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秦岭之尖 2020-02-05

隋唐时期,汉字字体的演化已经结束,楷书此时成为日常应用字体,延续至今。由字体演变而带来的推动书法演变的力量就此消失。各种书体已经齐备,在这些字体中,楷书具有规范的意义,但日常应用最频繁的是行书,人们用于书法创作的书体也首先是行书。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唐代既是楷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行书发展的转折时期。

初唐行书与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欧阳询《梦奠帖》、《张翰帖》等作品为代表。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温泉铭》取法王羲之,但加入提按笔意,行笔爽快,结构修长,挺拔、开阔;《汝南公主墓志》从另一方面发挥了王羲之的特点,舒展、安静、明亮。这两件作品表现出唐人对晋人出色的感悟和化用。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这一时期人们大多取法于王羲之,自创面目如《梦奠帖》,虽然个性鲜明,但技巧朴素,较少变化。《梦奠帖》用笔明显保留其作者楷书的特点,结构中部紧密,与周边某些展开的笔画成为对比;采用平直、齐整的行轴线来控制行气和章法。

此后对行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李邕和颜真卿。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李邕的作品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结构向右上方取势,横画平行。它们奠定了一种为后世行书广泛采用的书写方式:笔画有明显的主导倾向,同时以平行为结构的突出特征。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横画向右上方倾斜,是汉字书写中普遍的特点,而且各横画的倾斜角度非常接近,这是由于使用右手书写而自然形成的,但是在一般行书作品中,倾斜的角度较小,各横画形状、倾斜角度的微妙变化,又起到淡化有关特征的作用,只是在李邕的作品中,较大的倾角、着意平行排列的横画形成了触目的特征。这实质上是一种对结构的简化。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将颜真卿《祭侄季明稿》与《李思训碑》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动力特征。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李邕和颜真卿几乎是紧紧接续的两代人,让他们属于两种不同的方向。前者导向一种简化的用笔和结构,后者却始终坚持一种古风——不去追求某种作为主导的笔画指向,而是在所有方向上求得用笔和结构各种可能产生的变化。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祭侄季明稿》是颜真卿为悼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所作的祭文草稿。文稿的起始部分还比较平静,但随着一步步进入当时情景的回忆,抑制不住的悲愤一点喷发,渗透在字里行间,字迹逐渐激越、奔放,以至到结尾处不可阻遏的涌流。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作品生动地表现出作者书写时感情从克制到迸发的的过程,以及在这种不可能计较书写得失的情况下,通过潜意识而控制书写的高超技巧。作品线条凝重而生动,变化无端;结构从庄重、端正的欹侧、恣肆,层次丰富,转换无迹。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颜真卿行书代表作还有《刘中使帖》、《争座位帖》等。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刘中使帖》,字结构内部空间的对比使结构开阔、宏伟,字结构外形由圆趋方,使作品的整体效果与作者其他作品迥然有别,密集而敦实,也使行间空间渗透到字间空间中,造成特殊的空间效果,为章法开一新境。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争座位帖》,中锋特色明显,改变了东晋时中、侧并用,方笔占有重要地位的情况。但是唐人对中锋的运用非常出色,轻松的保持了中锋的主导地位,运用中还富于变化,按、转、连接、下笔时立即进入状态等地方,与后世有明显区别。作品一字中笔画粗细变化往往不很明显,加上对中锋的出色控制,人们经常说到它与篆书的关联,其实这只是一种暗合。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颜真卿的行书在结构上与他的楷书有相关处,但充分保持着行笔的流畅性,提按被淡化,留驻基本上不复存在。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唐人书法基础训练采用的是提按流行前的范本,而后世把唐代楷书作为书法技法的基础,便彻底改变了笔下楷书与行书的关系。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杜牧是晚唐重要诗人,留存书法作品仅有《张好好诗》一件,但这件作品却使他在书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张好好诗》并不是一件'本色当行'的作品,行笔、结构都有粗疏之处,但是尽管点画外廓不够精致,对用笔的运动路径、各个动作应达到的位置等,却清晰而准确;结构也谈不上精巧,但各部分结构的处理,内部空间的形状、比例,处处都透露出古典杰作的渊源,这便使《张好好诗》成为一件极为特殊的作品:它立于古典与它的时代之间,而又面目分明。人称它'能传六朝人风韵',是十分准确的评价。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杨凝式是紧接着唐代大师的一位后来者。

前人遗迹尚存,亲自接触过大师的人们还可以传达昨天的故事和教训,但关键是在这一切之上翻出新意。然而又不能是故意的摆弄,一切都得从这个独特的个体出发,从他的心中生长出来。它必须包含一种忠诚,但又必须是前所未见。创造的支点是什么?他凭借什么才能在壁垒森严的唐人杰作之外独树一帜?这便是由杨凝式可能引出的问题。

杨凝式传世作品不多,《韭花帖》、《卢鸿草堂十跋》、《夏热帖》、《神仙起居法》,数件而已,但每一件面目都不同,这几件作品之间的联系也难以寻觅。但是要否认它们是杨凝式的作品,也找不到充分的理由。也许,这只有一个解释:他善于选取特殊的支点,而且这个支点处于人们所不熟悉的地方,内心深处人们从不曾在书法创作中动用过的角落,从那里出发,所控制的完全不是人们熟悉的结构、运动、程式,从那里出发,构成的面目不可预计。这当然是一种假说。

《韭花帖》结构雅致,但个性鲜明,在典范、匀称的基本结构上加上了自己破坏均衡的处理:笔致恬静、从容,但包含的技巧非常丰富,提按、使转都与结构的变化融合在一起,自然而贴切。字距、行距特别疏朗,成为作品的重要特征。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一反《韭花帖》的疏朗,紧凑、密实,但字结构外廓趋于方形;笔触凝重,于不经意中见出对笔法出色的控制能力,线条的质感与颜真卿有密切关系,但没有遮蔽作品鲜明的个性。

行书的书体变化(二)

王羲之《丧乱帖》等作品中,方笔成为主要特征,而后世优秀之作差不多都以中锋为主干,几乎见不到一件以方笔为基调的行书作品。但《夏热帖》以侧锋方笔为主要特征,使其在后世行书中格外引人注目。王羲之的方笔与圆笔糅合在一起,随时转换,方笔仅仅作为点画起端和弯折处的标志,笔锋一进入点画内部,则波诡云谲,变化无端,但杨凝式的方笔直截了当,有扁平的感觉,然而并不觉其单薄,推移时一直往前,毫无顾忌,气势恢宏;笔画圆转处虽然不多,但刚健挺拔,弹性十足,作品排布错落有致,与笔触形成统一的整体,面目独特,富有新意。

《神仙起居法》行草夹杂,流动感极强,与传世众多草书相比毫不逊色,因此人们都把它看着草书,其实其中行书字结构占15%以上。他的其他行书作品虽然在结构上与楷书关系密切,但是笔画起止、弯折处都几乎没有停顿,没有额外的动作。这成为他传递唐人笔法的关键之点。不放弃流动的凝重,成为后来的行草书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