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妇科专题】钱伯煊讲带下病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2-06

第一节  白带

白带的原因,有虚实两类,在虚证方面,有脾虚,肾虚,在实证方面,有湿热,痰湿。

一、脾虚

病因:由于劳乏过度,损伤脾气,脾虚则生湿,湿从下注,而为白带。

症状:面部微浮,神倦气短,四肢肿胀,大便溏薄,带下绵绵,舌苔薄腻、边有齿痕,脉象沉细。

治法:补气健脾。

方剂:参苓白术散。

党参12克  白术9克  茯苓12克

甘草6克  山药12克  苡仁12克

莲肉12克  扁豆9克  砂仁3克

桔梗6克  橘皮6克

方解:本方以党参、白术补气健脾,茯苓、苡仁益脾渗湿,甘草和中,山药补益脾肾,莲肉益心脾而固肾,扁豆健脾和胃,砂仁调气运中,桔梗宣通气血,橘皮理气。

按语:此证由于脾虚生湿,故以健脾为主,使脾气旺、中运健,则湿无以生,而带下之患可除。

二、肾虚

病因:由于肾阴虚,任脉不固,以致带下淋沥。

症状:面赤火升,头晕耳鸣,腰部酸痛,劳则带下尤甚,小便夜频,舌苔中剥,脉象细软。

治法:滋阴补肾。

方剂:六味地黄汤加减。

干地黄12克  萸肉6克  山药12克

丹皮9克  生龙骨15克  生牡蛎15克

芡实12克  沙苑子9克  桑寄生15克

方解:本方以地黄、萸肉滋养肝肾,山药健脾补肾,丹皮清热,龙骨、牡蛎补阴固涩,芡实、沙苑子补肾涩精,桑寄生补肝固肾。

按语:此证属于肾虚,故以养阴补肾为主,任脉总督诸阴,与肾有密切关系,因此补肾亦即强任,任脉强则带下自愈。

二、湿热

病因:由于肝热脾湿,酝蓄下焦,以致带下淋沥。

症状:面色黄滞,皮肤作痒,小便短赤,带下气秽,舌苔黄腻,脉象脉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剂:三补丸加味。

黄连3克  黄芩6克  黄柏9克

知母9克  苡仁12克  萆薢12克

茯苓12克  椿根皮12克

方解:本方以三黄(黄连、黄芩、黄柏)泻火燥湿,知母养阴清热,苡仁、茯苓益脾渗湿,萆薢祛湿,椿根皮清化湿热。

按语:此证由于湿热下注,故以清热化湿为治,使肝热脾湿得以清化,则不致下注而为患。

四、痰湿

病因:由于形体肥胖,积痰生湿,痰湿下注,于是带下绵绵。

症状:神倦嗜睡,痰多泛恶,带下稠粘,舌苔白腻,脉象沉滑。

治法:化痰祛湿。

方剂:胃苓汤加减。

苍术6克  白术6克  厚朴6克

橘皮6克  甘草6克  茯苓12克

苡仁12克  制半夏9克  制南星3克

方解:本方以苍术燥湿,白术健脾化湿,厚朴燥湿调中,橘皮理气化痰,甘草和中,茯苓、苡仁益脾渗湿,半夏、南星燥湿祛痰。

按语:此证由于痰湿,故以燥湿为主,化痰为辅,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无以生,则带下之患可愈。

第二节  赤白带

赤白带是赤带白带相并而下,如热甚于湿,则赤多于白,如湿甚于热,则白多于赤。可分阴虚湿热、肝热脾湿两类,前者属虚,后者属实。

一、虚湿热

病因:由于阴虚生内热,脾弱则生湿,湿热交蒸,下注任脉,以致带下赤白。

症状:形瘦内热,头晕目干,腰部酸痛,舌中剥、苔薄黄腻,脉象细软微数。

治法:养阴清热,健脾化湿。

方剂:清带汤加减。

山药12克  生龙骨15克  生牡蛎15克

生地12克  白芍9克  女贞子12克

茯苓12克  贯众12克  鸡冠花12克

方解:本方以山药健脾益肾,生龙骨、生牡蛎养阴固涩,生地、女贞养阴清热,白芍养血补肝,茯苓益脾渗湿,贯众清热解毒,鸡冠花清热止带。

按语:此证由于阴虚湿热,故以养阴清热、健脾化湿之法,使阴气来复,湿热渐化,则带下可愈。

二、肝热脾湿

病因:由于肝旺脾弱,肝旺则生火,脾弱则积湿,湿热交蒸,下注于任脉,遂至赤白带下。

症状:面色黄滞,头晕神倦,渴不思饮,便溏溲少,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和脾。

方剂:二黄三白汤加减。

黄连3克  黄柏9克  白术9克

白芍9克  椿根皮12克  侧柏叶12克

茯苓12克  苡仁12克

方解:本方以黄连清肝泻火,黄柏清下焦湿热,白术健脾燥湿,白芍补肝敛阴,椿根皮清热化湿,侧柏叶清血分湿热,茯苓、苡仁益脾渗湿。

按语:此证由于肝热脾湿,故以调肝脾,清湿热为法,使肝脾协调,则湿热自能化解,而带下自愈。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女科证治(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第二辑)

图书作者:钱伯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