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铸山品读|走进大家——梅墨生

 淳和思行 2020-02-08

上集


下集


  梅墨生先生是当代的书画名家,在当代的书画界可以说是一位“三栖型”的人物,梅墨生先生还从小习武,而且武艺了得,同时也精通医术。

  梅墨生先生并非太极拳宗师,但其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故而将太极拳作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说起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可以说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诗、书、画、武术这些传统文化在他身上都呈现得如此完整,如此传神。


梅墨生先生童年与妹妹合影

  在他看来,艺术本身就是生命的阅历加上文化的积累。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老年的文化,当一个人活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他自然有一种曾经沧海、阅世深沉的感觉。所以中国的艺术和哲学就是这么一种东西:他主要重视始,重视厚,重视远,重视本的真。

  从梅墨生先生的名字中就能想到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然而最开始他名字中的“墨”并非“墨水”的“墨”,而另有其字。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给他起的名字是梅默生,是“沉默”的“默”,取意沉默是金,希望他沉默内向。但同学老是给他起外号说是“沉默的一生”,他开始不喜欢这个名字。于是父亲和他的书法启蒙老师商量后觉得他喜欢写写画画,就把“默”改成了“墨水”的“墨”,改了字不改音,这也许就是梅墨生先生冥冥之中对艺术的触碰。也正是这一次触碰,让梅墨生先生一生便与艺术结缘。


梅墨生先生与父亲合影

  梅墨生先生从小就喜欢诗词。少年时,老师送给他一本《唐诗一百首》和一本《宋词一百首》,这两本诗词书集成为他在诗词上的启蒙读物。从这些诗词中,他体味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深远。在古人的关于诗词的意象里,他有着无限的感慨。

  除了在诗词的创作上梅墨生先生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外,儿时的他对书法也很感兴趣。受祖父的影响,自幼他便开始临《多宝塔》和《玄秘塔》。后来祖父家住进一位房客,名叫刘庚堂,是解放前的国文教师,这个人后来便成为梅墨生在书法创作上的启蒙老师,教他古文,书法临帖等,还教他研读《古文观止》、《昭明文选》等古典书籍,以及更多古典文学知识。


梅墨生先生与书法启蒙老师刘庚堂先生合影 1998年

  梅墨生先生凭着对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河北轻工业美校美术专业。从那时起,他算是进入了专业艺术学习的道路。每当谈起艺术时,他都会说起三位对他艺术影响很大的恩师。

  读美校时,梅墨生先生有一位老师名叫宣道平,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的前身),曾经师从于齐白石、黄宾虹大师。宣道平老师不仅教授梅墨生先生很多专业上的知识,更多是给梅墨生先生讲了很多名人的故事。梅墨生先生从宣道平老师身上看到了他对艺术的真诚与执著,也看到了他在面对生活坎坷时的坚强意志,这在梅墨生先生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也让他在为人处世上大受影响。


梅墨生先生恩师李天马先生

  在一次完成公差任务中,梅墨生先生幸运地遇见了著名书法家、学者李天马先生,并有幸拜李天马先生为师。与李天马老师的相识虽只有一面之缘,但从那之后,他们频繁地通信,通过信件交流内心的艺术感受,通过信件传达各自心中对艺术的理解。当时梅墨生先生已经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老师的艺术观点产生了很大的艺术分歧,就因为这个艺术分歧两人差点解除了师徒关系。后经梅墨生先生多次解释说明,老师最终认可了梅墨生先生,并为有这样一个学生而感到欣慰。


梅墨生 四十书家咏之李天马 43x27.5cm 2014年

  1985年,正在秦皇岛书画函授大学做兼职老师的梅墨生先生通过学生介绍认识了一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当时,李可染先生正在疗养院疗养,对外界所有人避而不见,后来在其同学的再三要求下,同意了梅墨生先生的求教,愿意见他一面。但是李可染先生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不接受采访,二是必须带作品来,三是待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当李可染先生真的见梅墨生先生时对他大加赞赏,一再挽留他,一起待了四个小时,并共进晚餐。在看梅墨生先生作品时,李可染先生由坐而站起来不停对其夫人称赞梅墨生先生的笔墨真是少见,非常大气等等。梅墨生先生当时傻了,但知道自己得到了李可染先生的真心认可。跟从李可染先生学习的四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与先生的渊源和内心对先生的感谢之情是外人不得而知的。


李可染先生为梅墨生先生指导习作 1986年

  1991年,梅墨生先生修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98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硕士研究生班学习。梅墨生先生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结体夸张,变体却是古法盎然,一派刚柔并蓄,清丽平和之境。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不离传统和常变常新,感受到一种传统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艺术思想。梅墨生先生认为我们所谓的文人画,一定要像民国时的陈师曾说的那样:多见画外之思想,要见画家之学养,有画家之襟抱。要有画外的意思,不是说此诗言此诗只在诗中,必须有诗外之味,中国文化的深奥、玄妙、独到都在其中。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客观地历史地学术地辩证地看文人画,它是一个挥之不去抹之不去的中国文化的一抹灿烂的云霞。


梅墨生 月月红时时青 43x33cm 2014年

  梅墨生先生的画都属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童中燾先生在《评价梅墨生的中国画创作》中说到:墨生善山水、花鸟。所作静、雅、遒、空灵,而大都出之于“拙”,以其书、画同法故也。其章法、结体繁而不实,满而不迫塞,苍茫清空,别出心裁,不同凡响。


梅墨生 山中何所有 43x33cm 2014年

  梅墨生先生认为:文以载道,艺也括在文这里。中国人对文的重视超过对艺术的重视,中国人认为艺是墨,文是本,文心乃是艺本,文心再往上追就是道境。所以以文和道,以文载道。


梅墨生 青山半落青天外 43x33cm 2014年

  梅墨生先生说他追求东西就是他在好多场合讲课和文章里都说过的中国的文化就是变化气质的文化,中国的学问就是性命双修的学问,中国的文化直指天人的文化。所以现在对他来说就是他洞若观火一样地看到我们老祖宗在文史哲儒释道医各个领域那个根本的东西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中国的文化艺术,他所热爱的这些东西,最终都指向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心态就是他觉得当时的社会氛围和艺术圈都不是一个学术性的氛围。庸俗的吹捧,或者说世俗的那种褒扬,把学理的探讨彻底遮蔽了。所以他当时做了这么一件所谓振聋发聩的事情: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书画诗文创作中去,以中国传统的诗书画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坚守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实现着他对中国艺术品质和民族气质的追求,这是他在现代文化形态下对传统文人画的回溯和礼赞!

(本视频版权归北京浩宇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