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杞乡青年 2020-02-07

现代流行着一种说法: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的源头,很多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从那里迁出来的。

因此,如果要落叶归根,就必须魂归大槐树。那么,这种说法有依据吗?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底流出来多少个姓氏?

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可言,纯属一种文学性的想象。

自古以来,大槐树的对外移民都是非常少的,不足以承担起作为汉族祖先的地位。

古代的移民是很困难的,成本很高。一般而言,大规模的移民潮会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1、朝廷崩溃,老百姓必须逃难;

2、朝廷迁徙某地的老百姓,到另外一个地区垦殖。

大槐树的移民就属于第二种,这一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发生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大槐树的598户人家,迁徙到河南的开封、彰德。

尽管在朱元璋以后,明朝还迁出了几次大槐树的老百姓,但人口数量都不多。

根据目前的人口统计,河南省有人口9559万。大家可以动脑子想想,那么点迁出的人口,怎么可能在短短几百年间,发展到近亿的数量级?

由此可见,所谓汉族为大槐树移民一说,在逻辑上和科学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大槐树的移民规模,还不可能对其他地区的人口遗传基因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想法与其说是事实,倒不如说是一种对不知道来历的祖先的想象。

现今很多家族的家谱,其实都是编写于清朝初年。

清初历经战乱,很多人流离失所,到新的地方居住,繁衍子孙,总要给自己找个来处。

由于大槐树的移民是明朝曾经宣传过的,所以这些不清楚祖先来历的人,就把自己的祖先归附到了大槐树。

请大家谨记:家谱不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因为家谱也是人写的啊,并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