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今世界上最“野蛮”的民族,喜欢吃生肉、喝鲜血,历史上却是华夏民族的一员?

 朱觉超 2020-02-06

说到“茹毛饮血”这个词,我们更多联想到的是原始社会或者落后地区的野蛮人。

然而,在现代社会,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极寒之地,也同样居住着一群吃生肉、喝生血的“文明人”

他们便是西伯利亚原住民之一的——涅涅茨人

由于西伯利亚北极圈内气候寒冷、环境恶劣、最低温度达到零下五十摄氏度,几乎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水果,为了补充身体的维生素,而鹿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这里的居民便形成了直接吃鹿肉喝生血的习惯

然而,他们最让人震惊的不是吃生肉喝生血,而是这个民族的祖先竟然与中国有很大的关联,因为涅涅茨人的前身便是在我国史料中时隐时现的神秘民族——丁零人,又称高车人。

丁零:鲜为人知的游牧民族

丁零人原先是西伯利亚的土著。这一带诞生了历史上最早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他们向西迁徙,在埃及、亚述、波斯、希腊等西方世界掀起颇大的风暴。丁零人被凶悍的邻居欺负,只能选择迁徙。

往南就到了蒙古草原和山西、陕西、河北的北部,这一地带在古时候比较广袤,所以丁零人撒欢,天地尽纳入怀抱。但是跑得太快了,他们遇见了另外一股强悍的文明——华夏文明。华夏人将他们称为狄历,这其实是丁零的变音。

丁零与华夏文明接触后,发现华夏也不好惹,当时在山西的诸侯国晋国,将北狄诸部一一攻灭,大量狄人成为晋国的领民,活下来的被迫再次迁徙到蒙古内外。

到了战国时代,硕果仅存的狄人国家中山国也先后被魏、赵吞并,赵武灵王更是彪悍,哪怕狄人北撤,也休想脱离他的控制,他甚至尝试从北撤的狄人中征兵,所以他修建了长城

敲黑板:长城最初不是防守用的,而是赵国等中原国家,为了从北撤的狄人中征兵,并保证行军交通线和快速的军事反应,在异民族的汪洋大海里建立的控制据点

受到华夏持续暴击不算,北撤的狄人又遇见了另外一股势力——胡人

胡人和丁零还不是一回事,但胡人是骑马作战,战斗力比丁零强很多。

所以,狄人这时候除了留在老家南西伯利亚的,有融入华夏的,有依附胡人的。

由于狄人先一步与华夏进行了接触,所以在技术和文明方面较胡人要高,他们影响蒙古草原,催生了匈奴;越过大兴安岭,影响东北,催生了东胡,就是后来的鲜卑

不过,正是因为狄人与后来的匈奴、鲜卑比,凶悍程度不够,所以未能保持独立性,也导致了他们在历史上没能像匈奴一样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经历了西晋末年的动乱,还有前秦解体后的两次变局,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在北方建立了起来,比如慕容复的祖先们,建立了所谓的“五燕政权”。

原来一直隐忍不发的丁零人也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建立了翟魏政权,算是丁零这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激起的为数不多的浪花。

维吾尔族的先祖

然而,在建国仅仅五年后,后燕慕容垂就分兵二路渡过黄河,灭掉了翟魏。

慕容复祖上也曾经阔过

慕容鲜卑前脚衰落,拓跋鲜卑后脚兴起,丁零就是这么命苦,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征服了大部分的丁零部落,未被征服的又遭到了柔然的欺凌。

北魏把没有征服的塞外丁零称为敕勒,南朝则不管塞内塞外,把他们统称丁零。散居塞外的敕勒人因为居住环境不同,形成了西部敕勒和东部敕勒。

同时,因为他们喜欢乘坐高辕大车(今天达斡尔族的大车的形状可供参考),北魏又称呼他们为高车

但北魏后来被分裂为东魏、西魏,内部力量遭到了削弱,柔然也在与北魏的拉锯战中消耗了不少实力,被新兴的突厥压制。

突厥正是坚昆人和西部勒人长期杂居形成的部族,东部勒中的袁纥氏后裔发展成回纥人。

平定“安史之乱”的唐军主帅仆固怀恩就是勒人,因为他的关系,唐朝得到了回纥军队的帮助。

到了元明时期,他们被称之为畏兀尔,也就是今日的维吾尔族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在丁零人中,以白种人居多。呈现的外观是“高鼻深目”。

但在鲜卑人崛起的时代,大量丁零人加入了鲜卑部落,变成了鲜卑人。

由于他们明显的迥异于汉人的长相,使得汉人对他们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才有了“黄须鲜卑”之类的对鲜卑人盲人摸象一般的印象。

如今,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丁零人都是鲜卑化或者汉化的人,事实上,他们的血统中白种人的成分都已经非常稀薄了(这一点也与维吾尔人非常相似),譬如北齐名将斛律光。

丁零人与涅涅茨人

丁零发源于南西伯利亚,涅涅茨人是西伯利亚的原住民,他们在地理上的接近,已经坐实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还有更有力的证据。

从肤色看,涅涅茨人并不像俄罗斯人那样是白人,其实是属于黄种人,他们中大多甚至和中国人长相相似。

丁零人遇见战乱迁移的话,除了往南进入中国,不排除还会沿叶尼塞河向北迁移,到达北冰洋沿岸甚至更北。

居住在北极的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指不定丁零人还和因纽特人有关联。

朝着北冰洋方向迁移的其中一部分越过了乌拉尔山,他们吸收一部分当地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成分,逐渐形成新的民族——萨莫迪人,也就是现在的涅涅茨人。

从语言学看,涅涅茨语言属于萨满语言。说这种语言的人数约有三万人,分布自科拉半岛至叶尼塞河流域,这与历史学家分析的古丁零人迁移路线完全相符。

今天涅涅茨人的宗教信仰立足于万物皆有灵论,因此他们信奉天神。天神在其它神灵的帮助下管理这个世界,它的妻子——大地之母则为女守护神,孕育并保护着大地上的所有生物,并守护着人们的家园和健康。

这种朴素的宗教信仰与我国古代记载中的丁零人非常相似。

时至今日,涅涅茨人的生活习惯保留了很多原始传统的样貌。

在一年365天内,约有260天涅涅茨人都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在这种苦寒之地,多亏有驯鹿帮忙,他们才得以生存繁衍至今。

驯鹿对涅涅茨人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他们一切生活的基础都是由驯鹿提供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这种动物。

比如,涅涅茨人住在一种被称为 “丘姆斯”的大帐篷里。搭建这种帐篷时,要先用长木杆搭建成牢固的骨架,再在上面覆盖一层驯鹿皮,而帐篷里的地面则用木板拼合而成。

因此,驯鹿也成了他们的“名片”,涅涅茨人也被称为“驯鹿的民族”

为放牧驯鹿,涅涅茨人每年需要进行一场全世界最长的旅途。他们每年都要赶着成群的驯鹿跨越整个亚马尔半岛,夏季到最北边的牧场、冬季到最南边的牧场,两地相距数千公里。

西伯利亚地区地面冻土纵横,沼泽密布,天气恶劣、交通极其不便,所以当地政府决定用退役的装甲车、甚至是直升机接送孩子上学,由此成为了一个独特的风景线。

近些年,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进步对涅涅茨人的生活方式还是造成了冲击。

俄罗斯政府对西伯利亚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渐增大,导致当地环境被严重破坏。

再加上全球变暖等问题,涅涅茨人还未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尤其是堪称他们重要生产帮手的驯鹿,生存环境面临威胁,这严重影响到了涅涅茨人正常的游牧生活,

这个历史极为悠久的民族在上述现代“疑难杂症”的考验下,正在面临着消亡的境遇。

没有传统习俗的民族,将失去其文化的本源,而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的民族,则终将为历史所淘汰。

涅涅茨人的命运走到了十字路口,要想走出困境,唯有像中华民族那样,对本民族传统习俗和现代文明,采取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态度,才能令两者取长补短,并在时代发展中摸索出新的道路。

今日话题

无论是丁零人,胡人,突厥,匈奴,在和中原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虽然刚开始大多取得了或多或少的优势,但最终都败下阵来。

有人说中原地区的历史发展悠长,资源积累基础良好;有人说是因为中原地区文化力量强大,同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你觉得,导致中原地区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下方参与话题讨论,可以发图片哦~

看鉴社区 你觉得,导致中原地区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