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职班主任:班级里打不死的“小强”

 张班级管理 2020-02-05
中职班主任,在中职校园中默默播洒着勤劳与智慧,担当着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中流砥柱,陪伴着中职生的点滴成长,责任重大。

     做好中职班主任,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作为支撑,深厚的教育情怀作为滋养,敬业的师德规范作为航标,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职生刘“小强”的苦恼,以及他的班主任“三打小强”的育人智慧吧。

班级里打不死的“小强”

怎么又不做值日?

是,是,是……我错了,下次改。

这是你第N次说下次改!!要知道我相信你无数次了……

是,是……一定没有下次了!

       几年中职班主任的实践磨砺,让我发现每个班级都有这样一类学生:无论外向活泼,还是沉默寡言,他们总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式。而这种行事方式又总会对班级管理秩序起负面影响。曾有人把这类学生戏称为班级里“打不死的小强”。可是,戏称久了,老师和同学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打不死”。这反倒是对“小强”的另一种认同,更不利于这类学生下决心改掉不良行为。

       我们班里就有这样一位姓刘的“小强”。课间操通报次次少不了他。早上跑早操,他不是迟到就是装病不去,去了也是嬉闹拖拉。宿舍值日他总是不认真。晚上宿舍熄灯后他轻易不会停止说话。每次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指责,他总是一副“痛改前非”的模样,可下一秒又变回让我们无奈的“小强”。

        对于这样的“小强”,我又该如何“打”还他美丽的模样呢?

          我细心观察并琢磨出了三样法宝。

法宝一

打“感情战”,营建氛围,以情动人

      学校举行叠军被大拉练,刘“小强”却把被子卷成“菜包子”。我有些气愤,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他狠狠一顿批评。没想到这次他一改往日“痛改前非”的模样,反倒扬言不上学了,原因是他认为老师和同学们处处看不惯他,今天是他生日,一大早就这么不痛快。为此,他一天都萎靡不振,总是有退学的念头。

      刘“小强”开始感到环境的不适应了。  于是,我抓住时机开始“出战”。

       当天晚自习进行叠军被练习时,一枚小小的生日蛋糕出现在教室里。同学们的生日祝福语已经让刘“小强”感动不已,我对他的真心道歉更是让他吃惊。明明是自己对班级责任感不强,可是班主任却在反思她大声指责学生有违师德,同学们都真心地祝福自己学业有成、快乐幸福。“老师,我错了!”刘“小强”眼眶湿润了,羞愧地低下了头。在班级包容、尊重、友爱的氛围中,他慢慢地与大家 分享完那枚意义特别的蛋糕。

       自此很长一段时间,刘“小强”的违纪行为明显减少。

法宝二

打“认知战”,活动体验,以理服人

       刘“小强”一时的改变是因为他接受着班主任和同学们的情感感化和监督压力,但他并没有真正从心底里认清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集体责任感并没有产生。你看,当他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他又开始了我行我素的行动。“明明裤腿改过来了,还要算我违纪!”他觉得学校纪检部的学生干部做得不对,于是用课间操故意不好好做操、不列队行走等不良行为来对抗,结果当然是班级和他个人又一次被点名批评。这是时机,我马上拿出第二个法宝,打“认知战”。

       当天晚自习,我带领同学们做了一次团体体验游戏,名字叫:“风雨飘摇我需要家”。同学们钻进一个报纸做的房子里一起前进。在这期间,我不断给大家出着难题。有人突然失明,有人心情不好,有人不想前进……可是再艰难也得前进,怎么前进呢?大家在思考中认清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刘“小强”从活动体验中感知到白天他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和后果:原来只有严于律己、顾全大局才能助力自身成长和班级发展。

       这样,再通过多次类似的教育,他的班级责任感增强了。

法宝三

打“持久战”,关注成长,实践育人

      “小强”的蜕变并非一朝一夕。“认识到”和“做到”需要一段认知和行为强化的过程,需要他用实践来证明改变是对的。于是,我随时关注刘“小强”的进步,对他偶尔的违纪行为不再批评,对他的良好表现及时表扬,鼓励他应聘学校的“文明使者”,并利用21天行为养成原理引导他固化良好行为。

来源 | 魅力德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