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q1338 2020-02-08

世界万物,优胜者生存,民族国家亦是如此。

公元1895年2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以胜利者的身份正式入驻威海卫军港,曾经“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在樯橹间灰飞烟灭。

至于北洋舰队覆灭的原因,可谓是层出不穷。有人谈及北洋舰队没有速射炮,舰艇航速低,装甲防护差,也有人认为北洋舰队的战时指挥体系不够完善(这一点可以从黄海海战中体现,旗舰定远舰信号旗被毁后,没有备用指挥舰艇,导致舰队阵型混乱,攻击效果变差)。

不过,这些原因都可以统归到“器物”层面。其实,北洋舰队覆灭的根本原因是清廷统治集团的海洋战略思想过于保守,并未完成海洋经济以及军事思维的近代化革新。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北洋舰队的军旗(黄龙旗)

那么,清廷的海洋战略理论是如何将北洋舰队陷入绝境的呢?其实,我们可以首先来了解同时期(泛指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所推崇的海洋军事、经济理论,从而凸显清廷海洋战略思想的弊端。

世界主流的海洋战略思想

在19世纪末,世界各国的海军技术都得到优化,从而更需要成熟的海洋战略思想来推动海军的正规化建设。

马汉作为“蓝水学派”的代表人物,亦是出色的海洋战略学家。他在《海权论》中提到,国内产品(生产)、航运、殖民地便是构成海权的商业链条。换言之,生产的目的在于交换,交换要依靠航运才能进行,殖民地的扩张便为海上航运提供了安全区域。

当然,各国为维持商业链条的运行,便会着重发展海军,巩固海洋利益。因此,马汉也就提出了最为著名的“攻势制海”的战略思想,其实质便是引导舰队进行战线的前沿部署、并以舰艇的集中攻势进行战略决战。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海权论》在海洋贸易中大规模运用

同时,通过马汉的“攻势制海”战略思想,还衍生出了“离岸投放”的检验海军进行战略决战的重要指标(注意:所谓的“离岸投放”,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舰艇的火力投放和登陆部队投放)。在甲午战争中,日本陆军便是依靠联合舰队的高投放效率,迅速拿下荣成湾滩头阵地,从而为日本海陆两军包围威海卫军港而埋下伏笔。

不过,英国的海洋战略学家柯白则推行控制水道和海上交通的制海战略思想。并且,舰队控制的水道及交通干线可受时局变化而进行长期或者短期控制。换言之,柯白的战略理论注重对舰队生存周期的灵活调节,从而提高舰艇对管制区域的封锁效力。

其实,海洋战略的核心便是维护国家商贸利益以及物资运载通道的安全。马汉的“攻势制海”注重舰艇决战,而柯白的“水道控制”思想更加注重舰队的威慑效果,两方战略理论的本质都是维护国家间的海洋利益,并成为世界海洋战略军事、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柯白的战略理论在日德兰海战中得到应用

清廷统治集团的海洋战略思想

其实,元、明、清三代对于海洋开发并不重视(注意: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并没有产生商业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体),也没有海洋战略思维作为开发支撑。因此,清廷认为战略重心还是在于内陆,并以“塞防”为重,由此可见,清廷统治集团的海洋战略眼光过于短浅。

北洋舰队的成立算是清廷重视海防的军事体现,但是,北洋舰队的战略目的只为拱卫沿海防线,并没有进行海洋经济开发的意愿。清廷后期推行的“海防”无非是想依靠舰艇和炮台和配合在沿海形成一座海上长城,防卫入侵舰艇。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威海卫清军炮台

正所谓:海军是用来进攻的,并非原地防守,进攻往往才是最好的防守。

我认为海军并不是依靠港口戍卫水域,而是主动出海扩大控制海域,形成专属的海洋经济区域。在甲午战争前,虽然清廷耗费巨资在威海卫港周边修筑南、北帮炮台,并布置多门克虏伯要塞炮,但是炮台是由陆军节制,而港口由海军节制。换言之,军港的存亡,实际上是由陆海军协同作战的效率所决定。

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北洋舰队受“避战保船”的战略思想影响,沦为港口内的浮动炮台,其作战效力大幅度下降,以至于周边水道均被日舰占据。最后,日本陆海军采用的联合作战策略使威海卫炮台被一一攻破,北洋舰队从而面对来自海上以及陷落炮台的军事威胁,以至于完全失去抵抗力。

 

陷落的清军炮台

公元1891年,北洋舰队在渤海湾附近进行成军后的第一次检阅,从检阅舰艇的武器配置和周边炮台综合设施来看,清廷统治集团认为海防设施已经高度完善,并以“海军建设无后续收益”的荒谬理由,决定暂停对海军军备的采购。

于是,钳制北洋舰队技术革新的“停购海军军火两年”决策便快速被户部批准执行。简单来说,此项决策使北洋舰队无法对旧有装备进行革新(老旧锅炉无法更换),也无法采购进口的舰载装备(包括无法更换新式速射炮,也无法添置开花爆破弹以及新式鱼雷等)。因此,整个舰队的战斗力也大幅度下降。

 

刘公岛军械库内的军用爆破弹

清廷统治集团认为停购海军军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国库储备。据相关资料显示,甲午战争后,日本获得了清廷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但是北洋舰队所有军舰、炮台、港口、船坞、弹药的花费却不足1亿两,清廷所推出的停购军火协议无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同时,北洋舰队停购军火的时间恰逢世界舰艇技术发展的黄金阶段,真可谓是清廷自废武功之举(舰艇技术革新主要包括韧度更好的钢制舰艇取代铁质以及木质舰艇,蒸汽轮机成为新式舰艇的主动力推进系统,舰艇更加注重装甲、航速、火炮的综合价值表现)。反观日本,每年举全国之力更换新式战列舰、巡洋舰,逐渐缩小与北洋舰队的吨位差异,战斗力差异。其中,日本联合舰队的富士级战列舰(富士号和八岛号)便很好地吸取了新锐舰艇的装甲防护理念,成为在进攻威海卫时的主力舰艇。

马汉在《海权论》中说道,海上力量崛起后,便可通过“以海养海”的战略思维发展海洋经济。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刘公岛铁码头(北洋舰队覆灭的见证者)

北洋舰队成立初期,其海上力量得到提升,但是,清廷统治集团并不明白海洋经济,更不知道其后期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他们只是单纯地建设海上防御体系,一旦防御体系完善,便会终止财政拨款及军备采购,防止后续军费牵制国库储备。总体来说,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为北洋舰队的覆灭乃至整个甲午战争格局失败敲响了丧钟。

反思

综上所述,清廷统治集团并没有吸取世界先进的海洋战略思想,而是一昧强调“守势制海”,从而使北洋舰队在被围困在军港后,也无法实行积极的出港作战理念,以至于最后的全军覆没。

同时,海军军备的停购决策也使北洋舰队失去与世界先进舰船技术接轨的机会,导致北洋舰队在实际海战中的战略、战术层面都处于明显劣势。(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5艘舰艇被击毁,而日本联合舰队5艘舰艇被重创)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北洋舰队覆灭后(清廷签署马关条约)

也许,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也印证了《1894甲午大海战》中的那句警言:可我大清长年不思进取,只恐将来海上炮响之时,亦是大清灭亡之日。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甲午史料

图:部分网络配图、站内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导语

世界万物,优胜者生存,民族国家亦是如此。

公元1895年2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以胜利者的身份正式入驻威海卫军港,曾经“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在樯橹间灰飞烟灭。

至于北洋舰队覆灭的原因,可谓是层出不穷。有人谈及北洋舰队没有速射炮,舰艇航速低,装甲防护差,也有人认为北洋舰队的战时指挥体系不够完善(这一点可以从黄海海战中体现,旗舰定远舰信号旗被毁后,没有备用指挥舰艇,导致舰队阵型混乱,攻击效果变差)。

不过,这些原因都可以统归到“器物”层面。其实,北洋舰队覆灭的根本原因是清廷统治集团的海洋战略思想过于保守,并未完成海洋经济以及军事思维的近代化革新。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北洋舰队的军旗(黄龙旗)

那么,清廷的海洋战略理论是如何将北洋舰队陷入绝境的呢?其实,我们可以首先来了解同时期(泛指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所推崇的海洋军事、经济理论,从而凸显清廷海洋战略思想的弊端。

世界主流的海洋战略思想

在19世纪末,世界各国的海军技术都得到优化,从而更需要成熟的海洋战略思想来推动海军的正规化建设。

马汉作为“蓝水学派”的代表人物,亦是出色的海洋战略学家。他在《海权论》中提到,国内产品(生产)、航运、殖民地便是构成海权的商业链条。换言之,生产的目的在于交换,交换要依靠航运才能进行,殖民地的扩张便为海上航运提供了安全区域。

当然,各国为维持商业链条的运行,便会着重发展海军,巩固海洋利益。因此,马汉也就提出了最为著名的“攻势制海”的战略思想,其实质便是引导舰队进行战线的前沿部署、并以舰艇的集中攻势进行战略决战。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海权论》在海洋贸易中大规模运用

同时,通过马汉的“攻势制海”战略思想,还衍生出了“离岸投放”的检验海军进行战略决战的重要指标(注意:所谓的“离岸投放”,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舰艇的火力投放和登陆部队投放)。在甲午战争中,日本陆军便是依靠联合舰队的高投放效率,迅速拿下荣成湾滩头阵地,从而为日本海陆两军包围威海卫军港而埋下伏笔。

不过,英国的海洋战略学家柯白则推行控制水道和海上交通的制海战略思想。并且,舰队控制的水道及交通干线可受时局变化而进行长期或者短期控制。换言之,柯白的战略理论注重对舰队生存周期的灵活调节,从而提高舰艇对管制区域的封锁效力。

其实,海洋战略的核心便是维护国家商贸利益以及物资运载通道的安全。马汉的“攻势制海”注重舰艇决战,而柯白的“水道控制”思想更加注重舰队的威慑效果,两方战略理论的本质都是维护国家间的海洋利益,并成为世界海洋战略军事、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柯白的战略理论在日德兰海战中得到应用

清廷统治集团的海洋战略思想

其实,元、明、清三代对于海洋开发并不重视(注意: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并没有产生商业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体),也没有海洋战略思维作为开发支撑。因此,清廷认为战略重心还是在于内陆,并以“塞防”为重,由此可见,清廷统治集团的海洋战略眼光过于短浅。

北洋舰队的成立算是清廷重视海防的军事体现,但是,北洋舰队的战略目的只为拱卫沿海防线,并没有进行海洋经济开发的意愿。清廷后期推行的“海防”无非是想依靠舰艇和炮台和配合在沿海形成一座海上长城,防卫入侵舰艇。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威海卫清军炮台

正所谓:海军是用来进攻的,并非原地防守,进攻往往才是最好的防守。

我认为海军并不是依靠港口戍卫水域,而是主动出海扩大控制海域,形成专属的海洋经济区域。在甲午战争前,虽然清廷耗费巨资在威海卫港周边修筑南、北帮炮台,并布置多门克虏伯要塞炮,但是炮台是由陆军节制,而港口由海军节制。换言之,军港的存亡,实际上是由陆海军协同作战的效率所决定。

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北洋舰队受“避战保船”的战略思想影响,沦为港口内的浮动炮台,其作战效力大幅度下降,以至于周边水道均被日舰占据。最后,日本陆海军采用的联合作战策略使威海卫炮台被一一攻破,北洋舰队从而面对来自海上以及陷落炮台的军事威胁,以至于完全失去抵抗力。

 

陷落的清军炮台

公元1891年,北洋舰队在渤海湾附近进行成军后的第一次检阅,从检阅舰艇的武器配置和周边炮台综合设施来看,清廷统治集团认为海防设施已经高度完善,并以“海军建设无后续收益”的荒谬理由,决定暂停对海军军备的采购。

于是,钳制北洋舰队技术革新的“停购海军军火两年”决策便快速被户部批准执行。简单来说,此项决策使北洋舰队无法对旧有装备进行革新(老旧锅炉无法更换),也无法采购进口的舰载装备(包括无法更换新式速射炮,也无法添置开花爆破弹以及新式鱼雷等)。因此,整个舰队的战斗力也大幅度下降。

 

刘公岛军械库内的军用爆破弹

清廷统治集团认为停购海军军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国库储备。据相关资料显示,甲午战争后,日本获得了清廷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但是北洋舰队所有军舰、炮台、港口、船坞、弹药的花费却不足1亿两,清廷所推出的停购军火协议无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同时,北洋舰队停购军火的时间恰逢世界舰艇技术发展的黄金阶段,真可谓是清廷自废武功之举(舰艇技术革新主要包括韧度更好的钢制舰艇取代铁质以及木质舰艇,蒸汽轮机成为新式舰艇的主动力推进系统,舰艇更加注重装甲、航速、火炮的综合价值表现)。反观日本,每年举全国之力更换新式战列舰、巡洋舰,逐渐缩小与北洋舰队的吨位差异,战斗力差异。其中,日本联合舰队的富士级战列舰(富士号和八岛号)便很好地吸取了新锐舰艇的装甲防护理念,成为在进攻威海卫时的主力舰艇。

马汉在《海权论》中说道,海上力量崛起后,便可通过“以海养海”的战略思维发展海洋经济。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刘公岛铁码头(北洋舰队覆灭的见证者)

北洋舰队成立初期,其海上力量得到提升,但是,清廷统治集团并不明白海洋经济,更不知道其后期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他们只是单纯地建设海上防御体系,一旦防御体系完善,便会终止财政拨款及军备采购,防止后续军费牵制国库储备。总体来说,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为北洋舰队的覆灭乃至整个甲午战争格局失败敲响了丧钟。

反思

综上所述,清廷统治集团并没有吸取世界先进的海洋战略思想,而是一昧强调“守势制海”,从而使北洋舰队在被围困在军港后,也无法实行积极的出港作战理念,以至于最后的全军覆没。

同时,海军军备的停购决策也使北洋舰队失去与世界先进舰船技术接轨的机会,导致北洋舰队在实际海战中的战略、战术层面都处于明显劣势。(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5艘舰艇被击毁,而日本联合舰队5艘舰艇被重创)

从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入手,解析北洋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北洋舰队覆灭后(清廷签署马关条约)

也许,清廷保守的海洋战略思想也印证了《1894甲午大海战》中的那句警言:可我大清长年不思进取,只恐将来海上炮响之时,亦是大清灭亡之日。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甲午史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