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贷规律之三: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基本原理

 bbpp08 2020-02-05


为什么银行喜欢锦上添花,对优秀的公司总会送贷上门?为什么银行融资占到了企业外源融资的六七成?为什么贷款多要采用抵押、担保方式?为什么信贷合同对借款人行为严加限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金融现象和事实,或是信贷基本的市场方式,背后源自货币金融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理,叫信息不对称。它还揭示:企业最重要的是从银行融资,而不是股市,间接融资的数额和重要性远比直接融资大出数倍;金融市场受到最严格的监管,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受到最严格的审核等等,都遵循信息不对称理论。

1.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金融行业广泛地应用信息不对称原理。“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两个问题:交易之前发生的逆向选择与交易之后发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指的是,风险高的借款人们往往最积极地寻找贷款。道德风险指的是,借款者往往从事贷款者所不乐意的活动。” 从定义看信贷:

(1)贷款前发生的逆向选择问题。

一方面,由于风险高的借款人更难得到融资,自然最积极去寻找贷款,最善于包装营销、承诺并愿意上浮利率投银行所好,也就容易得到贷款,增大了形成不良风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不当的信贷管理与经营考核也在诱导逆向选择,使银行漠视了诚实的借款人,形成贷款的错配。其他,某些政策也带有行政干预式逆向选择,例如小贷、小微贷中整个群体风险大又不得已去放贷,更容易形成信贷风险与损失。

(2)贷款后发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借款人得到贷款后未能按照承诺的事项用款,或申请时的用途原本就不真实,这种道德风险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还贷。银行管控的难点是,企业各种渠道、款项混合在账户中,很难有效理清和管控住放出贷款的动向,原因也在信息不对称。从法规上看,外部的银行缺少管控的行政手段,无从干预企业资金的使用权,加上一些风险大的借款人基本不在乎名誉的丧失,执意违约去使用贷款,这在中国十分普遍。

看西方银行,信贷增量有限,是在有限信贷总量下不断地盘整,客户稳定,社会诚信度高、法治与监管严,当然信息不对称问题小。对比下,我们银行的信贷呈两位数持续增长,逆向选择问题更为普遍严重,加上诚信缺失法治环境差,道德风险更加严重。许多企业并不认可移用贷款是道德问题,反倒认为银行太严、服务不佳。这是中国信贷之命。

2.金融贯穿着信息不对称问题

(1)金融风险生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的恶化。

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信贷活动的不确定性,当市场波动时,更促使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严重起来,而银行每每严控贷款就会影响经济的活跃度。传导的过程是:金融市场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影响市场的有效运作→银行恐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不断循环恶化致使债务萎缩,危机初生。假如风险波及到整个银行业,出现大面积的风险恶化,必加剧银行业恐慌并收紧信贷,严管贷款,导致企业经营急剧萎缩。这种市场的严重恶化就是金融危机。只有到银行清除掉了差企业、差贷款,加强了有关信贷风控措施,减弱了信息不对称,信贷机制才能重新正常地运转。

(2)金融市场现象都因信息不对称作祟。

例如,“有钱人更能借到钱”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因为他们拥有较大的资产净值,逆向选择问题不重要了,放贷的后顾之忧少了,甚至送贷上门、垒大户。又如,信誉优的成熟大公司更容易从证券等市场融资,因为它们的信息多,投资者容易评价判定优劣,愿意直接参与投资,不太担心逆向选择,而社会上更多的公司只能从银行融资。

3. 银行专长:管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正是存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才有了金融中介的生存空间。银行拥有管理信息不对称的专长与优势,资本实力强、风控能力强、专业成本低又遵守国家严格监管,就赢得更多存款人的信任,把钱存在银行,使银行拥有了资金优势;银行只管控还本收息,企业从银行融资无需披露,贷款比股市简单易行压力轻,自然信贷成为企业融资最重要的来源,银行有了比股市更重要的融资作用。银行不断地提升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当作经营之本,作为内功和制高点,以保持优势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21世纪以来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也极大提升了银行信息化能力。

(1)解决逆向选择的路径:发展信息化,深度掌控信息,并提高抵押品增加净值。银行持有大量的客户账户及核心的市场交易信息,拥有甄别客户行为的经验和办法,成为生产、分辨信息的专家,更擅长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掌控信息、避险获利。当今银行要解决新形势下的信息化短板问题,例如,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信息实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各家证券、基金公司都实时监控收集各种信息,比银行以报表为中心的体系更加完善有效,值得银行业仿效。

(2)解决道德风险的办法:银企动力一致、实施限制性契约、增加公司净值。道德风险是人性和法人的缺陷,防不胜防,钱落在别人手里,唯有依靠贷款合同和贷后管理。确定贷款方式上,抵押和担保可以弱化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后果,一旦发生违约,银行通过处置押品来补偿贷款损失,或向第三方追索。贷款合同是一份法律性限制性契约,约束其按承诺用款并递交报表提供信息,严加限制违约行为以确保还贷,使银行拥有监管和主张权利的法律地位。

4. 优化信贷管理,消解信息不对称

不管借款企业如何,终究是由银行决策放贷,信息不对称原理是怎样影响信贷决策的?

(1)信息传导中发生多重的扭曲、失误。一是营销调查不到位,对企业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对生产经营、财务的真实状况了解不充分,未能识别企业核心信息的真实性;二是审查人员缺少判定信息真实性的依据,只能重点审核信贷要素间的关系及程序合规性,因而难以识别和管住企业关键信息中的风险性。不对称的信息+糊涂审批,导致了信贷管理的失灵失效,酿成后期的风险。

(2)管理旨在弱化信息不对称。任何信贷风险都有管理失误之因,不当管理会放大信息不对称问题:信贷营销与审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存信息与借款企业真实信息不对称,预判企业趋势与真实市场不对称,信贷经营与政策要求不对称,现有信贷政策与市场变化不对称,货币政策与市场规律不对称……种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扭曲,都酿成了信贷的风险。

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也形成管理型风险,机关与分支行之间、管理层与一线客户经理之间、财务考核与信贷业务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多。例如,客户经理最了解企业经营的信息,分支行最熟悉当地的市场变化,总行最掌控全局和宏观政策趋势,但条块沟通、专业沟通、客户信息沟通并不顺畅,信息传导慢、效率低、问题多是不争的事实,都会干扰决策,形成了信贷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