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护人员分级防护原则及措施详细笔记

 txw40 2020-02-03

— 转载应经“ICU护理之家”同意 —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 认真执行手卫生。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 严格执行手卫生。

  5. 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6.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75%酒精等)揉搓1-3min

适用于进入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 进入隔离病房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穿鞋套、戴手套。

  4. 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 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或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 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7.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

适用于为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感染性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

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

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1. 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4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用。

  4. 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5.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所谓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这一定义有几层含义:

  1. 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死亡后或转移后可以不存在),传染源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2. 传染源播散或可能播散了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环境中能存活一段时间并可通过某些方式向周围进一步播散。

  3. 播散的病原体具有使易感者感染的可能。

常常以病家(或包括病家周围)为单位,有时也以病人居留过的场所如宾馆、医院的病房、飞机、轮船、车辆作为疫点。疫点范围的划定应由流行病学医师根据有关指征确定。

疫区是根据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来划定。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相毗邻村、一个镇或毗邻镇,在县城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条街道为范围划定疫区。疫区由疫区所在县卫生局提出申请,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发布。

  • 医用口罩或微粒呼吸器(N-95/FFP2)

  • 手套

  • 一次性长袖防护服

  • 眼睛防护:护目镜,面罩

  • 鞋套

  • 帽子

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是为了保护卫生保健人员免受可能来自如下方面的微生物感染:

  • 污染的手、眼睛和衣服

  • 对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感染

  • 个人防护用具可以减少而不是完全消除感染的可能

  • 个人防护用具只有在使用正确时才有效

  • 个人防护用具不能取代洗手等基本卫生措施

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被污染物;接触粘膜或不完整皮肤时要戴手套

隔离服:要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进行操作或照顾病人要穿隔离服

口罩、护目镜及面罩:在照顾病人活动中可能产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喷溅时配戴

接触预防–隔离服、鞋套和手套在接触病人及医疗环境时要使用(例如医疗设备,环境表面),某些情况下在进入病房环境要使用

  • 液滴飞溅预防–距病人3英尺内要戴手术口罩

  • 通过空气传染的隔离–微粒呼吸器

  • 任何进入隔离病房者:所有医务人员、放射科医生、体检医生、处理标本的实验室人员、所有协助人员、家庭成员和探视者

  • 进入疫区所有人员

ICU护理之家护理读书汇 护理阅读,尽在护理读书汇! 小程序


  • 预防:吸入感染性颗粒(<5mm);面部受污染,包括鼻子和嘴

  • 仅穿戴N-95/FFP2口罩:无需另外的呼吸道保护措施

  • 一旦戴上口罩,不要触碰口罩的外侧

  • 型号大小应合适,保证密封性

  • 与其它医疗废弃物一同处理

N-95/FFP2口罩的使用指南

  1. 取出口罩,找出鼻梁片位置,带子悬挂在手下侧

  2. 口罩下缘夹住下巴,鼻梁片位置向上

  3. 把上面带子拉至脑后,固定在头部上侧;将下面带子拉至脑后固定在耳部下方

  4. 用双手调整鼻梁片,使之张力适宜服帖于鼻梁上,保证脸部密合

  5. 用双手掌杯型覆盖在口罩上,进行密封测试

正向密封检查:

用力呼气,口罩内出现正压。如果发现漏气,应调整口罩位置或张力,再重新测试密封性。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保证密封性。

负向密封检查:

深吸气。如果没漏,产生的负压会使口罩紧贴脸部。如果有漏缝,空气会进入口罩,使得负压消失。

  • 将护目镜用架子或用头带固定遮住眼睛

  • 将面罩遮住面部,并用带子固定在眉毛上方

  • 调节到合适位置

  • 最后戴手套

  • 选择合适类型及大小

  • 戴上手套

  • 将手套拉到袖口上方

如何安全使用

  • 将戴手套的手远离面部

  • 切忌接触或调节其他PPE

  • 手套一旦破裂立即摘掉,戴新手套之前应洗手

  • 限制污染手套能够接触的表面和物品

  1. 戴帽子

  2. 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3. 穿防护服

  4. 戴上防护眼镜

  5. 穿上鞋套或胶鞋

  6. 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穿鞋套或胶鞋,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污染区域(外部前方)

该PPE区域已经或有可能已经接触到身体部位,相应物品或环境表面,这些区域会有感染性微生物存在

清洁区域

  • 内部、外后部、系在头上和后部的带子

  • 该PPE区域不大可能接触感染性微生物

  1. 在门道,在离开病房之前或者在前厅(至少离病人一米处)

  2. 出房间后且在房门关掉之后摘掉呼吸器

  1. 用戴手套的手握住护目镜或面罩的架子

  2. 从面部摘掉

  3. 放入指定容器以被回收或处理

  1. 解开带子

  2. 从颈部到肩部慢慢将隔离服褪下

  3. 将污染面翻转朝里

  4. 叠成一团

  5. 丢弃

  1. 将底部松紧带从头部上方拉起

  2. 再将上部松紧带拉下

  3. 丢弃

  1. 抓紧靠手腕的外部边缘

  2. 慢慢将手套褪下最后里面朝外

  3. 用另外一只戴手套的手拿着

  4. 将不戴手套的手指从腕部伸进另外一只手套

  5. 将手套从里面褪下,从而将两只手套套在一起

  6. 丢弃

  1. 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2. 解防护服

  3. 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4. 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5. 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6. 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7.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8. 洗手、消毒。

  1. 摘下防护镜

  2. 解防护服

  3. 摘掉手套

  4. 脱掉防护服

  5. 脱鞋套或胶鞋

  6. 摘口罩

  7. 摘帽子

  8. 洗手、消毒

  1. 脱掉PPE后立即洗手。如果在脱掉PPE过程中发现手被污染,要先洗手再继续脱PPE

  2. 用肥皂和水洗手或用酒精擦手剂

洗手指征

  1. 接触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

  2.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 处理清洁或无菌物物品前;

  4.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5.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6. 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7. 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1. 打湿手和手腕擦肥皂

  2. 右手手掌在左手之上,左手在右手之上

  3. 手掌对手掌,包括手指间,相互清洗

  4. 手指背面对另只手手指交替清洗

  5. 左手攥紧右手拇指转动搓擦,并两手交替进行

  6. 将右手指尖在左手中正向和反向转圈搓擦,并两手交替

在洗手后彻底烘干是重要的,因为:

  • 湿手会沾微生物

  • 湿手可能扩散传染性微生物

  • 湿手可能孳生传染性微生物

  • 这样还有助于防止皮肤损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