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守锦: 疫情下,如何让老板不给员工1毛钱,还能躺赚300万呢?

 陈守锦 2020-02-05

昨天陪儿子写书法的空闲,我问他,你未来的理想是做什么?

儿子说,还不知道啊,不过肯定不太想给人打工,也许以后会自己开公司什么的吧。

我和他说,还是别开啥公司了。

他问我,为啥?

我说,你看今年这次病毒,由于公司+雇员这种组织形式,已经造成很多老板赔钱,甚至会倒闭关门。

而平台+个人这样的形式会越来越流行,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其实在美国的个体职业者已经有5000多万人,占了美国工作人口的20%以上了。

而美国这些自由职业者,很大部分都是依托在Facebook,Youtube,各大Blog平台上。

所以我和儿子说,别老想去公司或者做公司,需要是利用好平台,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原则,这样利用任何平台都可以生存。

或者有机会自己依托大平台做个小平台,又或者运气好自己创一个大平台。

做公司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非常累,对于一个喜欢自由,喜欢享受的人非常不适合。

而在一个公司打工,看起来不累,其实长远来看,反而是最累的。

打工者只是公司一块砖头,如果哪天遇到行业衰落,人员调整,你会立即被迫出局的。


这基本就是公司+雇员的状态,老板和员工都活的不是那么开心,各有各的无奈。

而平台+个人的状态就非常不一样。

具体怎么不一样,我不说啥大道理,就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案例一:

一个餐饮行业朋友王总,他做的是海鲜特色店,虽然身在三线城市,但提供的服务水平堪比一线城市,生意是异常火爆。


前不久,他玩了一个全新的模式,测试了下,很成功,有很多朋友想投资,但王总也不要,因为不需要。

为啥呢?

因为他每新增一家店,就能够提出拿到未来多年的利润,并且每年都还可以躺着分红。

具体怎么操作呢?

最早,他先用2个老店面测试这个模式的,下面大体说下

开一家店,投入大概需要120万,一年的流水大概是600万。

具体怎么做呢?

他每个店都会加客户的微信,每天都能加几百个,同时不断和这些老客户互动,回头客和口碑都非常的好,于是在本地品牌知名度很高。

1.从老客户中融资300万

他们写了一个简单的说明和申请表,发给了这些老客户,于是就收到了700多个人申请参与。

最后,层层过滤,选出了大概30个股东。


他给股东提供什么呢?

这个店每季度流水的22%分给这些股东。


注意,不是利润,而是分流水,因为流水最容易计算,也非常透明。

所以他融资非常容易,每个店都是他们在选投资人。

这些投资人仅有分红权和所有权,没有项目决策权。

2:运营管理团队直接拿走30%

运营管理团队不是雇佣的人,而是分红的模式,他们目前给的比较高,直接拿走30%的流水。

这个团队是需要经过他培训的,想要跟他干,也需要购买经营权,交押金,然后才能上岗。

他做的是海鲜特色店,都是开在客流量非常大的地方,平均一天接近两万的流水。

作为一个优秀的店长带着一帮能干的店员,收入比同行要高几倍。

所以,他们十分努力,根本不用管,他们自己管自己,因为他们只有经营权,没有决策权,干不好,随时就会被干掉,换其他能干的人来。

这样,这个项目的管理也变的非常轻松

3、供应链公司拿走流水30%左右

原材料有供应链公司提供,成本大概是流水的30%左右,这个也非常的简单,能保证品质。

4、总部拿走6%的流水

所有流水,总部还可以躺着继续每年拿走6%的流水,关键是每个店都可以拿,这是很轻松的长期利润。

要知道,普通的经营,如果算利润,一般也仅有十几个点。这样他们提前收了300万,还每年分几十万,很爽的。

5、拿出12%左右的流水来做裂变

如何让店长培养店长,如何让股东推荐股东,单独在拿出12%的流水来裂变,来培养更多的人才,更加轻松的开更多的店。

目前,他已经这样操作了2个老店,都做的非常的成功,这中间,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为自己而干的,没有雇佣,只有合作。

6、更大的后面盈利

每个店每天都能新增几百客户,这些用户都导入到了微信,后端还可以开发很多价值。

同时,他们的模式非常健康,可以快速复制,如果发展到1000家,整个盘子流水非常大,总公司也会变的非常值钱。

从上面王总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在过去雇佣时代,老板总想着去压榨各个环节,让自己的利润最高,但是管理必然会是一个大麻烦。

而在合作模式中,平台是给各个环节赋能,让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大的回报。

当下,其实“知道”这一点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去运用的老板很少。


再举一个身边的小例子。

案例二:

另一个大学哥们小赵,他是国内一个四级城市的公务员,平时喜欢研究投资理财,颇有收获。

然后他周末时间多,就经常参加一些本地理财沙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