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竺可桢逝世46周年,我们不能只知道他的日记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2-08

46年前的今天,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竺可桢与世长辞。

他因《竺可桢日记》而被人熟知,但比日记重要的是他对我国气象事业所做的贡献。

他开创了我国气象教育事业,创建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组建了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开展物候观测、高空探测及天气预报等业务。在台风、中国季风及大气环流、气候区划、物候、气候变迁等研究方面,他也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竺可桢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自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开始关注和从事科学史研究,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及科学史的有关理论方面撰写了数十篇文章,并大力推动了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建制化。

“吾将一生好科学,要以科学来唤醒民族,振兴中华”

1890年3月,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家庭。私塾先生为他取名“可桢”,意为桢者,刚木也,比喻栋梁之才。竺可桢的生命轨迹恰如其名。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土木工程专业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

“吾将一生学好科学,吾要以科学来唤醒民族,振兴中华”,这是竺可桢的誓言,也是他对祖国的承诺。

竺可桢

1910年,竺可桢考取了第二批留美公费生,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考虑到中国农业立国的事实,他放弃了原本学习的土木工程专业,转而学习农学。

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他认识到气象条件是决定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1913年毕业后,他考入哈佛大学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气象学知识,师从著名气象学家麦克阿迪。

1915年,他以论文《关于中国的雨量研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继续攻读气象学博士学位。1918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气象学博士学位。

《科学》

在美留学期间,竺可桢与其他留美学生赵元任、胡明复、任鸿隽、杨杏佛等为了将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传回中国,一起创办了中国科学社。他是当时国内《科学》杂志最重要的撰稿人之一,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钱塘江怒潮》等多篇论文。

开拓气象事业,守护气象预报主权

1918年秋,竺可桢放弃了国外唾手可得的优渥生活,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

竺可桢先是来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又于1920年前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

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建为东南大学,在竺可桢的建议下,东南大学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地学系,并首次在中国开设了气象学专业。

当时的中国气象人才极其匮乏,只有一所气象机构归属中国人管理,且运营十分艰难,气象数据资源和气象预报主权掌握在西方列强的手中。

1939年竺可桢与浙大校友的合影

1921年春,竺可桢为地学系学生建立了气象测候站。通过这个测候站,地学系获得了与世界各国气象台交流资料的机会。在此期间竺可桢还重新编写的地学教材,《地学通论》《气象学》的出版奠定了地学系教材建设的基础。

1927年,在竺可桢的干预下,瑞典探险家西北考察所获的气象资料要交由气象所监管,我国的气象预报主权开始逐步被收回。

1928年,受蔡元培之邀,竺可桢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使他终于有机会打破列强把持、掠夺中国气象数据资源的局面。

在竺可桢的主持下,北极阁气象所和钦天山气象台建立了,于1928年1月1日即正式做观测记录。1930年元旦后开始播报天气预报与台风预警,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进行气象预报的新局面,也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气象所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全国测候所建设,培训气象人才。1935年,拉萨测候站建成。1936年,西宁测候站建成。

1930年4月16日的中国气象会议上,竺可桢指出:“中国将要逐步收回海关测候所,统一观象技术标准。

1937年,日本再次强占了青岛气象台。竺可桢做了许多工作,促进了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促使了青岛气象台的主权被及时收回。

同年,竺可桢出席远东气象会议,香港方面在设宴时将中国排在末位,他觉得这是对祖国的侮辱,拒绝再出席会议。维护祖国气象的主权与尊严是竺可桢心头不可动摇的信念。

促进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1949年9月,在竺可桢的建议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共同纲领》中加入一条关于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内容:“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竺可桢当选副院长,主要负责地学、生物学的工作。他协调各方面关系,将旧有的23个研究所调整为17个,新建3个,并成立了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他的学生胡焕庸曾经说:“正是在竺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我国的科学史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

1963年竺可桢(左二)在腾格里沙漠考察

1950年,竺可桢开始组织考察队实地科考,于1951年完成了西藏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组织的多学科考察。1953年开始,他们又对黄河灾害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察。

他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以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率领着科考队伍获取各种自然资源数据,盘清祖国自然资源相关情况,为国家经济开发做好铺垫。

1957年6月,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成立,竺可桢兼任主任。在考察过程中,他看到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想法,并呼吁设立自然保护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