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语丝0203】治国治军说《三略》

 dtmz 2020-02-03

中条山客

如果说传统兵法可以简单划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的话,那么,黄石公的《三略》就是属于高级的、专门研究战略问题的专著。它大致上分为三个部分:

上略:建立秩序,设置奖罚,辨识奸雄,识人善任,揭示成败之理;中略:区分人的德行高低,能力大小,明察权变,随机应变;下略陈述道德与法在治国的作用,考察国家安危,说明害贤近佞的罪过。所以讲,不论你将领兵打仗,或者治国理政,或者治理一个地方,都需要认真阅读《三略》(参阅陈敏昭《统军治国有方略

——黄石公《三略》欣赏》)。不过,这部奇书最具传奇色彩,我将从三个方面简述。

1、作者黄石公极俱神话传说

先说作者。黄石公,传说是秦末汉初人,西汉留侯张良在下邳的桥上偶遇的老师(老先生为了考验张良的诚心、耐性和人品,三次将鞋抛到桥下,一次次让张良捡回来)。在获得黄石公的认可后,将这部兵法传授给他。然而是否真有其人?其祖籍何处?居住地又在哪里?如果是个隐者,又隐居在哪里呢?人们只知道其号曰“圯上老人”,最初仅仅在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中一笔带过,除此之外,史书中再无记载。当然,作为一部非常重要的统军治国宝典,持有者也可能秘不示人,不愿将其公之于众。这使得作者成谜。

2、《三略》的形成也富有戏剧性

再说书《三略》。成书于东汉和帝时期(大约公元初)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汉兴,张良、韩信序次(整理)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至于孝成(汉成帝)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可见在班固、班昭所处的东汉中叶根据这些写成的《汉书·艺文志·兵家》,其中并无《三略》一书。直到东汉末建安年间,陈琳(?一217年)在《武军赋》中开始提到“三略六韬之术”。魏明帝时,李康在《运命论》中始有“张良受黄石公之符,诵《三略》”之说。《北史》中记载,东晋末年(公元400—417年)开始有人注释《黄石公三略》,并流行于世。《隋书·经籍志》中著录有《黄石公三略》三卷,题“下邳神人”(是否圯上老人?)撰。如果这些记载是确切的,那么,《三略》的成书时间大约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

3、托名之作

通读全文,我们能够发现,《三略》一书应该是托名之作,作者博采了儒、法、墨、道等众家的仁、义、礼、权、术、势、尚贤、重柔等学说而形成的讲战略、讲策略的书籍,分上略、中略、下略三个部分,共三千八百余字。与前代兵书不同,它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尤其侧重阐述政略,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形成也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手,经过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深入加工,无论其策略还是文采,都有比较大的可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的精彩体现。这种古代就博采众长的书籍,对阅读者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略》的内容,上略:建立秩序,设置奖罚,辨识奸雄,识人善任,揭示成败之理;中略:区分人的德行高低,能力大小,明察权变,随机应变;下略陈述道德与法在治国治军的作用,考察国家安危,说明害贤近佞的罪过。所以,君主通晓上略,就可以任用贤士、制服敌人;君主深通中略,便可以驾御将帅,统领兵众;人臣深通中略,就可以成就功业,保全身家;君主深通下略,就可以明辨兴衰的根源,熟知治国的纲纪了。

如果能够认真阅读、理解领会、融汇贯通上中下三略,那么,治国治军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上阳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