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晚报

 bodleian library 2020-02-08
翻阅《聊斋》,不难发现,许多篇目的末尾都有一段叫做“异史氏曰”的评述,这是松龄老先生仿照《史记》“太史公曰”添加的,可谓是《聊斋》的一大特色。其文字精练,笔法老辣,寓意深刻,入骨点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后来,久居天津的当代文学大师孙犁先生也在小说创作中用“芸斋曰”加以模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促织》篇尾“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针砭时弊,找到了封建专制之源头。在众人都对皇帝天子之言行不敢有疑的封建时代,此点评一针见血,确实“入骨三分”;亦彰显了在封建时代罕见的个体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敢于批判现实的社会担当。

  而《江城》文末的点评中则添加了幽默和讽刺的成分。文中高秀才的前世误伤了其妻江城的前世——静业和尚豢养的长生鼠,因而在今世高秀才屡遭老婆的虐待。后来,观世音化身为老僧到江城居住的村庄,用盂中清水点洒江城,使之洗心革面,变为贤妇。老先生用“异史氏曰”评述道:“人生业果,饮啄必报。而惟果报之在房中者如附骨之疽,其毒尤惨。每见天下贤妇十之一,悍妇十之九,亦已见人世之能修善业者少也。”劝善的同时,巧妙地讽喻当时善行阙如,写出了世人之本性;这让“妻管严”们对号入座后,找到了自我认同感;而哈哈一笑的同时,亦有所警醒。     

  还有一种“异史氏曰”是既评论又讲述一个新故事。譬如,《瞳中人》在“异史氏曰”中先讲了一位士人与二友郊游,尾随一靓女,欲谋不轨。追至近前方知是自己的儿媳,好不尴尬。然后点评道“轻薄者往往自侮,良可笑也”,用以讥讽无耻之辈。

  总之,《聊斋》中“异史氏曰”的入骨点评,使“志异”故事本身有了与当时社会相关联的当下性与思想性。它让人明白:蒲松龄不是为了讲一个个吓人的鬼故事,而是为了彰显文学“刺贪刺虐”的社会性功能。古代文论所言“文以载道”,此之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