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代】大白鞋,一个时代的印记

 诗鸟谐趣 2020-07-21

 大白鞋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某种程度上来讲,鞋子是人类大脑进化的一场革命,自从穿上了鞋子,人类不再时时当心处处小心脚会受到伤害,思绪得以放飞,神游五湖四海乃至浩瀚宇宙。

       穿过用桐油做防水处理的木屐,也穿过娘亲用顶箍针纳的千层底布鞋、棉鞋,后来历史进步了,批量生产出一种“模压”的塑料鞋底,农村人买回去只需在鞋底上的预留针孔里缝上鞋面就可以穿了,洗后干得也快。

       上学后,因为模压的鞋底不能适应体育课的需要,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解放鞋,兴奋的心情和今天拥有一双名牌运动鞋的小朋友一样。

       尽管那个时候的政治氛围令人感到恐怖,仍然有人散布外国好的言论,说外国扔掉的皮鞋随便捡回一双都能穿。说得心里好羡慕,希望能拥有一双哪怕是捡旧的皮鞋。

       七十年代,大白鞋的地位毫不逊色牛皮鞋。价格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敢穿这种大白鞋的人,基本属于不走泥泞路的人。那时的农村道路,瓦砾铺就的都少有,清一色的黄土,被拖来机随便碾压成一路的大小坑凹,雨天就成了无数的水潭。晴天骑自行车很好玩,跌宕起伏,像摇窝似的,感觉不到颠簸之苦。下雨就惨了,稍微把持不住,就滑进水坑里,反应快的,脚站在水坑泥泞里,慌张的反而车倒人翻,一身泥浆,狼狈得很。
       大白鞋很难清洗的,农村人一般都不爱穿,只有一些“社会青年”才显摆,一种不务正业的时尚。但穿过两三次就洗得发黄,反而显得陈旧不堪。有一种专门用于维护大白鞋的“大白粉”卖,像白色的饼干,更像裁缝师傅在布料上划线的粉片,在鞋子发黄的部位打磨,磨出的白色粉末用旧牙刷均匀涂抹,就大致如新了,比擦皮鞋麻烦多了。
       农村穷,屋子里没有谁家浇筑过水泥地平,进出的时间长了,粘黏的泥巴渐渐踩踏的光滑圆亮,就像长了一屋子的鸡皮疙瘩,潮湿天气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跤,这也不是农家疏懒,这些疙瘩都要充公的,缴纳生产队的农家肥任务。规定每家都要缴纳多少担“青肥”、粪便等,不够任务的就发动全家铲起家里囤积已久的“鸡皮疙瘩”充数了,当然,分量要打折扣的。
       有句形容词,“矮子矮,一肚子拐”,说某些个人,人虽然矮小貌不惊人,但很心计。当时的生产队里就有这么一家人,爱偷。农村家庭普遍穷得没什么可偷的,就偷集体的,集体也没啥值钱的,无非就是偷些合作社地理的蔬菜,收割时刚割倒的谷穗啥的,别小看了这种老鼠式的偷窃,在当时,可以维持一家人的上顿下顿啊!那个时候已经穷到没有什么物质欲望了,不饿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家人生活水平当生产队里是最好的了,还在砖瓦厂的车子必经之路上日积月累捡回许多砖头瓦块,第一个在屋后的菜园子堆砌了砖头围子的厕所,还第一家在房间里用铺上砖头地板的人。这家人还有个值得一提的故事。女当家人有天在田间地头的树荫下小憩,被一同干活的妇女恶搞,在开线的裤衩里放了几坨黄泥巴,感到十分的羞辱,后来又全村第一个家里购买了缝纫机,什么牌子的不记得了,家里所有的裤子屁股上都加了一块垫布,密密麻麻用缝纫机加层了,还有膝盖上也加了一层,不轻易磨烂了。
       有天晚上,这家进了贼,鸡被盗了。一般家庭的鸡笼就在门口屋檐下的“卧槽”里的,很久以来民风真的淳朴,后来贫穷至极了,鸡成了小偷的主要目标,加上下乡知识青年的泛滥,真个鸡犬不宁的。
       这家人除了鸡被盗,房间里还有一件绿色军大衣被盗,成了生产队里的人热议的话题。热议的不是别的,就是他家房间的用砖铺就的地板。地板是一块块砖铺的,没有沙土填缝,正常走路都能听见砖头之间此起彼伏的响声,房间的主人都睡死啦?对此,房间的主人,穿过大白鞋的青年做出了很高深的解释:小偷一定是穿着大白鞋的人!因为大白鞋鞋底松软弹性好,穿着舒适,只有穿着大白鞋轻轻走在砖块上才会没有声音。
       失主这么解说,一是解除了自己不警觉的嫌疑,其实也洗白了村里人的嫌疑,大家都舒了一口气,但同时也令大家都大白鞋充满了神秘感,大白鞋,来无声,去无踪,要小心点!

雨天穿的木屐

千层底布鞋

“模压”塑料底布鞋

解放鞋

大白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