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掇英南浔

 八面山人 2020-02-08

掇英南浔

吴立梅

俗云人杰地灵,说的是一方的人才撑起了那里的人文。南浔凌驾于甪直、同里、周庄、西塘、乌镇之上,成为江南六镇之首,正是由于人文气息的浓重,人才的炳炳麟麟、跄跄济济。

站在嘉业堂藏书楼前,那性情不羁的贵介公子刘承干似翩然而至,向我们叙说他的荦荦人生。身为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长孙,刘承干既不热心举业,如他的父亲那样金榜题名;也不事产业,使财富日孳;更不像许多身处末世的富家子弟那样,沉迷于声色犬马不能自拔。这个读书种子,一头钻进浩瀚的古籍之中,经营着常人看来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藏书事业。

经过20年不懈努力,这座楼藏13000部,18万余册,60万余卷。其中多数来自江南藏书家的累世钟聚,宋刊前四史可谓镇楼之宝,珍本、善本、孤本之多,为海内学人所艳羡。据称,刘承干用于购书、刻书、编校、鉴定及建楼的开销计80余万元,约当目前市值人民币5000多万元。校勘过程中,一批当代名流、中国文化史上泰斗式的人物参与其事,他们是吴昌硕、叶昌炽、罗振玉张元济、王国维等。这些名字百年前就蜚声学界,百年后依然如雷贯耳。正是这些人的参与,使校勘之善无以复加,再辅以遴选之严、刻印之精,嘉业堂的藏书就非同一般了。

在这藏书楼里,书才是真正的主人,而一代书痴刘承干,则是它们的父亲。与这两者相较,那末代皇帝“钦若嘉业”的题匾(实则帝师——同治十三年状元陆润庠所书),郑孝胥题的堂联,堂前小园中清代名臣乾嘉学者阮元题名、曾被林彪属意的“啸石”,肃穆而清寂的刘氏宗祠,以及祠前巍峨的“钦旌节孝”“乐善好施”两牌坊,这些其实都不那么平凡的东西,统统成了藏书楼的点缀。而近在咫尺、刘镛、刘锦藻父子悉心经营的宏大园林——“小莲庄”,也不过是藏书楼的附庸。虽然那“净香诗窟”内曾有俞樾、吴昌硕、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这些文化昆仑们的吟唱酬和。

在文字仰赖纸质媒介保存传播的时代,一缕书香弥漫在中国最富文化气息的江南腹地,中华文明的一脉得以在此延续,而倾其大半生心力于浩繁卷帙,孜孜矻矻,坚毅不挠,更具一种人格的力量,刘承干树立了一座丰碑!

来到刘承干三叔的刘氏梯号,却另有一番感慨。那块建有两幢西式建筑俗称“红房子”的土地,曾有着惊心动魄的经历。

那地方本是南浔富豪庄允诚之家,其子庄廷鑨鉴于庶弟之无良,担忧家族衰败,欲著史书以名传后世。于是以千两白银买下邻居、明内阁首辅朱国祯的《明史》遗稿,但庄廷鑨不久病死。其父为完成儿子心愿,遂聘请江浙名人将《明史辑略》编撰完成。

该书出自反清复明的江南名士之手,多有满清统治者忌讳之语。被告发“私编明史,毁谤朝廷”,于是引发一场惊天大案。与《明史辑略》相关的庄家及族人,为该书作序、参校、刻写、买卖的有关官吏士民,一并拘捕,涉案者达两千余人,《郎潜纪闻》载:“名士伏死者二百二十一人。”杭州监狱人满为患,军营贡院都成了羁押之所。1663年5月26日奉旨处斩一百余人,绞十余人,凌迟七十余人。庄家和朱家的女佣丫环则在南浔的栅栏桥上被官卖,挑剩的全在圆通庵出家。而此前,主犯庄廷鑨已被开棺戮尸,截成三十六段。

令人唏嘘的是人犯抓捕过程中,与南浔相邻的吴江名士吴炎、潘柽章,儒巾蓝衫,依然故明打扮,从容面对差役。并召集家人仆役,一个不漏地让差役捆绑。面对此情此景,差役也不禁心软,劝其将幼子藏匿。潘柽章答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噩耗传来,吴、潘的挚友顾炎武在山西汾州旅邸遥为祭奠,长歌当哭云:“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

读史至此,似五味瓶打翻在心头,是惋惜,是敬佩,是叹其迂腐,还是赞其豪气,思绪纷乱如麻。吴潘二人的嶙峋傲骨、凛然正气,足垂千古,不由使人想起被灭十族的浙东名士方孝孺。

更为可叹的是李令皙的四子。李令皙是故明礼部侍郎,曾为《明史钞略》作序。其幼子时年十六岁,学业极优。一位好心的官员因怜惜而暗嘱他瞒去一岁,这样可判流放而免处斩。岂料少年慨然说:“父兄已死,我为何要独生?”

三百余年后,我仿佛感到李家少年那澄澈而坚定的眸子射出的目光,穿透历史的迷雾扫视过来,让清初以来多少蝇营狗苟、奴颜婢膝之徒战战兢兢,匍匐在他脚下。

清代二百余年间,庄家故宅被视为不祥之所,成为一大片空地无人问津。清末,颇有眼界的刘家老三刘梯青,买下这块地,建起了“红房子”。

庄廷鑨“明史案”是清代文字狱之始,影响极为深远。它让有清一代的知识分子埋头于故纸堆,使得清代的考据之学空前繁荣。一大批如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父子那样的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得以彪炳千秋。而某种意义上,朴学的畸形繁荣难道不是大文化的悲哀?

从刘氏梯号出来,走进斜对面的张石铭旧宅。张系光绪甲午举人,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宅内有吴昌硕、康有为、郑孝胥等人所题的门额、堂匾、楹联,也有清末几位状元翁同龢、陆润庠、张謇的墨宝,方丈之内,名家云集。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张石铭堂弟张静江。这位被孙中山称为“民国奇人”“革命圣人”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人物,相当程度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轨迹和进程。

当孙中山奔走革命经费拮据时,张静江就是他的钱袋子。两人相约,革命如需用钱,电文以ABCD为代号,A一万元,B两万元,C三万元,余则类推。孙每次来电,张如数照付,俨然今日的取款机。孙得此助,于屡踣屡起中精神大振。某次,张的通运公司已举步维艰,当孙急需用钱时,张决定卖掉一处茶店。茶店未售出,起义已告失败。但张静江仍将款汇出。

辛亥革命前夕,张静江和宋教仁、廖仲恺、蔡元培、陈英士、庞青城、周柏年、周佩箴诸人在上海公共租界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张静江力荐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孙病危时叫张至身旁,以助蒋完成北伐相托。北伐期间,张以元老身份提名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此后,又亲自操办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事。倘若没有张静江,蒋介石的崛起则存在相当大的变数。蒋介石称其为导师,倒是恰如其分。

南京政府时期,张静江任全国建设委员会主席,发挥经济能人的作用,致力于基本建设。建南京电厂、戚墅堰电厂、长兴煤矿,创淮南煤矿、南京汽车公司、淮南铁路公司,办无线电台。

一介商人,毁家纾难,投身革命,踔厉无前,并且带动一大批南浔富户支援革命。在20世纪的南浔史上,张静江可谓高标独立,功冠群彦。即使放到整部民国史上看,张静江也是一位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昔日的南浔商会,今日的南浔史馆,还是被南浔的人才之多而吸引。区区34.3平方公里的辖区,3.2平方公里的镇区,4.4万人口,若论仕宦,宋明清三代就出了42名进士、56名京官,57州县官。明代后期,有董份(音“宾”)、沈淮、朱国祯、温体仁、沈演5人在朝为官,官居一品,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若论著述,有撰修辽宋金三史的著名史学家庞朴,著《西游补》的董说,著《涌幢小品》的朱国祯,著《水浒后传》的陈忱。有清一代,有学者450人,著作1200种。当代有著名作家徐迟。若论经商聚财,元明之际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就是从南浔走出到周庄的。晚清“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财富总值8000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不过7000万两。其中四象之首的刘镛,就占了2000万两。若论科技人才,当今南浔籍的两院院士就有8名,平均5500人就拥有一名两院院士,比例之高当可雄视全国乡镇。

 走出史馆,冬日的和煦阳光洒在身上,南东南西两街所夹的河港水波不兴,古镇沉浸于一片肃穆静谧之中,而我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浔河港纵横,交通便捷,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遂使这儿经济发达,商贸繁荣,也使人们有余裕倾力于文化教育,商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但地理条件如南浔者,放眼国内,不知凡几,即便在江南,也在在皆是,何以南浔之人才独盛?我以为可从“书”字上得到解释。爱书嗜书,乐此不疲,书即身,身即书,熏陶浸染,潜移默化,书培其情操,拓其眼界,养其胸中浩然之气。一地的俊彦又为后人树立了标杆,后人步武并不断超越,于是有了波浪竞逐之势。人才的相互交流及提携,于是有了南浔人才的群体优势。后先相继、层出不穷的济济人才又抬升了南浔的地位,人杰地灵的道理岂不昭然?

                                                           2008.1.11    

原载2008年2月13日《东阳日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