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死而生──若你忽然离世

 wsjmto 2020-01-31

文/林夕之林

【认识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那年盛夏,我22岁,刚刚得到弟弟高考金榜题名的消息,全家人沉浸在喜悦和自豪中。正从天津赶回家过暑假的我,接到了一个爸爸的电话。

“你姑去世了。”

“什么?!”

“你二姑去世了。”

“什么……”

我带着做梦一般地心情赶回家里,亲人们都沉浸在悲痛中,爷爷奶奶并不知情,怕他们年纪大受不了打击。觉得电视剧里别人家的故事,怎么就活生生地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

姑姑死于一场火灾,毫无征兆。

姑姑死后,索赔、告知爷爷奶奶、亲人安慰劝说、入土为安。亲人们该做的都做了,表面上生活正慢慢回复平静,只是每个人心里的伤痛和不解还需要时间来消除。

爸爸不苟言笑,平日里也不擅于表达感情。姑姑安葬后,他说他一静下来,就会想起跟姑姑小时候的日子,他们之间将近40年的兄妹情谊,就这样结束了。

妈妈对两个表弟越发地好了,还时不时地会听到姑姑在门口扯着她利落清脆的嗓音叫她开门。

大姑姑碎碎念小姑姑最后一次见她,她怎么就那么蠢把一朵黄色的头花给她戴上了。

而我则一遍编地回忆跟姑姑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次道别的情形,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下午,姑姑洗了头发,问我要毛巾,走的时候跟我道别。没想到,这一次,竟成了永别。

从那以后,我对意外和疾病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查阅和浏览了大量的资料,想从中找到答案并获得解脱。

我看到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一个货车司机驾驶的一辆货车在高速公路上侧翻起火,司机被困无法脱身,救援又需要时间,司机被活活烧死。

我看到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因闯入汽车盲区而被不知情的司机活活压死。

我看到花季少女患癌而不得不在生命之花开得正绚烂的时候撒手人寰。

我看到幼童因父母短暂外出未关窗户而从高层坠落摔死,母亲悲痛欲绝。

我看到了复旦大学于娟博士于患癌期间写下的癌症日记《此生未完成》,她说:“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她还说:“如果我去了,在上海火化,然后把我的骨灰带回山东,在那片我曾经试图搞能源林的曲阜山坡地里随便找个地方埋了,至少那里有虫鸣鸟叫清溪绿树,不要让我留着上海这种水泥森林里做孤魂野鬼。”

我看到了纪录片《人间事》中人们面对病魔时的无奈、痛苦、对生的眷恋以及最后的坦然和珍惜。

于是,22岁的我开始对意外和疾病以及死亡有了新的认识。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正过得平淡如水偶尔有小烦恼的日子,竟是那么多人所无法企及的。

了解人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疾病会让你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如果你认识到人生可能会有更大的悲苦出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释然;为了增强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你会考虑给自己买份保险,让自己在自由奔跑的时候有一个保护伞;你会珍惜每一天,享受美好的生活。或许还是一样的忙碌,但你会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吃好每一顿饭,抽空去看个电影或者睡前留些时间好好地敷个面膜、泡个脚;你会更加珍惜跟亲人朋友相聚的时刻并学会恬不知耻地表露情感,因为不说,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虽然总有一天会吃完,我们却不会因此而选择不吃巧克力,反而会更加珍惜巧克力的美味。

其实,像我以前一样,有这么大一个宝藏而不自知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觉得自己理所当然会一帆风顺且父母理所当然会健康长寿。他们觉得生命是理所当然,其实生命是不可多得的馈赠。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忌讳死亡的民族,我们喜欢谈论生,而回避死;喜欢报喜而不报忧。

所以,一个青年在他的父亲死后始终不能接受现实,一遍一遍地问道:“他怎么会死?他怎么会死啊?”医生说:“你父亲年纪大了,又心脏不好,他当然会死!”

所以,至亲去世,小辈们会哭号:“您还没享过一天福就走了,我们怎么受得了啊?”

不知道亲人会死、不知道朋友会死,甚至不知道自己会死;所以,不懂得珍惜健康的自己,并有一种自己会永远健康的错觉。

所以,你会为了工作,不顾身体健康频频熬夜;

所以,你会为了攒钱买更大的房子,节衣缩食还银行贷款;

所以,你会为了升职,牺牲陪伴家人以及和朋友的时间;

因为,你相信,以后就会好的。可你把所有的享受和快乐都留到以后,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没有以后。

关于死亡,这么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我们的教育竟然严重缺失,我们的青年也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而习得这样的知识。一直以来,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可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到哪里去。我们对孩子们说“你们是充话费送的。”在亲人离世的时候,我们甚至会遮上孩子的眼睛,不让他们看。

父母们以为自己保护了孩子,却将他们置于更深的困惑以及更无知的状态中。不要忘记,他们是你们引以为傲的孩子,是你们的后代,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从生物进化学的角度来说,他们该是更优于你们,更适应时代的生物。所以,你们可以面对的人类原始本能,他们也可以;你们可以承受的人间悲苦,他们也可以。作为父母,要把这些都交给孩子。作为老师,要把这些都告诉学生。

让他们知道人生的来处与归途,更好地享受人生的过程。

喜欢记得来一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