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祝卓宏:心理急救与平常做的咨询治疗是不一样的

 乐康居 2020-02-03

心理急救?首先我们要知道心理急救,它跟我们平常做的咨询治疗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帮助,处在灾难也好、或者是疫情中也好,这样的人群进行心理帮助,帮助大家能够从心理失衡的状态恢复平衡,能够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或者能够使情绪稳定

所以心理急救它是一种主动的干预,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干预,不像是咨询和治疗一定是来访者求助,而心理急救或者心理干预有时候是我们主动的访谈

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当时就提出一个概念就是走访。其实灾后心理援助走访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这一次我们没办法走访,只能是电话访谈。所以对于未来住院患者,可能还是需要能够有电话的访谈,主动的访谈、询问,就像查房一样主动的巡查。当然了也会有不少打电话寻求帮助的患者或者是疑似患者、或者是怀疑自己得了肺炎的患者、或者是处在紧张焦虑的人员他们打电话,这时候我们也不是在像咨询和治疗那样,因为我们干预的目标不一样,这时候的目标是为了稳定情绪,是为了恢复他内心的安全感,身心的稳定感,不是向我们咨询和治疗的时候,为了消除或者解决问题,为了完善人格等等,而且问题主要是聚焦在肺炎上面,它是明确的诱因、有明确的应激因素、应激反应,这和我们在咨询中又不一样,咨询中大部分都是关系层面上的问题、人际关系层面的问题、沟通的问题、或者是某些行为习惯的问题,所以在做心理急救或者心理援助的时候,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能够只像我们平常的咨询和质量的目标,否则的话就偏了。

另外心理急救的次数、时间它是相对灵活的,它往往不是像咨询和治疗有计划的、持续多长时间多少次,每次多少时间,这可能是一种相对灵活的,可长可短,根据情况来进行干预,可能大部分都是单次咨询,单次的应答。另外就是我们的求助对象,他们的问题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大部分都是在急性应激状态下产生的身心反应。所以这时候我们主要针对这些要做一些准备,特别是未来你想做这方面的工作,就要做一些什么准备,至少要了解应激反应、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应激障碍这些内容,包括他的身心反应有哪些特点?以及在紧张、焦虑、恐惧状态下,我们用哪些技术来稳定他们的情绪,稳定他们的身心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