比其它疾病逊色。
克服焦虑的方法可谓五花入门,有人着重「心法」的修炼?透过人生价值及自我形象的改变以达解除焦虑之效。当然亦有人注重「招式」,譬如学习各种松弛方法或改变生活方式来加强个人面对压力的能力。以下介绍五种克服焦虑的「心法」和「招式」,看来虽像老生常谈,但当交错使用时,可能令你毕生受用。

少作拖延早办事,轻松妥善又写意
焦虑的出现,很多时是因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完成很多或者很复杂的事情,这种「时间不足」的情况却往往是由于故意拖延所致。有些人惯性地将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处理,有些则因为害怕问题的影响性而把问题拖到最后一刻才肯面对。可是,越是拖延,压逼感便越太,焦虑也越强。
若能痛下决心,正面地面对问题,及早着手处理事情,你便会有充裕的时间、空间、资源,甚至精神和体力去将事情办好。事情若能准时完成,焦虑出现的机会相信会减少。这一式说易行难,需要很大的决心及恒心才能成事。

你我既是不完美,要求需要合情理
人生在世,我们难免有所要求,因此我们会盼望、会着紧,但不适当的要求会变成苛求,于是盼望变成失望,着紧变成忧虑。例如你的能力只可做到80分,但却要求自己做到100分。结果如何,不难想象。
怎样的要求才算恰当呢?答案是因人而异的。你需要以坦诚的态度,透过不断反省和与人沟通去了解自己的强处、弱点及性格特质,从而订定要求和期望。若能量力而为的话,挫折和焦虑出现的机会自然大减。

烦恼不要埋心底,找人倾谈无闭翳
不管如何能干,我们总有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和烦恼,若我们不能适当地处理这些问题和烦恼,焦虑就会出现及累积。
基于自尊,很多人会羞于向别人提及自己的问题和烦恼。其实找人倾谈。好处甚多。由于每人各有专长,你认为难于处理的事,在其它人眼中可能十分轻易。再说,你将事情重组及向别人倾谈后,不愉快的情绪亦会随之宣泄,压力和焦虑会因此而得到纾缓。感情的负担得到释放,人会变得较为冷静和清醒,解决问题的能力亦会提升。

事情总有正反面,积极面对生机现
有朋友在某大电讯公司工作十多年,位居要职,但年前在资源增值的洪流下,他亦无可避免地成为牺牲品。知道这消息后。本想安慰一番。谁知他却对我说:「一直想出外闯闯,奈何总是舍不得高薪厚禄,现在倒好,拿着二十个月粮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一年后的今日,这位朋友兴奋地告诉我,有日本财团准备以五千万元收购他的「网络公司」。
上述故事说明同一件事可引两种极端不同反应。视乎你甚么角度去看。如果我们可以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及处理事情,事情成功的机会会较高,心境也会比较开朗愉快。

防患未燃是良方,均衡生活最恰当
总的来说,克服焦虑的最佳办法是及早预防,透过均衡的生活方式,使身心康泰。压力和焦虑自然无隙可入。对上班一族来说,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切不可忽略了身体健康和感情生活的均衡发展。
身体健康方面是指有充足的休息和运动,饮食有节制。运动有强身健体、保持体态及纾缓紧张的功效,是预防或消除焦虑的重要环节。在感情生活方面,应与家人或朋友经常接触,保持和谐的关系,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可能成为重要的精神和物质支柱,助我们去消除及面对生活上的种种障碍与挑战。


出处:香港心理卫生会
作者:香港心理卫生会资深社会工作者钟伟成

恐惧                      
  形成

恐惧心理,人皆有之。在原始、动物的层次,感觉危险就会有恐惧,这常是反射。譬如说,你知道蛇的危险,即使看见玩具蛇,也会吓的跳开,或任何形状像蛇的都会感到危险,危险唤起身体的化学作用,而采取适当的反应,这就是恐惧,因此,恐惧在一定程度是有意义的。

恐惧可以区分有短暂性及长期性的反应

A. 短暂性的恐惧,产生于不自觉的刺激,引发内心不安的反射情绪。

B. 长期性的恐惧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情绪,会由其它情绪累积后,所转化为一种反射动作,以避开伤害和保持生存的一种行为,以保护自身心理的稳定。如环境的适应不良、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
 
  特征

恐惧的特征有轻、有重也有形式不一样的表现

1. 脸色的急速转变

2. 不明原因身体不适、焦虑

3. 不自觉的肢体抖动

4. 对特定事物,易怒或退缩

5. 自我封闭

6. 不信任周遭的人

当恐惧已影响当事人的思考行为时,会产对于周围的人不信任,需要小心对待,避免产生其它后遗症。
 
 
  调适

对于恐惧的调适,最主要由接纳自己的情绪为主,在学习肌肉放松及呼吸训练中,接纳内心的不安。

针对引发情绪不安的原因,需要适度的抒发内心情绪,并以渐进式的积极承认来克服自身的恐惧。

当恐惧已产生思考行为混乱情况时,最好是寻求心理治疗,已不易靠一般辅导行为来改善,严重的还需透过药物来协助调适。


 

惊弓之鸟症候群~谈「创伤后压力疾患」

自从去年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后,台湾记者最常用来报导纽约人的成语,大概就是「惊弓之鸟」了。虽然耳熟能详,不过大概很少人知道,「惊弓之鸟」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里,神射手更赢射雁的一段故事。话说两千几百年前的一天,更赢和魏王共处时,仰见飞鸟,便对魏王夸口:「臣可以为大王拉弓虚射,不必用箭,就可以把飞鸟射下来。」魏王大吃一惊道:「世上真的有箭法可以到这种境界吗?」更赢自信满满地说:「没问题。」

没多久,有孤雁从东方飞来。更赢果然虚设一箭,将其射下。魏王几乎不敢置信。更赢倒是老实,解释说:「其实这只雁会落下,是因为身怀暗伤也。」魏王曰:「先生何以知之?」更赢回答说:「我早就观察出这只雁飞淂缓慢,而且鸣声悲切。飞淂缓慢,可见旧伤还在疼痛;鸣声悲切,可见离群很久了。换句话说,旧伤未愈而惊恐之心未去也。所以一闻我的弓弦之音,急着高飞,反而被旧伤拖累而坠地了。」
飞鸟因为「惊弓」而坠地,在现实上当然太过离奇。不过,以人类而言,曾经因为有「吓破胆」的经验,而在往后类似刺激下动辄「闻风丧胆」,信心崩溃的,绝对是屡见不鲜。精神科诊断里的创伤后压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简称PTSD),可以说是这种「惊弓之鸟症候群」的现代医学版。

创伤后压力疾患的第一个诊断准则,是当事人经历到威胁生命、或肉体伤害的重大创伤事件(或目睹别人经历创伤),而且因此产生了强烈恐惧或无助感。第二个诊断准则,是当事人常会不自主或非自愿地又重温恶梦--不管是真的恶梦,或被某种刺激勾起了影像、念头、错觉、「回到过去」(flashback)而身心痛苦。第三个诊断准则是,为了避免身心痛苦,当事人通常会明显逃避勾起创伤回忆的刺激,也就是所谓的「创伤提示」,但却往往因此而自陷孤独和自闭。第四点则是,当事人会变得过分警觉和焦虑,以至于容易失眠、受惊、发怒。最后一点是这些障碍,已经达到造成当事人重大痛苦的程度,或影响到社交、工作等生活层面。

当然,完全符合PTSD诊断的人口,大概只有全体灾民的少数几成而已。不过,很多人都符合了「部分的创伤后压力疾患」,同样值得精神医疗界和心理学界的关切。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九一一之后的美国人,特别是纽约人的「惊弓之鸟症候群」,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些同情的理解呢?世贸双子星被撞毁之后,一连串的民航坠机、炭疽热邮件、企图挟「弹」上机等大小事故,岂不都像「弓弦之音」一样,是使人闻风丧胆的创伤提示吗?

作者:黄龙杰心理师 陈国华身心诊所)

警惕拥挤恐惧症

  城市环境中的拥挤现象对人体的危害,近日引起媒体关注。我想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环境中部分场所的人群拥挤状况,短时间内难以避免。特别在飞机、火车、公交车、商店、学校、娱乐场所等地区,人群拥挤对人的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由于空气污浊,久坐车船使人疲劳等等。但拥挤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可以设法消除或减轻的。如,由于拥挤造成的疲劳可以透过休息而得到恢复。另外,在拥挤的场所带给人情绪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不愉快。例如,在车船上观赏窗外的景物;逛商店、看演出是一种精神享受。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大城市里不少职工长年挤公共汽车,但他们也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对拥挤现象的适应,与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有关。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差的人,对拥挤环境的适应性差,应设法远离拥挤环境。经常挤车或在拥挤环境中工作的人,除了注意休息外,还应加强体育运动,注意呼吸新鲜空气,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氧气。

  由于拥挤而导致的心理上的拥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它带给人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拥挤环境本身。拥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它与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同属于神经症的类型。恐惧症患者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恐高、恐蛇、恐旷野、恐车船等,拥挤恐惧症与恐旷野、恐车船一样是一种对特定环境的恐惧。

  恐惧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生理因素来看,与人的神经类型有关。神经类型为弱型者,对刺激反应敏感,对不良环境反应较一般人强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从社会环境因素来看,舆论影响、心理暗示、生活中不愉快的体验都可能成为恐惧症的诱因。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不良生活经验给心理上带来的恐惧感。

  外出时要尽可能避开人流高峰,免受拥挤之累;宣传媒体也应注意宣传工作的心理效应,防止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


  出处:《健康时报》 (2002年08月29日第四版)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 张小乔

 


沮丧                              
   形成

沮丧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病态表现,是面对生活中的挫伤、压力、变迁与失望时的自然反应,它既不是一种行为,也不是意志力失败的结果,而是一种货真价实的疾病。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忧郁与悲伤,问题是这些情绪变得强烈并且持续的时间太长,那便越过了忧郁的界线跨入了沮丧,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这种表现可以持续数年之久,甚至可能导致自杀。如果进行积极的治疗,90%的患者可以康复。

沮丧的原因:

1. 生理因素:缺少睡眠﹑饮食不当是最单纯的生理因素,另外像药物的反应,低血糖及其它化学功能失调,脑肿瘤或内分泌失调等就比较复杂。

2. 背景因素:若父母经常拒绝孩子,或设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使孩子不易达到而无法得到父母的肯定,也容易造成沮丧的情绪。这 些早期的经验并不一定导致沮丧情绪,但是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造成严重的沮丧。

3. 由经验学来的无助感:当我们发现无论多么努力,我们所做的都是枉然,我们无法以任何努力来减轻痛苦,达成目标或获得改变,这时沮丧就是最寻常的反应;当我们觉得无助并放弃再尝试时,沮丧也会油然而生。

4. 消极思想: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会落入消极思想的模式中---看生活的黑暗面而忽略积极面﹑但是消极思想会使我们沮丧,在沮丧中的人继续其消极思想会更加深其沮丧情绪。

5. 生活压力:众所周知,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会刺激沮丧情绪。

6. 忿怒:如果我们否认怒气的存在或将之逐出思维之外,它就会在[暗中]腐蚀,而最后使我们情绪低落。报复有时会引发破坏性的暴力行为,但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况且暴力是不被允许的行为。有些人会隐藏他们这种感觉,耗费精力压抑感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身心症的症候。另有些人在意识中或潜意识中指责自己这样的态度,结果就有了沮丧的情绪。这种沮丧情绪可能会演变成情绪化的自我惩罚,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杀。

7. 罪恶感:罪恶感会导致沮丧情绪是不难了解的。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失败或做了错事时,罪恶感因而产生,接下来便是自责﹑挫折感﹑失望及其它沮丧的症状。 。
 
   特征

沮丧的主要症状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情绪、思维方面的。如:

1. 精神上持续忧郁,有烦躁感和空虚感,对生活失去信心

2. 对前途悲观失望,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对生活失去信心,认为生活已毫无意义

3. 不能接受外界的影响,对日常生活,包括性生活已无任何兴趣

4. 严重的失眠,行为异常

5. 精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或优柔寡断

6. 周身疼痛,平明有莫名其妙的哭泣等
 
   调适

A内在的

1.找出沮丧的根源(表面的、潜在的):如离婚、丧偶、被拒、失恋…;自己没有价值、一无是处、无自信心;孩子管教问题、经济压力…;安静下来整理一下。

2.改变思想:消极的思考模式进入积极的思考(Positive Thinking),如:对半杯水的两种看法:还有半杯水或只剩半杯水;两种推销员看"非洲人没穿鞋"的卖鞋观:乐观的说大有前途、悲观的说没有希望。思想模式的不同,可以决定你对人生"苦难"积极或消极的响应。藉由传统的仪式如丧礼,可以帮助生者接受失落的事实,生者也可藉由互相的谈论、分享对逝者的失落感受。
3.肯定自己的价值(不因一次的创伤就全盘否定自己)、了解失败与成功的真正定义…

B外在的

1.寻求协助、辅导:脱离文化(家丑不外扬)的包袱,主动寻求协助或是自己看书。

2.参与支持团体:倾心吐意已能医治大半,去"帮助别人"更是走出低谷的好方法。

帮助另一半克服沮丧


生活不会尽如人意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体认,那就是──生活,不会尽如人意。如果我们经常为许多原本应该淡忘、不值一提,或者可以忽略的小事,与别人争执、呕气,那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何况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载,很多事就如同过往云烟一样短暂;因此,学习如何以健康成熟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事物,是处于当今社会里必修的一大学问。 生活如能放轻松,自然就会快乐许多;可是偏偏很多人把生活看得太严肃,往往为了某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是耿耿于怀便是勃然大怒,等到激动的情绪过后,才又懊恼悔不当初。其实要知道,经历悲伤、忧愁、失望及绝望等情绪,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当失去或失败时,悲伤及生气乃是正常的反应;可是,人们却总是极尽希望自己能避免这些不愉快的感觉,结果反而更倍觉挫败与无力,沮丧的情绪便因之产生。

沮丧也是一种忧郁
现代人的生活步调紧张,人与人之间常因忙碌而疏离,所以患有忧郁症等情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假如真已患有忧郁症,那倒还能得到家人的重视,而获得适当的引导;可若是情绪沮丧,则多半无法受到重视,殊不知沮丧乃是忧郁的基底元素,日积月累的沮丧情绪,正是忧郁症产生的原因。

但所幸,觉得忧伤沮丧,并不一定表示便是忧郁;在临床上,忧郁和一般正常的忧伤沮丧,有下列五处不同──
1. 忧郁的痛苦较一般的沮丧忧伤强烈。
2. 忧郁会持续较长的时间,而一般的沮丧忧伤的持续时间较短。
3. 忧郁会影响一般的日常作息,而一般的沮丧忧伤仍能维持日常作息。
4. 忧郁是一种破坏性的情绪,不像一般的沮丧忧伤;一般的沮丧忧伤虽然是种痛苦的情绪,但最终会复原。
5. 忧郁通常不仅止于感到痛苦,它还会在社会互动、行为、思考及生理功能方面,产生整体性的症候群,而一般沮丧忧伤的情绪并无此影响性。

虽然沮丧并不似忧郁来得有破坏力,可是它却也是忧郁的基底元素,如果长时间漠视它,终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届时将后悔莫及呢!

采访/kitty
咨询/行政院卫生署嘉南疗养院临床心理师 谢玲玉
取自/育儿生活杂志

孤单
  形成

孤单常被视为是人类痛苦最普遍的来源之一,每个人隔一段时期就会被孤单的感觉包围,并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终身为寂寞所苦。 一些权威的学者已经观察到,孤单的感觉正侵袭着现代的都市人,情况已经严重到每两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感到十分孤单。有人曾对四万个人作问卷调查,结果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常常有孤单的感觉」。

感觉孤单、寂寞,可说是现代人都不陌生的文明后遗症之一,虽然科技日益发达,汽车、捷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让空间距离跟着日益缩短,地球不过就是一个村落;而电话、Call机、人手一机的大哥大,更是威力无穷,透过卫星传送,几乎随时随处都可以找到想要找的人。

纵然如此,孤单仍不时侵袭着人心,即使身处热闹人群、聚会中,还是觉得寂寞,而长久处在这样的负面感受中,许多人甚至衍生出忧郁、躁郁等精神上的障碍。
 
  孤单的原因

1. 社会的因素: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得人与人不再有密切的接触,孤单因此成为通病。
2. 心理的因素:
(1)低自尊:低自尊使人自觉差劲或羞怯,并会有过度依赖别人的现象。当别人无法配合其需求时,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及很深的孤单感。
(2)无法沟通:沟通不良可能是许多人际问题中最根本的。人若不想沟通或不知当如何坦诚沟通,疏离孤单的感觉就会持续下去,即使置身众人中亦然。
(3)自贬的心态:孤单乃是由于我们的几种心态:
a. 争胜的心态:
b. 独立的心态
c. 占有的心态
d. 苛求的心态
(4)敌意:有时候愤怒者会因真实的或想象的不公平而感觉被反对﹑打击或觉得愤恨难平。有时候怒意是出于自我怨恨而转向别人。
(5)恐惧:人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因为害怕亲密,害怕被认识,害怕被拒绝或害怕受伤。孤单固然痛苦,但对这些人而言,去接近别人的不安全感与恐惧则更痛苦。
3.情境的因素:有些人是因为察觉自己所处的情境特殊而感到孤单。 最容易感觉孤单的是那些单身人士或是丧偶者以及老年人,他们生活孤独,被悲哀情绪笼照。 高居领导位置的人有时也觉孤单,所谓[高处不胜寒],因为他们走在人群的前面或被排斥在人群之外。
 
 
  特征

1. 感觉跟别人缺乏有意义的接触,他是一种内在的空虚,有时掺杂有悲哀﹑灰心﹑被孤立﹑不安﹑焦虑﹑被 拒绝
2. 一种强烈想被某人需要的感觉。
3. 人常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不被需要﹑或被人拒绝,有时即使是在人群之中也觉孤单。
4. 许多人也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调适

1. 承认问题的存在:当人们感觉孤单,要探索此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得承认孤单的感觉,并且明白,要针对问题有所解决,痛苦是难免的。
2. 探究造成孤单的因素:众所周知,造成孤单的原因多如牛毛,如果能确认这些原因(透过与辅导员一起讨论及透过对问题的探索),就可以针对原因来治本,而不止是减轻症状而已。
3. 接受不能改变的情况:在探讨原因时,重要的是得认清哪些 是可以改变的(如造成孤单感的不良自我观念或自贬的态度), 哪些不能改变的问题。
4. 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虽然有些造成孤单的原因已根深蒂固,但仍有些因素是可以改变﹑修正或去除的

跟寂寞说拜拜


面对现代社会中日益加剧的人际疏离感
不妨暂停对物质、外在世界的忙碌追逐,
试着好好耕耘自己心灵中的一亩心田。     

毕业于国内最高学府--台湾大学经济系的许文雯,自去年进入社会至今不过数月,却已经连换了六个工作,目前甚至还处于待业状态。谈起 工作有些无奈的她表示,找工作对她而言并不太困难,问题出在无法待得长久。「总是觉得好孤独,不管在大型企业、外商公司,或是迷你工作室、小公司,因为无法与同事们打成一片,所以看到别人融洽相处,益发觉得自己像个误闯不同星球的孤单外星人。」

总是孤单寂寞

感觉孤单、寂寞,可说是现代人都不陌生的文明后遗症之一,虽然科技日益发达,汽车、捷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让空间距离跟着日益缩短,地球不过就是一个村落;而电话、Call机、人手一机的大哥大,更是威力无穷,透过卫星传送,几乎随时随处都可以找到想要找的人。
  纵然如此,孤单仍不时侵袭着人心,即使身处热闹人群、聚会中,还是觉得寂寞,而长久处在这样的负面觉受中,许多人甚至衍生出忧郁、躁郁等精神上的障碍。
 

当一般人总是将自己的孤单与寂寞,归疚到「没有人陪伴」、「别人都不了解我」等外在因素时,台北市佛教观音线协会心理谘商组督导李宗烨却提醒大众:「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孤单、寂寞负责任。」他说,现代人总是在匆促的生活节奏中,忙碌到没有时间去建立与自己的亲密关系,而在习惯了充满五光十色的物质环境后,更忽略了落实对自我的观照工夫;因此,在碰到许多人生问题时,例如感觉寂寞孤单,总是习于向外看、向外指责,尝试往外寻求解决的办法。


  因此如果将「孤单」的结果,认定是缺少与人互动,或无法融入热闹的环境中,不免会变成向外攀缘,反而失去深究自己内心为何会感到孤单的契机。以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的许文雯为例,李宗烨便觉得,许多感到孤单的人,是因为接收到别人和乐相处的表象,而凸显或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单情绪;但他强调,这并非感觉孤单的真正原因。
  李宗烨进一步分析道,其实许文雯是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总选择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别人,当然不容易被接纳,因此也断了沟通联谊的可能;而在日益增加的不安全感中,又备感寂寞与孤单。他强调,缺乏进行探索自我的能力,不仅无法解决问题,更会形成恶性循环,一如许文雯,不论换到何种职场,总是无法长久。


了了分明跳出窠臼
 

除了心理学重视的自我探索,李宗烨指出佛法的修行也有同样的意义与效果,它们都是针对人过去所累积的不良或不当经验与习气,心理学以自我探索来找出问题,寻求解决;佛法则重视实践修行,以试图跳脱刻板行为习惯的限制,并能进而清楚自己心念的变化,了了分明自己的反应模式,如此才能不被习气或过去的经验牵着跑,而从中找到改变的契机。


  另外,会感觉寂寞或孤单,也可能意谓着与自己不够亲近。被同学封为忧郁雨人,目前尚在大学就读的王宽和,大概自懂事以来,就彷佛是校园中的独行侠,一直到在家人协助下进行了几次心理谘商后,才渐渐打开心门,开始懂得交朋友。
  「以前我总认为因为自己长的矮小,同学们会瞧不起,除了家人,大概没有人喜欢我,所以除非必要,向来都是不发言的,同学之间的聚会,更是不可能参加。」在了解王宽和因为身高而自卑的心路历程后,李宗烨提醒,这正是代表与自己不够亲近,而一个人若与自己都不能亲近欢喜,又怎能让别人乐于接近?


  李宗烨说,这样的情况正反映出应该多一点时间给自己,随时与自己建立亲密关系,才能掌握心的作用;接受、承认自己的不足或缺失,并为这样的现象负责而不是自责,让自己的心理更健康、统整自己,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虽然有些寂寞,但也习惯了!」这也是很多困在寂寞中的人的心声,但李宗烨说,许多被孤单包围而困扰的人,往往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其实内在是不堪一击的。因此他指出,如果以习惯了而不求改变,甚至冷漠待人,并不能保护自己免于伤害,自己反而会变成最大的受害者;毕竟感到寂寞还只是问题的一角,若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长久下来,会衍生更多、更大的问题。


 因此关于寂寞与孤单,李宗烨建议,当面对现代社会中日益加剧的人际疏离感时,不妨暂停对物质、外在世界的忙碌追逐,试着好好耕耘自己心灵中的一亩心田。所以一旦感受到孤独的情绪时,不妨先进行一趟自我心灵的破冰之旅,也许比不断逃避寂寞的情境来得有效。


作者:严敏
〈转截自人生杂志196期〉

浅谈大学生的自我肯定与人际关系

 


徐敏雄 /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相信多数的大学生应该都有感受到,在大学校园里,无论是班级还是社团,都会有「小团体」的存在。这种小团体产生的原因很多,许多人可能都会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我也不否认这点,确实,要勉强自己跟一个(甚至一群)价值观或生活方式大不相同的同学或社团伙伴长时间或深入相处,也不见得有这个必要性。但在本周的文章里,我想要跟大家聊的,是校园中小团体形成背后所展现出来「大学生缺乏安全感」的问题。

记得在先前的名为「如何不被人利用」文章里,我曾经提到过对他人过度的情感过度,经常会让人失去改变现况的能力或自主性,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的小团体里也同样会发生。特别是当大学生因为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或自信心,不晓得自己要什么、如何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时,往往会因为害怕在校园里落单而盲目地跟随小团体的朋友过生活。

固然多数人在大学毕业以前,很难真正地拥有什么一技之长来肯定自己,再加上各级教育里,老师或学校的课程甚少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发觉自己的特性与才能,在缺乏对自己的特性有所了解,或在没有独特专长来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情况下,能够用来肯定自己的就只有「跟大家一样」。这话怎么说呢?

或许大家可以想想:自己通常是透过何种方式确定自己是「对的」、「好的」、「优秀的」……?相信除了少数人是透过凸显自己的特殊性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外(例如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哲学家、特异功能者……),多数人都是萧规曹随地跟着别人的脚步,这样虽然很难突显出自己与别人不同之处,但至少不必自己承担抱持某种价值观或生活方式的压力。因为多数人都持守的价值观有多数人背书,或者换个角度来说,当我们跟着大家的不乏前进时,那种淹没在大众之中的「匿名性」可以使我们感到安全,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不会受到别人的质疑。

就大学里的小团体来说,除了真的是气味相同、兴趣相仿的人知道自己为何跟某些朋友在一起外,相信有不少人是因为害怕「落单」的感觉而加入某个小团体。如果再深入探究大学生害怕落单的感觉,可能不外乎是怕别人觉得自己「顾人厌、没人缘」而看不起或欺负自己;或是看到别人都有一个小团体,自己没有很奇怪;甚或是想要拥有一个可以谈心、具有归属感的群体。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形成团体的原因主要是要寻求安全感,是希望透过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团体来肯定自己,但是在十分偏重情感支持的小团体里,不晓得又有多少大学生真的可以「找到自己」,还是已经被暂时性情感帷幕所遮蔽,忘了去寻找自己究竟是谁?

在许多场合里,当我询问大专毕业的学生;「他们做什么事情的时后会感到快乐?他们的优点是什么?」等等问题时,多数的人不是哑口无言,就是只能勉强挤出一两个答案。当然,我并不是说大专学生对自己缺乏了解与自信的原因,全都是出于「小团体人际生活」之过,相反地,正如我先前其它文章提到的,多数的人都会有人际的需求,需要他人的关心和扶持。写下这篇短文的主要目的,只是希望引发更多大专生想想:自己究竟有什么特质,在大学生涯里可以透过怎样的方式将这样的特质作最好的锻炼,让自己培养出足以肯定自己的专长,甚至未来踏出校园、走入社会后,还可以把它当作未来生涯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相信,只要能够找寻到适合自己能力与人格特质的人生方向,并且将它设定成生命的目标而努力实现,大学生活就不再需要靠小团体来充填自己时间和情感的空虚,也不必得依靠加入或组成一个小团体来逃避别人的异样眼光,因为我们已经明白自己要什么、什么事情值得我们花费生命去追求。当我们清楚自己要什么、该往哪里去的时后,小团体的朋友不仅不会是蒙蔽我们视线的障碍,相反地,他们还可以是相互扶持、彼此成长、实现各自或共同梦想的好伙伴。

 

资料来源:社区营造学会第13期电子报

了解孤独,就不寂寞


文/吴琬瑜

叔本华说,孤独是卓越心灵的命运,其实孤独是生命的本质,要懂得经营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的能力,你可以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即使独自一人,你心仍有归属,面对满空星辰,你拥抱浩翰宇宙的丰盈圆满。CHEERS总编辑吴琬瑜与国立艺术学院教授何怀硕,与你分享孤独的本质。

什么是寂寞与孤独的本质?

寂寞和孤独不一样。自古以来的寂寞,都是比较负面,因为没有人愿意寂寞,没有人认为寂寞有一种正面价值。寂寞常常是和他人有关。你被孤立起来,或是被大家排挤、抛弃,所以感到寂寞。孤独不同,孤独不是因为人们不要我了,所以我孤独了,孤独和他人无关,而是每一个生命的本质就是孤独。

比方说,你的牙齿痛,就是你一个人痛;你死掉,就是自己一个人死掉。生命的本质就是个体存在的不可取代和不可转移,孤独感没有什么好坏,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子。这种状态我们不能不接受,因为本来就是如此。
但是孤独是很重要的,是成就一个独立、完整个人的必要条件。很多人活得并不完整,很多人活在他人的影子、社会习俗、流行文化之下,活得相当模糊。他可能有一个身体、一个姓名或一个户口,他具备了社会学中所讲一个人的条件。但是从精神上、从心灵上来讲,相当多人并不是一个很清楚的、独立的个人,就这样糊胡涂涂过了一生。

为什么孤独可以成就独立的个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孤独的一面,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善加利用孤独。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一定比较懂得利用并享受孤独,进而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当你和他谈的时候,他并不孤独,他是合群的,他可以和你互动。
我们与人家相处的时候,拿什么东西去和别人交流呢?就是每个人的独特性。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人,一定把自己生为人的价值考虑得很清楚:为什么做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做那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种作风?都是在孤独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反省和思考,建立想法、理想和主张。

如果只是一直不停地讲话或是应酬,思考会非常表象。

人为什么会害怕孤独?

因为人不了解孤独的本质,把它跟寂寞、疏离和可怜这些字眼连在一起,人都害怕无依无靠、被遗弃。怕孤独是因为只看到孤独的表面。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透过网络可以快速与他人连结,但是上BBS站,却具体而微看到一个非常寂寞的世界,网络上的语言非常直接,欲望也非常直接。你怎么看沟通工具愈进步,但却呈现更深的寂寞?

人性永远是不变的,不管你这个时代变迁有多大。

人一方面有很强烈的欲望,当这些欲望很快被满足的话,会感受到莫大的空虚。所以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也是建立在许多欲望之上,但是过去的人不会完全集中在感官上的欲望,因为他们了解感官欲望是很快达到饱和而厌倦,因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写出那么好的诗及小说。

现在这个世界的沟通工具太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非常廉价而容易,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没有耐心,也缺乏深度。赤裸裸的人恢复到原始的状态,人生反而变得平淡无味。现代年轻人在性方面的满足,真是太容易了,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我常常感觉到,这个世界让我感到陌生。我觉得这个世界变坏了,轻薄短小,却很庸俗。速度的进步,对人生的价值来讲并没有成正比。

我这几年采访许多成功的人,工作上的表现非常的好,但是面对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手足无措。因为他不知道怎么面对孤独或处理孤独,我觉得这件事情在台湾还满严重的,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孤独在人生的定位,是成就一个人。一个完全的人,是独立的、自我的,完成自我的独特性,和工具人是相对的。如果真的有人觉得赚很多钱,人生就会圆满,那这种人也不必对他们多说什么。

但是身为一个人,除了有能力参与团队的工作,有所贡献、有所报酬以外,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就是对于天地、生死、爱情、艺术、知识,都想参与、尝试,而且都想去建立一套个人的想法,来完成一个完美的生命。

我不愿意我的一生只是能工作、能赚钱,当我脱离了工作和社会上的事务以外,我还是一个高级的生命,考虑该怎么样去过我的一生才是值得的。人都想追求完美,但是完美的人不是模范生,因为模范生是做给人家看的,我们应该要有很高欲望做自己想做的人,去尝试人一切的喜怒哀乐,去追求人一切的可能性。

在这个前提下,孤独就变得太重要了,孤独就是你和你自己在一起,你个人和他人完全没有干涉,就是个人在天地之间去漂流、去探索、去观察、去思考,来建立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观点,一生都在找人生的答案。这才是做为一个人最重要的部份,现代人很大问题就是丧失了自我的追求。

因为我们的教育偏差很大,只教人家会做事,但不会做人。从小,语言、数学这些科目最重要,如何思考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科目非常少,这是教育所严重疏忽。今天我们有相当多有能力的年轻人,但是就作为一个人,他们非常残缺。他们的工作能力、竞争能力可能不错,但是对于活出人生价值这方面是非常差的,甚至是接近一片空白,所以今天很多人都像罐头,变得标准化,每个人都差不多,品管不错,但都不是完整的人。

理想中的独立个人是异类。异类并不是我所谓标新立异,我的意思是,每个人做为人的普遍素质之外,都有很多差异性,都是一个小异类,他的嗜好、他的偏向,都应该不同。
可是现在我们在这一方面,都变得非常模糊,我们看不到不同的部份,只看到相同的部份,所以我们看到外面的年轻人,几乎是多少岁就是穿什么样的鞋子、染什么样的头发、说什么样的语言,可以说是生命的空洞化,那些属于人自己独立的价值都被抽掉。

但是人不可能一个人活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男女彼此需要。你怎么看孤独与亲密,尤其是在婚姻之中,彼此之间的涉入是非常深的,可是很多人发现即使结了婚,人还是非常孤独?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不是说过,如果你害怕孤独,最好不要结婚。
历史上多少第一流的人,在处理男女爱情、关系、欲望、婚姻,一塌糊涂,可见爱情是没有常规可寻。

我只能说一句,你要不要非常好的爱情,不是两个人互相依赖、在一起吃饭、那种形同室友或是合伙人的爱情?如果你要很好的爱情,你要付出很惨痛的代价,要不然你有的只是平凡的男女关系。

平淡、平静的婚姻是长久的,没有风浪。好的爱情,非常惊涛骇浪,你可以享受到生命最高的甜美境界,但是你也要接受毁灭性的灾难。人生就是如此。
比方说拼死吃河豚这件事,我们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吃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要平平庸庸,你就吃馒头和菜脯。

为什么在婚姻中感到孤独?回到前面的那句话,如果你害怕孤独,就不要结婚。言下之意,人生已经很孤独,结婚后就更孤独了。因为孤独是生命的本质,生命个体是不可取代的。比方说吃饭,我真的很爱你,你也很爱我,但是我不可能替代你吃饭。睡觉时最多只是睡在一起,而不可能一起睡,分享同一个睡眠。

因此,孤独不可避免。两个人之间,对同一件事情,你的感受和他的感受不同,即使是再亲密的人,还是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造成人与人之间了解的困难,亲密关系可以让彼此更了解,但是磨擦也更多。

两个人住在一起,再伟大的人,久了你也会腻或烦,因为人是复杂、不完美的。假设你看到一个人不合你意的部份,或是他的弱点,你对这个人的评价就会不一样。
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心心相印、完全融洽,是不可能的。对于爱情和婚姻,寄望过高,就会失望很深。人会痛苦,是没有看到人生的本质。如果你要婚姻长久,就要接受平凡的感情;如果要精彩的爱情,就要准备承受动荡不安的人生。

那么人要怎么正面地享受孤独?

面对孤独,用比较积极的态度来看,可以让我们自我追求。自我追求是要在孤独里面完成,建立目标,让我们的心有所属。哲学家罗素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没有孤独的话,世界上大部份的成就都不能产生。

孤独可以让你更敏锐地感受自然、世界或是历史,就像梭罗写出的湖滨散记,就是与大自然融会一体。我们也可以和历史连结,和古往今来的创作者做心灵的交流,那时孤独并不等于寂寞,因为太多东西等待我们学习。我们也需要孤独来独立思考、发掘自我,尽量去发现我是谁,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都是不够的。

我们并不一定知道自己最可贵的东西在哪里。我们愈了解自己,就能够愈发掘自己。所以孤独并不可怕。像叔本华说,孤独是卓越心灵的命运。那些每天在酒吧晃的人,为了逃避孤独,却更寂寞。真正享受孤独的人,是能在孤独中完成自我,也能发展独特性,与人合群。

 

资料来源:2000年10月 CHEERS杂志

失落

在个人原有关系中,被满足的目标及情境依附经验遭受严重打击,使自我投入的突然中断,动摇了个人的价值感,这就是引发个体对于失去自我的深度害怕。
 
失落                      
  形成

人在早期的生命发展中需要安全与保证,便会与特定的人事产生依附关系而取得安全与支持,并延续一生,任何危及这种结合的情境即会产生特定反应,失落的潜在危机愈大,反应也就愈强烈,变化也就愈多。
 
 
  特征

在情绪面--沮丧、退缩、伤痛、拒绝、忧郁。
在想法面--自我价值低、自责、被迫害的想法。
探讨失落的特征,一定要注意改装的悲伤,有可能发展出其它心身症状如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病症。


 
 
  调适

即使分离是预料中事,但仍常令人有不应发生的感觉,面对事实接受现实,相信失去的对象重聚是不可能的事。
接受失落的事实是需要时间,不仅知性的接受,也要情性的接受。
藉由传统的仪式如丧礼,可以帮助生者接受失落的事实,生者也可藉由互相的谈论、分享对逝者的失落感受。
 

哀伤调适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无数的哀伤经验,从小时候丢掉一只心爱的玩具熊、重新分班、邻居搬家、毕业,到父母亲到外地工作、分居、离婚、甚至生病、死亡,再到自己失恋、离婚、生病、生育,人生似乎有一条隐形的、与失落有关的线,将一连串的记忆串连起来,而每个人也都得不断地从失落的哀伤中站起来,重新面对人间的现实。

什么是「哀伤」?「哀伤」是人们对于「失落」所产生的一种正常而自然的情绪反应。哀伤的反应是复杂的,有时候不仅会有单纯的哀伤反应,还会涉及其它更多的认知、行为与情绪反应。有些哀伤反应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哀伤反应会延迟出现、压抑、过度强烈或持续过久,变成未完成的、慢性化哀伤,影响生命的能量与人际关系。

正常的悲伤反应包括:

1.生理/感官/知觉方面:胃部空虚、胸部压迫、喉咙紧、对声音敏感、呼吸急促与窒息感、肌肉无力、缺乏精力、口干。

2.认知方面:不相信、困惑、沈迷于思念、感觉死者仍然存在、幻觉。

3.感觉方面:悲哀、愤怒、罪恶与自责、焦虑、孤独、疲惫、无助、震惊、苦苦思念、解脱、轻松、麻木。

4.行为方面: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社会退缩、梦到失去的亲人、避免提起失去的亲人、寻求与呼唤、叹气、坐立不安或过动、哭泣、旧地重游与随身携带遗物、珍藏遗物。

哀伤是一种循环的、非线性的历程,研究哀伤的学者认为完整的哀伤历程会反复经历以下阶段:

1.否认事实:处于震惊状态当中,不相信事情真的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想去看、去听、去接触。

2.满腔愤怒:将内心的挫折投射到外界,想要找个对象为整件事情负责,归罪于他人、机构、社会,也可能归罪于自己。

3.讨价还价:摆荡于承认事实与拒绝事实之间,企图修改事实,减少损害、寻求弥补,向外界、甚至命运之神讨回公道。

4.陷入忧郁:发现既成的事实无法改变,但心理上还无法接受,陷入无助、无奈准备开始面对与处理。

5.接纳事实:接纳失落为人生必要且不容否认的一部份,从失落当中得到成长与学习,找到失落的正面意义。

失落的历程并不会依照上述阶段循序前进,进进退退是经常会有的现象,有时有时也会在各阶段之间跳跃摆荡,要真正走完整个历程,有时候需要比较久的时间。在往后的人生过程当中会出现许多状况,再度引发内心的记忆与哀伤反应,只不过当哀伤再度回来的时候,它的强度不一样,当事者的心情与体会也不一样,这并不因此表示他退步了。

对于哀伤阶段,哀伤调适有几个重要的任务,包括:

1.觉察失落:承认自己失落,了解自己失落什么,有些失落的东西是具体的(例如:财物),有些失落的东西是抽象的(例如:爱),而经常我们是同时失落了前述二者。

2.经验哀伤:允许自己去体验自己的各种哀伤反应,社会有许多人际关系与规矩会妨碍我们去体验自己的哀伤,必须给予自己的反应一个正常的许可。

3.接受责任:没有任何人可以像我们自己那样体会到真实的哀伤反应,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决定或者代替我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

4.沟通感受:找一个接纳与信任的人,向他沟通自己的哀伤,那个人最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而目前已经完成部份的哀伤历程,愿意倾听自己的哀伤经验。

5.重新适应: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失落所导致的改变,逐步建立新的生活秩序、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

6.远离失落:「春去春又回」,只是这次的春天,有了不同的意义与内涵。过去的终于属于过去,不再一直干扰现在与未来的生活。虽然经过努力与挣扎,有些人还是无法走出哀伤,一直承受哀伤之苦,这时就要找出病态的哀伤反应,并寻求医疗机构的专业协助,因为有些哀伤感受会串连着许多新旧、深浅的不同伤痕。病态的哀伤反应包括:

1.严重、持续或无法控制的情绪、行为、负面想法、生理困扰与人际冲突。

2.出现异常的精神症状。

3.自伤或伤人。

4.酒精或药物滥用。

5.日常功能显著且持续地下降。

最后,一般人对于哀伤常存在着许多的误解,这些误解会妨碍当事人沟通悲伤与走出悲伤,需要用新的视野去思考:

1.「不去管它就没事了」--视而不见。

2.「找个替代品会比较好」--补偿作用。

3.「太哀伤是不好的」/「不要哭了」--压抑感情。

4.「自己的哀伤不要影响别人」--独自悲伤。

5.「时间会冲淡一切」--被动等待:。

6.「终生罪恶」与「悔不当初」--自我惩罚。

7.「不要再相信、期待与亲近」--自我保护。

8.「过去的事别再提了」--埋葬感情。

9.「不要难过/坚强起来/节哀顺变」--戴假面具。

10.「吃些药、喝些酒会舒服一点」--自我痲痹。

11.「一说再说使人心烦」--节制情感。


作者:台北市立疗养院 临床心理师 杨大和


压力
所谓压力就是我们判定一个事件具有威胁性、挑战性或对我们构成危害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这个事件作出生理、情绪、认知或行为反应的过程。简言之,当我们感到生活中的某个事件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又无力去因应的时候,压力便产生了,并伴随出现一连串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反应。

压力                      
   形成

「生活中,常有些令自己不愉快、痛苦、生气、担心的事件,或是没来由的念头,导致我们感受压力。压力是怎么形成的?稍做归纳,压力可能源自于客观的外在事件;也可能起因于主观的个人想法:

客观的压力来源,常见有「挫折」、「冲突」、「压迫感」、「改变」;主观的压力来源,则为「个人非理性的想法」。

「挫折」

延 迟:期待完成的事情,却在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
资源的匮乏:缺少实现梦想的金钱物资。

失 落:重要物品的遗失、重要他人的死亡或离去。

失 败:达不到自己心中理想的目标或地位。

受差别待遇:即受到「歧视」。

「冲突」

双 趋 冲 突 :必须从两个喜欢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例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双 避 冲 突 :必须从两个讨厌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例如:「美食当前,想要减肥」。

趋 避 冲 突 :必须选择讨厌的事物,放弃喜欢的事物。例如:「想要学分,上课很累」。

多重趋避冲突:同时必须面对两个以上的趋避冲突。

「压迫感」竞 争 与 比 较

时 间 的 压 迫:接近完成的日期或需要花费的时间过多。

过 度 的 负 担:负荷超过个人工作量或工作能力的事情。

人际关系的压迫:达不到自己心中理想的目标或地位。

「改变」

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周遭环境、工作生涯、生活习惯、社会时代、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的改变。

「个人非理性的想法」

「应该…」、「必须…」、「一定要…」:认为凡事都要有某种结果、任何人都要的怎么做才是对的,缺乏弹性。

 
 
   特征

压力形成后会产生各种反应来告诉我们、提醒我们该注意,并且好好照顾自己。主要特征分为「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心理异常反应」:

「生理反应」
生理作用: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瞳孔扩张、心智活动增加、血压增、高焦虑感增加、容易肚子饿、不易疲倦、说梦话……等等。

生理疾病:
消化系统的疾病,如溃疡、便秘、腹泻……等等。
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气喘……等等。
骨骼肌肉的疾病,如腰酸背痛、磨牙、抽筋……等等。
皮肤组织的疾病,如出疹子、手汗……等等。
心脏血管的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等等。
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等。

「心理反应」

情绪反应:容易有愤怒、悲伤、焦虑、恐惧、厌恶、羞耻、害怕等负面情绪…。

行为反应:
调适性的行为,如寄情于工作、增加运动量、从事休闲活动、找人聊天、自己躲起来思考…。
异于平常的行为,如咬指甲、拔嘴唇、大笑、大哭、嗜吃、嗜睡、酗烟、酗酒、药物滥用…。
极端的行为,如暴力相向、自杀…。

「心理异常反应」——即精神疾病
常见精神疾病有心身症、恐慌症、强迫症、忧郁症…。

 
 
   调适

压力经过的时间有长有短;负面事件会形成压力,正面事件同样可以;一项压力事件下来可能导致好的结果,也会造成不良后果,端看个人如何看待及管理它。
以下提供几种压力调适的方法:

「放松自己」——
深呼吸、放松肌肉、自我暗示、想象。

「改变作息」——
放慢生活步调。
放弃非理性的想法,保持弹性。
培养较高的压力容忍度。

「调整环境」——
以当机立断的面对,以合理可行的态度处理。
妥协。

折衷式的退缩。

「换新想法」——
遇到负面想法时,马上喊停,并已正面的思维取代。

「寻求支持」——
平时多交朋友,压力大时适度开放自己,寻求人际网络的支持。

「专业协助」——
心理辅导与谘商:生命线(1995)、张老师(1980)、各级学校辅导室。
心 理 治 疗:各医院的精神科门诊。

不能承受的重!压力引起心身症

处于变动快速的社会,人人都难免长期地面对高度的压力,有些人因此产生许多身体与心理上的不适反应,出入医院各科的门诊重复进行生理检查,都找不出真正的病因,最后经过有经验的医师转介精神科、家医科或身心内科会诊,原来是心理与精神方面的病理所引起,这就是「心身症」。  

压力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人们对压力的正负面评价会因需求、价值观、性格而有所不同。有人喜欢刺激,而有些人则安于现状,喜欢刺激的人追求变动,如果生活中压力指数太低,会感到无聊;安于现状的人追求稳固,对于生活压力指数变动比较敏感。  

此外,每个人内在的自我强度与外在的支持资源不同,所以抗压度也有所差异。适中的压力会激发人们的最佳潜能,适中的压力指的是压力指数比抗压力稍微高一点,也就是胜任的任务要求比自己现有的能力稍微高或者困难一点。  

我们面对压力时,可区分出三个反应阶段:  

一、警觉期:身体动员起来以保护自己并且抵抗压力。常见的警觉反应类型有三种:战斗型(「跟你拚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或者呆僵(「呆若木鸡」,因为压力程度极度超过预期,所以来不及警觉与思索)。  

二、抗拒期:身体尝试适应压力源,持续保持激动与警戒的状态,不断消耗精力与能量。如果这个阶段拖得太久,将会开始出现许多不适的身心反应。  

三、衰竭期:经过长期的抵抗或应对,产生精力与能量的耗竭。此时不得不动员外在的资源以协助应对,以借机修养生息,否则将会步入耗竭甚至死亡。  

压力所导致的身心反应如未适当因应,久而久之将伤害神经、内分泌、消化、呼吸、心脏血管、免疫、生殖系统,导致生病。
 
一般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包括:

一、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紧张性头痛、背痛、焦虑症、忧郁症。
二、内分泌系统疾病:月经不规律。
三、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肠道发炎。
四、呼吸系统疾病:气喘病、花粉热。
五、心脏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冠状动脉心脏病。
六、生殖系统疾病:性无能、性交疼痛。
七、免疫系统疾病:癌症、湿疹、荨麻疹、干癣、过敏症。  

要预防并减轻压力对身心所造成的影响,具体的建议是:减少不必要的生活事件,维持平衡的生活形态,尽可能满足自我需求,调节人际冲突,建立适当的社会支持网络。

 

作者:台北市立疗养院临床心理师 杨大和

谷底翻身~应付现实压力的「小六法全书」

股票大跌,老本套牢,怎么办?
时机太差,生意难做,欠债难还,怎么办?
工厂出走到大陆,下个月起没头路,怎么办?

碰到这些问题,有些人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着;有些人头胀胃痛肩膀酸,有些人便秘频尿拉肚子(身体症状)。
有些人忧虑紧张,有些人气愤抓狂,有些人郁卒在心口难开,有些人忘东忘西记性变坏(心理症状)。
有些人借酒浇愁愁更愁,有些人骂小孩踢狗打老婆,有些人吞药上吊想跳楼(行为症状)。
身体症状、心理症状、行为症状,都属于下面【压力调适公式】里的压力反应。(改编自柯永河教授的心理健康公式)

一【压力调适公式】:
问题  /看法
-------------------------= 压力反应
自助 + 人助

二要减轻压力,预防焦虑症或忧郁症,以下提供您六种方法:
1. 解决问题
没工作,找工作。勒紧裤带,少吃牛排。
勤俭持家找机会,嫁给老板作太太。
早晚多兼差,到网络上摆摊「度小月」,到地下道驻唱「烧肉粽」。
四处谋发展,只要别卖精卵肾脏摇头丸,。
2. 改变对问题的看法
–自我激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比下有余:「虽然缺钱,但还有一口气在,比起不幸在灾难中丧生的人,自己能不庆幸吗?」
–见贤思齐:「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应该多学学别人成功的经验。」
–同舟共济:「这是时机太坏,大家都一样难过,不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信靠天意:「上天这样安排,自然有其用意。」「永远相信,永远盼望,永远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3. 增加人助
有关系,靠关系;没关系,找关系。
斯斯有三种,人助也有三种。
第一种是理性(工具性)的,找头路或帮还债,帮当事人在现实面解决问题。
第二种是知性(讯息性)的,比如争取教育训练,开发第二专长,提高自己的市场价值;又如透过职业中介或谘商,找到更多工作机会。
第三种是感性(情绪性)的,比如友情、亲情、爱情的支持,甚至算命、拜拜、读励志书籍,看心理谘商师,往往可以令人重拾斗志,再接再励。
4. 提高对问题的承受力
–睡眠:早睡早起,头好壮壮!
–健身:天天运动,四十岁还是一尾活龙!
–营养:要加就加无铅低污染的汽油,要吃就吃低脂高蛋白和有机蔬果。
5. 纾解压力反应
–宣泄:找知己谈一谈、哭一哭、倒一倒垃圾!
–运动:大汗淋漓,热血沸腾,把压力蒸发!
–娱乐:欢笑是良药,把不愉快暂时忘掉!
6. 减轻情绪反应
–放松练习:打坐瑜珈太极拳,刮痧按摩热水浴。
–药物治疗(找医师):安眠、松弛、抗忧郁。
三最后推荐您几本好书,希望有助您应付压力,并且从中成长:
◎ 你在做什么?(张老师出版社)
◎ 是你选择了忧郁(扬智出版社)
◎ 正面管理压力(中国生产力中心)
◎ 谢谢你折磨我(水瓶世纪)
◎ 爱的冥想(光启社)
◎ 积极改变自我(世茂出版社)

作者:黄龙杰心理师

压力与身心健康

如果现在问你有没有压力?有些人可能想到一些事情,然后肯定地说:「有」;有些人则会迟疑一下,然后说:「没有」。口头上说没有的人,不见得身心方面就真的没有压力,只是经过调适,压力尚未构成明显的影响。压力无所不在,只是程度上不同,每个人也都在不知不觉当中对压力做出各种的调适。

请试着感觉看看,当你这样子坐着的时候,身体的哪部份最紧张?这个部份是否正在承受着压力?你是否会想要调整一下姿势?如果你一直维持这样的姿势,结果会怎样心理的压力与身体的压力有类似的运作,当心中有某种感觉的时候,有些人会感受到,然后加以处理,处理的方式可能是接纳、排斥、压抑、否认等等。有些被排斥或者压抑掉的心理压力,不见的会消失不见,而会转化成身体反应呈现出来,形成所谓的身心症。

本文将会谈论各种关于压力的观点,并且在另一篇文章中谈论压力所导致的身心反应以及压力调适的方式。

一、 什么是压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观点来看:
1.压力是一种刺激:刺激的来源可能来自个人内在(例如:疲劳、饥饿),也可能来自外在环境(例如:噪音、上司的要求)。这个观点是一般最熟悉的说法,强调的是压力的来源,但是这些压力源却容易为人们所忽略。常见的压力源有:

(1) 社会环境因素:经济景气、社会变迁、噪音、空气污染、交通阻塞、拥挤。
(2) 工作环境因素:任务方面(资源条件不佳、任务过重、任务多样化)、角色方面(角色负担过重、角色混淆)、人际关系(同僚与上司的支持度)、组织结构(呆板、管道不通)。
(3) 个人能力与期待:解决问题能力、人际关系技巧、个人抱负/理想/需求/期待。
(4) 重大生活事件。
(5) 日常生活的困扰:虽然较不重大、但具有长期累积的影响。生活形态不平衡即是其中一种。
(6) 个人内在因素:不同的需求或动机彼此之间相互冲突。例如:独立与依赖、亲密与疏离的对立。

2.压力是一种反应:也就是对于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包括生理反应以及认知、情绪、行为等心理反应。这个观点强调的是压力状态,当人们说自己压力很大时,常常是因为觉察到自己的身心反应。压力所造成的生理反应包括:肌肉张力增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唾液分泌量减少、出汗增加、呼吸急促、血糖升高、胃肠蠕动减慢、胃分泌增加、尿量增加等等,这是人体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交互作用的结果。处在压力状态下,人们可能出现选择性的知觉/注意、各种正向与负向的评价等认知方面的反应;此外,尚会出现以下的情绪反应:焦虑、亢奋、不安、浮躁、生气、忧郁、无助、悲伤、害怕、厌恶、麻木等等;至于行为上的反应则包括:躁动、退缩、攻击、批评、合作、依赖、失眠、食欲改变、哭泣、逃避、静止不动等等。

3.压力是一种历程:同时包括前述的压力源与压力状态/反应,以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压力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压力源与压力状态/反应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有时候人们对于原始压力源所产生的反应(例如:失眠),会演变成为另一种的压力源,引发下一波的压力反应。

压力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人们对压力的正负面评价会因为需求、价值观、性格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喜欢刺激,而有些人则安于现状,喜欢刺激的人追求变动,如果生活当中压力指数太低,会感到无聊;安于现状的人追求稳固,对于生活压力指数的变动比较敏感。心理压力的强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事件的可预测性、事件的可控制性、事件的重要性、事件受欢迎或厌恶、认知评估(正、负像的解释或看法)、应对技巧好坏、外在资源与可利用度。如果事件比较不重要、可预测性高、容易控制与处理、一般人都会喜欢、个人的应对技巧好、外在可运用的资源足够,则压力会比较较小。

其中,每个人内在的自我强度与外在的支持资源和抗压度比较有关系,个人应对技巧越好、自我强度越高、可运用的外在资源越多,则抗压姓越高。当压力指数超过个人的抗压力太多时,正常的菜单现会下降,同样的,当压力指数低于个人的抗压力太多时,正常的能力也无法完全发挥,菜单现同样下降。不过前者的原因是因为负荷过度,而后者的原因是因为缺乏刺激。当然,适中的压力则会激发人们的最佳潜能,适中的压力指的是压力指数比抗压力稍微高一点,也就是胜任的任务要求比自己现有的能力稍微高或者困难一点。

二、压力的身心反应:

如同上述,压力会引发各种的身心反应,如果压力未适当因应或者身心反应未适当调节,久而久之将伤害神经、内分泌、消化、呼吸、心脏血管、免疫、生殖系统,出现症状、导致生病。一般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包括:

1.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紧张性头痛、背痛、焦虑症、忧郁症。
2.内分泌系统疾病:月经不规律。
3.消化系统疾病:溃疡、肠道发炎。
4.呼吸系统疾病:气喘病、花粉热。
5.心脏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冠状动脉心脏病。
6.生殖系统疾病:性无能、性交疼痛。
7.免疫系统疾病:癌症、湿疹、荨麻疹、湿疹、干癣、过敏症。

有些人因为上述的身体毛病四处检查,如果仍找不出身体的病因,其病因可能是出现在心理或精神方面。有些即使出现身体方面的损害,但是其实这些损害也与心理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管理好心理反应,有助于减少心理对于身体的干扰。所谓「心病需要心药医」,要处理身心症状,就要根本进行心理上的调适。

三、压力调适的方式:

要预防并减轻压力对身心所造成的影响,有两个原则:「防患于未然」与「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前者需要建立健康的心理卫生习惯,让身心经常保持在理想状况,后者则需要时时留意各种异常的身心征候,以便实时处理,及早恢复理想状况,避免身心症状恶化至无法处理的地步。具体的建议是:

1.减少不必要的的生活事件:将生活事件分做三类──必要的且非做不可、重要但不一定非做不可、不重要也不一定要做。然后,排定事情的先后顺序,逐步完成。

2.维持平衡的生活形态:不安排超过时间、精力所能够负荷的事情,保持生活的规律与稳定性,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3.尽可能满足自我需求:包括人际亲和、自我实现、生活稳定等需求,检查自己所做的情是否与自己的各种需求吻合。

4.调节人际冲突:学习自我肯定的沟通方式,创造双赢的局面。

5.控制不利的环境刺激: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或者在认知上转换观点。

6.充足的营养与适当的运动:维持基本的体力。

7.理性与正向的认知思考:检验自己想法的合理性,用正向、合理的思考代替负向、不合理的思考。

8.经常性的放松练习:觉察自己的紧张,立即处理,至少需有两种以上的放松方式。

9.建立适当的社会支持网络:界受自己的力有未逮,将责任交脱给别人,借机休养生息,并且从中学习。

                                                      作者:台北市立疗养院 临床心理师 杨大和

忧郁                      
  形成

「忧郁」(depression)是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最常经验到的负向情绪之一。根据TVBS民意调查中心今年7月所做的调查显示,全台湾15岁以上民众,推估全省有忧郁倾向的人口约有127万余人。

忧郁来自于人们面对困难或挫折后,产生悲哀、孤独、虚无、远离人群等情绪,却难以藉由行动或思考获得排解与自然复原。

忧郁一词其实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可以指的是一种情绪状态,也可以代表症状、症候群,或是一种临床疾病。有许多研究指出,忧郁情绪和忧郁症似乎是在一个连续向度上的不同位置,两着仅有程度上的差异,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特征

忧郁经验的内容包括四方面:

(一) 情绪方面:悲伤、沮丧、低落的感受。

(二) 认知方面: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如他人、做得不对、缺乏能力、得不到帮助;对事情持悲观看法,对未来觉得失望、绝望,对环境则有不满、厌恶的想法。

(三) 生理方面:胃口改变、睡眠困扰、疲倦、体重骤增或骤减、性兴趣降低等。

(四) 行为方面:哭泣、动作缓慢、社交退缩、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有自我伤害、自杀的行为出现。

真正造成问题的是长期而重复的忧虑,恶性循环而永远得不到解答。长期性的忧虑具备所有低层次情绪冲动的特色:没有由地感到忧心、无法控制、持续不断,不可理喻地陷溺于对单一事项忧心不已。持续恶化可能出现恐惧症、偏执、强迫性行为、惊慌失措等症状。
 
 
  调适

忧郁是生活中无可避免的经验,但它不一定是全然负向的,它代表了我们对生活周遭种种仍然有所感觉、有所依恋。我们需不让自己陷入过度的忧郁情绪中,而保持对生活的希望与乐观。所以,适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压力、提升自己的挫折容忍度、多采用正向的思考方式、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心情郁闷时换个环境散心、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找好朋友谈谈、找专业辅导人员协助等等,都是避免让自己长期陷入情绪深渊的方法。这些方向,都能让我们拥有更宽容的生活哲学、更快乐的自己和未来。

忧郁症 莫忘心理治疗

罹患忧郁症的影星林青霞之母,不幸坠楼身亡,令人抱憾。

这一两年,由于政府与民间的大力宣导,社会普遍已知道忧郁症是一种可以治好的疾病,不过,大众可能多半只重视忧郁症的药物治疗,却相对忽略心理治疗的重要。许多就诊的民众以为,门诊医师和颜悦色地和你交谈几句,叫你「放轻松,不要想太多」就是心理治疗。其实,这是很大的误会。

时至廿一世纪,许多人会向精神科或身心科求助,并非由于严重的精神异常(如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郁症),而是和环境压力有关的精神官能症(或称自律神经失调,包括焦虑症、忧郁症、心身症、失眠症、厌食症等)。

精神官能症,包括忧郁症的治疗,应该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暂时减轻症状」,也就是以药物或心理治疗作为拐杖,帮助当事人走出谷底。

第二个层次,则是「处理现实问题」,也就是辅导当事人,重新出发去好好「爬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登顶(适应环境),并检讨下次再踢到路上的石头时,如何搬开或跨过去。

第三个层次,则是「自我觉察和调整」,也就是在「爬山」过程发现自己的性格包袱(过度执着的认知或行为模式,通常和成长或创伤经验有关),并学习整理、抛掉包袱里的东西,以预防下次又踢到现实里的石头时,轻易跌倒(再次发病)。

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三个层次,治疗的重点渐渐由「治病」提升到「治人」,甚至,由「治疗」转化到「成长」。当事人开始由依赖药物和治疗者,进步到能独立、自信地找路上山,并懂得时常整理包袱,把过时的执着放下。

但是,药物只能在第一个层次帮助我们,要走到第二和第三个层次,则非心理治疗不能为功;这表示当事人可能要花好几个月(少数情况甚至要花一两年以上),每周约五十分钟,和心理师作长期会谈,开始一段「自我的探险」或「发现之旅」。

很可惜,一般在台湾向精神科求助的民众,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心理治疗,几乎百分之百都没有选择地「接受」药物治疗。许多医界的宣导活动,几乎都有一种简化的趋势,把忧郁症等同于吃药治疗,其实这是不够的。

假如你的忧郁是起因于先生外遇的打击,有哪一种抗忧郁剂可以让你吃了以后,先生就会回心转意、忏悔地回到你身边?假如你的焦虑是起因于青春期的孩子迷恋吸毒或网咖,放弃学业,有哪一种药可以让你或他吃了以后,从此孩子可以变成循规蹈矩的好学生?

许多患者只知道精神科有开药的医师,但并不知道有心理师,更不知道心理治疗也有健保给付。看过本文后,下次你再陪亲友去看病时,可以主动要求医师转介心理师给你们。药物治疗很重要,但心理治疗一样重要。双管齐下,再加上周遭环境的充分支持,忧郁症有更好的复元机会。


作者:黄龙杰/台北市陈国华身心诊所资深心理师

浅谈「忧郁」--- 你我心中的那片乌云

『忧郁』是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最常经验到的负向情绪之一。它会赋与人一种神秘、温柔的特殊浪漫感受,所以,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喜欢描述、称颂这种忧郁的特质。

然而,对身处在忧郁情绪中的人来说,那种感受并不像诗文里描述的那般浪漫,也不像他人看到的那般平静,而是相当不舒服、不愉快的。忧郁的人往往感觉心情低落、消沈、有失落感,希望能得到支持、抚慰,同时也会自责、觉得有罪恶感。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忧郁经验只是暂时的情绪状态,会逐渐恢复;但也有少数人的忧郁情绪并不会随着时间自然恢复,或恢复时间过长,而对个人日常生活的功能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此时就需要医疗方面的协助。因此,忧郁(depression)一词其实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可以指的是一种情绪状态,也可以代表症状、症候群,或是一种临床疾病。有许多研究指出,忧郁情绪和忧郁症似乎是在一个连续向度上的不同位置,两着仅有程度上的差异,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大体而言,忧郁经验的内容,包括了以下四方面:(一)情绪方面:悲伤、沮丧、低落的感受。(二)认知方面: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如他人、做得不对,而且缺乏能力、得不到帮助;对事情持悲观看法,对未来觉得失望、绝望,同时对环境有不满、厌恶的想法。(三)生理方面:胃口改变、睡眠困扰、疲倦、体重骤增或骤减、性兴趣降低等。(四)行为方面:哭泣、动作缓慢、社交退缩、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有自我伤害、自杀的行为出现。

由以上的描述可知,忧郁对个人的影响颇为广泛,不仅仅限于情绪层面而已。一些研究也指出,忧郁症状的表现有文化上的差异,例如:华人常以身体症状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来表达自己的忧郁,而较少显露内心的情绪经验(如:会说自己很累、头痛,而不会说自己心情不好。)。有学者认为这可能和社会化的历程有关,在华人的社会化训练过程中,常学习着压抑不舒服的感受,把这些感受疏导到躯体中,因而忧郁的表现多以身体症状、生理反应为主。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忧郁程度呢?概括地来说,生物、心理、社会(Bio-Psycho-Social)层面的许多因素,都和忧郁情绪有关。就心理层面而言,个人过去的成长经验、早期与重要他人的失落分离经验,都可能让个体在体质上特别脆弱,面对生活变动,容易心情低落,感觉郁闷。除此之外,个人的性格特质、思考模式等,也都和忧郁程度有关。例如:完美主义、过高的自我要求和道德标准、强烈的成就需求或人际需求、内向或神经质的性格倾向,都和忧郁程度呈现高相关。而许多研究也指出,忧郁者对自我、环境和未来,皆抱持着负面看法。他们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没有能力的,习惯于自贬、自责,同时,倾向于以消极、负向的方式去解释外在环境和经验,对事情的后果和未来,亦抱持着无望、悲观的想法。此外,研究也指出,忧郁者常有一些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例如:只根据一小部份的资料,就下全盘结论;或把某件事得到的结论,推论至所有事情上(如:微积分期末考考砸了,就觉得其它科也一定考不好。)。忧郁者很容易过度强调自己和身边事件的关联性,认为自己应为所有事负责(如:考坏了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或他人的冲突都是因为自己……。)。在想法上,常会有过于极端的二分主义,非黑及白,缺乏弹性。整体而言,过去学者对忧郁者的思考模式有非常多的研究和理论。

而在社会因素方面,生活压力和社会支持,也和忧郁程度有所关联。生活上的变动,例如:离家、与同学或室友的冲突、追求异性被拒绝、分手经验、考试成绩不佳……种种亲密关系、成就表现方面的挫折,都会让个体感受到压力。有时不一定是重大生活事件,一些生活琐事(如:不确定要选什么课、在社交场合感到局促不安……等)都可能是压力的来源。个体感受到的压力越大,越容易有情绪困扰产生。而社会支持,则在生活压力和个人的身心健康间,扮演了缓冲的角色,它能保护个人,使其免于生活压力的负面影响。当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变动与挫折时,若有人能给我们一些安慰、关心,听我们描述事情的经过和感受,似乎事情不再那么严重,心情也不那么郁闷。有时候,甚至只是陪伴,或是默默的支持、尊重我们的决定,也能给予我们莫大的勇气。这些支持可能来自家人、朋友,或是师长、辅导人员,除了情绪上的支持之外,有时也可能是一些讯息、建议,或是一起讨论、经验分享。当个人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时,忧郁程度往往也会随之下降。

除了上述心理、社会层面的相关因素外,生物学方面的因素,诸如:基因影响、神经化学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的不平衡,如: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压胺(serotonin)过低,也都和忧郁情绪有关。有些忧郁情绪则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或一年内的某个季节会特别明显,例如:女性在月经来临前、服避孕药后,感到忧郁的比率略有增加;而产后则容易并发忧郁症。研究也发现,某些人在冬季特别容易感到忧郁,这极可能和接受日照时间长短有关。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和忧郁情绪有高度相关。整体而言,个体所经验到的忧郁情绪,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引发,而是许多因素互动之后的结果。

忧郁是生活中无可避免的经验,但它不一定是全然负向的,它代表了我们对生活周遭种种仍然有所感觉、有所依恋。我们需要的,是不让自己陷入过度的忧郁情绪之中,而仍能保持对生活的希望与乐观。所以,适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压力、提升自己的挫折容忍度、多采用正向的思考方式、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心情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散散心、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找好朋友谈谈、找专业辅导人员协助……等等,都是避免让自己长期陷入情绪深渊的方法。这些方向,都能让我们拥有更宽容的生活哲学、更快乐的自己和未来。
 

作者:廖文慈/国军桃园总医院精神科临床心理师

为什么心情好不起来?

■ 首先知道「忧郁症」有下列的症状──

⊙ 对素来热衷的活力失去兴趣,例如业余消遣或性生活。
⊙ 感觉不寻常的悲伤或烦躁。
⊙ 睡眠失调,如难以入眠、过早苏醒或睡眠过度。
⊙ 集中能力衰退。
⊙ 胃口改变。
⊙ 比平时倍感疲倦。
⊙ 自觉内疚或无价值。
⊙ 无法平静或明显动作缓慢。
⊙ 有自杀或死亡倾向。

■ 在药物和心理辅导的双管齐下,「忧郁症」是可以治疗的。

人生苦乐参半,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都会遇到种种的挫折,令我们感到难过和失望。在身边亲友的支持和鼓励下,一些人或许会走出阴霾,重新迎接充满挑战的人生,可是有些人却无法就此脱离苦恼,而长期承受痛苦的煎熬,欲拔不能。
忧郁症是一种长期承受心理创伤所引发的病症,它也可能是基因所致,造成脑部血清素失调,因而才会导致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后,就产生忧郁的状况。
基于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所以忧郁症必须共同以药物和心理辅导来治疗,才有机会脱离这病症。但是,如果造成忧郁的根本问题未能获得解决,忧郁症还是会回到痊愈者的身上,令他再度陷入“苦海”中。
“忧郁”这字眼在医学上有两个诠释,它可以是一种症状,也可以是一种病症。
当一个人因为考试不顺利、生意失败或感情受到打击时,会感到难过和失望,这是一种正常的内心感受,也只是暂时性的症状而已。
“在遇到问题时,人们通常都会寻求辅导员的协助,或自行解决问题的根源,使到这些症状慢慢消失,所以这种难过失望的心情并不会长久。”

◆ 脑部血清素失调影响情绪
可是当一个人脑部的血清素失调时,也会影响他的情绪,其心情会非常低落,进而影响他的生活作业。这就是生理失调所引起的病症,也称为“忧郁症”。
人类的脑部有许多神经线,在脑部前方的神经线必须有足够的血清素,来控制人们的情绪,忧郁症的病人就是因为缺乏这些荷尔蒙,才会导致情绪受到影响。
“忧郁症的症状大约有9个,如果一个人的身上出现4至6个症状,而且维持数个星期,就表示他已经患上忧郁症,必须接受生理和心理治疗。”
基于有关荷尔蒙的多少无法以医学仪器测试出来,所以医生只能够通病人的症状,来断定他是否患上忧郁症。

■ 「忧郁症」的原因──分先天与后天环境所致

忧郁症的产生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天生所致,一些人的脑部天生缺乏荷尔蒙,所以会有患上忧郁症的可能性,但却不是所有缺乏有关荷尔蒙的人都会患上忧郁症。
“虽说是天生缺乏荷尔蒙,但却未必是在孩童时期发作,这些人通常是在20岁至30岁期间,才会出现忧郁症的现象。”
不过,由于功课压力过重,所以一些孩子会在孩童时期出现忧郁症的症状,父母必须多留意孩子的言行举止,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 生活压力太大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环境所致,现今的生活压力太多,人们通常都会面对事业、感情和人际关系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人们就会因为受折磨而患上忧郁症。
家人之间的恶劣关系也是导致忧郁症的原因,如果家人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会造成一个人对自己有过份的要求,而不断地给自己很大的压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强项和弱点,所以我们一定要接受自己的不足,才不会为自己带来压力,就如一个女子天生长得不是很出色,她就要接受自己这方面的弱点,不要一直和美女比较。”

◆ 长期服食减肥药
除此之外,长期服食减肥药、摇头丸、毒品和酒精等,也会造成忧郁症。“有些人误会酒精有助于脑部的血液循环,其实它会对脑部造成压力,因此如果一个人长期喝酒的话,其脑神经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无法正常操作而患上忧郁症。”

■ 治疗方法──须药物与心理辅导双管齐下

忧郁症并不能只是单靠药物或心理辅导来解决,它必须经过双管齐下的方法来治疗,所以在定期吃药之时,病人需要接受心理辅导,更重要的是必须彻底解决烦恼的原因,才能够确保忧郁症获得根治。
在治疗病人的生理问题时,医生会提供一种补充血清素的药物,让病人脑部有足够的血清素,协助他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发明了新药物后,经常产生在病人身上的副作用比过去的药物减少,也比较安全。
“过去的药物会令病人感觉口干,同时会造成便秘问题,现在这些副作用都会减轻,但如果病人吃药后感觉不适,一定要向医生说明,以便医生能够减少分量,或换另外一种药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精神科协会的指示,病人必须服用药物至少9个月至1年,以避免忧郁症再度发作。

◆ 服药须维持9个月以上
通常病人在吃药的3至6个星期后,其情况会好很多,但根据研究,如果病人此刻就停止吃药,其病情复发的机率会高达80至90%。
“因此,服药必须维持9个月或1年,以让忧郁的症状慢慢减少直行消失为止,如果病人以这样的方式吃药,其复发的机率只有10至20%。”
除了药物,心理辅导也在治疗方面扮演重要一环,病人所承受的压力,必须经过专人的分析,才能够使病人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及导致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一些人因为性格问题,造成在很多方面都会斤斤计较,例如有洁癖的人,会因为家里有一些凌乱而非常懊恼,完全不能接受。
“要解决忧郁,病人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性格,然后要改变观念,劝自己凡事看开些,不要过于计较。在了解自己的个性后,病人就比较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慢慢改善它。”

◆ 须先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先解决自己最烦恼的问题,因为如果该基本问题没有消除的话,尽管病人的情绪在吃药后获得改善,病情也会有复发的时候。
例如一个人因为感情问题而患上忧郁症,就算是吃了药病情好转,一旦该感情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忧郁症还是缠住他。
“而家人的支持也是协助病人走出阴霾的“药方”。如果发现有成员说要自杀,家人不可视之为开玩笑,必须认真看待他的想法,尽量与他沟通,让他知道家人是绝对支持他。”

■ 如何预防「忧郁症」?

◆ 扩大生活圈子不孤立
忧郁症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愿意和旁人分享心里的想法,在面对问题时就会懂得寻求他人的意见。而且在扩大生活圈子下,我们就可以避免过于依靠某一方面,才不会感到如此孤单寂寞。
由于社会的改变,造成许多人把事业放在人生的第一位,全力投入工作,导致失去和家人朋友相处的美好时刻。
这些通常都会因为“工作太忙”的原因,而放弃自己的兴趣,更别说要他们参加社区活动了,所以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给了老板,没有留给自己。
“因此,当经济不景,不幸遭公司裁员的时候,因为和家人朋友感情稀疏,以及没有参加过社区活动,这些人就会顿时失去依靠。”
在没有精神支柱和支持力量,这些人就会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不停地钻牛角尖,胡思乱想,进而产生忧郁症。

◆ 应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关系
因此,鼓励人们在职场上打拼之时,也应该在家人、朋友、兴趣和社区活动方面多花一些心机,以便自己在面对问题时,也有这些精神支柱作为后盾。
现今的人都偏爱小家庭式,在家庭成员的人数减低之下,所产生的支持力量也随着比较少。所以,一旦家庭成员产生不和时,整个家就会出现分歧的现象,影响和谐的气氛,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就会成为陌路人。
“因此,与家人保持良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支持力量,协助我们更勇敢面对问题。”
与此同时,朋友也很重要,他们是我们倾诉的最佳管道,如果有一群感情要好的兄弟,在面对问题时也不会感到孤单。尽管他们未必可以帮忙解决问题,但至少他们会了解我们的处境,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除此之外,人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兴趣,例如运动、阅读、户外活动等,最好能够参加社区活动,因为群体也可以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
同时不排除宗教的力量,因为一个人如果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依靠,那么他就不会胡思乱想,而且懂得征求宗教人士的意见,进而根据教义来面对和解决问题。


--摘自「医学与健康」信息--

灾难

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伤害超过当地医疗照顾能力时,即可称为灾难。当灾难发生时损失惨重、身受伤害、惊吓或丧亲之恸的灾民,往往会发生很严重的认知冲突,而当突然、意外、非常的急性压力,超过当事人(自认)能应变的程度,不但造成其情绪上的危机感,而且破坏了其价值观,人生观或世界观。

灾难                      
   形成

「美国红十字会(ARC)对「灾难」的定义是:
「诸如飓风、旋风、暴风雨、洪水、高潮、潮流、海啸、地震、旱灾、大风雪、瘟疫、饥荒、火灾、爆炸、房屋倒塌,交通事故,或其它造成人类受苦,或造成灾民亟需外援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
美国联邦急难管理署(FEMA, 1984)对「灾难」的定义则是:
「该事件的严重性及规模通常会导致死伤及财物损失,而且无法透过政府例行的程序及资源来处理。灾难….需要诸多政府及民间的机构做出立即、整合、及有效的反应,以符合人性需求、及加快复建。」
二十世纪末年,温妮、贺伯与纳莉台风重创台湾,名古屋、大园与澎湖空难相继发生,921地震更震惊全国,使灾民与救灾人员的心理健康普遍引起社会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说,1999年堪称台湾的灾难心理卫生元年。而2001年的美国纽约911恐怖攻击事件,和2002年的巴里岛爆炸事件,更使世人认知到人为灾难的可怕,加深了全世界对防救灾工作的瞩目。
 
 
   特征

损失/失落(Loss):
灾难必然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对当事人来说,痛失的不仅是有形的亲属或物质,有时更包括无形的精神寄托或重大意义。

有形的失落
–失窃,丧亲(失怙、痛失爱子等),失婚,失恋等
–失身,失明,失聪,断肢,毁容,割除(子宫、乳房)等
–国破,家亡,离乡,失职,失业、退休(或失去职位、头衔、收入)等

无形的失落感
–失望,绝望,失去梦想等
–失去亲情,友谊,归属感,人际关系,爱别人的能力等
–失去名节,面子(尊严),自信,地位,身份,权力等
–失去安全感,信任,信念,信仰等

伤恸(Bereavement):
失落经验(尤其是丧亲之恸),常带来以下这些心理反应
悲伤
愤怒
内咎或追悔
思念或渴盼再见死者
梦见斯人斯物

李煜(李后主)在国破降敌,被软禁之后写的「望江南」中,透露的心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悼念 (Grief):
死亡学家Kubler-Ross在1969年指出,人在面临丧亲之恸时,多少会经过以下的心路历程。

否认事实 (Denial) :不能相信这是真的,难以接受。

讨价还价 (Bargaining) :向神明乞求或许愿,自我欺骗或安慰。

满腔愤怒 (Anger) :追问「为什么?」,怨天尤人。

陷入忧郁 (Depression) :绝望,自责,无奈。

接纳事实 (Acceptance) :能以较平和的心境接受「世间无常」,「生死有命」。

心理创伤(psycho-trauma):
通常来自突然,意外,非常态的外在压力(如灾难),对当事人的安全、生涯或尊严造成重大威胁。

通常超过当事人(主观自认)能应变的程度,带来危机感,造成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恐慌、无助、羞耻、内咎、愤怒等)。

在认知上,破坏了当事人对自己,角色或世界的看法,甚至动摇了对人生的主控感,对公义的信心,对世事的了解掌握。.

心理创伤常来自于
天灾人祸
意外伤害或重病
肢体暴力
目睹(家庭、学校、社会)暴力
性侵犯


「创伤后压力疾患」(PTSD)
当灾难使灾民获救灾人员经历严重的死伤威胁,或体验到强烈害怕或无助后,有时会产生以下三组后遗症,称为创伤后压力反应。

经验重现
回忆( 影像, 思想, 知觉)
恶梦
“回到当时”的错觉(flashback)
类似情境会引发心理痛苦
类似情境会引发生理反应

逃避或麻木
逃避有关感想或谈话
逃避有关人事地
重要情节失忆
参与活动兴趣降低
疏离感或孤立
情感局限
来日无多之感

焦虑或过度警觉
难入睡或熟睡
易怒或暴怒
难专注
过份警觉
易受惊吓

面临灾难的冲击,灾民多少会出现上面三组创伤后压力反应,这些症状多半是暂时的,可以说是是非常状况下的正常反应,而且是「无人可以无动于衷」的。但是这些暂时反应会依个人的主观特质(遗传气质、体能、性格、因应之道)和客观状况(惊险和损失程度、外在物质或精神支持的多寡)而有很大的不同。

从下图「都很稳」模式(Dohrenwend)可以了解,也许事过境迁之后,当事人可以恢复正常(无实质或持久改变);甚至得到心智的成长(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有可能产生心理病态(如创伤后压力疾患、失眠症、忧郁症、焦虑症)。

假如「经验重现」这组症状中有至少一项,「逃避与麻木」这组症状中有至少三项,「警醒度增加」这组症状中有至少两项以上出现,而且持续达一个月以上,当事人的心理创伤反应便达到生病的程度了,这就是所谓的「创伤后压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生病不但造成当事人主观上的重大痛苦,而且客观上的职业、学业或社交功能、家庭角色也一定受到很大的影响,通常需要药物与心理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调适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

又称危机介入或危机谘商,是在灾后急性期,对灾民和救灾人员济危扶倾,助其一臂之力,以美国红十字会对危机谘商的描述,其目标如下:
–提供情绪支持,减缓极端的情绪压力
–协助其表达并了解:灾难导致的压力(stress)与哀悼(grief)

反应
–协助其发展或强化:适应性的应变(coping)及问题解决技巧
–协助其重返平衡状态和功能
–必要时转介或连结其它资源

每一次灾难 都是新的提醒


在高科技时代,飞安事件是人类必须正视的大问题。而每一件航空意外的善后,都牵涉到物理、生理、心理、伦理、管理五个层面。物理层面,指的是自然环境和飞机结构、故障等因素。生理层面,则牵涉到乘员和救难人员身体安全、健康、伤害等因素。心理层面,则进一步探讨罹难者家属、生还者和救难者的心理创伤、哀恸与压力调适;伦理层面则包括生者与死者天人永隔、消费者与航空公司的对立关系;管理层面则涵盖各救援机构的合作,从通报到动员等紧急应变计划的拟定与执行,甚至在广义上,包含了前四个层面的整体经营。

在上个世纪,「硬件」的物理和生理层面,通常是善后工作的焦点,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软件」的心理、伦理、管理这三个层面,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以美国经验来说,一九八九年,美国爱荷华州Sioux City 机场,发生震惊全国的 232 航班坠机事件。当时南达科塔大学心理研究所师生,因地利之便主动驰赴现场,首创家属的危机谘商服务。事后,在该系所倡议下,美国心理协会并与美国红十字会开始联合发展全国灾难心理卫生计划。

一九九一年,有一百一十年救灾经验的美国红十字会,宣布此后救灾任务一律加入心理卫生服务,尤其优先照顾救灾人员。一九九二年,美国心理协会成立灾难应变网络,当作立会百年献礼,为全美民众提供免费服务。一九九三年,南达科塔大学心理系正式成立灾难心理卫生研究所,透过教育及研究,推广灾难心理工作。

至于台湾,由于九二一地震的震撼,一九九九年堪称灾难心理卫生元年。二○○一年底,台北市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制定「灾难学程--五理课程」(以心理、伦理、生理、物理、管理等「五理」为分类系统),向航空公司、卫生所公共卫生护士及社工员做第一波推广。并且设计灾难学习护照,企图将「知识人」与「灾难学」两个观念结合起来,促进各灾难相关学门进行异业交流,使「灾难学」能早日整合成形。

二十一世纪似乎是天灾人祸频仍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虽是一句老话,在此时却益显真切。现代人必须认识灾难,才能解释灾难,甚至化被动为主动,进一步预测灾难,控制灾难。因此,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新的提醒,要人类不要遗忘准备与因应。

作者: 黄龙杰/心理师(台北市)

正视灾难造成的「心理创伤」

纳莉台风带来第一阵豪雨时,住在木栅的王老太太开始坐立不安了,频频跑到二楼屋后的阳台上,眺望景美溪的涨势,不断和住在附近的几个女儿通电话交换情报,「河道满出来了,快淹上河滨公园了!」「淹到篮球场了没?」「篮球架淹一半了!」

疏散到女儿四楼的公寓后,王老太太还是担心老家的一楼淹水了没?水淹了多高?尽管去年象神台风的洪水以后,一楼已清空了大半,这次也把家具预先搬到二楼,但她心理上似乎仍有阴影存在,一直提及早年的惊险经验。「你们这些孩子小时候,每次淹大水,你爸爸才把卡车开出去高地停,水就淹上来,只剩我一个人带着一堆小孩,守在楼梯口。喔,吓死人了!」尽管孩子一家都盯着电视的灾情特报,王老太太还是心有余悸地整晚碎碎念。

灾民这种「心有余悸」的经验相当普遍,尽管木栅在去年象神台风之前,由于河川整治,已有十七八年未淹过类似的大水,但一旦又发生惨痛的经验,很容易又引起早年类似的惊悸。

从「林肯大郡」灾民自拍的录像带,也记录了灾民每逢下大雨就胆战心惊,担忧当年惨祸又重演的恐惧。不管在现实上对生理(生命)、物理(财产)的威胁多大,经历灾难后心理(情绪)上的不安全感,是一个真实,却也较难被局外人了解的问题。

在心理学上,心理创伤(psychotrauma)常指灾难这类突然、意外、巨大的压力,所留下的后遗症。灾祸,不管是人为的(像美国的九一一浩劫),或自然的(像九二一地震),常严重威胁到当事人或亲人的生命、财产、尊严等,使当事人措手不及、无法应变,产生强烈的害怕与无助感。

这种经验会冲击幸存者或罹难者家属的人生观或世界观,铭刻下「人生无常,国土危脆」的危机感,甚至「人活着没什么意义」的虚无感。这种认知的创伤,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让人丧失斗志,一蹶不振,借酒浇愁或陷入焦虑、忧郁。较轻微的心理创伤,在事过境迁及亲友的支持下,通常会自然痊愈。但心理创伤较严重的少数人(通常是财产损失严重或痛失至亲,又缺乏支持者),可能会持续经年,甚至可能对人生绝望而自杀。

这种对世界的不安全感或自身的脆弱感,往往被下一次类似的灾难重新挑起,又逼真重温当年受难的恐惧经验。象神和纳莉台风的洪水,对王老太太来说,是一种旧创的新痛(trauma reminder),勾起三十年前被洪水包围的恐怖无助;相信对「林肯大郡」或汐止等地常遭水患之苦的受灾户来说,一样会触发或多或少的负面记忆。有些人会因此神经紧绷,紧张得不敢入睡;有些人会脾气变坏,满腹怨气;有些人会伤心沮丧,泣不成声。

因此,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体一再回放喷射客机冲撞摩天大楼,满天浓烟加上人群惊惶奔逃,或土石洪流滚滚,或稍早八掌溪冲走工人的画面,对受灾户与罹难者家属都是一种残忍的trauma reminder,势必勾起旧创的新痛。社会大众也可能因为「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反造成焦虑不安的「替代性创伤」。如果可以多报导大众如何努力重建,及灾民该如何调适压力,相信媒体可以像天使一样,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希望,而非伤害。

作者:陈国华身心诊所 黄龙杰心理师

自杀

自杀是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与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它是一种人类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关系及精神等各种因素混杂而产生的偏差社会行为,它也是一种沟通方式,有人藉由它传达情绪、控制人、换取某种利益,更有可能是为逃避内心深处的罪恶感及无价值感。


自杀                      
   形成

自杀行为的形成相当复杂,涉及生物、心理、文化及环境因素,根据精神医学研究报告,自杀的人70%有忧郁症,精神疾病者自杀机率更高达20%。
在社会环境因素中社会的脱序现象---暴力、犯罪、毒品、离婚、失业等,以及个别情况因素中的家庭问题、婚变、失落、迁移、失业、身体疾病、其它自杀事件的影响与暗示等,都是影响自杀的成因。研究显示任何单一因素都不是自杀之充分条件,只有当它们和其它重要因素合并发生时才发生。

 
 
   特征

在认知上错误地觉知或解释外界的刺激,在思考上有不合逻辑的推论形式,而令个人形成负向的感受、较低的自尊、甚至形成罪恶感或无助感,最后即可能造成忧郁。

在自杀行为发生前,于脑海中围绕着对死亡的看法,是不会动了、是不会回来了、是愉快的、不愉快的、是可逆的、不可逆的等,影响对自己、对未来、对社会的判断,是有价值的、无价值的、是有希望的、无希望的等,并会以文字、语言、或行为来表达「想死」的企图。

 
 
   调适

当有人谈及自杀念头时,你要认真考虑相信他的话,因为他可能有了麻烦,他正发出求援讯号,他也可能正打算把这想法付诸于行动,所以你不要忌讳,一定要做些什么。首先,你要对他----

助人篇
建立关系:对他表明你真诚的关切,主动关心他、鼓励他。
聆听:一个想自杀的人最需要有人聆听他的心声、听出他的感受,这就是一种支持的力量。
求援:当有立即的危机可能,请不要抛下他,你可与任何可咨询的机构或信赖的人寻求支持,或报警处理。

自助篇
所有发生于我,对每一个人来说它都会是相同不愉快的经验。
我没有任何理由需要独自扛下全世界的重担。
我心中的痛苦与恐惧祗要说出来,就会像放下重担,让我松口气。
若有需要,可以向我的家人与朋友寻求协助。
经由电话与危机中心的谘商员、牧师,或学校的辅导员谈话可以帮助我纾解情绪、提供救援。


 

自杀之死轻如鸿毛


建中原本是父母眼中活泼乖巧的独生子,自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名列前茅,学业表现从来都没有让父母操心过,但是在大学联考时,却因为过度的紧张在考试期间失眠又腹泻而大为失常,仅是吊车尾考上某私立大学。在准备重考期间,建中认识了同一补习班的玉如,两人很快的就陷入热恋,不久后,两人的恋情就被建中的母亲发现,因建中模拟考的成绩每况愈下,遂屡次要求建中不要谈恋爱,但建中总是充耳不闻。第二年联考建中又考上同一所大学,父母在失望之余,暗中约了玉如见面,请她要为建中的将来打算,不要再与建中交往,并表示没有考上大学的她配不上建中。

建中对玉如突然的冷淡又避不见面感到相当不解,在透过玉如的好友得知父母的作为后,对一向敬爱的父母感到非常失望,开始不与父母讲话,并且茶饭不思,终日郁郁寡欢,面容也日渐憔悴,时常一个人关在房间内,并屡屡借故身体不适不去上学。至学期结束后,建中的父亲在得知他竟然有数科不及格时大为光火,责骂建中是所有堂兄弟中最没出息的,为了一个女孩子连三流的大学都念不及格,让父母在亲戚中都抬不起头来。当晚,建中在尝试割腕自杀未遂后又吞服大量的安眠药,被家人发现后送到急诊室洗胃急救,经观察二十四小时确定无危险后出院。二天后,建中又趁家人入睡后自五楼顶跳下企图自杀,摔断了双腿并伤了脊椎而被送医急救,不过虽然命是保住了,但是脊椎的伤注定了建中要坐着轮椅过下半辈子。与上述例子雷同的情节不时可在急诊室或是精神科会诊中见到,有时甚至有更不幸的结果发生,而留给生者无限的遗憾。

最近被媒体报导因自杀死亡或企图自杀的案例相当多,包括学生因为破相、被家长责骂或三角关系难解而自杀,或是警察与女友感情生变而先枪杀女友再自杀,以及情侣因为双方家庭反对而一起殉情,老年人不堪长期病痛而厌世,母亲带着子女一起自焚,蒙受不白之冤而以死明志,歹徒穷途末路而饮弹自尽,以及一再企图跳楼自杀让消防人员疲于奔命等等,可谓不胜枚举。自杀不仅浪费社会成本和医疗资源,也因为自杀不同于罹患绝症,是可以事先避免的,故对于未尽到预防义务的亲朋好友反而会有相当大的心理冲击和罪恶感,不仅原本的问题无法因自杀而获得解决,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依据卫生署的统计,国人在民国八十六年因自杀而死亡的人数共二千一百多人,占死亡总数的百分之一点八左右,名列所有死因中第十名,而在先进国家如美国其排名则高居第八,可见这是相当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自杀身亡的比率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年纪大者,多不会轻易尝试自杀,但是一旦决定了就会采取激烈的手段,成功率相当高。年纪轻者,自杀死亡的比率虽较低,但是因为少有因疾病而去世的,所以死于自杀者反而名列其死因的前几名。在两性中,女性尝试自杀的比率是男性的三至四倍,但在因自杀死亡者中男性却是女性的三至四倍,此乃因男性通常会采取较激烈成功率较高的方式,如跳楼、对头部开枪、上吊等方式,而女性则较常使用割腕、吃安眠药、喝盐酸、开瓦斯等。此外,对自杀者的研究也发现有下列因素者,自杀的机率较大。

1.有精神科疾病者,在自杀死亡者中,约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精神科的疾病,包括忧郁症占百分之五十,酒精或药物滥用者占百分之二十五,精神分裂病占百分之十,人格异常占百分之五。其中有不少是未曾看过精神科或是未规律接受治疗者。

2.罹患有慢性或重大疾病者,如有慢性疼痛、癌症、脊髓损伤、艾滋病、脑伤或尿毒症等疾病者。

3.有下列社会性因素者,包括离婚、寡居、失业、经济困难、官司缠身,或近期内有重大个人损失如破相、破产或失恋者。

4.有家族性因素者,包括家族内有人曾自杀或有精神疾病、在幼年时期遭逢双亲分离或死亡、受到身体或性虐待等。

5.过去曾经企图自杀者或是对未来感到绝望者。当上述的条件符合愈多者,其自杀的机会就愈高。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通常很少人会无缘无故事先看不出任何征兆就自杀,多数的人在走上绝路之前,都会透露出想死的念头,如觉得人生乏味,不知道活着有什么用,或表示希望自己睡着了后可以永远不要醒来。有些则是出现明显的忧郁症状,如上述的例子建中在自杀前即有一段不短的时间显得忧郁。有些人会有突然、明显的行为改变,例如由积极乐观突然变为悲观退缩,或原本个性谨慎小心,突然去从事飚车等高危险性的行为,或是原本十分忧郁的人突然心情变成平静,并将自己心爱的宠物或物品送人。有些人则是开始进行自杀的计划,如开始囤积安眠药,购买绳索、农药等,或是开始写遗嘱。当身旁的人有类似上述的情形出现时,不可掉以轻心。

想自杀的人,有不少人是想以死来解脱或免除痛苦,但是倒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以死为最终目的。有些人是以死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抗议,或是用来赎罪。有些人是以死来报复,要让某人有罪恶感,痛苦一辈子。有些则是以死为手段,希望获得他人的注意或达成某些目的。虽然自杀者的动机不一,处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些原则是共通的。对于企图自杀者,首先一定要确保其安全,将有危险性的物品或药物等收好,并随时有人陪伴在身旁以防万一。其次是应该尽速至精神科就诊,由专科医师诊断是否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并评估其自杀的危险性,如果危险性高则需要住院治疗。须知当一个人严重忧郁时,是很难只经过劝导就打消死意,多数必须接受抗忧郁药物及心理治疗一段时间才能改善。第三则是要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耐心倾听并适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提供协助,但切勿因他犯的过错对他过分苛责或是强化他的死意,如叫他干脆去死了算了。最后要牢记,自杀的预防是随时随刻的,并非在自杀者获救后就可以松一口气,因为如果自杀者的问题仍未解决,心理的冲突未得到处理,环境没有改变,情绪也没有改善的话,则他再度自杀的可能性仍相当大,而且一旦再自杀,通常会选择致死性更高的方式。某知名艺人的自杀身亡也是在获救后,几天内再度上吊自杀而结束生命的,值得作为殷鉴。

作者:马偕纪念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何志仁

自杀是警讯,并非命不好

有些人经常感叹自己的命不好,在觉得无法战胜命运的困境下选择自杀;有些人在选择自杀之后,身边的人只是摇摇头、叹口气,无奈的说:「都是他的命不好!」。自杀真的只是一种无法跳脱的宿命吗?

一位原本积极进取、活泼开朗的年轻女性病患,罹患严重忧郁症,在她的好友自杀之后选择去找算命师,希望可以让自己知道怎么面对现有生活中的困境?

然而算命师却告诉她:「妳的命和妳那个自杀的朋友一样不好」、「她不是自杀的,是有人拉着她跳楼;她还会拉你去,所以妳必须要立即改运!」

这位年轻的女性忧郁症患者在算命师这样的〝指点〞之后,生活反而陷入更多的不安与惊恐…。

幸好透过亲友和上司协助,明了生活以及工作的困境,适当的调整职务,并接受精神医疗的专业诊治并调养建议;经过一个半月大家细心、爱心的照护,病情康复,重拾欢颜。

一般而言,一个正遭遇困顿、感觉诸事不顺,或者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抉择的人比较会去算命,希望藉由掌握更多的未知,来改变现况或做出正确判断。

相对的,许多算命师的目的往往只在于要前去算命的人花钱消灾,不断的提醒「灾难是理所当然、一定会发生的」。

这些话像可怕的一把刀,具有无形的杀人效果;正如前面所提的那位罹患严重忧郁症的年轻女性,在听了算命师的话语之后,不但没有得到迷津指点,她的心思意念反而被「我与我的朋友命相同,共赴黄泉才有伴」的想法给深深禁锢。

事实上,自杀的个案中,九成以上与精神障碍有关,其中又以忧郁症占大多数。造成忧郁症的因素有许多【包括体质、心理、和环境因素】;经过专家对于脑科学的研究指出,忧郁症发生的时候,脑部的内分泌血清素会产生失衡低下的情形。

这种失衡目前已有相当好的药物精服用后获得改善,同时搭配心理辅导治疗,忧郁的症状一定可以减缓进而痊愈,自杀的危机便可化解。

当一个人的生活出现一些困境时,更是要提醒自己切莫掉入「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效应---屋顶漏水便赶快找出漏水的地方进行修补,还可以庆幸尚未下雨,若是一味哀声叹气兼埋怨,真碰到梅雨时节,损失岂不更大!

问题与不幸的发生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对问题的本质没概念,其次是对问题的早期讯号缺乏敏感度,第三就是对问题使用了不恰当的处理方法。

也就是说,只看到表面的问题,而没有细究造成问题的真正原因,或者是在问题出现征兆时不以为意,没有适时处理面对,最后,只好急病乱投医,忘了要对症下药。

身体的器官都会有生病或障碍发生的时候,脑部的内分泌也不例外,尤其忧郁症是如此普遍的「心灵感冒」,很容易被误解,也很容易因为忽略而引发悲剧的产生。在慌乱的情况下寻求算命的指引,更容易让自己陷入宿命的悲情。

其实,只要平时多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培养处理负面情绪的好方法,建立正确的保健概念;察觉自己有明显忧郁、失眠、焦虑情况时,尽速寻求正确的医疗专家诊治,要面对忧郁并不困难。
自杀,并非命不好,更不是无法跳脱的宿命!

作者:杨聪财
财团法人天主教耕莘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
辅仁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助理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