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屋《奕世宾贤》图片

 忆茶阳风物 2020-02-01

2020-01-22
阅读 71
关注

“奕世宾贤”茶阳城里人俗称“川心祠堂”,它是由绍业堂、锡嘏堂、迩训堂三个祠堂组成的祠堂群,因三个祠堂由一条石门通道相连,故名“穿心祠堂”,又称“川心祠堂”。
该祠堂是茶阳年代久远且规模宏大的祖屋。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据考证,该祠堂是“父子进士”饶相、饶与龄的祖居地,百侯“一腹三翰林”生母饶氏亦出生于此,也是百年老校省立大埔中学首任校长饶光的故居。
“奕世宾贤”,此屋是进士饶与龄第三子,饶墱(字用恒,号于岸)建造。
饶墱自幼聪颖超群,十七岁克邑庠生,二十九岁首拔补禀,于明万历癸未科(三十一岁)广东乡闱中式第六十一名文魁。任山东宁海州知州,三载考债皆优,朝廷赐“清廉宴”,晋阶“奉直大夫”,并诰赠父如其官阶。其后裔人才济济,科甲蝉联。举人、贡生众多,传承了父子进士诗书启后和书香传家之风,殊堪称道。任官者有县丞、州同职、知县和县尹等众多人物。

在学前街西侧原有一座高五米的石门楼,正面阴刻“奕世宾贤”,背面刻“三世大夫第”(石字匾已被盗)。门楼左右各有一米多高的大石鼓,右边竖有五副楣杆石。还有一条宽五米,长百米麻石铺筑的大道。石板道从东到西,与东边相呼应,西边还有石门,上有石匾,正面刻“父子中翰”,后面刻“风宪重望”,至今保留完好。
祠堂大门口左右有一座石雕狮子,堂皇显赫,栩栩如生,但已被盗走。

“父子中翰”是父子进士饶相、饶与龄。
饶相(1512一1591),嘉靖十三年(1534),以礼记中甲午科第四名举人,接着又以书经连捷登乙未科(1535)三甲进士,授中书舍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升任江西按察司副便(正四品),奉敕整饬饶州等处兵备,驻兵饶州。封中宪大夫。
饶与龄(1543一1595),万历元年(1573),以礼记中式,成为广东癸酉科第六十八名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已丑科三甲进士。曾试政都察院,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补为中书舍人。

“父子中翰”是明朝进士林铭球所书
父子中翰石匾刻字是:“江西道御史林铭球为父子中翰賜进士中书饶相賜进士中书饶与龄立“。
林铭球(蓝紫陶),(1586一1654),普宁人。明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三甲一百八十二名进士,官至湖广巡按,位属都察院十二道监察御史之列。

“风宪重望”是明朝大埔知县王演畴所书。
风宪重望石匾字是:“大埔知县王演畴为风宪重望钦差备兵饶南九分巡道江西按察司副使饶相立”。
王演畴,江西彭泽人。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进士,知县事。万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任大埔县知县。

绍业堂
绍:继承;连续,业:事业。
绍业:继承父祖的事业。

锡嘏堂
锡即为賜,嘏则是福、大福。锡嘏,则是賜予大福德的意思。
出处:《诗.小雅.宾之初筵》:“锡迩纯嘏,子孙其湛”。

迩训堂
迩:近,浅的意思,训:引申用成文规范或先例进行说教、教导。迩训,大意是用浅显易懂的规范进行教导后代。
出处:《诗.小雅.小旻》“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

迩训堂,百候“一腹三翰林”生母饶氏出生地。
饶氏(1675一1738),茶阳城人,饶相后裔孙。
百侯杨之徐(1659一1731),元配吴氏(1659一1691)逝世后继娶饶氏,生三子二女,子缵绪、黼时、演时先后中进士,入翰林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