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父亲的新瓦房

 月亮乡村的徽章 2020-02-06

本文参加了【那首歌,那段记忆】有奖征文活动

                                             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 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 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偶尔点开QQ音乐,一首筷子兄弟演唱的《父亲》打开了回忆的闸门,满头银发,皮肤黝黑,腰背佝偻,拄着手杖,亦步亦趋的蹒跚老者的形象,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一生精明

   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一家能一日三餐有米下锅就很是让人羡慕,我们家就是那种在众人揭不开锅的时候,还能偶尔有点糊口的可吃,全靠了父亲那出了名的“精明”。

   说起父亲的精明,我到现在还记得。他有一个记账本,家中每一分钱的收支,他都清清楚楚的记在本子上。小时候妈妈不止一次跟爸爸吵架,就因为家里的收入都归父亲所有,母亲偶尔卖一点鸡蛋啦、青菜呀赚的钱,只要被父亲知道,一定悄悄收归己有。为这事不知吵了多少次,可是父亲依旧不改。村里人都在背后骂他精明鬼,我们心里也很埋怨他,以致于长大后给他们的零花钱都是分开的,我们都会私下多给妈妈一点钱。

   父亲有一个小木头箱子,过一段时间就会打开看看,看里面积攒了多少钱,约摸凑了一个整数,就悠悠地骑着自行车到银行去存一个定期。我到现在都搞不懂的银行利息,他能清清楚楚算出来是多少。

最大的骄傲

    父亲是村里唯一一个上过私塾的人,父亲那一辈村里人大多识字不多,也有许多不识字的。我的母亲就大字不识一个,典型的文盲,要不怎么会父亲掌权。

    那时村里的孩子小学毕业就不上了,出去挣工分。只有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才愿意让孩子读到初中。到我上学的时候,一向精明的父亲傲气的宣布:读书不留半亩地,只要你有本事上。我那时也不懂要上说明学,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上了初中上高中,居然考取了省重点高中。羡慕死了村里那些家境富足的人家,平常不大有往来的村里人,有事没事都来拉呱几句。

    后来我居然成了村里那个年代唯一的大学生,虽然我觉得考得很糟,但对于那么高的落榜率来说,我算是幸运的。

    我还记得录取通知书送到家的时候,爸爸和村里人还在稻田里忙着,我高兴拿着录取通知书一路飞跑去告诉他。我已经不记得他是什么表情,但是我清楚地记得从茫茫水田中抬起头、直起腰的那个高大的身影。

    那时,我成了父亲的骄傲,他立刻快步从水田中上来,跟我一起回到家中,拆开信封,笑容从黝黑的皱纹中溢出。

    一辈子被人指指戳戳说精明的父亲,这一刻异常大度,主动说要给我买一块手表,买一件冬天穿的呢子大衣。手表不知去哪儿了,但那件呢子大衣一直到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我还舍不得丢,拿到裁缝铺改成一件小呢子大衣给儿子穿。

    此后我们姊妹四个,除一个上了初中就不愿再上的外,都上了高中。

父亲的梦想

       儿女们大了,父亲开始琢磨起盖瓦房,不准确地说是盖楼房。那时简直就是一个梦想。七八十年代能供我们读书已经不容易,哪还有钱去盖房?

      父亲一说这事,母亲就问他,钱都在你那,你的钱够吗?父亲就不吱声,闷头做事。后来当我们都毕业了工作了,父亲的梦想再度被提起。我们也都省吃俭用着度日,每月尽量把钱省下来给父亲。父亲的账户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虽然我们挣钱不多,但至少不要往外花钱了,进账多了。父亲那时就到处打听砖瓦木料的价格,便宜了就立马买一点。父亲就像一个军事指挥家一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房子没有动工,但是材料在一点点积攒着。

  可是那点钱盖不了楼房,父亲打算打楼房的地基,先盖一层。他受够了老房子地势低,下雨天雨水倒灌的罪,于是盖房子的时候一定要地把势抬高,门前砌上高高的台阶,那样敞亮舒坦。

      一层砖房很快就盖好了。高高的台阶,宽宽的走廊,三间一色青砖扁砌的实心墙,不像有些人家也是瓦房,但大多是红砖站砌的。为此父亲骄傲了好一阵,见人都会高声大气地发表自己的感慨。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老子瞧不起我,说有本事盖几间房子给我看看,现在我不是盖了吗?母亲总会不失时机的来一句调侃: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啊?父亲就会呵呵的笑而不语。

    又过了两年,弟弟到了成家的年纪,父亲决定把平房变成楼房。许是低矮的屋子住怕了,第一层的层高就超过了平常人家的高度。这回父亲突然说要盖成三层楼,大家都吃了一惊。你就一个儿子,盖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这话要从头说起,父亲是一个独子,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相帮,所有的苦难一个人扛。他扛怕了,生怕儿子一个在村里受欺负,希望我们姐妹都住在家里,所以要盖三层小楼,每一层的楼高还都高于常高。

    我们都在心里暗笑他的迂,这什么年代,你还想像过去大家族那样,一人独断?没有人理会他说的话,但是大家也都用尽全力相帮。三层小楼终于完工,父亲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实现了。

孤独的晚年

    父亲苦心经营的三层小楼在时光里慢慢寂寞下来,姑娘们都有了自己的家,这个房屋也成不了她们的家,也容不下她们的存在。儿子也是早出晚归去上班,日子并未如父亲设想的那般美好。

    这座小楼为儿子换来一段婚姻并不顺利,人家看上的是房子而不是人。百般索要彩礼,进门无理取闹,闹得鸡犬不宁,日子比没钱的时候还苦。

   父亲辛辛苦苦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家私被一点点毁坏,家里所有门都被花重金聘来媳妇砸坏。后来母亲被活活气死,儿子婚姻破裂,只剩下孤苦的父亲。

    他不愿离开自己用一辈子心血砌成的老屋,整日呆在空荡荡的屋子为儿子守护。每一次回家看见独自坐在走廊里发呆的父亲,心里都好生心疼。

写到这里,心里一阵心酸。歌声又在耳畔响起: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

    父亲梦想了一辈子,穷其一生盖起的新瓦房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反倒是灾难比贫穷的时候还多,他也不能如愿把子女都留在身边,最终咽着苦水终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