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夜宵:想起了明代瘟疫学鼻祖吴有性

 jiezhukuaile 2020-02-07

每周六22点小聚,周末多吃点儿,灵感多冒点儿。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瘟疫一直是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
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就有记载巫祝向上天问卜瘟疫的记载。在《小屯殷虚文字乙编》上,当时商代的巫师在甲骨上占卜两个问题,祈求上天给出答案。第一个问题是商王是否染上瘟疫;第二个问题是瘟疫是否会扩散流传。这可以说是全世界关于瘟疫最早的文字记载了。

图注:网络流传的火烧赤壁画面
大家熟悉的三国故事中,虽然英雄豪杰辈出,但那个时期却是瘟疫非常频繁爆发的时期,不论是豪门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几乎都有惨痛的回忆。大家熟悉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曹兵感染了瘟疫。
而在建安二十二年爆发的席卷全国的大瘟疫,直接让建安七子中的五人中招而亡,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记载:“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甚至写出《伤寒杂病论》的著名神医,官至长沙太守的张仲景所在的张氏宗族被伤寒病传染,死亡者多达三分之二。
“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伤寒杂病论》
到了明末清初,因为天灾人祸,全国各地更是瘟疫频发。据《明史》记载,大明崇祯14年(公元1641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
据《吴江县志》记载:“当时连年瘟疫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

图注:影视剧中的神医吴有性

在这场浩劫中,大部分医生依然按照《伤寒杂病论》的记载和药方去治病救人,但是效果非常不好。
这时,其中一名医生看古法无效,于是决定自己重新撰写一部医书来拯救世人,这名医生就是中医瘟疫学鼻祖:吴有性。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江苏吴县人。他在多次参与救治瘟疫病人的经验上,他重新探究瘟疫的形成和传播机制,在1642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瘟疫论》。

图注:《吴又可先生瘟疫方论》刻印本
在这部著作中,吴有性创造性的提出了疫气是不同于传统中医的“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这种“异气”是通过病人口鼻之间传播。
这是首次明确指出了瘟疫的传播途径可以是看不见、闻不到也摸不到的是空气,即呼吸道传播。
“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其后,有戴天章、余霖、刘奎,皆以瘟疫名。”—— 《清史稿》卷《艺术传一》
他又把“异气”侵入人体的途径分为“自天受”(空气传染)和“传染受”(接触传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现散发之疫。
在防治上,吴有性主张以物遮掩口鼻以防止传染,用隔离病人,焚烧尸体及病人用品等方法阻止疫情扩散。这些观点的正确性已被现代医学及微生物学所证实。
《瘟疫论》的效果也是很明显,成书未两年,便刻印传世,医家竞相翻印,流传甚广。康熙年间传至日本,也是备受推崇。

纵观中国历史,每逢重大疫情,都不乏英雄人物挺身而出。
古代流传至今的名医都是如此,古有吴有性,如今有奋战在第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谨以此文向白衣天使们致敬!

如果你留不住时间

那就留住你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