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茶香飘万里 2020-02-02

烽烟远去,雄关犹在。今天我们继续看看曾经狼烟四起、金戈铁马的长城古关口。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长城关隘图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紫荆关

7、紫荆关

关城位置: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

关城介绍: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汉代时为土石夯筑,东汉时称为五阮关,宋代时称为金陂关,后历经各代扩修,到明代洪武初年,关城用条石和城砖砌面封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后,大修北平附近长城防务,紫荆关也扩修关城。明朝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扩建关城,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畿辅通志》称:“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

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河宽坡陡;城南是黄土岭,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山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被列为是“太行八径”的第七径,称为“蒲阴径”,天下九塞之第四塞。它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居庸、倒马合称“内三关”。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紫荆关

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

紫荆关主城有4门,以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北门有“紫荆关”、“河山带砺”,南门有“紫塞荆城”匾额,皆明万历年书刻。关城东西南三侧外有墙,北墙下临拒马河,依山面水,地势险要,为军事要地。

重要战役: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出紫荆关打击入侵的乌桓、蒙古成吉思汗攻下紫荆关大败金兵、明代抗击瓦刺入侵、抗战时期八路军在紫荆关附近的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阿部中将及其部下九百余人、抗战时期可歌可泣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也发生在雄峙千古的紫荆关,历史上紫荆关经历大小战争130多次。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8、倒马关

关城位置:位于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

关城介绍:

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自古以来,倒马关就为战略要冲。《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六年曾调集州郡5万人修建灵丘道。灵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

倒马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

据记载原倒马关分上城和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存倒马关城建于明景泰三年,后来明成化元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关城全长约2.5公里,城池占地约7万平方米,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关城为条石和自然石加青砖筑成,东西二门上有城楼,外以沟壕环绕,南面依山,北临唐河,城垣上列敌楼台7座。关城有东、西、北三个城门,东门称“居仁”,西门称“由羲”,北门称“宣威”。东西门外各设瓮城,东瓮城设有南北二门。西瓮城仅设南门一座,出南门往西约百米处唐河岸边设水关战台楼一座,楼下设有关门,是由下城通往上城的惟一通道。

重要战役:

两汉时期防范匈奴、明朝时期防范瓦刺入侵、北宋杨家将杨延昭在此镇守抗辽20多年威镇三关。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9、飞狐口

关城位置: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乡北口村南

关城介绍:

飞狐口位于太行山脉的最东端,是太行山、燕山和恒山山脉的交接点,军事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成为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

飞狐口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初,之所以叫做飞狐口,据《辽史》的“地理志”记载说:“相传有狐于岭,食五粒松子,成飞狐,故此处名飞狐口”。飞狐口是历史上名闻遐迩的古战场。古籍上称飞狐口“襟带桑乾,表里紫荆”,“撮乎云谷之间,吭背京鼎,号锁钥重地”。

平均海拔在1500到2500米之间,山的北坡,紧挨着开阔的蔚县壶流河盆地,山的南坡则是乱石横卧,浊流湍急的涞源县拒马河上游河谷。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飞狐口最宽处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处只有二米到三米,仅可一车通过,它的制高点是小岭鞍。几千年来,飞狐口一直是华北大平原与山西高原、蒙古太原的要隘,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孔道,出了这条大山峪,北面可以东去辽东,西去甘绥,北上太原,越过沙漠大碛,直达蒙古和贝加尔湖,南面可以东下江浙,南去中州湘楚,西赴陕川。飞狐口的直正山口,就是现在的北口。出北口,便是壶流河盆地,山势转平,无险可据。所以,历朝历代都在北口设置管理关卡。

明代因飞狐口是太行山北部诸州的咽喉,物资转运全耍汇集于此,对这里的防御极为重视,有“紫荆、倒马两关,恃飞狐为外险”之说。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重要战役:

最早有记载的一次战争是春秋末期赵襄子征服古代国之战、

刘邦被项羽争霸时在此北距飞狐口,南守白马之津、

东汉光武帝刘秀东征冀州控制了飞狐口并派大将杜茂、王霸正式领兵治理飞狐口、

北魏太和六年,尔朱荣派北部柔然兵东出飞狐口,袭击葛荣起义军、

唐武后执政年间突厥入犯,曾占据飞狐口,尔后攻占河北定县、

唐天复二年,军阀朱温命部将王处直领兵从易县和定县越过飞狐口,打击太原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五代朱梁乾化二年,晋王李存勖派大将周德威从太原北上东出飞狐进攻幽州、

北宋雍熙三年,辽军在飞狐口大败宋将贺令图与潘美,山西浑源、应县、朔县等地为辽军所占、

明代因飞狐口是太行山北部诸州的咽喉,物资转运全耍汇集于此,对这里的防御极为重视,有“紫荆、倒马两关,恃飞狐为外险”之说。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10、平型关

关城位置: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位于大同市灵丘县同忻州市繁峙县的分界线平型岭上

关城介绍:

平型关地形北有恒山、南有五台山,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历史上就是镇边戍守之地。

明朝正德六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在山岭上修建关城,是内长城的一个峻岭雄关口。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平型岭之口,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新修的平型关

重要战役:

明军在平型关打击入侵的蒙古鞑靼部军队、

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此伏击日军,取得闻名天下的平型关大捷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11、雁门关

关城位置:位于山西北部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

关城介绍:

恒山沿代县北境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峰峦叠嶂、山崖陡峭的勾注山脊。

雁门关往东是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往西是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往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原汉民族北出和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之咽喉要津,战时为军防戍守之关卡,平日为商家营输之必经,行人往来之通衢。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源自《吕氏春秋》。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都在山西省境内。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雁门关有东、西、北三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东城门外为李牧祠,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西门外有关帝庙。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雁门关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陉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雁门关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历代兵家征战之地。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重要战役:

战国时期的赵国武灵王置雁门郡派名将李牧领兵戍守抗击匈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

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南逾雁门关攻击晋阳

汉武帝派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出雁门关多次大败匈奴、

汉武帝时期李广在代郡、雁门、云中时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

唐朝名将薛仁贵驻守雁门抗击突厥入侵、

北宋杨家将就是在雁门关抗击契丹入侵、

抗战时期,八路军在雁门关打击日军取得雁门关大捷等

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篇幅较长,明日见第三篇。

谢谢拜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