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膺益州记辑注上

 东方欲晓10 2020-02-06

【南朝梁】李  膺 

【今人】孙琪华  辑注

 

目录

 

益 

 

蜀郡

成都县(州郡治,今成都市市区):——锦里  少城  九门  七桥  冲星桥  市桥  石犀 笮桥赞  击桥柱椎   文翁学堂   相如宅   升迁水   二台    白菟楼   七宝楼    斛石山

郫县(今郫县旧郫筒镇):——郫县    郫县故城   都江水   蒋桥

附温江县(在今温江县城关镇):——皂水  大皂水

牛鞞县(今简阳县筒城镇):——四郡獽    分栋山

附金堂县(在今金堂县):——洛水   金船   

繁县(今彭州市城关镇西):——五侯水   木琅山   丽元山    漓元山 

 

广汉郡

雒县(郡治,在今广汉市北):——石亭水   雁桥   犀桥  姜诗泉  秦宓宅

什方县(在今什邡县城关镇南):——浽江水   雍齿墓   南阳郡   新妇水

新都县(在今新都县城关镇东):——稚子阙八阵图    赤岸山    新妇泉

郪县(今三台县南):——长平山   桃花溪 

附射红县(今射洪县):——射江

伍城县(今中江县城关镇):——废五城县故五城县东桥河  覆舟山 七里坂犁刃山  铜官山  废怀归县

 

晋康郡

江原县(郡治,今崇州市旧怀远镇):——马元祠

临邛县侨县(今崇州市旧三江场):——临邛故城 

晋乐县(今崇州市西北旧公议场):——鹤鸣山   张陵   米民  天师   汶井江

 

宁蜀郡    侨郡

广都县(在今双流县):——三都   大塔山   牛饮水   宜城山   色水

 

汶山郡

都安县(郡治,在今都江堰市灌口镇):——青城山  黄帝壇  帝俈台 天彭阙  天彭山  都安堰  水利   府君山   汉嘉城  赤崖山   氵晏              

官县(在今都江堰市东南导江舖):——玉垒山  伏龙观   盘龙山   盘龙三院     走金山 白沙水

齐基县(在今都江堰市西南徐家渡):——齐基县

 

东遂宁郡

巴兴县(郡治,在今蓬溪县西南长江坝):——青石岭    九节岭    风门山

晋兴县(今潼南县青石坝):——九节溪

 

犍为郡

南安县(今乐山市):——青衣神    玉女房  平乡江

附峨眉县(今峨眉山市):——峨眉县    龙门山   龙池

附青神县(今青神县):——北界山

冶官县(今仁寿县东南旧汪家场):——三隅山

武阳县(郡治,今彭山县东北旧名江口):——北平山   鼎鼻山   鼎鼻滩

附新津县(今新津县城关镇东五津镇):——新津市   系龙桥

 

梓潼郡

涪县(郡治,今绵阳市东岸):——金山   猿门山   东西井

梓潼县(今梓潼县城关镇):——五妇山   五妇山神祠    鸣湍析碑祠

万安县(今德阳县东北罗江乡):——万安

西浦县(在今安县南塔水乡):——金山穴

 

西宕渠郡    侨郡

宕渠县(郡治侨县,今盐亭县西北):——盐井亭   废宕渠

 

南新巴郡

晋熙县(今绵竹县城关镇):——鹿堂山   武侯池  

 

南安郡

南安县(郡治,今剑阁县城关镇):——下辩城    掌天山

 

东宕渠郡

宕渠县(郡治,今合川市城关镇):——青石山

 

越嶲郡   无县

郡治(在今西昌县城关镇):——邛池

 

汉嘉郡    东汉置

严道县(今荣经与雅安青衣江以南地):——雅州

汉嘉县(郡治本汉青衣县,隋改名山县,属雅州,今名山县城关镇):——百丈县

 

甘  松  僚 

蚕陵县(今松潘县南叠溪):——江源   岷山   江流   岷山古迹

梁 

 

新巴郡

晋城县(今江油县境):——石磬山   左担道

 

北巴西郡

阆中县(郡治,今阆中县城关镇):——玉女房   事对

南国县(即南充国县,今南部县城关镇):——南国县

 

北阴平郡

阴平县(郡治,今江油县旧马角坝):——北阴平郡

平武县(故城在今平武县东北):——龙血山   马阁山

 

南阴平郡    侨郡

废苌阳县(郡治,今德阳县城关镇):——三造亭  浮中山  绵竹故城  夏侯慕

 

巴 

 

巴东郡  

鱼复县(郡治,今奉节县东白帝城):——滟预堆   清江

 

巴郡 

江州县(今江津县城关镇):——香草楼   仙池  龟停山

垫江县(今重庆市中区):——塠石   明月峡

 

涪陵郡

汉平县(今武隆县西北):——内江

 南梁北巴州

 

北宕渠郡     梁置

北宕渠县(今盐亭县城关镇):—— 盐亭县

        

民 

入蜀 

 

 

 

蜀郡

 

                                  成都县:(今成都市市区)

 

    锦里:锦城在笮桥东,(楊守敬疑当作西)流江南岸,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

    《初学记》卷二十七引《益州记》。

 

   锦城在笮桥东,流江南岸,昔蜀时锦官也,号锦里,城墉犹在。

    《蜀中广记》卷六十七方物记第九锦引李膺《益州记》。

 

   益州城张仪所筑,锦城在州南,蜀时故宫也处号锦里。

    《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居处三引《益州记》。

    邓少琴教授以为此条可能系李膺书。

    注:《华阳国志·蜀志》:“郡更于夷里桥(亦曰笮桥)南岸道东边起文学(地方官办学校),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工织锦濯其(江)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水经注·江水》:“夷里道西之城故锦官也,言锦官织锦则濯之江流。”民国《华阳县志·古迹一》,下按:“江流也作流江,即锦江。”织锦工业,至迟西汉时已有,而以蜀中为盛。山谦之《丹阳记》说:“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至是始乃有之。”当时蜀锦为蜀汉财政主要来源,故诸葛亮教云:“今民穷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御览》八一五引)。锦织成则濯于流江。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刘逵注引谯周《益州记》云:“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其文分明,胜于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锦官”主管织锦的官署。锦官城故址在今百花潭公园一带。以织锦为成都特色,锦官城遂又成为成都别名。杜甫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少城:少城与大城俱筑,惟西南北三壁,东即大城之西墉。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华阳县“少城在县南一百步”。引《李膺记》。

 

   在大城西,故曰少城。

    《元丰九域志》卷七成都府少城引《图经》云“张仪筑。”下引李膺记。

    按:秦筑城时,古蜀残余势力,以成都之西、南两面较为雄厚,故筑城时不得不重视此两向,令少城在大城之西,分为两城中间共一城垣。使少城为大城前卫,遂有重城之固。此与明代筑北京城分为南北二城者同一作用,特方向不相同耳。《华阳国志·蜀志》:周赧王四年,(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张)仪与(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若徙置少城内,广营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左思《蜀都赋》:“亚以少城,接乎于西。”吾师蒙文通教授,著《成都二江考,附论大城、少城、七桥十八门》谓:“武备在大城,故割据者多据之。”“少城为繁华之区。工商豪侠之家。”《成都城坊古迹考》亦谓:“少城,平时为商贾互市之经济中心,一旦有警又为大城之屏障与前卫。”少城毁于桓温伐蜀,见洪迈《容齐随笔》:“永和三年(公元346年)桓温伐李势,夷少城。”祝穆《方舆胜览》亦云:“桓温伐蜀夷少城,独存孔明庙。”

 

    九门:少城有九门,南面三门,最东曰阳城门,次西曰宣明门。蜀(或作秦)时张仪楼,即宣明门楼也。重阁复道,跨阳城门。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益州华阳县阳城门引《李膺记》。

    《蜀中广记》卷一成都府一引李膺《益州记》,少“少城有九门,南面三门”二句,其余全同。

    按:大、少城是否共有十八门,待考。蒙文通教授之《成都二江考》对此曾有论述。又,张仪楼之说,邓少琴教授以为是后人所加。以宣明门楼即白菟楼,西晋张载曾有咏白菟楼诗。据左思《蜀都赋》,二楼有屋宇相连,白菟楼之东为张仪楼,故二者可合为一楼,又可分为两楼,致后世文献有误认张仪楼又名白菟楼者。张仪楼位置经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著之《成都城坊考》考证,应在今成都市内上汪家拐一带,白菟楼在其西。吾师蒙文通教授在《成都二江考》中言:“门必有道,道接于水则有桥,城南二江四桥,明为二道,亦必二门,则石牛(石牛门又名市桥门,见《水经注》)与南门是也。城西郫江上有冲星(又名冲治)、长升、永平三桥,亦必有三门。西门曰宣明,其下西南为章城,其上为阳城。故李膺说最东曰阳城,次西曰宣明也。北亦二门,在西曰咸门(亦曰咸阳门)在东曰朔门。……东之二门则虎威、武义是也,应是大城、少城共有九门。”(考论见全篇)

 

    七桥:七星桥:一曰长星;二曰员星;三曰玑星;四曰夷星;五曰尾星;六曰冲星;七曰曲星。

    古文苑卷四所载《蜀都赋》章樵注引李膺《益州记》。

 

   七星桥者:一、长星桥,今名万里;二、员星桥,今名安乐;三、玑星桥,今名建昌;四、夷星桥,今名笮桥;五、尾星桥,今名禅尼;六、冲星桥,今名永平;七、曲星桥,今名升仙。”

    《蜀中广记》卷一成都府一“西南两江有七桥”所引,后书“此李膺所记矣。” 《方舆胜览〉引李膺《益州记》同,只最后多“又冲星桥市桥也。”句。

    按:李膺所记七桥及七桥位置,吾师蒙文通教授所写《成都二江考——附论大城、少城、七桥、十八门》(载《古地甄微》考证精辟,兹扼举如下:

    1、李膺所记七桥原文之是与非:“意者章樵所引为是,祝穆乃以今名译之,未必出李书。”更以七星桥后来别名及位置相互论证,得出结论。“《古文苑注》所引,仅有七星之名,李氏原书如此是为显证,而《方舆胜览》、《名胜记》所引,一一以后来名释之,与李相违,其非李书之原文,或即祝氏所益,固未可信。”

    2、七桥位置:文中引冯师汉骥教授记王建永陵一文所述:“出南门为江桥(员星桥),过江桥即万里桥(长星桥)郫江,江桥所跨。万里桥跨外江(流江)与江桥相值。沿江桥西上为市桥(玑星桥)。渡市桥南跨外江者曰夷里桥(夷星桥。)此南面两江之四桥也。出西门曰冲治桥(冲星桥),再西北曰长升桥(尾星桥),再西北曰永平桥(曲星桥),此西面郫江上之三桥也。”据以上,是郫江上之员星、玑星,与流江上之长星、夷星,组成象徵北斗之斗勺,更由郫江上之冲星、尾星、曲星作为斗柄,北斗七星于以形成。

 

    冲星桥:冲星桥,旧市桥也。在今成都县西南四里。

    《后汉书·公孙述传》章怀注引李膺《益州记》。

    按此条有误,据蒙文通教授谓:“永平显非冲星,此特祝(穆)氏之说。”冯汉骥教授则以为市桥是玑星。

 

    市桥:汉旧州市在桥南因以为名。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益州华阳县“市桥在州西四里,常璩云:石牛门曰市桥,下有石犀潜渊中”引李膺《益州记》。

    按:《后汉书·公孙述传》“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以配延岑于市桥。”吴汉与延岑作战即在此桥。又,《后汉书·公孙述传》延岑作“延牙”,实即一人。延岑字叔牙。至于市桥位置,经《成都城坊考》考订,在今成都西胜街南。

 

    石犀:市北有石犀,李冰所立。

    《寰宇记》卷七十二,益州华阳县,石犀引李膺《益州记》。《华阳国志·蜀志》:“外作石犀,以厌水精,穿石犀以镇江南,命曰犀牛里。”

    按:石犀状似石牛(见陆游《老学庵笔记》),故李膺以石牛为名。据杜甫《石犀行》,石犀有三,至一九五二年尚存在于当时二十八中(在西胜街)校内者,为三犀之一。又据魏达仪同志考订,石犀除作水文标尺外,又可以起控制水流之作用。与今日各水流两岸之鱼嘴功用相同。(魏文名《成都平原古代人工河流辩解》,载《中国史研究》一九七九年四期。)

 

    笮桥赞:複引一索,飞絙杙阁,其名曰笮,人悬半空,渡彼绝壑。

    《蜀中广记》卷二,成都府:引李膺《笮桥赞》

 

    击桥柱椎:市桥笮桥各有一铁锥大十许围,长六,七十尺。云初营桥,引机运此椎以击桥柱,本有三,今余其二。

    上书引《益州记》。

    此条虽仅书《益州记》而无作者姓名,但李膺对七星桥叙述详明,且此条系紧随《笮桥赞》后,《笮桥赞》仅冠以“李膺”,此条则仅冠以《益州记》,则此条《益州记》是李书,为叙七桥补冲,当可无疑。

    按:据《笮桥赞》所言,此桥应为溜索桥,至于铁柱乃供系索者,其后不知何时改建为普通桥梁。故陆放翁《看梅归马上戏作》与《夜闻浣花江声甚壮》两诗中,谓能策马渡桥。当时仍存笮桥之名,不过桥基已不稳固,其后屺坏。笮桥位置在今成都西较埸与南较埸之间的城外江滨。1983年扩修宝云庵东侧锦江时,发现两岸均有大楠木桩,与古文献所记笮桥结构同,当即笮桥遗址。(见《成都城坊古迹考》四川省文史馆出版)。笮桥即索桥,都江堰亦有笮桥。《蜀中广记》卷六灌县,引《水经注》云:“都安县渡江有笮桥。”按所谓索桥溜筒皆其遗制也。

 

    文翁学堂:后汉中平中,火延学观,廂廊一时荡尽,唯此堂火焰不及,构制虽古,巧异特奇,上悉画古之圣贤,梁上则刻文宣及七十弟子。齐永明中,刘王眞  更图焉。朱龄石平谯纵,勒宋武帝檄文於石室之壁。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上,成都文翁学堂引李膺记。

 

    “后汉时火,延学观皆尽,惟此堂存焉。

    《元丰九域志》卷七成都府引李膺记。

    《寰宇记》所引较短,文与上一条同,至“巧异特奇”句即止。《蜀景汇考》则“刘王眞更图焉”句以上均同,但以下则系“内有礼殿”代“朱龄石……”以下句。

    按:中平为汉灵帝刘宏年号(公元185年—189年)。永明为齐武帝肖臣责年号(公元483年—493年)。文翁,《汉书·循吏传·文翁传》:“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历,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西汉初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成为成都第一所官办学校。文翁办学,以石为屋,故后人称为石室,又称玉堂。石室遗址,今在成都文庙前街石室中学内。“文宣”: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加谥为至聖文宣王。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加谥为大成至聖文宣王。朱龄石:南朝宋人,有武干,又练吏职,甚受宋武帝(刘裕)亲信,伐谯纵为元帅,蜀平,封丰城侯,为雍州刺史,督关中诸军事,城陷见杀。谯纵:晋时南充人,少谨慎,蜀人爱之。屯兵白帝城,自称成都王,与刘裕为敌,裕遣朱龄石等率众与战,纵军瓦解,自缢死。

    上第一条若为李膺书,“文宣”二字,应书为“孔子”。因孔子谥文宣王,是唐时事,李膺如何能预书。

 

    相如宅:市桥西二百步得相如旧宅。今海安寺南有琴台故墟

    《初学记》卷二十四台第六,《事对》:“梁吹,蜀琴”引李膺《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二引同,作李膺云,其前又引王褒《益州记》谓:“司马相如宅在州笮桥北百许步。”

    按:葛洪《西京杂记》谓相如夫妇在成都卖酒。梁载言《十道志》谓:“琴台即相如与文君贳酒处。”其实《史记·司马相如传》早写明白,卖酒地是在临邛,得卓王孙赠金后,相如与文君即回成都,买田宅为富人,几曾再卖酒!不过相如与文君俱爱琴,在宅中或宅旁筑一台鼓琴远望,以怡情悦性,到有可能。琴台,据《寰宇记》卷七十二引《益部耆旧传》:“宅在少城中笮桥下是也,又有琴台在焉,今为金花寺。”《蜀中广记》引《方舆胜览》云:“琴台后为金花寺,城内者非其旧也。”按:明代后期,城内别有金花寺,亦称相如故宅。据天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公元1621年—1627年))《成都府志·祠庙》载。旧寺当近金花桥,与上所说相如宅地址符合,当是指笮桥旁之寺。又笮桥跨流江上(今锦江),其西北为今西较场,东北为南较场,以此度之,相如宅在今西较场东北之金花桥一带。

 

    昂(升)迁水:昂(升)迁水起至始昌堰,堰有两人中流即昂(升)迁。

    《寰宇记》卷七十二,昂(升)迁水引李膺记。

    《蜀中广记》卷三引此文“昂迁”作“升仙”,“两人”作“两乂”。“昂迁”应是“升迁”之误,而“昂迁”亦即“升仙”。

    按:昂迁水即升仙水,据《蜀中广记》此条上引《华阳国志》谓“城北十里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下引《成都记》云:‘城北有升仙山,升仙水出焉,相传三月三日张伯子道成,得上帝诏,驾赤纹於菟(虎)于此上升也’。”《成都城坊古迹考》:引京镗《升仙桥记》云:“出成都北门不百步,有桥,旧名清远…窃意近时之清远,即昔日之升仙…乃扁以驷马,因去清远不经之名。”(载《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据以上,是升仙水,乃江水东流经北门外旧日驷马桥下之水。又《华阳国志·蜀志》:“蜀郡,州治…城北七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下注:(桥)“在城北跨升仙水上。”按升仙水,即今沙河,始昌堰即今自洞子口分府河水之砖头堰。升仙山,当即原驷马桥北约二里的羊山,升仙桥当距今驷马桥不远。

 

    二台:升仙亭夹路有二台,一名望乡台,在县北九里。

    《寰宇记》卷七十二,益州华阳县“二台”引《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三引同。此条虽未写作者姓名,但明显看出是“升迁水”的继续,上条写“李膺记”,此条则略为《益州记》,亦是文章变换用辞常情。

    按:《蜀中广记》于此条下引《成都记》谓:“望乡台,蜀王秀所作”。升仙亭位于升仙桥畔,桥跨升仙水,后人称为驷马桥,谓是汉司马相如遗迹。又谓升仙桥北,长林苍翠,曲涧潺流,非人间世境,乃昭觉禅寺,则二台应在昭觉寺(今尚在)与驷马桥之间。

 

    白菟楼:成都有百尺楼,后名为白菟楼也。

    《蜀中广记》卷二,成都府二引李膺记。

    按:白菟楼即宣明门楼,见前“九门”按语。白菟楼在今成都市汪家拐街与文庙西街之间。

 

    七宝楼:开明氏造七宝楼,以珍珠为帘。其后蜀郡火,民家数千及七宝楼具毁。

    《蜀中广记》卷二,引李膺记。此条下续引赵清献记谓:“真珠楼基在石笋街。一说大秦胡于其地起寺门楼十间,皆饰以真珠翠壁,贯之如帘。寺即大秦寺也。”石笋街在成都旧老西门外石灰街左侧,亦即《华阳国志》所言之“筍里”。

 

    斛石山:斛石山有两女冢矣。

    《寰宇记》卷七十二,“学射山一名斛石山,在县北十五里”引李膺《益州记》。

    按:斛石山后又名威风山,星宿山,今名凤凰山。唐代为游观及演武之地。五代时王建曾在此陈兵众,以炫耀武力。宋代为竟射之地,故名学射山。蜀人又讹传刘禅尝习射于此。明代为蜀王府中人墓地。清末为兵营。

 

郫县:(今郫县旧郫筒镇)

 

    郫县:郫县,益州之胜邑。

    《寰宇记》卷七十二,益州郫县引李膺记。

    按:《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与(张)若城成都……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郫县为蜀王杜宇所都。《元和志》卷三十一:“县本郫邑,蜀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是也。秦灭蜀,因而县之。”旧郫县辖甚广,汉代郫县辖今郫、温江二县,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之地。传世有汉哀帝建平五年《蚕崖碑》,出灌县西北十三里紫坪铺之西二里,文曰:“建平五年六月,郫五官椽范功平、史、石、工、击徒,要本长二十五丈,贾(价)二万五千。”(见邓少琴教授《益部汉隶集录》)这是这一带汉属郫县的确证。郫别江又流灌其间,土地肥沃。《华阳国志·蜀志》谓:“是以蜀人称郫,繁曰膏腴。”《纪要》卷六十七引《志》云:“郫县即古杜鹃城。”地大物博,又系历史名城,宜其称胜邑也。

 

    郫县故城:郫县故城在今县北。

    《通鉴》卷八十五,胡注,引李膺《益州记》。

    按:郫县故城在今郫县红光镇(原名郫筒镇),南齐时已移今治。

 

    都江水:沱水入都田江入城,都田江,此水是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永昌县“都江水在县西八里”; 《夏书》云:“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引李膺记。

    按:永昌县南朝宋置,齐梁因之,为侨县寄治成都县,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割导江、九陇于益州郫县界置,在今郫县西北先锋乡(唐昌镇)。《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杜宇因开明治水有功,禅位于开明,杜宇都郫邑,亦证明都江水在郫。

 

    蒋桥:蒋琬宅于此,因以命桥。

    《寰宇记》卷七十二,犀浦县(唐置,宋省为镇,故治在今郫县红光镇)蒋桥引《益州记》。因前后连引李膺《益州记》与李膺记,怀疑此亦李书。

    按:蒋琬,蜀汉时湘乡人,字公琰,从刘备入蜀,受知于诸葛亮,称其为社稷之才。亮驻汉中,琬统府事,常足兵足食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共赞王业,密表刘禅云:”后事宜以付琬。”亮亡,刘禅累官琬尚书令封安阳亭侯,时诸葛亮新丧,远近危悚,琬举止如常,众望渐服,延熙(刘禅年号,公元238—257年)初,诏琬屯军汉中,又命升封加大司马,以涪水陆四通,可应军事之急,以琬还住涪,(今绵阳市东岸)九年(公元246年)以疾卒,谥曰恭。(见《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附温江县:(在今温江县城关镇)

 

    皂水:相林寺前清皂二水是矣。

    《蜀中广记》卷五,引《寰宇记》云“皂水在温江县”下引《李膺记》。

    注:《汉书·地理志》:“江原寿水有受江(导江),南至武阳(彭山)入江(正南江),《元和郡县志》:“称之为皂江。”

 

    大皂水:江水出羊膊山,北连甘松至灌口。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景物下引《成都记》,因本书有几处引李膺《成都记》,疑此亦是李书。又《寰宇记》卷七十三,青城县引同。

    按:温江县,南齐时在郫县与江源县(在今崇州市)地,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分置温江县,在今温江县城关镇。羊膊山即羊膊岭,是岷山之麓。《华阳国志》:“岷山一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凿。”《水经注》引《益州记》:“大江泉源,即今所闻,始发羊膊岭下。”《寰宇记》引《江源记》:“羊膊山下有二神楸,乃大江始发之所。”甘松应即甘松岭,《寰宇记》:“土人谓之为松子岭。”在今松潘县西南。     大皂水,又称皂江,即今四川金马河。《元和郡县志》:“皂江在青城县((今都江堰市)西四十里。”岷江南流,经四川崇庆县东北为金马河,左出支津为杨柳河,并西流经温江县界。

 

牛鞞县:(简阳县简城镇)

 

    四郡獽:此四郡獽也。有夷人与獽类一同,又有僚人与獽夷一同,但名字有异而已

    《寰宇记》卷七十六,简州风俗:“有獽人,言语与夏不同,嫁聚但鼓笛而已,遭丧乃以竿悬布置于门庭,殡于别所,至其体骸燥,以木函盛,置于山穴中,”引李膺记。

    按:“獽”《华阳国志·巴志》:“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下注“獽”,族属不详。”又《隋书·地理志》:“梁州又有獽、蜑蛮賨,其居处、风俗、衣服、饮食,颇同于僚。”再《巴志》:“巴东郡(故治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多奴、獽、夷、蜑之蛮民。”又《蜀志》:“广都县(今双流中和场)…汉时县民朱辰字元燕为巴郡太守,甚著德惠,辰卒官,郡獽民北送及墓,獽、蜑鼓刀擗踊,感动路人。”《寰宇记》卷七十六,“简州(今四川简阳)有獽人…又有僚人,与獽夷亦同,但名字有异而已。”据以上是隋、唐以后,獽人即散居各地,与僚、蜑等民族共处,故有时被联称或混称(称作僚)但未必同族。四郡,不明。据以上有巴东、涪陵、建平及蜀郡(包括简州与广都)皆有獽。《华阳国志·南中志》:诸葛亮南征“秋遂平四郡,四郡指越嶲、益州、永昌、牂柯。”此所谓“四郡”是否即成为以后对少数民族住地的泛称,待考。

 

    分楝山:蜀人谓岭为楝。

    《寰宇记》卷七十六,简州阳安县(今简阳市简城镇绛河北岸)“分楝山在县西七十里,”引《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五十八,风俗记总录引李膺《益州记》。又《蜀典》卷七,方言类引《李膺记》。《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五简州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文均同。

 

 附金堂县:(在今金堂县)

 

    洛水:洛水出于洛通,东合县江注牛鞞县。

    《寰宇记》卷七十六金堂县“洛水在县北二十里”引李膺记。

 

    “洛水出什邡县之洛通山,东合县江,注牛鞞县。

    《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四,怀安军景物上,洛水引李膺记。

    按:金堂县本犍为郡牛鞞县地,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分雒县、新都、简州、金水置,以地连金堂山,因为县名。在今金堂县赵镇。牛鞞县即今简阳县。怀安军故城在今金堂县东南。洛通山在什邡县西北。《汉书·地理志》:“雒县(今广汉县北)章山,雒水所出。”《华阳国志》:“李冰导洛通山。”《方舆胜览》:“洛通,即章山也。”什邡县,今什邡县城关镇。《汉书·地理志》:“雒县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入湔,过郡三。” 《华阳国志·蜀志》:“(李)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郫别江会新都大渡。又有绵水,出紫岩山,经绵竹入洛。” 洛、绵、湔三水:雒(洛)水出广汉郡章山,即今所称石亭江。绵水今称绵远河。湔水今称青白江。通称沱江。南经金堂峡至泸县入江,或以雒水称之。《水经注》云:“雒水从三危山,东过广魏(即广汉)雒县南,东南注之。”此称三危山,应是玉垒山之讹,盖玉垒山方为湔水所出,因以上或称,遂误以湔为雒也。

 

    金船:金泉县古有金船沉江之东岸,锐底,民于水中往往见之。

    《寰宇记》卷七十六,金堂县引《蜀记》。

    《蜀中广记》卷八,金堂县引同。同书卷六十七,《方物记》第九,五金作“金堂县古有金船沉水之东岸,往往有见者。”引书作《蜀记》。《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四引同。

    注:金堂县,本汉牛鞞县地,属犍为郡。咸通二年(公元861年)蜀郡长李崇义析雒县。新都及简州、金水三县置,以县界有金堂山,故以为名。金泉县亦作金渊县。在今金堂县东南同兴乡。东晋末朱龄石平蜀后,于东山置金泉戌,西魏平蜀后于此置郡及县。西魏与梁同时(前者公元535——556年,后者公元503——556年),因此,此条应为李膺书,不可能属李以前人。

 

      繁县:(今彭州市城关镇西)

 

    五侯水:昔有人姓侯,兄弟五人住此水侧。皆武勇,俗人呼为五侯水。

    《寰宇记》卷七十三,彭州蒙阳县“弥蒙水在县南二百五十步,源出九陇县琅歧水。”引李膺记。

    按:蒙阳县,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置,系今彭州市东之蒙阳镇。《山海经》:“蒙水出蜀,入江聂阳西。” (今本作“蒙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 ),又《楚辞·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记。”此言蒙水出蜀,在今彭州之境,应无大误。

 

    木琅山:木琅山,语讹为两岐山也。此山出木堪为船。

    《寰宇记》卷七十三,九陇县(今彭州市城关镇)“两岐山在县西北二十七里。”下引李膺记。此条今本作“此山出木,堪为船。本琅岐山,语讹为两岐山也。”

    按:九陇县本汉繁县地,梁置东益州,所辖南晋寿郡之晋寿县(州郡治),即在今彭州市西北,后魏为天水郡仍改为九陇。以九陇山为名。九陇山屈曲九折,故有九陇之名。(以上见《寰宇记》卷七十三。)

 

    丽元山:范蠡学道于此山上升仙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九陇县引李膺记。

    按:九陇县在今彭州市城关镇。

 

    漓沅山:蕃蠡学道于丽元山升仙。

    《蜀典》卷二,人物:蕃蠡引李膺记。又云:“丽元”作“漓沅”也。

    按:《唐志》:“九陇县有漓沅山,在县北六十里。蕃蠡即取玉二方,一白一赤,种于扬州,白为琼花,红为玫瑰,遂建观名蕃嫠也。”蕃蠡,《寰宇记》作范蠡。范蠡、蕃蠡、蕃嫠,一音之讹。此文中之范蠡,与越之范蠡是同名而异人。又,范、蕃、番、繁,古音皆读为“婆”,西汉有名繁延寿者,《汉书》颜注已言明“繁”音“婆”。此为“濮”之同音通假字,或者此范蠡为濮族人。《蜀中广记》卷七十二《神仙记》第二:“漓沅山在彭州九陇县界,与鹿堂山相连,其间八十里,去成都二百五十里。有栗松神草,服之升仙,又有四龙起骑之门,范蠡主之,庶人发之。”

 

 

广汉郡

 

  雒县:(郡治,在今广汉市城关镇)

 

    石亭水:石亭水今入县界。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雒县(今广汉市城关镇)石亭水,引李膺《益州记》。

    按:所谓“入县界”即入雒县界。雒县《寰宇记》卷七十三,“汉旧县属,后汉置益州,治于雒,晋置新都郡,宋齐为广汉郡,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置汉州皆治洛县。”(参前洛水条)

 

    雁桥:张任与刘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于雁桥战败,即此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雒县雁桥引李膺记。

    按:《地名大辞典》:“在四川广汉县南一里,跨金雁河上,亦称雁桥,刘(备)先主入蜀,擒张任于雁桥。”又“金雁河”亦名雁江,自四川什邡县西南发源,俗称鸭子河,东南流至广汉城东北合沉犀河。《方舆胜览》“雁江在雒县(广汉)南,曾有金雁,故名。”张任《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备使黄忠,卓赝进攻涪,刘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刘备于涪(今绵阳市东岸)。注引《益部耆旧杂记》谓:“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从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雒城破”下注又引同书谓:“刘璋遣张任、刘璝率精兵拒捍先主于涪,为先主所破,退与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于雁桥,战复败,擒任,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息焉。”

 

    犀桥:广汉郡北一里半有犀桥,即白鱼水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雒县(今广汉市城关镇)犀桥,引李膺《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九汉州引同,但引仅作《益州记》。

    《寰宇记》卷九汉州,在本条下云:《志云》:“河出堋口,有白鱼出焉,在治东十里。”

    按:汉州在洛水流域。《图经》云:“洛水在治东半里,又名沉犀水,水性刚,宜淬刀。”“堋”分水的堤堰。《寰宇记》卷七十三:“蜀人谓堰为堋。”据以上则白鱼水是洛水在广汉分水堰的一条支流,而桥的得名,是源于“沉犀水。”

 

    姜诗泉:姜诗侍母至孝,母嗜江鱼,舍侧忽有涌泉,常出双鲤。

    《元丰九域志》卷七汉州引《益州记》。

    注:《水经·江水注》:“洛县有沈乡,去江七里,姜士遊所居。”《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绵竹县姜诗泉井“即诗之宅,家在沈乡。”汉州唐置,宋曰汉州德阳郡,民国改为广汉县。此条与下条内容相连,此条可能亦系李书。

 

    秦宓宅:即姜诗宅。

    《元丰九域志》卷七汉州引李王口《益州记》。

    注:“李王口”,应是“李膺”之讹。

 

什方县:(在今什邡县城关镇南)

 

    浽江水:浽江即石亭水,盖是洛江支流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什邡县(今什邡县城关镇)浽江水引李膺云。

    按:“浽”为“洛”之讹,《寰宇记》于引语后继书:“ 《汉书·地理志》:‘章山洛水所出,今按雒水发源,或洛通山,或九陇县(今彭州市城关镇西,南齐时称繁县)界鹿堂山也。’九陇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省东益州置九陇郡,领县一即九陇县。”徙于古繁县故城,今彭州城西,有九陇山。《方舆胜览》:“古彭州之西山,一曰伏陇;二曰豆陇;三曰秋陇;四曰龙奔陇;五曰走马陇;六曰骆驼陇;七曰千秋陇;八曰较东陇;九曰横担陇。故有九陇之名。”

 

    雍齿墓:墓高四丈,阔四亩,有石麒麟二。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什邡县雍齿墓引李膺记。

    注:雍齿沛人,尝从刘邦(汉高祖)起兵,旋叛去,已而复归刘邦,从战有功,然终为刘邦所不喜。已而刘邦恐诸将谋叛,问计于张良,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计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六年(公元前201年)三月(刘邦)置酒封雍齿什邡侯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罢酒,群臣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亡患矣。“见《汉书·高帝纪》卒谥肃,坟在什邡县南一里。

 

    南阳郡:南阳汉中,李雄乱蜀,遣李寿尽掠汉川五千余家,流寓于此。

    《方舆纪要》卷六十七,什邡县南阳郡故城,在县西二十三里,引李膺记。

    《寰宇记》卷七十三,南阳郡故城引同。所不同者是设郡时间, 《方舆纪要》谓:“蜀平后,当置南阳郡。” 《寰宇记》则谓:“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立郡,后魏三年(公元385年)废。”

    按:南阳郡南齐置,刘宋曾置北阴平侨郡,领南阳流民所置之南阳县。(在今什邡县西北何家场)汉中郡秦置,治南郑,在今陕西南郑东二里。汉川郡,系隋改汉中之名。南阳汉中非两地,应是李寿掠汉川人,入居南阳之地。

 

    新妇水:南阳郡南七里,有新妇水。故老传云:昔有新妇勤于侍奉,负吸水远,不辞冰雪,泉为之涌出,故谓之新妇水

    《寰宇记》卷七十三,新妇水在(什邡)县西南二十五里,引李膺记。继谓“流合廉江水”。什邡县刘邦曾封雍齿为什邡侯,因此什邡或为秦置,故城在今什邡县南,俗名雍齿城。

    按:“什邡”《汉志》作“汁方”,《说文》、《续汉志》作“汁邡”。《括地志》:“雍齿城在益州什邡县南四十步”至新妇泉。《蜀中广记》卷九云:“在什邡者称新妇水流合廉江水。”在南阳县南七里,南阳县故治在今什邡县西二十三里。《水经注》卷三十三:“常璩云:‘李冰导洛通山,水发瀑口,迳什邡县’。”《寰宇记》卷七十三:“什邡县,本汉旧县,属广汉郡,后周为方亭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为什邡县。”故城在今什邡县南。廉江水,据《寰宇记》卷七十三什邡县:“罗江水,在县西南二十七里,源出彭州九陇县界两岐山,经县界入雒县,亦名廉江水。”应是洛水支流。新都县亦有新妇泉,两条内容几全同,是否李膺记重复,抑或传闻弄重?

 

  新都县:(在今新都县城关镇东)

 

    稚子阙八阵图:稚子阙北五里,有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换装魁八八为行,魁方一丈,高三尺。

    《寰宇记》卷七十二,新都县八阵图引李膺《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五,新都县八阵图与《渔洋精华录》卷五,《弥牟道中望八阵图遗址》、《题解》引同。

     按:当时新都在今新都县城关镇,八阵图在今新都县弥牟镇,阙与八阵图同为新都古迹。《蜀中广记》卷五引《纬略》谓:“八阵图在新都者,峙土为魁,植以江石,四门二首,六十四魁,八八成行,两阵并峙,周凡四百二十七步,魁百有三十也。《本志》云:“县北十五里有二石阙各高丈三尺一题云:‘汉故兖州刺史洛阳令王君稚子之阙。’一云:‘汉故先灵侍御史河内县令王君稚子之阙。’阙两角有斗,又作重层,四壁刻神像人物牛马之类,今已湮灭。”王稚子名涣,后汉蜀人,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改节,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举茂才,历官洛阳令,善发奸逮伏,及卒,民为立祠。(见《后汉书》本传。)

 

    赤岸山:赤岸山顶有涌泉,周回数丈,深八九尺,澄澈不竭。

    《蜀中广记》卷五,新都县引《古今集记》:“新都南十七里,有宋兴戌山,高百四十丈,周三十余里,山色赤岸,边若有火光,又名赤岸。”下引《益州记》。虽未署作者名,但前不远八阵图条曾书李膺《益州记》。故此条可能是李书之略写。

 

    新妇泉:在县东北五里,有新妇泉。什邡县界亦有新妇水。初,二妇勤于奉养,晨夜负汲,不惮冰雪。久之,泉为之涌,故以名泉。

    《寰宇记》卷七十二,益州新都县新妇泉,引李膺《益州记》。

    按:事迹与什邡新妇水几全同,新都县:《华阳国志·蜀志》“蜀以新都、成都、广都为三都,号名城。有金堂水,水通于巴。”《水经注·江水》:“县有沈乡,去江七里,江(诗)士遊之居所,诗至孝,母好饮江水,嗜鱼脍,常以鸡鸣遡流汲江,子坐取水,溺死。妇恐姑知,称诗遊学,冬夏衣服,实投江流,于是至孝上通洞泉,泉出其舍侧,而有江之甘焉。诗有田,滨江泽卤(盐地),泉流所溉,尽为沃野。又涌泉之中,旦旦常出鲤鱼一双以饍焉,可谓孝弟发于方寸,微美著于无穷也。”条中故事,可能基于以上。虽江诗事出在洛县,但《水经注》:“李冰导洛通山,洛水发瀑,经什邡县……洛水南又经洛县故城南……洛水又南经新都县。”据以上,是三县同在洛水上,而什邡县、新都县两县在洛县上下游,故事传播,编撰甚易,地方名亦容易混淆,是以什邡、新都两县所传故事内容相同。

 

                                   郪县:(今三台县南)

 

    长平山:广汉郡西北,山冈长而平,因名。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四,潼川府景物下引李膺记,条前有“在郪县(今三台县南郪江乡)西北三里”句。《蜀中广记》卷二十九,潼川州一,引李膺《益州记》。文同。

    按:郪县系汉县,《三国志》:“先祖(刘备)入蜀攻刘璋遣诸葛亮等分定州郡,略地至郪,百姓犒军会师于堂山。”即此地。

 

    桃花溪:桃花溪在东三十里,从涪城县南流入涪水也。

    《蜀中广记》卷二十九,潼川州一,引李膺《益州记》。

    按:潼川府,隋置梓州,宋曰梓州梓潼郡,分置梓州路,升为潼川府。故治在今三台县。涪城县,隋置,故治在今三台县西北六十里。《水经》:“涪水出于广汉涪县西北,南至小广魏(广汉县地)与梓潼合。”《通典》:“左带涪水,右挟中江。”桃花溪应是涪水支流。

 

                             附射红县:(今射洪县西北金华镇)

 

    射江:郪偻滩东六里有射江,土人语讹,以江为洪。

    《寰宇记》卷八十二,梓州射洪县“本汉广汉郡郪县地,后魏恭帝于此置射洪县”引《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二十九,潼川州射洪县(今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引李膺《益州记》。下谓:“后周从俗,因改射洪矣。”

    注:《水经》云:“涪江水又东南合射江。”《志》云“县东十五里射江,源自剑州,历梓至独坐山下与涪江合流也。”

 

                                伍城县:(今中江县城关镇)

 

    废伍城县:伍城,在三嵎山之东。

    《寰宇记》卷八十三,梓州玄武县“废伍城县在县东二里。”引李膺《蜀记》。

 

    故伍城县:在元(玄)武县三嵎山之下。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四,潼川府古迹引李膺《蜀记》。

    按:玄武县,三国蜀五城县,南朝宋曰伍城县,后魏立玄武郡,隋废郡改县为玄武,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612年)改为中江县,在今中江县城关镇。《水经注·涪水》:“涪水又南,枝津出焉,西迳广汉伍城县为伍城水。”《华阳国志·蜀志》:“伍城县,郡东南。有水通于巴。汉时置五仓,发五县民,尉部主之,后因以为县。”下注:“伍城县刘备析郪县立,后省,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复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省,七年(公元286年)复立。辖今中江县北半部。”隋改玄武,在今中江县治东二里。水指中江,又称凯江,即古孱水,自罗江流来,经伍城故县西折而东流过城南,又东,至今三台县城入涪江。”县故址,《中江县志》谓在治东一里许伍城山(俗名魁山)南麓,平武山东麓之东山陌。《寰宇记》卷八十二:“在玄武县(今中江县治)东二里。”《蜀中广记》卷三十,引文同《中江县新堤记》云:“县为江所环故名之。”五县,当指雒、绵竹、新都、涪、郪。发此五县民于五县修建粮仓。

 

    东桥河:蜀汉伍城县立此水滨,在三隅山之东。

    《蜀中广记》卷三十,川北道潼川州二,中江县“东桥河自涪城来者即中江也。”引李膺《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三十中江县:“县东西有二桥,河水所经西桥河,自绵州来者,迳罗江县至此,始可行舟。”“东桥河自涪城来者,即中江也。”“东西二水至玄武山下,合而东南流。”又引《水经》:“涪水又南,枝水出焉,西经广汉五城县,为五城水是矣。”

 

    覆舟山:禹治水,泊舟覆焉。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四,潼川府景物下,“覆舟山在中江县西南三十里。”引李膺《蜀记》。

    注:《寰宇记》卷八十二玄武县:“覆船山改名泊山高五里。”按《十道录》云:“洪水维舟,泊此,船覆于树下,因此名焉。”《蜀中广记》卷三十中江县:所引《十道录》则作“尧时洪水,州人维舟泊此,覆于树下,因名覆船山。”

 

    七里坂:覆船山中十五里,有七里坂,一名羊肠坂。屈曲,有壁立难升之路。

    《寰宇记》卷八十二,梓州玄武县覆船山条“又”,引《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三十中江县引同,但虽两书均未书作者,却或前或后所引“犁刃山”或书李膺《蜀记》,或书李膺《益州记》,疑此条系李书略写。且此条大似上“覆舟山”条继续,故列于此待后考。

 

    犁刃山:犁刃山长八里,高出众峰,形如铧刃。

    《寰宇记》卷八十二,梓州玄武县犁刃山,引李膺《蜀记》。《蜀中广记》卷三十中江县引李膺《益州记》。《寰宇记》在引书前谓“在县北十里。”《蜀中广记》则谓:“去县五里内则为烽火山。”《通志》云:“诸葛武侯尝于此置烽火,十里内则为犁刃山。”

 

    铜官山:县(铜山县)西南有铜官山,阔八丈,高出众峰。邓通、卓王孙冶铸之所也。

    《寰宇记》卷八十二,梓州铜山县(今中江县东南广福乡)铜官山,引《蜀记》。

 

    “铜山县南五十八里有铜官山,高出众峰,即邓通卓王孙冶铸之所。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四,潼川府景物下引李膺《蜀记》。此条与上条《寰宇记》所载几全同,故均作为李书,并记于此。

 

    “铜官山在中江县西五十里,其山高于中峰,汉文帝赐邓通卓王孙买而陶铸之。

    《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四,怀安军景物下引李膺《成都记》。

    按:中江在齐、梁时称伍城县,宋时方称中江,故上条应不是李膺原书,至将条文置于金堂无大错,因二县邻近。《图经》云:“(铜官山)在金水县北十里,出铜。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改为金水山。”《元和郡县志》云:“在金水县北十里。”金水县在今金堂县东南怀口镇。条文所述事实有误。据《汉书·佞幸传》:“邓通蜀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文帝…尊幸之…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严道”《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二雅州八云:“铜山,在荣经县北三里,即文帝赐通铸钱之所。”据以上可知非铜山县之铜官山。又据《汉书·货殖列传》:“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则是卓氏所鼓铸乃临邛之铁,而非铜山县之铜。更与邓通铸钱之严道(荣经县北三里)遥远。也不在铜山县(中江县东南)之铜官山。至铜官山之出名,则见《蜀志》“蜀之为国,……其宝则有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之饶。”铜山应为铜矿,其余如临邛、荣经之铜山,越嶲郡邛都之南山,及会无天马河,汉中之铜胎,均最有名。其在汉代于广汉郡设有工官,制铜器出口,此铜官山之名所以著称也。

 

    废怀归县: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置。

    《寰宇记》卷八十二,梓州玄武县,“废怀归县在西北二十里---后周明帝初并入玄武县,”引《蜀记》。此条与以下,仅一句之缺,且恐此句系后人添入,故纳入李书。

 

    “宋元嘉九年置,后周并入玄武县。

    《蜀中广记》卷五十四,蜀郡县古今通释第四,中江县,引李膺《蜀记》。

    按:怀归县,南朝宋置,南齐废,故治在今中江县西北。玄武县:三国蜀五城县,后魏立玄武郡,隋废郡,改县为玄武,宋改为中江,即今四川中江县治。

 

晋康郡

 

                              江原县:(郡治今崇州市西北旧怀远镇)

 

    马元祠:宁州有马元河,河边牧马产骏驹,一日千里,至此毙之岸南,人为立祠。

    《寰宇记》卷七十五,蜀州晋原县(本江原县地,后周改为晋原县今崇州市城关镇)马元祠引李膺《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七崇庆州引同,只“立祠”后多“于此”两字。继引《水经注》谓:“小亭山有天马冢是也。”

    按:《华阳国志·蜀志》载:“越巂郡会无县汉置,南齐没于蛮獠,即今会理县治。路通宁州,……有天马河,马日千里,后死于蜀,葬江原小亭,今天马冢是也。县有天马池,初,民家马牧山下,或产骏驹,云天马子也。今有天马径,厥迹存焉。”据以上,是李膺所举之“马元河”,即此天马河也。宁州,南朝宋置,领朱提、南广两郡。朱提郡治朱提县,在今宜宾县西南,南齐时为南朱提郡,南广郡故治在今珙县西南,后俱没于僚。

 

                                临邛县:侨县(今崇州市旧三江场)

 

    临邛故城:临邛故城,俗名公孙述城。

    《蜀中广记》卷七,重庆州在所引李膺《益州记》“鹤鸣山”条下以“又云”引出。

 

    “盖李雄据蜀,李寿从牂柯引獠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獠居,临邛旧县因兹置也。

    上书紧接上一条书出,中间隔以“《益州记》云:”而《寰宇记》卷七十五,蜀州晋原县所引,则句文与《蜀中广记》所引完全相同,只 “临邛故城……”条前无所云,系秃头。“盖李雄……”条前有“李膺《益州记》云”句。以此,可认为此两条均为李膺书,以《蜀中广记》所引论,前条“又云”,既可说明是李书中语,后一条因起首为“盖”,可认为是前条之补充。以《寰宇记》所载论,则注入引书名,可认为是插句。姑并存,待后考。

    注:王莽改蜀郡为导江郡,改原太守为卒正,徙治临邛,以公孙述为卒正,城因此而得名。

    按:临邛本秦县,汉时属蜀郡。《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五:“邛水出邛崃山入青衣江,故云临邛。”治邛州邛崃县治。(唐时临邛县在今邛崃县城关镇)王莽改蜀郡,……南朝宋因獠乱,置晋原郡,仅领临邛等五县。南齐改晋原郡为晋康郡,仍领前五县,而置邛崃县于崇州市旧三江场为侨县。梁末复置邛州,无郡,置依政县为州治,在今邛崃县旧牟场与新场。僚,据《魏书·僚传》:“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山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处山谷。”吾师徐中舒教授著《论巴蜀文化》在《蛮僚的族属问题》篇中,则以为“僚在古代原当作貉”“貉则是蛮在东北的一支。”“貉族原居住地是以大小辽河为中心。”因夏殷与殷周两次革命,及周公的诛纣伐奄,“灭国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把他们远逐到江南,由大巴山与清江而入蜀入黔。汉中、牂柯……等地皆有其族。牂柯:今贵州遵义以南至思南,石阡等地皆其故治。关于僚的种族,论者甚多,徐中舒教授所论,已见上述。吾师邓少琴教授著《巴蜀史迹探索》以为“僚徭之称出自獽蜒。”童恩正教授《古代的巴蜀》中说:”板楯蛮以及一部分巴族和濮族构成了南北朝,始见于历史的僚族。“众说纷纭,总之,僚是中古一个较大的名族,其入蜀时间,并不始于李寿的引入。据郭璞《上林赋·注》:“巴西阆中有渝水,僚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此以平三秦。”(见《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当时成汉尚未建国。李雄是成汉第二代国君,并称皇帝。李寿是第五代。

 

晋乐县:(今崇州市西北旧公议场)

 

    鹤鸣山:张陵登仙之所。传云:常有麒麟,白鹤游翔其上。有铭记云:张陵为蝮蛇所吸,门人以为登仙矣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五,晋原县(今崇州市城关镇)“鹤鸣山(亦名鹄鸣山)在县北七十九里。”引李膺《益州记》。

 

    “张道陵登仙之所,常有白鹤游其上,北与邛州交界。

    《蜀中广记》卷七,引李膺《益州记》。本条上有“《寰宇记》云:鹤鸣山在晋原县(故治在崇州市东十里。)西八十里,绝壁千寻。

    《全蜀艺文志》卷六十四载李膺《益州记》仅引铭记之文,铭记为石刻。考张陵即张鲁祖父,为天师道创始人。东汉末起义之“益州黄巾军”,实为天师道中人。刘焉与蜀中土豪攻灭之。现存芦山之樊敏碑,记载土豪攻黄巾军之事,(碑文称黄巾军为“米巫”。)疑此“铭记”与碑同时刊刻。《全蜀艺文志》卷六十四仅引《铭记》作李膺《益州记》载,系误。又《蜀中广记》卷五十九《方物记·獸》引同,但无”有铭记云“及以后文。

 

    张陵:张陵遁病疟于丘社之中,得咒鬼之术书,为是遂解使鬼法。后为大蛇所噏,弟子妄述升天。

    《广弘明集》卷八,十七页释道安《二教论·服法非老九》引李膺《蜀记》。

    按:张陵为其本名,后世道教徒与加一“道”字作“张道陵”以示尊崇。

 

    米民:受其道者,输米肉市绢,器物笔纸,薦席五采,后生邪浊,增立米民。

    《广弘明集》卷八,二十页释道安《二教论·服法非老九》引《蜀记》。应是李膺《蜀记》之略书。

    按:张陵建五斗米教,旧史称米贼。见《后汉书·刘焉传》与《三国志·张鲁传》米民是指其教徒。《三国志·魏志·张鲁传》:“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民)。

 

    天师: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汉熹平末,为蟒蛇所噏,子衡,奔出寻尸,无所获,负清议之讥,乃假设权为,以表灵化之迹。生縻鹤足置石崖顶。至光和元年(公元178年)遣使告曰:正月七日,天师升立都,米民山僚,遂因妄传。贩死利生,逆莫过此之甚也。'

    《广弘明集》卷八,十九页释道安《二教论·服法非老九》引《蜀记》。

    以上二条《蜀记》虽未写作者姓名,但在同一篇中,所述者又是同一人事,大有可能所引系同书,即后二条亦是李膺书之略写,故列于此。

 

    汶井江:江中有井,井见土乱。

    《寰宇记》卷七十五,晋原县(临邛陷于獠后移治,今崇州市城关镇)汶井江引李膺《益州记》。

    注:《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又东南过犍为武阳县,青衣水、沫水从西南来合而注之。”下注:“江水又与汶井江会,李冰所导也。自笮道与濛溪分水,至蜀郡临邛县,与布僕水合。《华阳国志·蜀志》:“(李)冰又通笮道汶井江,经临邛与蒙江分水,至马湖与白木江会武阳天社山下,合江。又与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即其分水岭之名),经什邡,与郫别江会新都大渡。又有绵水……皆灌溉稻田,膏润稼穑,是以蜀川人称郫,繁曰膏腴,绵、洛为浸沃也。

按:笮道当指汶井江源头一带,即今崇庆县之极西,与芦山、宝兴、汶川三县交界之地,古为笮人地区,故得笮道名。汶井江即今崇州市的西河,发源于崇州西界山中之九龙池,东流经怀远镇,又东受于五里河、味江河、泊江河经元通场折而南流会岷江支流沙沟河,又南经崇州市城西,又南经大邑县界,至新津县城东南与南河会。故曰“经临邛”。“濛溪”即今芦山河,古之青衣水,又称大渡河。白木江即今邛崃县南河。布仆水:临邛县下则称仆干水。《汉志》:“临邛县仆干水东至武阳入江。”同书临邛县又云:“有布濮水,从布濮来合汶井江,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下注:“汶井江”各本均作“火井江”,廖本作“文井江”。“布濮”大概是古代一种少数民族。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所谓“略斯榆,举包蒲。”疑“布濮”即“包蒲”之转音,居于火井以西,芦山河上游河谷一带,遂称为布濮。

 

宁蜀郡  (侨郡)

 

广都县:(在今双流县)

 

    三都:成都、新都、蜀(广)都号三都,此都即一也。”

    《寰宇记》卷七十二,广都县引李膺《益州记》。

    按:《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广都县(今双流县东南中兴镇):“蜀号三都者,成都、新都、广都也。”虽未注明出处,与《寰宇记》校阅,知所引者为李膺语。《水经注》:“洛水又南经新都县,蜀有三都谓成都、广都此其一也。”又《寰宇记》引《蜀志》:“广都县,汉元朔二年(公元127年)置。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避隋炀帝讳改为双流。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长史乔师望奏分双流县,又置广都县于旧县南一十二里。”今中兴场所在地。

 

    大塔山:阿育王使鬼兵造八万四千塔,雒县(广汉)、广都(双流)、晋原(崇庆)各有一也。

    《寰宇记》卷七十二,广都“大塔山阴引导益州山川图。”引李膺记。

    注:《蜀中广记》卷五,双流县谓:“有大塔山,阴宏道。”《益州山川图》云:“阿育王使鬼兵造八万四千塔,广都有其一。”文字与上几全同,而未言李膺记。

 

    牛饮水:水名客舍,昔程郑家于此,每群牛饮,江为之竭,故名。

    《蜀中广记》卷五,双流县引《周地图记》云:清水在县北十里,改名牛饮水,引李膺记。《寰宇记》卷七十二,在本条前多“牛饮水之末流也。”句,引李膺《益州记》。

 

    宜城山:宜城山在牛饮水南三十里。

    《寰宇记》卷七十二,双流县宜城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引李膺《益州记》。《蜀中广记》卷五双流,引同,只少“三十里”三字。《寰宇记》与《蜀中广记》在引条下均有“今按紫草山,岗阜相属高百余步,连入陵州贵平县界,是矣”句,则紫草山是宜城山一脉或又一名称?陵州贵平县西魏置,为和仁郡郡治,在今简阳界西南旧镇金桥,唐移置仁寿县界,则宜城山山脉较长。《蜀中广记》又谓:“按蜀汉尚书蒋琬,宋布衣李甲宅,俱在宜城山下,茂林清泉,致可喜也”诸况,是宜城风物宜人。

 

    色水:鸭驰桥西五里枇杷桥也。

    《寰宇记》卷七十二,双流县“色水在县西五里,源出岷江。”引李膺《益州记》。

    注:色水在双流县境,“双流”据《寰宇记》卷七十二:“本汉广都县[汉元朝二年(公元前127年)置]地。”《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隋代避炀帝讳,改为双流县,以县在二江(流江、郫江)之间故以名。唐因之,故城在成都南四十里,即今双流县治。鸭蛇、枇杷二桥,当是色水上之桥。

 

汶山郡

 

都安县:(郡治,在今都江堰市灌口镇)

 

    青城山:入山七里至赤石城,有羊马台,三师坛。上五里至瀑布,水涧二百步,有二石梯,有一石笋高三丈,过二石门,绝崖数百丈下,起常道观。高峰下,有水六时灑落。东北有二石室,名龙宫,可容百余人。从龙宫过石室至石梯,名龙桥。又有一石梯,洞穴深邃,莫知所极。西北有石室,宛然见存。又有黄帝坛,石法天地,上圆下方,阔一丈二尺,有十二角。观东有石刻,日月各阔五尺,厚一尺二寸。相对柱上,乌兔辉烁,方圆磅礴可观。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地部九,关中蜀汉诸山,青城山引李膺记。

    注:《蜀中广记》卷六,成都府六灌县引同。并谓:“青城在本县(都江堰市)西四十里。”引《名山记》云:“益州西南青城山一名青城都山,山形似城,其上有崖舍赤壁。”杨用修《蜀志补罅》:“青城山有一百八景,风日佳时,登储福宫望之,历历可数。”杜光庭记云:“岷山连峰接岫,千里不绝,青城乃第一峰耳。”《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文井水又东迳江都县,县滨文井江,江上有长隄,隄跨四十里,有朱亭,亭南有青城山。”

 

    黄帝壇:在青城县青城山九里至赤城,有三师壇又有黄帝壇。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古迹引李膺《益州记》。

 

    帝俈台:青城山,天皇授帝俈五符文于此山,牧德之台尚在。

    《蜀典》卷三,居寓类,帝俈台引李膺《益州记》。

    注:帝俈,相传古代“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关于五帝人物,说法不止一种,据《世本》四《五帝谱》;《大戴礼·五帝德》及《史记·五帝纪》诸书谓:“黄帝、颛顼、帝俈、尧、舜。”为五帝。

 

    天彭阙:清水路西七里灌口,古所谓天彭阙,两石对立如阙,号曰天彭。

    《寰宇记》卷七十三,永康军导江县灌口山,引李膺《益州记》。

    “湔水路西七里灌口山,古所谓天彭阙也。”

    《蜀中广记》卷六,灌县引李膺《益州记》。

 

    天彭山:两石对立如阙,号曰天彭。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景物下云在导江县引李膺记。

    按:《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一,“秦昭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见氐道县(当作湔氐县)有天彭山,两山相对,其形如阙,谓之天彭门,亦曰天彭阙。”是天彭门或天彭阙应在松潘北,而《蜀都赋》刘逵注谓在都安(今都江堰市)。李膺亦云在灌口,故将其置于都江堰。后世又有谓彭县西北有天彭阙,亦名天彭门者,当是另一处。《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李膺谓之天彭関。”“関”与“阙”字形相近,恐関即阙之误。据此,则“天彭阙”一辞,系李膺书所载,《水经注》所引《益州记》第一条,“大江源泉……”有“天彭阙”一辞,第二条又显系第一条之继续,不仅如此,《水经注》所引秃头《益州记》,不但有连贯性,其用词造句,亦极近似,若第一条(天彭阙条)为李书,其余各条亦可无疑,虽杨守敬以为郦、李同时异地,《水经注》不可能引李书。但考李在蜀任职时期,约在肖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前至梁天监元年(502年)后不久。而郦任职时间,则在北魏昌明(公元500—502年)至孝昌(公元525—527年)间。(见《南史》;《北史》)是郦可稍后于李,郦写书时,李书已成。李以蜀人记蜀事,自必名噪一时,郦写书至江水,焉得不采用!有此推论,暂将《水经注》中所有未贯作者姓名,而又未能从它书查明之《益州记》,作为李书,俟以后再考。又,天彭山亦即天彭阙也。

 

    都安堰: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郫),其正流遂东,郫江之右也。因山颓水,坐致林木,以溉诸郡。又穿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

    《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江水又历都安县。”下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六引同,只“白沙邮”下,多“邮在堰官上”句。

    按:此段文多以为全系《益州记》文,遂认为“记曰”之“记”应省。鄙意以为,“是以”至“故记曰”,是《水经注》作者文,而“记”是指上所引的《益州记》,“水旱从人”以下句,方又是《益州记》所言。故“记”不应省。又,此条虽在《蜀中广记》亦在《益州记》前未书作者姓名,但在前“天彭阙”写明引书为李膺《益州记》。下“玉女房”条又写引书为《李膺记》,故此条可能是李书之略写。

    注:《水经注·江水》:“江水又历都安县,县有桃关,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堰于江作堋,谓之湔堋,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此堰俗谓之都安堰,亦曰湔堰又谓金堤。左思《蜀都赋》所谓“西逾金堤”者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本国之所资,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按:都安县即今都江堰市。“堋”,分水的堤堰。《寰宇记》卷七十三“蜀人谓堰为堋。”《蜀都赋》刘逵注:“李冰于湔山下造大堰以壅江水,分散其流,灌溉于地。”按此即举世闻名之都江堰,(唐称楗尾堰,见《元和志》。宋以后始称都江堰)它包括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及宝瓶口等工程。(见《华阳国志校注·蜀志》)又据《华阳国志·蜀志》注:“羊摩江”即今羊马河,是分外江水以灌溉外西以西农田的一条干渠。“玉女房”可能是一座特大崖墓。“白沙邮”在今都江堰市西八里的白沙街。“邮”: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陆海”据《汉书·东方朔传》:称关中此所谓天府陆海之地。颜师古注曰:“高平曰陆。……海者万物所出。”“天府”诸葛亮《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水利:深淘滩,低则堰。

    《扬镇二十卷外集》卷六,水利谓:“亦见於梁李膺《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六引《水经注》云:“江水又历都安县。”谓都安县即汶山郡治,刘先主(备)所置也,有桃关及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立碑六字曰:“深淘潬,浅包漹”漹者于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潬”沙渚也,江东呼水中沙堆为潬。

 

    府君山:丹景山之脊,东南距灌口百里,李冰立东嶽于上,与丹景相表里,今曰府君山。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景物下引《治水记》。

    按:前伏龙观引《治水记》有李膺作李注之误,疑此条亦李膺书,置此待考。永康军宋置,本唐镇静军,后蜀曰灌州,宋改永安军,又改为永康军,今都江堰市治。

 

    汉嘉城:在青城县南四十里有汉嘉城。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古迹引李膺记。

    按:青城县,《通典》云:“萧齐置齐基县…《旧唐书》云:‘后周改为清城县,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去水改为青城,元省,’故治在今都江堰市西四十里。”

 

    赤崖山:汶山郡北有赤崖山是也。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景物上,引李膺记。条文上书“在导江县北二十里”。

    按:导江县,唐于灌口置盘龙县,后改为导江县,南齐时为都安县,今都江堰灌口镇。

 

                                                                                                                         氵晏官县:(在今都江堰市东导江舖)

 

    玉垒山:在沈黎郡,去蜀城南八百里,在此县(导江县)北二十九里。

    《寰宇记》卷七十三,导江县“玉垒山湔水所出”引李膺《益州记》。

    按:沈黎郡,西汉置,中间曾废,梁复置。故治在今汉源县北九襄镇。导江县在今都江堰市东,聚源乡东南导江铺。

    注:《华阳国志·蜀志》:“后有王曰杜宇……乃以……玉垒峨嵋为城郭。”下注引《汉书·地理志》:“玉垒山、湔水(都江堰市的白沙河)所出。”白沙河发源于都江堰、汶川两地界的茶坪山,四时积雪,故曰“玉垒”。其山脉由此沿白沙河与岷山之间迤逦而南,直达都江堰市西北,均称玉垒山。杜甫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汉书·地理志》:“绵虒县(今汶川县西)玉垒山,湔水所出。”《蜀中广记》卷六《志》云:“玉垒山,去县三百里,众峰必拥,远望无形,惟云表崔巍稍露,山石莹洁可为器,亦碔砆之类。唐贞观創关于其下,名玉垒关,亦曰七盤关。乃番夷往来之衝也。”

 

    伏龙观:蜀守父子擒健鼇,囚于离堆之趾,谓之伏龙潭,后立观于其上。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灌县,景物下,伏龙观引李注(应是李膺之误)《治水记》。

    按:永康军宋置,汉属蜀郡之郫、绵虒、江原三县地,三国时蜀置都安县于灌口,属汶山郡,南朝宋、齐因之。唐为镇静军,元改置灌州,即今都江堰市治。《古今集记》:“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范石湖离堆诗序云:“沿江两崖中断,相传秦李冰凿此以分江水,上有伏龙观,是冰锁孽龙处。”伏龙观,在离堆上,至于锁孽龙,当是后世感李冰治水功所传神话。

 

    盘龙山:山土色黄,盘回有龙形,故曰盘龙山。

    《寰宇记》卷七十二,永康军导江县盘龙山引《李膺记》。按导江县故城在今都江堰市东二十里。

    注:《蜀中广记》卷六灌县引同,但同书卷五十一《蜀郡县古今通释》中灌县盘龙山引书辞全同,又只写《益州记》而未冠作者姓名。又卷六中引《外史》谓:“盘龙山不言所在,今(明代)学宫之右有金龟山,壤黄而形蜿蜒者是也。”

    按:盘龙山,据《元和郡县志》:“在导江县北二十里。”

 

    盘龙三院:郡北有孤山,其山蜿蜒,故曰盘龙。有盘龙三院:上曰圣寿,中曰宝坛,下曰定慧。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成都府路永康军,景物下,盘龙山引《李膺记》。

    按:永康军即今都江堰市,宋改永康军。

 

    走金山:尧时洪水,民奔是山而获金,故曰走金。

    《寰宇记》卷七十三,导江县走金山引李膺《益州记》。

 

    “昔怀山襄陵之际,西民奔此山而攫金,故名。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景物下,走金山引李膺《益州记》。

 

    “走金山在导江县,尧时洪水,民奔是山而获金,故名。

    《蜀中广记》卷六十七引《李膺记》。

    按:《宋史》谓:“庆历(北宋赵祯年号,公元1041年—1048年)中,或言彭之广碃,丽水二峡出金,官者挟富人请置场募采,益州转运使高觌,以聚众山谷间,与夷獠杂处,非地方之福,且得不偿失,遂罢之。”《龙州志》云:“州产金砂。在西北九十里,水进站界,亦邻于夷。”

 

    白沙溪:玉女房西五里有白沙溪,源出灌口,俗号滋茂池。后门又有白沙绳桥,过崇德庙十里,地名白沙,嵗以水湍,故造绳桥以济居民及威茂二州往来者。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景物下引李膺记。条文上书“在导江县西三十余里”。

    注:《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于玉女房下作三石人于白沙邮,邮在堰官上立水中。”《华阳国志·蜀志》:“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

    按:今之都江堰市即古灌口镇。白沙溪、白沙戌等均与白沙邮相邻,而白沙邮即今都江堰市西八里的白沙街。威指威州。茂指茂县。白沙街当白沙河与岷江会合处,位于成都至岷江上游的出入口,是威茂往来必经之地。

 

齐基县:(在今都江堰市西南徐家渡)

 

    齐基县:齐永明初,置齐基县于青城山东筑土城,周五里。

    《蜀中广记》卷六,灌县,引李膺记。

 

    “齐永明初,置齐基县。

    《寰宇记》卷七十三,青城山引李膺记。

 

    “齐武帝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分江原县置齐基县。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齐属汶山郡)县沿革,青城县引李膺记。

    按:旧齐基县在今都安堰市西南徐家渡。其设置,据《舆地纪胜》引李膺记,谓在齐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分江原县置齐基县,而据周《地图记》则谓,“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改齐基为清城县,因山为名。《旧唐志》云:“后周改齐基县为清城县,有清城山在县西北三十二里,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去水为青,在今都江堰市西南旧徐家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