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根本目的在于过上适宜的生活

 智见智定 2020-02-07

陈洪泉 

一、人生的根本目的在于生活

通过对人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我们可以发现,生活是人生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难道没有比生活更高的人生目的吗?没有了!有人说,把生活看作人生的根本目的,境界太低了,人生应该有比生活更高、更远大的价值追求,例如,应该把实现某种伟大的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应该为了建立某种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等等。但是,不论你将人们活动的价值追求推到多么崇高的境界,最终还是要将其价值取向定位在现实生活上。离开了生活,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崇高伟大的境界都是虚幻的,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例如,建立美好的理想社会最终还不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吗?即使是那些把自己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寄托在天国来生的人来说,其真实的价值指向最终也仍然要落脚在应该怎样过好现世的生活上。

既然人生的根本目的在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从生活的角度来认识、评价、设计和开展自己人生的各种活动,使我们的所有活动都能服从和服务于生活,而不能与之相悖。

二、生活的根本目的在于过上适宜的生活

生活是人生的根本目的之所在,那么生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活的目的不在于生活之外,而在于生活自身,生活是自成目的性的活动。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的更好,或者说就是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所谓好生活就是对人们自身来说的最适宜的生活,生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寻找并过上适宜的生活。

人生而为人,有其天赋的种种本性需要。这里的本性,指的就是人们的天赋禀性,包括身体的和心智的禀性,主要表现为人们身体的和心智的与生俱来的某些趋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和某些能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里的需要,指的是由人的天赋的秉性所带来或产生的对生活活动的种种内在要求,我们可以将之简称为生活需要。

有需要就要求满足,生活就是人们由其本性所带来的种种对生活需要的满足活动,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寻求对这种种生活需要的适度满足。所谓适度满足就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过了或不及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满足。好的生活就是能够使人们的生活需要不断得以适度满足的生活,而这种使得人们的生活需要恰当满足的生活就是适宜的生活。

除了适宜的生活之外,生活还有其他目的吗?没有了?适宜的生活是人们生活的总的根本的目的,在这个总的目的之下,人们会有着对各种各样的具体生活目标的追求,如健康、家庭、爱情、快乐、幸福、自由、知识等等,但这些具体的生活目标并不是与适宜生活相并列的生活的其他目的,而是属于适宜生活这个总目的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的体现,是适宜生活的组成部分,适宜的生活这个总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这种种具体的生活目标的而体现出来,而不断得以实现的。

既然人们生活的根本目的在于适宜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从适宜生活的视角来认识、评价、设计和开展我们的各种生活活动,使我们的各种生活活动都能服从和服务于适宜的生活这个根本目的,而不能与之相悖。

三、过上适宜的生活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上述第一条说人生的根本目的在于生活,第二条说生活的根本目的在于适宜的生活,如果我们把这两条合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生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过上适宜的生活。

对适宜生活的追求既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社会群体和整个人类。对于人类来说,要找到符合人类本性需要的适宜生活,对一个社会来说,就是要找到符合社会群体本性需要的适宜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是要找到符合个人自身本性需要的适宜生活。人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寻找、创造适宜的生活,过上适宜的生活,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适宜生活的过程。  

当然,在这个寻找和创造适宜生活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差异、利益的冲突和价值观念的不同等原因,会出现种种的偏差、错误和曲折,可能会与适宜生活的目的追求产生程度不同的背离,甚至给人类生活带严重的伤害(例如当前的各种暴力冲突、恐怖主义和战争危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而这恰恰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清醒地认识、把握适宜的生活这个人类活动的根本价值目的,更加自觉地按照创造适宜生活的法则而开展我们的各种活动,使我们的各种活动都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过上适宜的生活这一根本目的,而不能与之相悖。

(作者:陈洪泉,于青岛,2019.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