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推荐】李艳《从经方论治心理睡眠障碍》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20-02-03

                            第20200203期

从经方论治心理睡眠障碍

《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作者/李艳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

  屈指算来,自从步入大学开始至今,学习中医整17年,真正领悟中医是在恩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名中医,经方大家黄煌教授的指点下,尝到了中医的甜头。在整整一年中,我切实体会到了仲景经方简、便、验、廉治疗心理睡眠障碍的成就感,现将恩师临床灵活运用经方的理念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验总结如下。
方、病、人结合运用经方。恩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其难得的悟性、灵性和理性,将常用经方总结为桂枝类、柴胡类、半夏类、附子类、大黄类、黄芪类、黄连类、干姜类、以及石膏类等十大类方,并将比较客观的用药指征,直接冠名如“桂枝证”、“半夏体质”、“黄连舌”等。临床尤其注重药证与方证,临床应用快捷,使经方的应用更容易入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提高,以及人们工作压力日益加大,心理睡眠障碍发病率迅猛升高。心理障碍与睡眠障碍共病极高,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倒班综合症、发作性睡病、心理生理性失眠、强迫症等均有明显症状交叉,仲景原文多次使用“不瞑”、“躁”、“烦”、“惊”、“悸”等描述此类疾病。结合恩师“方、病、人”方证理论,临床调治此类疾病,通过调整体质从而改善症状,甚至霍然而愈,突破既往单纯安神镇静的思路,拓展调治方法,临床疗效迅速而稳定。本专科目前常用方剂为桂枝类、柴胡类、半夏类、附子类、黄连类以及干姜类,临床疗效颇验,希望与大家分享。
  桂枝类。此类患者失眠特点:早醒,易惊,夜间汗出,多梦,容易感冒;伴发症状特点为:发热或者自觉发热,容易出汗,甚至自汗,手足尤甚,恶风、对冷热敏感、腹部容易上冲感或者波动感、动悸、易惊、烘热。
体质特点:性格敏感,多疑,内向,面色暗淡,或者苍白,面部斑点,皮肤湿润,舌色淡暗或有瘀斑,女性多数弱不禁风。常用方剂桂枝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症、焦虑症、荨麻疹)、桂枝加附子汤(畏寒、冷汗,抑郁症、痛经、盆腔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多汗、恶梦、惊恐不安、腹部悸动,夜惊、心理生理性失眠、倒班综合症、周期性腿动、汗出异常)、当归四逆汤(手足欠温甚至过肘、手足冷汗出、腹痛、痛经、月经失调、不孕、胃肠神经官能症)、温经汤(更年期综合症、多汗、冷热欠调、情绪波动、潮热、口燥,月经过多,经期烦躁、经期性精神障碍)、苓桂术甘汤(眩晕、背冷、动悸、梅尼尔氏综合症、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桂枝茯苓丸(舌面瘀点、月经推迟、面部瘀斑、尤其情绪烦躁,精神分裂症,子宫肌瘤,原发性失眠,慢性应激反应)。
柴胡类。此类患者情绪烦躁、低落,口苦,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伴发症状特点为变化大,食欲不振,心悸,胸闷,大便干燥。
体质特点:面色暗黄、缺乏光泽、皮肤干燥、善喜悲,对外界事 物敏感,女性多乳房胸胁经常胀痛。常用方剂小柴胡汤(急性应激反应,神经性厌食症,慢性胃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行为紊乱、严重抑郁、躁扰不宁、幻听、冲动伤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双向情感障碍,睡眠时间紊乱,儿童多动症,夜行症)、四逆散(烦躁甚、胸胁腹痛,乳腺增生,慢性肠炎)、逍遥散(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抑郁症)。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睡眠障碍及精神心理异常的疾病初诊均可考虑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尤其是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难以辨别寒热虚实的精神心理障碍,几乎用本方都可以取到不同程度的效果,服用方法可以每日2剂,生姜剂量每剂1两以上,对减服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以及失眠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半夏类。精神心理异常无论寒热多与痰扰有关。此类患者精神常常低落、烦躁不安、幻觉、伴发症状常见肢体麻木、胆小、易惊、头晕、痰多、胸闷、咽喉不适、食欲下降,恶心、欲呕、便溏、病程长。常用方剂温胆汤(恶心、呕吐、惊悸、胆小、多梦,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急性发作,抑郁症,分裂样人格障碍)、黄连温胆汤(口苦甚、心下痞)、半夏厚朴汤(+咽部异物感、咽炎、胸闷气滞、梅核气、神经症)、半夏泻心汤(+食欲不振、心下痞胀、烦躁、冷热食均不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食管返流)、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多梦、高血压性失眠、发作性睡病。
  附子类,睡眠特征为睡眠难续,睡眠期间畏寒肢冷,冷汗出,周身肌肉疼痛,夜尿频,腰冷痛,主要伴发症状为冷甚。体质特点:形体偏胖、皮肤色晦暗、浮肿貌、倦怠、口唇青紫感、平素喜多着衣衫、大便时溏时干,常用方剂四逆汤(抑郁症,焦虑症,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真武汤(腰膝冷痛、眩晕、心悸、身体困重、面目浮肿、慢性肾炎、电解质紊乱、精神病药物性肥胖、抑郁药物性肥胖)、附子泻心汤(烦躁、大便欠通、舌苔黄腻、恶寒、肢体清冷)。本类方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病人经常有服药1~3天内出现短暂的发热,或者咽喉肿痛,甚至失眠程度加重,但是在继续服用的过程中,大多数病人睡眠奇迹般突然好转,想必是正气增强,正邪相争剧烈而邪去正复之故。嘱患者切勿随意自行服用感冒药、消炎药以及解热镇痛药,否则丧失恢复的良机。
  其他方剂如黄连阿胶汤(口苦、腰膝酸冷、出血感)、乌梅丸(反复发作、寒热并见)、酸枣仁汤(口干、烦躁、眠差)、甘麦大枣汤(症状变化多端、失眠缠绵难愈)、补中益气汤(疲乏无力、面色黄暗、血色不足、心悸眩晕)、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易感冒、鼻炎、咽炎、鼻流清涕)等均为常用睡眠专科方剂。
  经方治疗心理睡眠障碍其余体会。药物服法:早晚方,晨起兴奋类方剂,夜晚镇静类方剂;晨起调整体质类方剂,夜晚镇静类方剂;重症疾病类如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每日可倍服剂量,中病即止。广东患者习惯煲凉汤,饮苦寒凉茶,病情多虚实错杂,况且尤其对于长期精神心理异常患者,有些长期服用西药,或者遍服多种中药复方,体质在原有基础上可能更有偏颇,寒热错杂为多,情绪变化明显,甚至更加敏感,焦虑抑郁同见,对症状敏感,临床调治此类病人最好寒热并用,切勿一味去火或者一味温补,更无需一味安神。焦虑、抑郁、失眠通常是症状群中的一部分,所以对于方证的整体判断准确是取效的前提。
精神心理睡眠障碍多与生活压力、体质类型、性格特征、生活事件等有关。在结合运用经方的基础上,采用调整体质、心理疏导、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家庭关系都对病情的稳定和减少复发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临床切不可过于迷信药物疗效,病人的病情反复多与上述原因无法解除有关,还需对病人多加了解,言语谦和而坚定,解释得当。往往疗效更加迅速。
有人经常问及为何临床不按传统辨证,老师对经方的辨证理解主要是辨证据、辨症状群。众多医家非常希望找到理解中医临床的线索,有些难免陷于臆测,难免理想主义,大家都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我们的标准就是疗效,疗效就是硬道理。仲景临床药物随症状的改变,加减极其谨慎,甚至服法,煎煮方法均是详细备至,可见辨证可能只是了解方、药、人联合作用众多侧面的部分侧面。
《伤寒杂病论》实为一本质朴的临床书,这也是质朴的辨证。对于经方的认识,离不开临床疗效,离不开现代药理发展,同样离不开开放而求实的科学精神。
遗憾的是,临床跟师时间尚短,对于经方的理解尚属表浅,对于伤寒的理解仍不够功力,运用经方范围以及灵活度仍然不够,经方仍不少加减。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若与《黄帝内经》有效结合,在老师的进一步指导下,想必能够更好服务苍生。每每读到老师的《经方100首》、《中医十大类方》、《仲景50味药证》等经典之作,感触到中医的博大,民族的聪颖智慧,仲景临床扶危救难时的胆识和严谨,老师的感性入门之法,也深觉对老师的感激和自己成为中医人的幸运!

声  明

  本刊的读者定位为临床医师,请勿仿方抓药(后果自负),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请查阅“各地经方门诊导航”就近面诊。

                          往 期 精 彩 链 接

【班级推荐】黄仕沛《经方辨治抑郁症》

【班级推荐】经方辨治抑郁症六法

【班级推荐】伍炳彩运用经方治疗抑郁症验案一则

封面图片:广州冼建春摄

编辑 | 杨黎黎  校正 | 编辑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