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WHO在1992年对1645例65岁以上老人作了4.2年前瞻性研究,每周步行4小时相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减少73%。”
3.怎样保持心理平衡?
钟南山的讲座,让心理健康再次引起大家伙儿的注意。怎样保持心理平衡?钟南山的建议是:可通过设定追求目标来保持心态。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努力,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然了。”当然,追求也不能太苛刻,“人要知足,当事情无法改变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处境。”
那么,具体来说,怎样缓解心理焦虑,化压力为动力呢?下面11招或许能助你成为情绪的主人!
1
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导致严重后果: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能造成全天焦虑和紧张。有时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焦虑通常会阻碍睡眠。
尤其当你感到烦躁不安时,试着制定一个7--9小时的睡眠计划,饱饱地睡上几晚,看看白天的焦虑是不是减轻了。
2
笑一笑

当工作让我们情绪低落时,迅速调整下心态,咯咯地笑几声吧。研究表明,笑声能够缓解抑郁和焦虑,所以不妨从网络上找些搞笑的段子平复下紧张的神经吧。
3
简化大脑

物质简化=心理简化。
如果工作的地点混乱不堪,就很难放松心情,且使工作显得更加凌乱繁琐。因此花15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房间或办公桌,并养成保持事物干净的好习惯。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问题,也就没有焦虑的机会喽。
4
表达感激之情

研究证实,常念感恩有助于减轻焦虑,尤其当我们休息充分后。因此,摒弃疲惫不堪的心态,怀着感激的心态开启你的感恩之程吧。
5
吃对食物

焦虑会让我们的身体乱作一团,胃口也会跟着改变。为了给身体提供所需的支持,应该选择富含维生素B和Ω-3等营养元素的食物,并配以健康的全谷物碳水化合物。
不过要注意,吃含糖量较高和加工的食品会加重焦虑症状。
6
冥想

现在我们应该都知道冥想就是放松,但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冥想实际会增加大脑内的灰质——可令体内的压力减少的物质。
此外,冥想还是一种观察大脑的方法,让我们搞清楚耐人寻味的焦虑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而理解大脑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我们远离那些负面情绪。
7
作一个前景板

如果未来看起来过于苍茫而可怕的话,就改变对目前现状的看法吧。花一小时制作一个前景板,有时单单只是设定具体的目标就能将我们从对未来未知的焦虑中解救出来。
而对于不善手工的人来说,可以试着制作一份有趣的电子版前景图,为自己增添一些动力。在制作画板时,不妨想想“真益激必善”五字箴言:即我的想法是真实的、有益的、激励的、必要的且善良的吗?如果不是的话,赶紧摒弃掉。
8
玩起来

可以提议带朋友的狗出去溜溜弯,或是帮朋友带一下午孩子,让自己的大脑放松放松,让这些无忧无虑的小朋友带动你一起玩儿吧。
9
绝对安静

计划出一段时间,让自己与外界完全隔离。先从适合自己的一小段时间开始,以便能持续下去,哪怕是很短的5分钟也行。
绝对安静意味着在此期间你关掉手机,关掉电视,不看邮件,不看新闻,统统关掉不看。让别人在这段时间内是联系不到你的,这样就能暂时远离忧虑。
噪音过多会增加紧张程度,那就在嘈杂的日常生活中为自己留出绝对安静的片刻吧。
10
提前制定计划

提前抵抗焦虑的方法就是事先准备好。试着制定一份工作计划或列出待办事项,养成提高工作效率的好习惯。因此与其每天早上花十几分钟疯狂地找钥匙,倒不如养成每天回到家就把钥匙放到同一个地方的习惯。
前一晚就找出要穿的衣服,装好运动背包并将其放在门口,或提前定午餐。一定要提前准备才能避免焦虑产生。
11
多交流多分享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孤独、寂寞对人体的伤害超乎想象。平时要多参加各类聚会,多与朋友交流,多阅读积极向上的文章。你所看到的本文,或许正是朋友们需要知道的知识,可多分享此类积极健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