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崔颢成就“盛唐七律第一”,让李白“搁笔”,黄鹤楼来头有多大

 qiangk4kzk8us4 2020-02-08

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和岳阳楼滕王阁相提并论。黄鹤楼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之上,蛇山又称黄鹄山、黄鹤山,多数人都认为黄鹤楼以黄鹤山得名。

黄鹤楼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初见雏形。这为江南著名的名楼之一。多少年了,也一直吸引了诸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此,留下了精彩的篇章。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其中脍炙人口的诗篇。

明清两代,黄鹤楼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清光绪十年(1884),黄鹤楼为一场大火焚毁。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建于1985年,新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檐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宛如展翅欲飞的鹤翼。

关于黄鹤楼,他的名字来源有哪些?

来源之一:三国历史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

“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黄鹤楼原本是作为瞭望塔而出现的,始建于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蛇山上修建了这样一座楼,这就是今天黄鹤楼的前身。

来源之二:小说《报恩录》

在小说《报恩录》之中,黄鹤楼名称的来源有了几分神话色彩。书中说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一个酒店,有个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来源之三:因仙得名

南北朝时,传说仙人王子安乘鹤经过这里,所以盖起此楼,称之为黄鹤楼。后人又称仙人子安为黄鹤仙人。

唐宋时,传说三国时蜀国的费袆在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明清时,又说吕洞宾曾经在这里饮酒,店主非常热情,不收他的酒钱。一日天热还用西瓜来招待他。吕洞宾很高兴,就用瓜皮画了一只鹤。吹笛唱歌,黄鹤翩翩起舞。此事传开,招来许多酒客。店主成了百万富翁,用钱酬谢吕洞宾而被拒,所以修建此楼以示感谢。

来源之四:人名

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黄鹤不是一种鸟,而是人名。

在有的版本之上,崔颢自注其题《黄鹤楼》诗说:“黄鹤乃人名也。”初唐李邕在《岳麓寺碑》的题名上说“江夏黄仙鹤刻”,但根据考证,这碑其实是李邕自己写好后刻的,所以“黄仙鹤”指的是他自己。

黄鹤楼名气很大。名字的来源也很广泛。更难能可贵的是,富有诗意的黄鹤楼,充满了神幻的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