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定市场极端调整(上证为例) 1、汇率:节后人民币离岸汇率最新6.9964,考虑到疫情,有保7的可能。假设前期汇率和上证股指同涨跌关系维持,汇率7预期下,隐含上证已经超跌1.24%。 光大证券:目前估值(上证2976)指隐含经济增速降至5.3%。中泰证券:当前市场PE估值27,底部区域,最悲观的2018年底,估值也有24倍。 我:假设市场预期汇率升到去年8月底高点7.1959,隐含上证还需跌-6%。 2、A50。假设前期A50和上证股指同涨跌关系维持,最新A50收盘价,隐含上证还需跌-6%。 3、根据中泰证券的问卷调查,上证最大的影响-5%到-10%,实际调整会更小。 4、极端调整界定:上证跌幅6%以上。 二、极端调整,如何应对:逆势布局,逢低增仓 1、价值投资者:资金期限中长期,持股优质资产,整体可以不动如山。价投者仓位多数比较高,如果还有头寸,超跌6%以上,建议加仓。如果市场上涨,建议持仓。 2、趋势投资者:考虑市场前期已经下跌,盲目跟从短期趋势容易犯错。建议考虑逆势思路:6%以内下跌,不操作。如果跌幅超过6%,加仓。同时观察盘面,动态作策略调整。 3、类T+0:在持仓不变情况下,可以高卖低买。超跌里买入,盈利中减持,同时保持仓位不变。但这个策略也不建议轻易适用,除非你对判断持仓股的股价波动率有很好的判断。 4、融资盘:如果没有极短时间内的清盘风险,慎重选择超跌卖出。 5、期权对冲?我NO。对冲与我无关,要做也要赶早。网页链接 三、季报和疫情的加减仓窗口 疫情期间,业务受限,订单对业绩的影响会滞后,预计更多会反应到中报。一季报公布,对持仓股也会有影响。根据过往经验,如果季报不好,在预告前1-2周,也就是约三月中旬持仓股见顶(当然,如果季报超预期,继续上涨概率加大) 两会:3月日开启。 客观地说,最近的疫情控制政策是越来越给力的。钟南山今日也表示,疫情上升但不会产生全国性爆发,未来10天至两周或现高峰。 证监会最新发布也提到,对于节后开市后A股可能出现的异动,有关部门将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出台和研究对冲工具,缓解市场恐慌情绪。 最黑夜来临前,加仓成本最低。 综上,近期加仓的窗口:春节后开盘调整对应的2月上中旬。 如果要考虑卖出,市场上涨期间如2月下旬-3月中旬,分批比如3次卖出想要减轻的仓位。 四、后期政策和行业布局 (1)政策:关注后续稳增长货币和财政政策,政策出台时间、布局力度。 政策已经开启的,央行明日投放1.2万亿流动性,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证监会底线思维等。 (2)行业布局 高端白酒:春节前销售多确认,3-5月本身淡季,影响有限。 基建和新基建:水泥、TMT、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金融地产优质资产:比如招商、万科、平安 其他消费和医疗:有些跌的够多了。疫情的冲击,只是阶段。不排除稳消费政策出台,即便从行业自身恢复看,消费的中长期大价值也终将凸显。 警惕的: 疫情炒作:有些医药概念股,1-2个月加码产能,但疫情控制后,消费者和经销商手里的都是库存,需求变差去库存需要时间,这里还没有考虑部分企业捐赠影响。“非典”时,鲁抗医药在2003年4月21日(前一个月涨幅就31%),之后开启了两年多的下跌,跌幅超过72%。 五、一句话总结 逆向思维,心中有数,不惧恐慌,提前做好策略,沉着应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