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隶书,应该从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哪个碑文开始练习呢?学习的顺序如何安排?

 寻梦向天歌 2020-02-02

我首推《曹全碑》

初学隶书以掌握正确的笔法为主,虽然隶书的笔法源于篆,相对于楷、行草书体,笔法较简单,但对笔力的要求非常高。养成正确的笔法,是隶书笔力和点画圆厚的基本保证。而《曹全碑》的笔法非常规矩,可以说是笔笔中锋,而笔力圆厚,笔势舒展,这些特点其实是非常适合隶书初学者掌握的。

《乙瑛碑》相对于《曹全碑》,增加了笔法的动势,虽然具有隶书的妍美姿态,但在笔法的掌控方面增加了难度,有一定的笔力基础,再学《乙瑛碑》更容易掌握。

而《张迁碑》与《礼器碑》,可以说是隶书中两种风格的极致,如果说前者有“短”、“平”、“快”、“稳”、“准”、“狠”之特点,那后者就是以“长”、“奇”、“峻”、“爽”、“率”、“变”著称。这两种风格,其实对初学隶书者而言,在笔法把握上都是有相当难度的。

如果说要给学隶书排一个循序,我的体会是这样的:首先学《曹全碑》、乙瑛碑》,再学《礼器碑》、《张迁碑》。有朋友说,我就喜欢《张迁碑》、《礼器碑》的风格,一上来就学它们不可以吗?不是不可以,但我要说,其实作为初学者喜欢《张迁碑》、《礼器碑》,也许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此碑风格,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形质的理解,如果没有一定的笔力基础,往往只能学些皮毛,很难掌握到碑的精髓。例如《张迁碑》的笔法具有势短气足的特点,没有一、二十年的功夫是很难实现的。已故书法大家翁闿运先生精通笔法,他就明确教导后辈,“短”比“长”更难,这里的“短”就是指类似于《张迁碑》的笔法特点;而《礼器碑》相反,是笔力、笔势“长”的代表,这种长又融入了“草法”,而且笔法更加细腻,更具变化,故不比《张迁碑》的难度小。

故初学隶书,应当从最适合基本笔法练习的、具有中规中矩和平稳度较好的《曹全碑》入手为宜。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微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