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Ztiger1980 2020-02-07

欧洲十八世纪的政治主题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英法两大强国之间的较量(战争),他们之间的斗争几乎贯穿于整个十八世纪,在此期间欧洲的斗争都绕不开这一主题。而在英法两强斗争的表面,却蕴含着欧洲政治格局的一次重要转变和重组。这场力量格局的变化是对上一个世纪三十年战争后确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一次重要调整,深刻揭示了欧洲国际体系的扩展和变化。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1648

英法这两个“老冤家”之间的那点事儿已经堪称是欧洲历史上的“老毛病”了。自从十一世纪初(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入侵英国、并且进入伦敦后,他们之间就开始了持久而漫长的冲突。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十四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了。然而从十八世纪开始的两国之间的较量在性质上和之前的冲突不大一样。这是两强之间关于各自民族国家命运以及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的持久较量。其中,在较量的过程中不单单是英法两国之间力量和实力的此消彼长,还伴随着欧洲格局的重组。这段时间里,英法两强的较量集中体现在三场冲突之中,即: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而在此期间欧洲格局的重组则主要体现为:侧翼海洋大国英国跻身为欧洲列强,并且具备了“领导世界的发展”的潜力;侧翼陆地大国俄国跻身欧洲列强,成为欧陆上的一大力量;中欧小国普鲁士变身为 “暴发户”,成为欧洲“列强俱乐部”成员,极大影响着欧洲的地缘政治走向。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阐述分析这些问题。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14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

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第一回合较量,英国抢“人头”跻身欧洲列强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遗产战争”的再继续,也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发动的第四场争霸战争(详情可以参考小编上一篇文章)。但这场战争实际上远远超出了“王位继承”这一范畴。它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场“没有宗教因素的欧洲大战”(区别于三十年战争中所带有的浓厚宗教色彩),各参战国都是抱着“实现国家利益”而来的。也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大战”。它实际上是英法两国为争夺霸权和殖民地而进行的第一回合较量。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13)起源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以下简称“神罗”)关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争夺矛盾,根本在于英法为主的两国争霸的矛盾。

1700年,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而他又没有后代。法国和神罗都认为有权继承王位。当时的西班牙虽然已经是“二流强国”了,但是还仍然拥有大笔丰厚的政治遗产,除了本土以外还拥有在北美以及非洲等地的大量殖民地以及大洋上的海外领地,可以说非常的诱人。对此两国都想拿到这一“遗产”。路易十四的理由是:他的母亲是查理二世的姑母,而且自己又是西班牙公主(查理二世的姐姐,泰蕾莎)的丈夫,还有就是,当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许诺的50万嫁妆也没有给,因此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不算数(和约规定泰蕾莎没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实际上路易十四已经用它发动过“遗产战争了”);而利奥波德一世的理由是:他的母亲也是查理二世的姑母,同时他是查理二世妹妹的丈夫。一个是姐夫,一个是妹夫,查理二世是左右为难啊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最后,路易十四技高一筹,他做了大量工作。1700年10月西班牙国王立下遗嘱,把王位和西班牙的领土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安茹,但明确要求他不得再继承法国王位。事情原本就这样解决了,但是幺蛾子出来了。

老国王死后,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王位,即腓力五世。但是,路易十四的野心又燃起了 ,他想让西班牙成为法国的一部分,这是法国称霸欧洲的重要一步。于是第二年,他宣布菲利普.安茹能合法继承法国王位,并且还进入了西属尼德兰。

这一举动看似不大,实际上后果很严重了。英国与荷兰最知道其中的要害。一旦法西两国合并,那法国完全就是欧洲一流大国,英国绝对不容许自己的敌人这么强大,这样也不符合英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大陆均势”战略,将严重威胁英国的安全和利益;荷兰也是如此的考虑,更何况法国进入西属尼德兰的行为严重威胁荷兰安全。于是1701年他们联合神罗(利奥波德一世想趁机夺回继承权),组成了反法同盟。而法国这边的盟友只有西班牙(葡萄牙和萨伏依等国在开战后转而投靠英国一方)。1702年英国新国王安妮宣布要依靠英荷神罗同盟削弱法国的“过分实力”,于是战争爆发。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战争爆发后,法国不占优势,在战场上节节失利。战争持续了十余年,双方损失都不小,英国方面虽占有优势,但是也消耗不起了。于是1712年所有参战国在荷兰召开和平会议,解决战争结束和利益分配的问题。1713年法国同英国、荷兰等在乌德勒支签订和平条约,即《乌德勒支和约》 ,涉及英法两国的内容主要有:

英荷承认路易十四的孙子为西班牙国王,法国承认安妮为英国国王,但法西两国永远不得合并;法国将圣克里斯托佛岛、阿卡迪亚以及纽芬兰割让给英国等等。

涉及英西两国的内容主要有:

西班牙将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西班牙在地中海的之梅诺卡岛割让给英国;英国获得在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黑奴的垄断权等等。

除此之外,法国以及西班牙还割让了部分领土给荷兰、奥地利(神罗)等国。由此也可知,这场持久的战争法国是失败了,不但没有合并到西班牙,而且还损失了大量殖民地,西班牙也损失了领土和权益。反观英国,不但实现了战争前的战略目标(阻止法西合并)还获得了大量海外领地和权益。因而英国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他在和法国的这场较量中抢占了“人头”,彻底成为了欧洲的一大力量,而不再是海岛上的小角色了。法国失败,损失惨重。

二、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英法第二回合较量,英法“零收入”普鲁士等获利

·经过西班牙这场战争,英国彻底崛起了,法国就这么在于英国第一轮的较量中失败了。同时,就在战争后不久的1751年,路易十四去世了,法国的继承者只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但是英法争霸仅仅是个开始,随着奥地利问题出现后,两国又开始了新的较量。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

1713年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吸取了西班牙王位继承引发的战争教训,提前颁布了《国本诏书》。其核心是保持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不被瓜分,规定国王位置由长子继承,若无,则长女继承。27年后的1740年,按照这个诏书,查理六世的长女特蕾莎继位为奥地利皇帝。但是普鲁士等国认为女皇登基好欺负,正是夺取奥地利土地的绝好机会,于是就在那年12月,普鲁士占领了奥地利的战略要地—西里西亚,声称要奥地利以此地来换取普鲁士对特蕾莎帝位的承认。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由此爆发。

本来从事情本身来说,这场战争和英法双方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法国可不想错过这次“好机会”。因为奥地利(神罗)一直都是法国的对手,因此法国也认为女皇登基是瓜分哈布斯堡家族领地的绝好机会,于是法国连同西班牙也参与到其中。就这样法国同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国缔结了瓜分奥地利领土以及反对奥地利的同盟,并且还积极行动起来了。

作为法国对手的英国看到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坐视法国等扩张实力而不管。加上英国的传统政策也是支持奥地利对抗法国。因此英国自然是和奥站在同一条阵线上。但是由于当时英国正在和西班牙打仗,因此此时法英两国并没有正面对抗,而是英国资助奥地利。英国主要是想利用奥地利去对抗法国。然而特蕾莎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阻止普鲁士对奥地利的侵略扩张,她可没有把法国作为直接对手来看,因而前期战争主要是围绕奥普展开的。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

由于本文的主题是英法两国之间的较量,因而关于普奥两国的战争就不过多阐述。英国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就一直在调停普奥之间的争夺,以利于奥地利全心对法作战以及拉拢普鲁士,瓦解法国的同盟。因而1745年12月,在英国的极力斡旋下普奥两国签订《德累斯顿和约》结束了双方之间的战争。从而战争就主要在英法两国之间进行了。

早在1744年法国宣布支持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爱德华入侵英国时,英国就已经宣布了对法开战,两国实际上以此为准进入战争状态。当普奥结束战争后,法英两国正在激战。在美洲战场上英国占据优势,然而在欧洲大陆战场上英奥联军就不那么顺利了。

数年的明争暗斗,不仅是英法,还把俄国、荷兰、西班牙以及众多德意志邦国也卷进来了。奥地利虽然在欧洲奋力拼搏,但始终没有占据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法英两国深知再打下去只会白白地浪费和消耗自身力量。因为较量了这么几年,好处貌似都让普鲁士等国拿走了,英法本身却并没有实际收获,打了半天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反而是替别人做嫁衣,因此双方决定议和。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

1748年10月,参战各方签订《亚琛和约》彻底结束了这场长达近8年的战争。和约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普奥两国之间领土和政治问题的。

各国承认特蕾莎以及其后世世代的全部继承权;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和格拉茨让与普鲁士,将帕尔马、皮亚琴察、瓜斯塔拉让与西班牙;英法两国将各自在战争期间夺取的对方领地和战利品全部如数奉还。

从这个条约来看,普鲁士和西班牙占了不少便宜;奥地利吃亏最大,但是还算是保住了皇位。但是英法忙活了半天,本来抱着争霸的目的,想互相削弱对方,但是结果却是“恢复原样”,双方可以说是这场战争中的“零收入”者,没有达到目的,在第二次较量中,英法还算互不吃亏。但是这场结盟战争却引发了一场重要的政治联盟的改变。

三、七年战争:英法最大的一次较量,英国取得“卓越成就”

《亚琛和约》只是英法之间停止“无意义”的战争的一个停战宣言,并没有解决双方的矛盾,实际上英法的火更大了。而奥地利这边也是由于在战争失利不得已才把重要的西里西亚让与普鲁士,实际上对此它也是十分不满,想借机再夺回来。因此,七年战争的本质是英法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海外殖民地,以及普奥争夺中欧霸权和德意志领导权的一场战争。

战争开始前英法两国在北美殖民地爆发了冲突。法国想要夺回在第一次较量中失去的北美属地,英国也想将自己的殖民地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扩张,而这个地方是法国的地盘,就这样两国在北美地区的矛盾激化了。这是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鉴于在上次战争中的表现,英国这次把结盟的对象转为法国的盟友普鲁士。因为普鲁士更强大,能牵制住法国在欧洲的力量。同时法国因为普鲁士在上次战争中单独与奥地利议和感到不满,两国产生间隙。普鲁士也希望得到英国的支持以保住自己的所得。因而在英国的积极外交准备下,1756年1月英普两国订立《威斯敏斯特条约》。该条约的核心内容在于普鲁士保证英国重要领地汉诺威不受法国侵犯,以及英法在北美作战时,普鲁士保证德意志邦国的安全以及不让任何力量经过德意志,实际上普英两国结盟了。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七年战争前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

当英普结盟的消息被奥地利知道后,特蕾莎立刻找了法国。因为普鲁士是她最大的敌人,现在又加上英国,只能靠与强大的法国结盟才能勉强对抗普鲁士。而法国本来从未想过与自己多年的敌人结盟,但是面对英普结盟的现实,法国也没有选择。这也说明西欧国家此时已经是很成熟了,国家利益是最高准则,想要战胜英国,法国别无选择,传统的因素只有抛开。也是在那一年,法奥签订同盟条约,规定了奥在英法战争中中立,必要时互相提供军队等支援。

于是在英法战争爆发前,原来的联盟彻底颠转过来了。英奥同盟对法普同盟变成了英普同盟对法奥同盟。这是一场事关战争胜败的战略调整,被誉为是“18世纪欧洲最深刻、并带来重大后果的外交变革”从中看出来英国决策者的战略眼光。

1756年5月和8月英国对法宣战、普鲁士进犯萨克森,战争全面爆发。这场英法之间大规模的军事较量主要有两个战场,一是在英法的殖民地,北美、印度等地;二是在欧洲大陆战场。前者主要是海战,后者主要是陆战。

在大陆战场,虽然俄国、瑞典等相继加入法国这边,但是普鲁士实在是太强了,凭借一己之力就抵抗了多个强国的进攻。法国、俄国和瑞典等相继失利,普鲁士果然没有让英国失望。欧洲大陆战场胜败已定。

在殖民地战场上,英军势如破竹,法军节节失利。1760年,北美法军投降在印度,法军也没能占据优势。此时已经表明,法国彻底失败了。于是一场新的议和会议召开了。1763年,胜利无望的法国同英国等签订结束七年战争的《巴黎和约》,法国割让的领地主要有: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七年战争期间的欧洲

法国将加拿大及其所有属地、布雷顿角和圣劳伦斯河及海湾中的其他所有岛屿和沿岸地带割让给英国;法国将密西西比河以东除新奥尔良以外的全部土地割让给英国;西印度群岛之格林纳达岛、圣文森特岛等归英国所有;西班牙割让佛罗里达灯北美属地给英国等等。

而英法都停战了,普奥也打不下去了。于是不得不订立和约,即《胡贝尔茨堡和约》,普鲁士彻底得到了西里西亚以及格拉茨。两国战争结束。

这场以英法为主的战争较量 ,法国彻底失败了,输的很惨很惨。英国则赢得很多很多。普鲁士则崛起为欧洲强国。欧洲的地缘政治发生了重要改变,世界的发展趋势也有了重要改变。

四、总结:英法三次较量下,英国崛起为“世界领导”,欧洲格局重组

通过与法国这六十多年的三次较量,英国在七年战争结束后成为了拥有巨大实力的一等一强国。法国的殖民地大多数被英国抢走了,昔日的荣光暗淡了不少。英国则通过这三次较量彻底把老对手法国摔在后面了 ,从此以后法国再也不是英国的对手了。而从法国手中夺取的殖民地成为了英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重要基石。英国赢得了海上霸权和领导世界的实力,尤其是在即将到了的工业革命后 英国的地位更加牢固。

英法三个回合大战后:英国一骑绝尘,欧洲出现新的强国

七年战争后英法在北美殖民地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在英法的三次较量中,一些其他国家乘机崛起,深刻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和力量结构俄罗斯在1721年夺取北欧出海口后从大陆侧翼国家跻身为欧洲强国,而传统的强国瑞典退出了大国舞台;奥地利则不断的被削弱,它的实力已经不如普鲁士了,也意味着后者成为德意志最终统一的最可靠力量;也是在这几十年的较量中,普鲁士成为欧洲“爆发户” ,成功跻身为大国,强国。因此在英法的三次较量后 欧洲大陆五强格局形成,即英、法、俄、普、奥,上个世纪的强国荷兰、瑞典退出大国舞台, 西班牙则更加衰落,走向没落。

英国也是在这个期间内使自己的外交政策定型下来。也就是著名战略史学者、保罗.肯尼迪所谓的“不列颠两面门神”。

两面门神,一个面孔对着大陆,以调整均势天平,另一个面孔对着海洋,以加强其海上统治。

这种战略在英国强大实力作为前提的保障下,深刻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后来的格局。从此新的格局正在演变着,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前进,大国崛起的故事继续上演。

参考文献:方庆连等《国际关系史》、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马汉《海权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