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旭日:新解道德经第1章

 智者不惑吴荷 2020-02-08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母:母体,根源。

2 常:恒

3 妙:微妙的意思。

4 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5 谓:称谓。此为“指称”。

6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7 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解读】

本章必须弄清楚下列问题

1. 什么叫“道”?

2. 对于“道”的认识存在哪些偏见?

3. 众妙之门究竟在哪里?

4. 老子在这章告诉我们事物的一体两面的作用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难讲的两个字一是“道”;二是“天”。

首先我们看看“道”在【易经】是怎么说的。

一.什么叫道?

1. 对“道”概念的认识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属于抽象的无形的,比方法规、制度、规律之类的

“形而下”属于具体的有形的,比方桌子房屋、杯子器具之类的。

“道”的总的概念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或者法则。

千万不要把“天地”二字僵化了,只认为“天”就是蓝蓝的天空,“地”就是我们的地球。

家庭就有家庭的“天地”,学校就有学校的“天地”。

学校“天地”运行的规律----学校的规章制度

国家“天地”运行的规律----宪法

交通运行“天地”的规律----交通法规、交通规则。

一个人的“天地”包括“人与我”的天地、“物与我”的天地、“事与我”天地等。

“人与我”的天地----“父母与我”的天地、“妻子与我”的天地、“孩子与我”的天地、“兄弟与我的天地”、“朋友与我”的天地、“领导与我”的天地等。

“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官有官道,茶有茶道,蛇有蛇道,苹果有苹果的道。

学习【道德经】首先对“道”的有正确的认识,如果认为“道”是玄之又玄,得道好像得到了高深莫测的东西,那就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老子绝不会把‘道’说得玄之又玄,老子在第一章说的“玄之又玄”是正话反说,老子是提醒那些把“道”看成玄之又玄的人,大道至简;老子说得“道”之人是“昏昏的”、“闷闷”、实际也是正话反说,实际老子说得“道”之人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醒若醉”。

2. 对“得道”和“修道”认识的误区。

很多人谈读了【道德经】之后的感受是“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或者认为得'道'好像是得到了一个具体的东西”,特别是“修道”误外了不少的人,认为“道”是修出来的,这些都是对“道”的认识的不到位。

对于一个人来说,“道”就是你自己各个天地运行的规律和法则。

“得道”就是你自己的某些行为符合了你自己某些天地运行的规律和法则了,简单说你的某些行为和“道”合上了。

如果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不能合“道”,那他就会夭亡,他之所以能生存,就是他的某些行为合了某些“道”。

如果一个人的一切行为合上了各个“道”了, 那就是圣人。

“道”是众人日用而不知,我们时时刻刻都是泡在道中。

我们的身体就是“道”的显示器。

孔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如果你抓不着,看不见, 你就看阴阳,你就会看到了“道”的存在。如果阴阳你看不见,你就看你自己生存的状态,我们身体就是阴阳的和合体,即阴阳合一;有形的物质为“阴”,那个“暖”;那个能想、能起念的能量就是“阳”,所以我们身体就是“道(阴阳)”的显示器。

对于人体来说清阳之气上浮,阴沉之气聚沉。如果你整天感到头昏沉沉,脚沉重,这说明你心念中阴气太重,赶快去掉你心头的恨、怨、恼、怒、烦以及贪嗔、私欲、不知足等,你心里妄念太重。

下面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一个高僧修行很高,你问他任何事情,他能把你前世和以后事情都能说出来。

有人想拜访这个高僧,这人路过一座山林时,看到一头驴子用绳子系在一棵树边。

驴子把树周围的草都吃完了,想吃离树远点范围的草,于是驴子转过来转过去,它总是不能吃到绳子以外范围的草。

见到高僧后,这个人觉得很好奇,就问高僧“团团转是怎么回事?”

高僧回答说“阿弥陀福,皆由绳未断”。

这个人觉得很纳闷,问高僧“你怎么知道皆由绳未断?”

高僧回答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道’”。

我们很多的恨怨恼怒烦是不是被“名誉绳”“金钱绳”所系住。

二.“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种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

句子中,老子把“道”分为“常道”和“非常道”两种形式。

1. 什么叫“常道”?

要理解“常道”,首先理解“常名”。

“常”在【道德经】中不是“经常”“常常”的意思,而是“恒”(不变)的意思。

“常名”就是“恒名”。“恒名”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父母给他取名一直没有变化的就叫“恒名”,身份证号码就是“恒名”。

既然“常名”就是一直没有变化的名字,这个名字肯定用文字或者语言来表达了。

由此可以推出“常道”就是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那个“道”。比如表示“学校的常道”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法则。

“非常道”就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确切表达的“道”,因为它是“天地”或者“宇宙”运行的总的法则,它包括了世界上万事万物中每一具体“事”或者“物”的运行规律和法则,就像代数中“X”,它可以代表一切“已知数”。,但是X不能代表具体的某一个数,比方X不能说是1或者2。如果X是1, 那就不是X了。“道”可以代表万事万物,但是不能说“道”是猪或者牛等某一具体的事或物。

第二种解读

“道”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可道的”不是老子所说的“道”。

老子所说的“道”不是停留在语言文字上的“道”,它是一个实相。

“道”是一个“实相”,它是超越文字的事物的真相。

比如“月亮”的实体是晚上我们抬头看到的“实相”,而你在书上看到的“月亮”两个字只是文字的载体,同样可以用英文“moon”来表示。

或者你只是从经典书籍或者从科学的文献中看到了描述月球的一些文字资料,这些都不是月球的本体。

再比如,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apple ”“苹果”两个字,或者从经典书籍或一些科学文献中对苹果的描述,这些都不是桌子上我们要拿的真实的苹果的实相,我们要想真实地了解苹果,就是要亲自吃一个苹果。

真正得“道”之人非常少,那些大彻大悟的圣者;那些解脱者;都是看到了这个宇宙的本体以及现象界实际的存在。他们都是现观大自然的事物的实体运行法则;他们都是抛越一切经典里的那些文字的载体。

经典只是帮助我们“指月亮”的工具。

经典只是一种指引我们求“道”的工具而已。

所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我们学习【道德经】,就是要把【道德经】原文中的每一个句子能找到生活的例子,并且把书中每个句子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践习并求得“真相”,否则【道德经】的每句话都是停留在文字和知识层面,还没有升华为智慧。

你在工作生活中能把【道德经】的每个句子,根据语境脱口而出了,那【道德经】书上的“文字”就是智慧了。

孔子、老子的伟大之处就是把“道”不停留在语言文字上,而是落到了实处。

读经典我经历下面几个层次境界的感悟(这只限于我个人的感悟)。

第一个层次境界:书中每个句子找到工作生活中的例子,每个句子找到的例子越多越好

第二个层次境界:书中句子发现自己以前很多地方都做错了,就像希特勒第二次大战失败后隐僻在山林里发现【孙子兵法】感慨“要是我早先看到了这本书,就不会失败到今天的地步”。在这个境界中,有时不断忏悔,有时独自一人忏悔得泪流满面。

第三个层次境界:对书中每个句子根据生活的情景能够做到脱口而出。

第四个层次境界:感到书中每个句子,就是说【道德经】【大学】等经典书中不管哪个句子都是修心养性的宝贝。

第五个层次境界:每天反省自己在仁、义、礼、智、信不到之处,有时言行有点过激,事后肚子或者胸膛有点难受,好像孙悟空带了禁锢咒一样,那种难受的感觉,自己的个性慢慢变了,内心烦恼痛苦逐渐在消除。

如果学了经典后,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太阳还是那个太阳,自己仍旧在家里人的眼光中没有变化,在家里还是像以前一样和父母吵,和老婆争,和孩子过不去,自己内心烦恼痛苦没有减轻,那就说明学习经典中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只知道没有做到,等于不知道。

学习经典关键在于“时习”,在生活工作中经常去践习,从践习中得到发自内心喜悦,就是进步了,开悟起步了。

对于【道德经】我有几个方面的粗浅认识

老子和孔孟说的“道”是一回事。“道”按西方讲就是“哲学”,按儒家就是“中”

很多人以为“中庸”这个名字很不好,特别是对“庸”字理解得很肤浅,以为“庸”就是庸庸碌碌,或者认为“中庸”就是和稀泥。“庸”在这里是日用的意思,就是日常使用都要用“中”,中是不偏不倚,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不仅要守住喜怒哀乐未发“中”的状态,而且更重要的在喜怒哀乐已发时,能使心情处于新的平衡“和”的状态,否则在动态中无法适应“中”的状态。众生往往缺乏的也是守不住动态的“中”的状态。“中”并不是在AB两点中间,因为A点和B点并不是大小一致,所以动态的“中”状态是最重要的。在实际使用过程,聪明的人做事往往太过,说士点就是做过头了。愚笨点的人往往半途而废或者不迟。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道”是无法取名的,我个人认为不妥,我个人认为道可以命名为“中”或者“哲学”。世界上任何事情如果离开了“中”,都是偏离了“道”。

第三种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

一件事情有人说对,有人说错,这是常理。

二.“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句子的道理和“道可道,非常道”一样的解读。

三.“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是万物的开始;有名,万物的开端。

1. “始”和“母”这两个字的区别是什么?

“始”字是由“女”和“台”组成,这个“台”同“胎”,就是说“始”就是女的“怀胎”的最初的状态,所以“始”就是“母”。

2. “无”的内涵是什么?

要弄清楚“无”,首先解决“无中生有”,“无”怎么能生出“有”呢?

生有两种形式:一是派生 ----我们都是从母亲中生出来的,即使我们30多岁,而且母亲都健在。

二是化生。蛋孵化小鸡属于化生,原来的蛋没有了,蛋和小鸡是一体的两面。

“无”生“有”也是化生的。

万物,有生于无,有是无化生出来的。

“无”是无所不有,不完全等同于上与下的关系。

你不能说“上”是无所不“下”,“上”不是“下”化生出来的。

比如:水是“无”味的,正因为水没有味道,你就可以用可乐、茶和咖啡调出很多的味道。

如果水是“有”味的,那你加咖啡后,那将是什么味道,谁也说不清了。

二.“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jiao)”:

1. “妙”和“徼”两个字究竟是个什么关系?

“妙”和“徼”就是一体的两个面。

2. “玄关”是什么?

“玄关”就是“常有欲”变成“常无欲”的关键点,即“止欲”的下手之处。

这一关键点就是“同出而异名”,所以说“玄之又玄”。

比如:“门框”就是“进”和“出”的关键点,即“进”和“出”就是“同出而异名”。

“众妙之门”就是“玄关”。

3. 如何做到“常无欲”?

想要“止欲”,首先明白性与心的区别

A.“性”是属于先天的。

按照【中庸】天命谓之性,人性的来源是上天赋予给我们每个人的,也可以称为天性。

这个性是上天赋予的,与生俱来的,不可抗拒的。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与恶相对的那个善,而是超越“恶”的善,即没有“恶”的那个善----按儒家讲“至善”,按王阳明说的“致良知”。

这个性本来是“干净的”,“善良的”,“无私的”,是至真,至善,至美的。

“心”不是我们西医的“心脏”而是与“大脑”有关,属于后天的,容易流于情,如果情不正,容易变成“欲”。

正常的“欲”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与生俱来的,人饿了就要吃饭,冷了就要穿衣。

“欲”有一种特质就是“成瘾性”,容易膨胀。

按照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每个家庭有1-3套房子就足够了,但是众生想的是更多更好,于是想别墅,有些家庭几十套房子成了“房叔”,有了车子还想豪车,吃穿住行什么都要最好的。

一旦人的欲望失去控制,就破坏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欲望成瘾膨胀就是私欲贪欲,这样欲望滋生了恨怨恼怒烦;欲望成瘾膨胀,心就被欲望所主宰。

控制欲望的有效方法就是止欲,寡欲是止欲的表现,以止克欲。要从源头上止欲,一动“念”马上克制,不要等欲望从种子发芽变成了大树,然后再来砍树枝树叶,要斩断“欲望”的树根。

要把自己心镜上的灰尘抹去。

这些灰尘,私欲和贪欲就像明亮的灯罩着一块厚厚的布,现在把这块布去掉以后,灯光就明亮起来,心与天性相合。

B.止欲的第二种方式:“扩宽自己的心胸”,使自己心胸像天地一样宽广。

比方一滴墨水滴到一杯水里,这杯水就被一滴墨水弄坏了。如果一滴墨水滴到大海里,大海不会被一滴墨水所弄坏。使你的心胸像大海。

如果的心像一面铜镜,就要磨去铜镜的锈斑;

如果你的心像一面玻璃镜子,就要抹去镜子上的灰尘;

如果你的心像清澈的水塘,就不能让池塘里的水碧波荡漾;

如果你的心像静静的水塘,就要让池塘里的水去掉杂质,让其清澈见底;

如果你的心像一盏灯,那灯泡的外面就要掀开长期罩着的青布。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我认为老子属于智慧维度高的层次,属于“顿悟”,像他这类的人一旦修行就能迅速达到“无为”和“常无欲”的境界;而一般的众生通过读【道德经】无法达到老子“无为”和“常无欲”的境界,他们必须要经过“无为到有为,然后再到无为”的这样的过程, 他们必须要按孔子【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一步一步地修,是属于“渐修”,他们不能一步到位达到“无为”和“常无欲”的境界。

读老子【道德经】之前最好先学【大学】【中庸】两书首章以及【孝经】,读完这三本书后看【道德经】容易迅速开悟,这是我自己学习【道德经】的体会,所以我解读【道德经】除了吸收上百篇有价值解读优秀的成果外,还把【大学】【中庸】【孝经】【论语】等孔孟心性之学融入到了【道德经】的解读中,更有益于大家对【道德经】更好的理解,也可以边参阅我对【大学】【中庸】【孝经】的解读。

4. 如果用这句话解析太极拳的原理,那这句话应改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

“玄关”“玄之又玄”:道德学说看似至深至奥、玄之又玄,实则至简至易、易懂易行。老子在这里正话反说,老子绝对不会把简单事情搞成复杂化,在这里老子认为大家觉得“同出而异名”为“玄之又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若能将繁杂变为简便就是智慧,是对人类的贡献;若将简便弄得繁杂是愚蠢,是劳累。

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简单,简单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单纯幼稚,而是最高级别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现。完美的常常是简单的。简单就是真理;简单就是聪明;简单是厚积薄发的力量。学会了简单,其…真不简单。

做事情复杂繁琐往往是因为智慧没有到位。再大的事情,“一分为二”就很简单了,再难的事情从简单入手,循序渐进就能做成。因此,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越是有效,越是长久。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让我们在今后做人做事过程中,时时记住并体会。

【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太极者无极而生”:万事万物都是由“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太极拳也不例外,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由“无极”到“太极”,再到“无极”的过程,所以每个动作定势时都要归“零(无极状态)”。

“动静之机”:按【道德经】归根曰静,知常曰明,“静”按照我目前理解,“静”并不是处于不动的表现形式。“归根曰静,知常曰明”就是说:“静”是身体处于常态化的一种状况,身体处于常态化是“身体处于放松、不用力”一种状态,那么“动”就是处于“紧、用力”的表现形式。

“动与静”,比如起势这个动作,当双手向前向外向上掤出时,尽管说用意、不用力。完全或绝对的不用力是无法说通的,这种用力称之为动,而两个手臂乃至手指整个处于一种放松和不用力的状态,所以两手在向前向外向上的过程中就体现出动中有静。

“阴阳之母”就是:每一个动作乃至微小的一动都要体现两个对立面,如双手向前、向外、向上,身体必须要有向后、向内、向下的对立面,两个对立面都是同出一个“母(夹脊穴处)”,按照道德经说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一关键点“夹脊穴处”就称为玄妙之门。

六.老子在这章中给众人的启迪是什么?

老子在这章告诉我们事物的一体两面的智慧是:不仅看到对立两方的不同点,更重要是看到对立两方的共同点。比方夫妻双方如果仅仅看到两方的不同点,两口子很难生活下去,那每天争得无可休止,只有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夫妻双方才会恩爱,才会协调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