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种出好苗,好苗出好鱼!苗期的成活率和营养强化研究一直是水产养殖的一大瓶颈,如何从日粮角度改善和优化育苗期效率,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the Fish Site翻译:小酋长编校:刀客特金 在育苗早期给予正确的日粮可带给鱼类更长期的益处,INVE(比利时英伟集团)的FRY 2.0计划中的两篇文章给出了解释。 海鲈(Seabass)和海鲷(sea bream)养殖构成了地中海地区水产养殖的基础。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两种鱼苗的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目前占地中海地区鱼苗产量的90%以上。虽然已有成熟的标粗流程和转料机制,但其仍有改进的空间。开发更有效的育苗方案,既可优化活饵的使用,提高鱼苗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又可降低运营成本。此外,育苗流程也可人为操纵来主观地调节未来鱼类的茁壮度和生长反应。通过下面的报道可以看出,即使是在鱼类孵化和标粗上的最小的突破也可以优化养成期间的表现,也是鱼苗生产的最终目标。 育苗流程 使用特定的产品来平衡活饵的营养性和水体微生物特性,可保障鱼苗的优异表现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抗应激能力。用海鲷苗做的一项对比实验,实验组采用优化的育苗流程来培育,该流程包括最新开发的强化轮虫和卤虫、活饵料调节剂、益生菌和优化饲料等方案,并用传统的海鲷育苗流程作对照组。尽管两组鱼苗在转料后期的存活率相似,但采用优化方案获得的生物量提高更显著(图1)。 图1 这些发现清楚地说明,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育苗评价标准,比如转料后的存活率,才能真正理解改良的育苗方案的长远影响。总体而言,通过优化的鱼苗饲养方案,可以显著提高鱼苗的生长、抗逆性和鱼苗质量。 通过活饵料提高免疫系统 数十年来,增强剂一直当做一种补充活饵营养的工具使用,如轮虫和卤虫。如上文所示,现代育苗场不再仅仅专注于使用增强剂产品来调整活饲料的营养成分,还依赖于最先进的微生物管理流程,将鱼苗的质量和性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生长早期特有的成分是保证鱼苗质量的关键。在生长早期,加强耐久力可以积极地改善后续生长阶段的生理和免疫,从而使孵化之后仍保持高效表现。这点已经在用轮虫作为营养强化来提高鱼苗免疫系统的科学试验中得到了验证。虽然食过轮虫和强化轮虫的海鲷苗的存活率和生长情况相近。然而,在转料后,补充了特定成分的轮虫的鱼苗的几种免疫调节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没有肠道组织损伤或局部炎症的迹象(图2)。 这些特征表明,提供这种优化饮食的样本能更好地应对应激、病原和疾病。在孵化后33天(dph)的盐度压力测试中,与喂食标准轮虫的鲷鱼相比,喂食优化轮虫的鲷鱼的累积压力指数(CSI)有显著下降;标准饮食组的测量值为124个CSI,而优化饮食组只有19个CSI。 总之,这些结果显示通过微调饲养方案和营养策略来增强海鲷鱼苗免疫反应的潜力刚刚才被揭开一角。 图2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早期鱼类饲养方式和饲料质量会极大影响后期的表现。不仅要将先进的育苗饲养技术与基因改良相结合,而且还必须密切注意标粗阶段。事实上,对海鲷来说,在标粗阶段所经历的饲养条件对其后期在网箱生长期间的表现是决定性的。 如果育苗方式不当,就无法培育健康优质的鱼苗。其中饲料配方是最重要的,可确保鱼苗能以稳定、健康和大小一致的方式生长,而不是单纯地快速生长。只有在从孵化到标粗、育苗和生长的每一个生产阶段都采用最优的饲料配方,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配方师往往错误地认为鱼在早期的营养需求与成长期相似,而实际上标粗期是鱼苗和成长期之间的重要一步!这种误解在海鱼孵化场中始终存在,也往往是导致鱼苗表现不佳的原因。 的确,如果让鱼苗多标粗5天能够能让鱼的生长周期减少50天的话,那确实很划得来。这在一项科学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在试验中,使用不同的育苗饲料,在孵化60天之前进行相同的育苗程序的海鲷在笼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长发育性能(图3)。 在孵化后60至120天的这几周内提供的标粗饲料极大地影响了鱼达到上市规格的时间。事实上,使用优质的饲料,可以比使用标准饲料的海鲷提前40天上市。在标粗阶段保证最佳饮食的供应后,养鱼户可以选择提前收获或在标准时间点收获,但体重会增加30%。这一体重增加意味着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了约20%,每生产一吨鱼可节省高达1000欧元的净成本。因此,管理好育苗期至关重要,要确保育苗期间的策略连续且稳定,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满足鱼的各种需求。 图3 小编语: 国内的苗种市场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如何改进和提升苗种质量是水产人一直在追求的。文章中的观点或许可以提供一条指导思路。在养殖技术日臻完善的今天,养殖的技术中心逐渐上移,向种和苗聚集,相信很快国内也会出现优秀的育苗饲料企业出现。黑匣子将持续跟踪报道! |
|
来自: 老倪27pavyl79b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